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學的物態變化及其條件

2020-08-27 智慧的珍珠

物態變化是指物質從一種狀態變為另一種狀態的過程。我們知道,物質有三種不同的基本狀態:固態、液態、氣態。(像火和電等,它們屬於等離子態) 這次我們就從固、液、氣物質的三種基本狀態來說說物態變化及相應的條件。

融化和凝固

物質由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是熔化,這個過程中需要吸收熱量。比如常見的雪後天晴,相信大家也有過這種感覺:在冬天大雪紛飛時,往往覺得也不是特別冷。倒是天晴後雪開始融化成水時,反而覺得比下雪時還冷。這就是因為固態雪融化成液態水時,從空氣中吸收了熱量;物質由液態變為固態就是凝固,這個過程中會放出熱量,比如在煉鐵廠裡,鐵為液態時不怎麼覺得周圍熱,當液態鐵開始凝固成固體時,就覺得周圍都熱氣騰騰的。這就是凝固過程中會釋放熱量。

晶體和非晶體

物質可以分為晶體和非晶體,它們的熔化和凝固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首先相同點就是,都是熔化時會吸熱、凝固時會放熱。那麼不同點都有什麼呢?比如食鹽、海波、冰等物質都是屬於晶體。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吸熱,而溫度不變。有一定的熔點,比如海波的熔點為48℃,那麼它到48℃就熔化了。同時也有一定的凝固點。接著我們再來說說非晶體,玻璃、瀝青、松香等物質都屬於非晶體。那麼它們就沒有一定的熔點和凝固點。非晶體熔化要持續吸熱。也就是說,冰熔化成水的過程中溫度不變。那麼給它加熱至沸騰的過程又是怎樣的呢?這裡就得說說汽化和液化,接著往下看吧……

汽化和液化

物質由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是汽化,過程中會吸熱;物質由氣態變為液體狀態是液化,過程中會放熱。汽化有兩種形式:蒸發和沸騰。蒸發是發生在液體表面,在任何溫度下都可進行。它是緩慢汽化,與液體表面積、環境溫度、表面空氣流速等因素都有關;而沸騰是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發生,需要達到液體的沸點,而且沸騰過程中是持續吸熱的。水沸騰後,繼續吸收熱量但溫度就不變了。那有的小夥伴就有疑問了:「那液體沸騰後吸收的熱量都去哪裡了?」以水為例從微觀角度解釋一下: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時存在的,水分子也不例外。當持續對沸騰的水加熱,水吸收的熱量就轉化為了水分子分散脫離的能量了。想想這種情況下,水分子都一個一個地「跑」了。宏觀看到的水也就越來越少。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水燒乾了,沒有了。」其實啊,不是沒有了。是因為水分子們都去了別的地方,它們確實是一個都沒少。

升華和凝華

升華就是物質從固態直接變為氣態,過程中需要吸熱。比如固態的碘在受熱後直接成了碘蒸汽,固體二氧化碳也就是乾冰,受熱後直接成了氣態;在一些情況下,物質也會從氣態直接變為固態,中間沒有液體狀態出現。這就是凝華,過程中會放出熱量。比如電燈泡用久了以後大家會發現燈泡壁上有一層黑色的東西,這是因為電燈泡在運作時發熱,鎢絲一受熱就會升華為氣體。碰到燈泡壁遇冷又凝化成固態鎢。還有在寒冷的冬天,樹枝上形成的白色的霧凇,都是凝華現象。霧凇景象真的很漂亮。

相關焦點

  • 中考物理熱學部分(含物態變化)專題總結
    熱學部分(包括物態變化)雖然在中考理科綜合試卷物理部分中不出計算題,但在選擇題、填空題中仍然佔一定比例,因此,熱學部分仍然屬於中考物理的重點內容,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視。學好了熱學部分,不僅有利於自己的中考,也為高中階段的物理熱力學內容打下良好的基礎。
  • 純理論的氣體物態方程可以精確描述各種壓強條件下的氣體狀態
    傳統意義上的理想氣體物態方程,是建立在氣體熱學行為的5個基本實驗定律(1662年玻意耳定理、1785年查理定律、1802年蓋—呂薩克定律、1811年阿伏加德羅定律、1802年道爾頓分壓定律)之上的,是純粹的氣體基本實驗定律的結晶.
  • 高中物理-物態和物態變化
    本章介紹物態和物態變化的相關內容,包括固體、液體、飽和汽及物體變化中的能量變化,結合上一章節的內容,構成了物質的三態變化。『固體』1、非晶體沒有確定的幾何形狀;2、各向異性:晶體沿不同方向導電、導熱或光學等物理性質不同;3、各向同性:非晶體沿著各個方向的物理性質都是一樣的;4、有的物質在不同條件下能生成不同晶體
  • 八年級上冊物理物態變化知識點
    原標題:八年級上冊物理物態變化知識點 雙道教育王老師整理了八年級上冊物理物態變化知識點,希望對於初二物理第五單元的《物態變化》的學習和知識的掌握,有所了解和把握!
  • 物態方程知識講習《第1節 前言》與《第2節 理想氣體物態方程》
    物態方程在自然科學以及工程技術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理想氣體物態方程是化學動力學中最早的定量描述,同時也是熱力學和統計物理學的起源.分子相互作用的定量描述則起始於範德瓦爾斯方程[2].」物態方程知識,源遠流長,十七世紀以來,歷經許多科學家的不懈奮鬥,至今仍處於不斷改進、完善的進程之中.
  • 2019中考物態變化簡答題賞析學習
    中考物態變化簡答題賞析學習 考查自然界中的霜、雪、雨、露、雲、霧、冰雹等天氣現象的形成 《物理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能用水的三態變化解釋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環現象,有節約用水的意識」。 (1)分析水循環的示意圖,你能得到哪些物態變化的信息. (2)你也許注意過,天氣預報中常說:「……向北移動的暖溼氣流和來自××地區的冷空氣前鋒相遇,將在我國××至××之間形成一條東西方向的降雨帶……」.試說明暖溼氣流攜帶較多的水分,為什麼不一定帶來降雨,而與冷空氣相遇才會降雨. 參考答案:(1)液化:水蒸氣遇冷變成小水滴.
  • 八年級物理專題複習:物態變化
    物態變化:物質由一種狀態變為另一種狀態的過程稱為物態變化。在物態變化的過程中伴隨著能量的變化,通常體現出來的是溫度的變化。02溫度溫度是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晶體熔化的條件:溫度達到熔點、繼續吸熱。特點:繼續吸熱、溫度保持不變。晶體溫度為熔點時,狀態可以為固態、液態或固液共存狀態。非晶體:沒有固定熔點的固體叫做非晶體。例如:玻璃、瀝青、松香、蜂蠟、石蠟等。
  • 《物態方程知識講習》第3節 範德瓦爾斯方程
    ,不增反降,越來越小於理想氣體方程所給出的理論值RT=22.41atm.L,與PqVqm實驗值的加速遞增背道而馳,相差得越來越遠.而第5列給出的由玻尓茲曼因子方程精確計算的摩爾表面自由能Fq:在1atm壓強條件下為0,e-Fq/RT=1,與理想氣體方程PqVqm=RT完全一致;在100atm,500atm,1 000atm壓強條件下均為負值,且隨壓強的增高而加速負增長.也就是說
  • 中考物理:物態變化問題——熔化與凝固
    #初中物理#在物理中,常見的物質的狀態有三種:固態、液態、氣態,我們把物質從一種狀態變化到另一種狀態叫物態變化,物態變化種類一共有六種: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華、凝華。我們想要知道物質狀態的變化屬於哪一種,第一步要知道發生物態變化前體的狀態;第二步要確定發生物態變化後的狀態;第三步:根據前後的狀態變化就可以確定屬於哪一種了。在熔化和凝固這兩種物態變化中,常考的是晶體與非晶體的區別。在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晶體有:冰、食鹽、各種金屬、海波、石英等。晶體有固定的熔點,當溫度達到熔點,晶體繼續從外界吸收熱量後就會熔化。
  • 中考物理知識點匯總:物態變化的知識點總結
    物態變化的含義 物態變化:物質由一種狀態變為另一種狀態的過程 首先利用分子動理論從微觀意義上解釋物態變化的本質 1)物質是由大量的分子組成的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著無規則的運動 3)分子之間是有間隔的,並且存在相互作用力:引力和斥力 凝固知識點 凝固定義: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
  • 新東方在線帶你重識物態變化
    初中物理中,凝華屬於六大「物態變化」之一,是常考的知識點,很多同學在面對「物態變化」的綜合題型時經常會容易混淆,以至於失分。對此,新東方在線物理老師將對「物態變化」反應進行詳細解讀,以幫助大家徹底理清。
  • 初中物理《物態變化》知識筆記(含原創快板),趕緊收藏吧
    第三章 物態變化基礎知識一、溫度1、溫度是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2、溫度計的原理:常用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規律製成的。3、把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混合物的溫度定為0oC,沸水的溫度定為100oC。二、熔化和凝固 1、物態變化物體有固態、液態和 氣態三種狀態。物質各種狀態間的變化叫物態變化。2、熔化和凝固熔化:物質由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凝固:物質由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固體分為晶體和非晶體。晶體:有固定熔點即熔化過程中吸熱但溫度不變。
  • 2021年初中八年級物理知識點:熱學系列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八年級物理知識點:熱學系列,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冷熱表示用溫度,熱脹冷縮測溫度;冰點零度沸點百,常用單位攝氏度。   量程分度要看好,放對觀察視線平;測體溫前必須甩;細縮口和放大鏡。   物體狀態有三類,固體液體和氣體;物態變化有六種,熔凝汽液升凝華。
  • 2021年初中七年級物理知識點:物態變化的含義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七年級物理知識點:物態變化的含義,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物態變化的含義   物態變化:物質由一種狀態變為另一種狀態的過程   首先利用分子動理論從微觀意義上解釋物態變化的本質   1)物質是由大量的分子組成的   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著無規則的運動   3)分子之間是有間隔的,並且存在相互作用力:引力和斥力 關注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 物理中考衝刺——物態變化歷年中考經典例題
    例1:(2019廣西)下列過程屬於熔化現象的是A、冰雪消融 B、霜滿枝頭 C、滴水成冰 D、樟腦片變小分析:解決此類題的關鍵是知道物態變化的名稱: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稱為熔化(此過程放熱);物質從液體變成固態稱為凝固(此過程需吸熱);物質從氣態變成液態稱為液化
  • 2021年中考物理物態變化知識點:凝固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物理物態變化知識點:凝固,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凝固定義: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需要放熱。   1、凝固現象:①「滴水成冰」②「銅水」澆入模子鑄成銅件   2、凝固規律:   ①晶體在凝固過程中,要不斷地放熱,但溫度保持在熔點不變。
  • 初二物理物態變化怎麼學?
    植物上結霜了,這是什麼原因呢物態變化是很多初學物理的同學容易弄混的知識點,我畫了一個圖幫助同學們記憶三態變化之間的關係:1.我們想像一下大海,海底是大地是固體,海洋是海水是液體,天空是空氣是氣體,從下至上排列。
  • 初中物理:物態變化習題練習
    .以下是小明估計的常見溫度值,其中符合實際的是(  )A.冰箱保鮮室內礦泉水的溫度約為-5 ℃B.洗澡時的水溫約為70 ℃C.餃子煮熟即將出鍋時的溫度約為100 ℃D.標準大氣壓下鹽水的凝固點為0 ℃2.觀察下列四幅圖中的情景,溫度計的使用正確的是(  )3.在沙漠中,可以利用如圖所示的方法應急取水,此過程中發生的物態變化有
  • 熱學3-3—掌握這六個考點,解決天津高考90%以上熱學題
    近年來在天津市的國家各種考試中,紛紛提高了對熱學的考察頻率。如天津市高考2020年就新增對熱學的考察,意味著高三學生要多學一本書。
  • 鄭州初中物理期中考試物態變化考點解析
    第三章 物態變化   1、溫度和溫度計: 溫度:物體的冷熱程度叫溫度.   溫度計:用來測量溫度的儀器.   2、攝氏溫度的規定:規定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一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為100℃,0℃到100℃之間分成100等分,每一分就是攝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