科學的本質是什麼?

2020-10-10 布衣書生說投資

什麼是科學?


有人說,科學就是經過大量實驗,反覆證明是對的理論。


看上去是這樣,但很難執行。


比如,17世紀前,人們看到所有的天鵝都是白的,你能得出所有天鵝都是白色的結論嗎?誰敢保證未來不會發現黑天鵝?


再比如著名的「火雞問題」。在火雞飼養場裡,一隻火雞發現,每天上午9點鐘主人給它餵食。它並不馬上做出結論,而是慢慢觀察,一直收集了有關上午9點給它餵食這一事實的大量觀察證據:雨天和晴天,熱天和冷天,星期三和星期四,各種各樣的情況。


最後,它得出了下面的結論:「主人總是在上午9點鐘給我餵食。」可是,事情並不像它所想像的那樣簡單和樂觀:在聖誕節前一天的9點,主人沒有給它餵食,而是把它宰殺。


我們用大量實驗得出的科學結論,會不會只是自作聰明的「火雞」?


可見,一個理論是否科學,是沒法被證明的,因為你永遠不知道未來會不會有例外。


那怎麼辦呢?


卡爾·波普爾給出了解決方案:可證偽性。


在他看來,一個理論,究竟是科學還是非科學,其界限,並不在是對還是錯,而在於我們是否能夠證明其對錯。當你提出一個科學理論時,你就必須同時告訴大家,該怎麼證明你的理論是錯的。如果理論經得住考驗,它就倖存,否則,它就要被拋棄。


比如,我說上海動物園裡所有天鵝都是白的,這個命題就是科學命題。因為只要在上海動物園找到一隻黑天鵝,就可以證明該命題是錯的。如果一直找不到黑天鵝,那這個命題就暫時是對的。


再比如,求觀音菩薩送子,你說我怎麼還沒懷上呢?對方會說,你心不夠誠。你一想,好像是有點私心雜念,那就繼續努力心誠吧。反正懷上了,就是菩薩的功勞;沒懷上,就是心不夠誠。這種理論就叫不可證偽,怎麼都是它對,所以不是科學。


對於不可證偽的理論,也許有用,但不值得辯論。


在證偽主義看來,所有科學知識都是暫時的,都是「等待被證偽」的猜想。如果暫時沒人能證明它是錯的,那它暫時就是對的。


驗證某個科學理論正確,沒什麼大不了的;只有檢驗出科學理論是錯的,才是真正為科學作貢獻。


比如大科學家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理論,即引力的大小和質量成正比,和距離的平方成反比。但你發現沒有,中間沒有時間的概念,那麼問題來了,引力傳播需要時間嗎?


牛頓認為,引力傳播不需要時間,不管多遠都可以瞬間到達。三百年之後,愛因斯坦發現了相對論,證明了引力的傳播速度是光速,光速也是需要時間的,牛頓的理論只是在低速時有效,這一下拓展了科學的邊界。


科學的精神是,沒有永恆不變的真理,所有的理論都可能是錯的。只有不斷嘗試證偽,不斷革新,不斷完善,才會越來越接近真理。


對於國家制度,證偽主義也認為,哪怕所有大眾都認可的政策,也不見得是正確的。所以,現代民主制度的核心,不是少數服從多數,而是要有糾錯機制,留出改正的機會。



最後,談談投資。


不少股評在分析一通行情後,會展望下未來走勢,然後說:建議投資者在後面的行情中高拋低吸。


「高拋低吸」是我不喜歡的一個詞,因為它無法證偽,你永遠不能說對方這個建議是錯的。因為,你賺錢的話,這個說法是對的;你虧錢的話,股評會說你買的不夠便宜,或者賣的太早,沒有做到高拋低吸。


不光如此,市場上還充斥著大量模稜兩可,看似神準,但不可證偽的投資理論。


比如跟莊,賺錢了就說自己與莊共舞,虧錢了又說「不是水平不夠,而是莊家太狡猾」,這就是典型的不可證偽。


任何一套投資理論,都是一個假說或猜想,我們要窮盡一切方法去懷疑它,去證明它是錯的,不停地修正,直到暫時完善。


比如缺口理論很容易被證偽。缺口必補,但沒有說什麼時候補,如果漲了50%再跌回來補缺口,又有什麼意義呢?再者,為什麼大盤1994年8月1日和1996年4月24日的缺口都至今還沒補?


證偽主義在金融市場大有可為。面對波雲詭譎的未來,哪裡有什麼確定性,我們能做的只有假設,試錯,在被證明是錯的之前,我們對市場的看法就暫時是對的。


所以,投資就是反覆問自己:什麼情況下,我是錯的?錯了該怎麼辦?


死不認錯的人,遲早會被市場淘汰。


對了,波普爾有一個學生,就是金融大鱷索羅斯。證偽主義,也是索羅斯投資哲學的底層邏輯。


晚安~


作者:布衣書生 自媒體:複利人生

相關焦點

  • 什麼是科學?科學的本質是什麼?
    劉叔博客:我先來說一說科學的本質。哲學上有這樣一種認識,世界上除了運動的物質及其規律,其它什麼也沒有。因此從這個角度講,所謂科學的本質就是探索和運用規律。科學的過程,其實是一個探索過程,一個創新的過程,這裡也包括探索和創新過程中的觀念,方向,制度,體制等一整套的配置,這其實是科學探索的手段問題,在很多時侯,科學的進步狀態,決定於這些手段,有時候,科學的落後,也是因為這些手段的落後,所以,不管是前沿科學,還是後方創新,都要首先解決手段問題。
  • 什麼是科學的本質——論中國的第四次科學啟蒙
    你說的這個研究裡面的科學是什麼。我開始時總是一臉茫然,我知道什麼是物理,什麼是化學,什麼是天文,什麼是生物,但我不知道什麼是科學。」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張雙南在央視節目《開講啦》中,提出了我們科學教育存在的問題。
  • 宗教的本質是什麼,社會科學是不是科學
    宗教的本質是什麼,社會科學是不是科學宗教的本質就應該是天的律法。你看歐洲中國伊斯蘭,東方建築和西方建築的樣子不一樣,東方重詩,對聯,平面繪畫,毛筆字,西方重雕塑,重樂曲。就知道不同的天到底下化到人間是什麼樣子的。
  • 科學的本質是什麼?是人類定義的還是客觀存在的?
    科學的本質是什麼?是人類定義還是客觀存在的?科學的本質是客觀的還原宇宙事實真相。能夠客觀真實的解釋宇宙人生的真相,這就是科學的本質。有人說科學的本質是可證偽性,其實這是一種科學界的歪理邪說。我們只要縱觀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和學說,就會發現,歪理邪說滲透在各個文化領域和各種學說之中,譬如文化中有歪理邪說,宗教中有歪理邪說,科學中有歪理邪說,哲學中有歪理邪說,總之每個領域都有數不勝數的歪理邪說的存在。
  • 科學本質是實踐,實踐本質是心,心的根本在一體
    必須先明白什麼是科學的外在表現形式:比如勾三股四弦五是直角三角形的邊的關係;a2+b2=c2,同時也是直角三角形邊的關係。勾三股四弦五,a2+b2=c2是理論形式,本質是三角關係的規律。因此,本質的規律是客觀存在的規律,而外在形式則可以用不同的語言形式來表達,表述。
  • 現代科學關於時間本質的定義是什麼?
    關於時間是不是物質是不是這個問題,問題的本質並不是時間,而是我們對物質的定義究竟是什麼?「物質」概念其實就是一種人為的定義與假想。舉個例子,你正在看的手機是物質這點沒有疑問吧,但是它之所以是物質是基於你的感知的。
  • 腦科學揭秘:動機的本質
    王珏老師不僅深入研究了微課、慕課、翻轉課堂、教學PPT、知識可視化等教育技術領域的新興方向,還精研學習科學和腦科學,用最新的腦科學研究成果來闡釋「教」和「學」的本質,並提出一整套簡明、易懂、易實施的教學方法,被一線教師譽為教學的「九陽真經」!
  • 生命的本質意義是什麼?
    要深入的了解探知生命的意義,那就必須從什麼是「生」,什麼是「命」談起!要知道「生」和「命」是不同維次世界中的兩個概念,其所寓指的意義也有所不同,雖然屬不同的範疇。但它們彼此有著密不可分的相依性和互緣性。在這裡我簡單的把自己理解的「生命的本質」問題於大家分享一下;生有三個層面;一是色生,二是欲生,三是無色生。
  • 時間本質是什麼?為什麼科學高度發展的現代還依然沒有標準答案?
    時間的本質到底是什麼?為什麼科學高度發達的現代依然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我們人類從意識到時間的存在以來、經過了長時間的發展至今我們對時間的本質的認識變得逐漸模糊,甚至是錯誤的。時間是什麼?關於這個問題今天本文就來講講本文的觀點。
  • 科學解讀:什麼是時間?什麼是空間?它們的本質是什麼?
    本文將從相對論和量子論的角度,去解讀時間和空間的本質所在。時間的本質最簡單的理解,時間是用來描述變化的計量,沒有變化就沒有時間了。試想,如果人類不再衰老,季節不再更迭,地球不再公轉自轉,那麼時間還會存在嗎?我們還能感知到時間嗎?時間還有意義嗎?那時,你手錶上轉動的指針和跳動的字符,到底是在記錄什麼呢?
  • 科學認識社會主義本質特徵
    核心要點:   ■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緊緊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主題,著眼新的發展實踐,深入推進黨的理論創新,形成了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提出了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等重要論斷,體現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本質要求和發展方向的科學把握。
  • 易經預測的科學本質
    易經預測的科學本質預測是一件很尋常的事情,我們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預測。預測的本質,就是在事物尚未發生之時,根據已有的信息對事物的未來發展趨勢和最終結果做出判斷,並據此做出決策,指導我們的行為。但利用易經進行預測時,我們所獲取的信息,比如卦象、天幹地支,以及五行生剋制化關係等等,都是我們不能理解、也不能用西方科學解釋的,所以人們對易經預測或者覺得高深莫測,或者覺得荒謬怪誕,甚至斥之為封建迷信。其實仔細思考一下,兩者在本質上沒有任何差別。
  • 運動減肥的本質原理是什麼
    核心提示:運動減肥的本質原理是什麼?提到減肥,大家往往會想到減肥者在健身房大汗淋漓的畫面,因為運動減肥是目前公認的最健康有效的減肥方法。但是大部分的減肥者都不了解運動減肥的本質原理是什麼?帶著疑問,我們一起來看下面的介紹。 運動減肥的本質原理是什麼?
  • 科學的本質——實驗是檢驗知識的一個嚴格考核總結為自然規律本質
    ,科學的方法是什麼?目的又是什麼?科學的本質科學方法千變萬化科學家們並不總是按部就班的只遵循著某一種方法來做研究,直覺或運氣也同樣起著很大的作用,但我們能夠大致的了解一下科學方法的基本特徵,科學方法的普遍步驟是觀察自然現象並提出問題,制定假說來解釋問題
  • 神學本質是科學的一部分
    科學的盡頭是不是神學?!其實,這問題源於科學與宗教的分歧,但是其實智慧、思想沒分歧,所以,本質上沒分歧!神學就是人類希望有一種能力能大到自己想像的地步,並且最好保佑著自己以及全人類,同時懲治罪孽、淨化心靈!
  • 萬有引力的本質是什麼?
    萬有引力的本質是什麼?這個問題,其實按照目前的理論來看,是廣義相對論對於引力本質的詮釋。結論:引力的本質是時空的扭曲,而時空其實是時間和空間,空間指我們生存的三維空間。關於「引力的本質「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人類探尋引力的歷史說起。
  • 「科學」不等於「技術」,重新理解科學的本質
    如何理解科學的本質在理解「科學」方面,中國人有強烈的「應用」傾向,這與我們的文化傳統有關。中國文化務實,強調「學以致用」。儒家思想在倡導「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一思想時,就將中國文化的功利主義、實用主義暴露無遺,從不認為學術、學問、知識有其獨立不依的價值。
  • 宇宙的本質,科學搞不懂,而哲學早已參透
    宇宙的本質是什麼?這一切的一切始終縈繞在人類的腦海裡。在現代化的今天。我們試圖用科學的思想和方法去解讀這些問題的答案。儘管到現在為止,我們的心中仍有非常多的疑問,但是慶幸我們一直走在接近真相的路上。而在那些科學並不發達,或者根本談不上的古代,人類理解宇宙和萬物的方式就多半要靠想像了。這也是人類自認知革命之後有別於其他物種的一個標誌性的能力之一。
  • 五個物理效應及背後的科學本質
    「自然因規律而有序,世界因科學而美麗。」在物理學中,存在著許多令人驚奇的效應,有的就發生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則發生在遙遠的深空,每個效應背後都隱藏著神奇的科學原理及自然規律。科學本質:都卜勒效應本質是波源與觀察者之間的相對運動效應。當波源和觀察者有相對運動時,觀察者接收到的頻率會改變。
  • 人類的本質是什麼?
    我們經常能在論壇、貼吧、群聊中看到一堆人在刷複讀機這個梗,那麼人類的本質就是複讀機是什麼意思呢?那麼人類的本質就是複讀機是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