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哲軒接近證明哥德巴赫猜想

2021-01-14 網易手機

新聞來源:solidot

五月一期的《科學美國人》雜誌上刊登了一篇文章稱,菲爾茨獎金得主、UCLA數學家陶哲軒正接近證明哥德巴赫猜想(閱讀全文需要訂閱)。哥德巴赫猜想是指任一大於2的偶數,都可表示成兩個素數之和,如8 = 3 + 5。

它有一個弱版本「弱哥德巴赫猜想」,指大於5的奇數都可以表示成三個質數之和,如35 = 19 + 13 + 3。弱版本是哥德巴赫提出的,而強版本也就是我們所知的那個猜想,其實是歐拉給出的。

陶哲軒最近在預印本網站arXiv.org發表論文(已遞交到《Mathematics of Computation》),證明每個大於1的奇數可以表示成最多五個質數之和,他表示有希望將數目從五減少到三。

本文來源:cnbeta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那些年,我們一起猜想過的「哥德巴赫猜想」
    今天,我們一起來聽聽這位女文青講「哥德巴赫猜想」。作者 | Helen編輯 | 羅數君文 2100字 閱讀時間約 5分鐘我們是聽著「哥德巴赫猜想」長大的一輩人。我們知道「哥德巴赫猜想」是數學界的一座高峰,幾世紀以來吸引著人們攀登。
  • 王元院士漫談哥德巴赫猜想
    1978年2月17日,《人民日報》發表了徐遲的長篇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從此,陳景潤的名字和哥德巴赫猜想一起傳遍神州大地。 近日,在一項面向公眾的活動中,數論學家王元院士發表了題為《漫談哥德巴赫猜想》的演講,並向熱衷於證明這一猜想的數學愛好者提出建議和忠告。
  • 【果殼網專訪】哈洛德•賀歐夫各特:徹底證明弱哥德巴赫猜想
    然而,至今也沒有人證明哥德巴赫猜想。不過,數學家們已經從 271 年前的出發點走的很遠了。從上面關於偶數的哥德巴赫猜想,又可以推出:任一大於 5 的奇數都可寫成三個素數之和。這被稱為「弱哥德巴赫猜想」。1923 年,英國數學家哈代與李特爾伍德證明,假設廣義黎曼猜想成立,弱哥德巴赫猜想對充分大的奇數是正確的。
  • 哥德巴赫猜想何時能證明出來?
    若歐拉的命題成立,則偶數2(N-1)可以寫成兩個素數之和,於是奇數2N+1可以寫成三個素數之和,從而,對於大於5的奇數,哥德巴赫的猜想成立。但是哥德巴赫的命題成立並不能保證歐拉命題的成立。因而歐拉的命題比哥德巴赫的命題要求更高。
  • 世紀難題哥德巴赫猜想,曾懸賞百萬給能證明這個猜想的讀者
    陳景潤主要研究解釋數論,1966年發表的理論簡為(1,2),是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裡程碑,世界級數學大師、美國學者安德烈·韋伊層這樣稱讚他:「陳景潤的每一項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馬拉雅山山巔上行走」。有時候,看起來最簡單的數學問題很可能反而是最具有挑戰性的問題。
  • ...家取得重大突破,國內數學界拒絕發表看法:過於敏感的「哥德巴赫...
    大眾熟知的哥德巴赫猜想,還有一個被稱作「弱哥德巴赫猜想」的姐妹版本。「弱哥德巴赫猜想」要證明的是,可以將任意的奇數面呈三個質數之和(質數又叫素數:不能被其他數字除盡,除了1和它本身的數),就比如本文一開始所提到的35 = 19 + 13 + 3或者77 = 53 + 13 + 11。
  • 數學史上的王冠——哥德巴赫猜想
    誰也沒有想到,甚至是哥德巴赫本人也沒想到,自己無意間提出的一個問題,竟然困擾整個科學界超過200年,迄今為止,都無人能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正確性。哥德巴赫提出的猜想舉例:10=1+2+7, 101=3+7+91。然而,歐拉經過反覆的思考,即不能給出證明,也不能舉出反例,只能在給哥德巴赫的回信中說明自己無法證明,但相信哥德巴赫提出的命題是正確的。同時,歐拉對哥德巴赫猜想給出了另一種等價陳述:任一大於2的偶數都可表示成兩個質數之和。如10=3+7,100=3+97。此即為歐拉版本的哥德巴赫猜想。
  • 陳景潤要證明的哥德巴赫猜想是1+1=2嗎?
    任何一個大於2的偶數都可以表示成兩個質數之和的形式,這就是哥德巴赫猜想的歐拉表述。這一猜想至今沒有被證明,也沒有被證偽。人們難以找出質數的確切分布規律,這可能是哥德巴赫猜想難以證明或證偽的原因。這種方法也被用到了證明哥德巴赫猜想上,證明思路大體是這樣的,a個質數的乘積加上b個質數的乘積如果被證明可以表示出所有的大偶數,這樣就證明了a+b。把a和b逐漸減小,一直減小到1,就證明了任意的大偶數都可以表示成一個質數加上一個質數的形式,簡稱1+1。中國人對哥德巴赫猜想有著特殊的情結。
  • 哥德巴赫猜想被證明了
    前幾天,知乎上突然搞出了個爆炸性新聞:一個高中生宣稱自己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啥是哥德巴赫猜想?我們先從差不多是所有碰到數學系的人都會問的一個問題說起:你們學數學的為什麼要證明1+1=2?這不是吃飽了撐得麼?哭笑不得。事實上,哥德巴赫猜想作為最古老的懸而未決的數學猜想之一已經在這個世界上存在了200多年。
  • 數學大會民間數學家誇海口:能證明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曾喚起許多中國人的科學意識,也使這一「猜想」成為當代中國最出名的一道數學題。「近20年來,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沒有本質進展。」北京師範大學數學系教授、將在本屆國際數學家大會上作45分鐘報告的陳木法說:「它的證明就差最後一步。如果研究取得本質進展,那猜想也就最終獲得了解決。」
  • 窮盡畢生心血,仍沒能證明出哥德巴赫猜想:陳景潤為什麼還如此偉大?
    ,其被國內外認為是哥德巴赫猜想的重要裡程碑。 由強哥德巴赫猜想可以退推出:任一大於7的素數都可寫成三個素數之和,被稱為弱哥德巴赫猜想或關於奇數的哥德巴赫猜想。 攻克強哥德巴赫猜想一般認為有四種途徑,分別為:殆素數、例外集合、小變量的三素數定理和幾乎哥德巴赫猜想。
  • 你可知道最接近哥德巴赫猜想的男人是誰
    哥德巴赫猜想是數論中存在最久的未解問題之一。1742年哥德巴赫猜想被提出,哥德巴赫猜想的表述是:任一大於2的偶數,都可表示成兩個素數之和。這個猜想雖然看似簡單,但是在很長時間內沒有任何進展。1973年2月,陳景潤關於(1+2)簡化證明的論文公開發表。他的研究成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裡程碑,他所發表的成果也被世界數學界公認為是「陳氏定理」,他創造了距摘取這顆數論皇冠上的明珠只是一步之遙的輝煌。
  • 哥德巴赫猜想似乎沒什麼用,為何那麼多數學家窮盡一生去證明
    哥德巴赫猜想是一道數學難題,被稱為是「世界近代三大數學難題之一」。它首先是在1742年,由哥德巴赫提出來的。他提出來後,自己沒辦法證明。於是便寫信給當時的大數學家歐拉,請歐拉證明。但是歐拉至死都沒能證明,這道難題就留了下來。
  • 哥德巴赫猜想本質,不是證明任意大於2的偶數都是兩個質數之和
    知乎上,一名叫@證明的帳號一周持續吊胃口,最後,把自己的哥德巴赫猜想證明過程貼了出來。結果可想而知,幾乎是一片嘲諷。但是,那一周時間,該帳號竟然漲粉36k。只不過,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過程可是一塌糊塗。也有人分析了他證明的過程,從一開始就錯了。其實,哥德巴赫猜想,一開始是證實任意一個大於2 的偶數都必然是兩個質數之和。
  • 數學界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難道就是要證明1+1=2?
    這幾天一直有朋友在評論區或者私信我說講一講哥德巴赫猜想,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說一說哥德巴赫猜想。首先我們在這裡強調一下,哥德巴赫猜想不是證明1+1=2,不是1+1=2,不是1+1=2,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以後出去千萬別說哥德巴赫猜想就是證明1+1=2,這實在太雷人了!1+1=2其實是定義,2就定義為1與1的和。哥德巴赫猜想說起來其實很簡單,就是證明任意一個大於2的偶數,都可以拆成兩個素數的和簡稱1+1。這裡的1+1是一個素數加另一個素數的意思。素數就是指那些只能被自己和1整除的整數,比方說5,7,11,13都是素數。
  • 在高考數學答卷上寫下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會有怎樣的效果?
    30多年前,陳景潤與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吹遍了大江南北。看明白哥德巴赫猜想只需掌握最最基礎的數學知識,也正是因此,一大批從陳景潤的事跡裡知道了哥德巴赫猜想的人投入到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的過程中。也有很多人認為自己完成了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可是他們的「證明」無法發表在經同行評議的學術期刊上。大論一直得不到認可,於是他們想出了各種辦法以求自己的證明能夠引起關注。他們想到的辦法往往是到研究所或高校裡找相關專家,找不到的話就在門口擺擂臺;還有的會在網絡論壇上貼出他們的大論;還有的會求助於媒體。這些方法經很多人試了很多遍,結果是從來不奏效。
  • 再談哥德巴赫猜想
    承接上我的上一篇,《哥德巴赫猜想隱藏的秘密》。昨天很湊巧,我多久沒有上「知乎」了,無聊地才一登陸上去,就被推送「哥德巴赫猜想證明」。我認真地看完了前幾段,忍不住給作者留言:「對不起,我只看到您『基於統計』這四個字,以下種種精妙的推演與計算都不需要看了……」作者很快給我回復了,吧啦吧啦。
  • 那個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到底在猜什麼?
    但他提出的「哥德巴赫猜想」卻成為了世界三大數學猜想之一。另外兩個則是費馬大定理和四色猜想,並且這兩個猜想已經被數學家證明。然而「哥德巴赫猜想」卻仍是世界級未解之謎。 (收看全集請點擊文章末端「閱讀原文」)哥德巴赫其實專業學習的是法學,後來卻對數學研究產生興趣,做了一名中學教師。他對數學的研究純粹是出於興趣!
  • 漫畫:什麼是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的起源說起哥德巴赫猜想的起源,就不得不提到兩個人,其中一位是業餘數學家哥德巴赫,另一位是著名的大數學家歐拉。首先讓我們來回顧一下素數的含義:所謂素數,就是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無法被其他自然數所整除的數。比如 2,3,5,7,11,13,17,19......
  • 哥德巴赫猜想不是證明1+1=2!數學皇冠上的明珠究竟是什麼?
    介紹之前,小編要事先說明,哥德巴赫猜想不是要證明1+1=2,大夥平時討論這個問題時千萬不要瞎說哥德巴赫猜想是證明1+1=2。這樣說真的是太無知太雷人了,現在就連一些中小學的數學老師都會有這種錯誤認知,這真的是誤人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