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國家航天局在2020年中國航天日線上啟動儀式上公布: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後續行星任務依次編號。
這昭示著我國對於火星的航天徵途就此展開了!
火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是太陽系由內往外數的第四顆行星,屬於類地行星,直徑約為地球的53%,質量為地球的14%。自轉軸傾角、自轉周期均與地球相近,公轉一周約為地球公轉時間的兩倍。橘紅色外表是地表的赤鐵礦(氧化鐵)。
火星,即為古之「熒惑」,西方古代(古羅馬)之「瑪爾斯」。
2015年9月28日,美國宇航局公布火星上有少量的水。
2018年7月25日,法新社消息稱,火星上發現了第一個液態水 。
2019年10月,美國「好奇」號火星車發現火星曾存在鹽水湖 。
火星還具有以二氧化碳為主的大氣。火星兩極皆有水冰與乾冰組成的極冠會隨著季節消長。
這一切都意味著火星,是太陽系中與地球最接近,最類似的星球,更是最有可能存在過生命乃至文明的星球!
如今火星的水存在已經是毋庸置疑,所以簡單的生命存在,被我們發現也是遲早的問題。
而當時間跨度拉長至幾十億年時,我不覺得生命的奇蹟不會在火星上綻放光彩。
說到底,地球和火星都已經存在了40多億年,而地球上的生命只是繁榮了幾億年,幾個紀元而已。
我們無法想像時間的力量經過不斷疊加後,會產生多大的奇蹟。
所以,這次,我國的天問系列,無疑昭示著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完成,國力的不斷增強,以及科技的又一次突破與發展!
21世紀必定是科技為先的世紀,因為在這世紀,我們肯定會走出地球,走向太陽系。
而火星和月球,就是新世紀的最大戰場!
望國運昌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