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是星期六,福建汀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程師林沁文,又和朋友到中磺站點,爬山越嶺,考察植物動物,直到夕陽西下,才回到長汀城裡的家。
林沁文在跋山涉水
這個周末是他的一個普通的工作日。一個背包、一頂草帽,這是他的日常裝備。他23年如一日,跋山涉水,跑遍了長汀每一個山野角落,林沁文參加工作以來,一直紮根林業和自然保護區工作第一線,以山為家,刻苦鑽研,在植物分類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近5年來,他連續發現4個植物新種,5個福建新分布種,是汀江源保護區名副其實的「植物學家」。
林沁文在布設野生動物監測紅外相機
林沁文利用在基層工作的有利條件,走遍了汀江源保護區的山山水水,完成了汀江源保護區植物區系調查等重要的基礎工作,2015年以來,陸續發現4個植物新種(三脈蜂鬥草、保連橫蒴苣苔、城隍少穗竹、軟枝青岡,其中:三脈蜂鬥草、保連橫蒴苣苔為獨立發現;城隍少穗竹、軟枝青岡為合作發現)和5個福建新分布種(心葉毛蕊茶、冬青葉桂櫻、毛背桂櫻,舌蕨,絲帶蕨),並將成果先後發表於全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和各級科研期刊。汀江源保護區,成為我省發現植物新種最多的自然保護區。
林沁文在考察
三脈蜂鬥草
三脈蜂鬥草(Sonerila trinervis Q.W.Lin):野牡丹科蜂鬥草屬一新種,與直立蜂鬥草相似,區別在於笨重的莖圓柱形,無翅,有捲曲的微絨毛;葉面被極細的微柔毛,僅具基部3出脈;花瓣白色,近圓形,直徑約2.5mm;雄蕊長約2.5mm,花葯長約1mm,易於區別。
保連橫蒴苣苔
保連橫蒴苣苔(Beccarinda baolianis Q.W.Lin):苦苣苔科橫蒴苣苔屬一新種,貼生於地面,蓮座狀的葉叢生於根狀莖頂端,葉小,長不超過3.5cm,寬也很少超過2cm,花葯卵圓形,基部略叉開,藥室頂端匯合,柱頭1枚,蒴果近900角與果梗著生。以花萼綠色,5裂至中部,雄蕊4枚分生面區別於本屬其它種。
城隍少穗竹
城隍少穗竹(Oligostachyum heterophyllum M. M. Lin):竹亞科少穗竹屬一新種,分布於我國福建西部,它與糙花少穗竹相似或近緣,但稈小,直徑不超過1.5 cm;稈籜淡紫綠色,背面具有瘤基刺毛,無斑點,無白粉,亦無焦邊,基部密被細剛毛;籜片直立,基部不收縮;籜舌淡禾稈色;葉鞘被細微柔毛而與後者相區別。
軟枝青岡
軟枝青岡(Cyclobalanopsis reclinatocaulis M. M. Lin):殼鬥科青岡屬一新種,該新種與青岡相似,但冬芽淡紅褐色;葉薄革質,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邊緣常具淺鋸齒,葉背幹後常呈暗灰色;殼鬥環帶8—10環;小堅果常為倒卵球形或倒卵狀橢球形,先端略凹陷,密被短柔毛,柱座底寬3—4mm,有7—8圓環而與後者相區別。
汀江源保護區
保護區內大山延綿
保護區內的鐵長鄉景色
保護區內歸龍山全景
保護區歸龍山上的植物
汀江源保護區森林覆蓋率達93.1%,良好的氣候和生態環境孕育了豐富的植物種類,現有維管束植物226科670屬1361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野生植物3種,國家Ⅱ級保護野生植物15種,野生蘭科植物41種,福建省地方重點保護珍貴樹木6種。植物新種的不斷發現,豐富了生物多樣性,充實了植物資源基因庫,為科考研究提供了依據。
來源:e龍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