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個大於2的偶數都可以表示成兩個質數之和的形式,這就是哥德巴赫猜想的歐拉表述。這一猜想至今沒有被證明,也沒有被證偽。
人們難以找出質數的確切分布規律,這可能是哥德巴赫猜想難以證明或證偽的原因。古希臘的埃拉託色尼給出過尋找質數的一種方法——篩法,用這種方法可以找出小於某個自然數n的所有質數。這種方法也被用到了證明哥德巴赫猜想上,證明思路大體是這樣的,a個質數的乘積加上b個質數的乘積如果被證明可以表示出所有的大偶數,這樣就證明了a+b。把a和b逐漸減小,一直減小到1,就證明了任意的大偶數都可以表示成一個質數加上一個質數的形式,簡稱1+1。
中國人對哥德巴赫猜想有著特殊的情結。上個世紀的時候,中國的王元、潘承洞、陳景潤在用篩法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的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其中陳景潤證明了大偶數可以表示為1個質數和不超過2個質數乘積之和的形式,即1+2,這是距離哥德巴赫猜想最近的成果。
陳景潤的研究借著當時「科學的春天」之風,經徐遲報導後迅速傳遍全國各地,當時幾乎國內所有的大型報刊都轉載了徐遲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陳景潤也成了家喻戶曉的數學家。
陳景潤證明的1+2,其中的1指的是1個質數,2指的是2個質數的乘積,他證明的並不是1+2等於3。然而在媒體的狂轟濫炸之下,絕大多數人只是知道了陳景潤和他要繼續攻關的1+1,並不是很清楚1+1指的是1個質數加1個質數。糊裡糊塗之下就以為陳景潤要證明的是1+1=2,也以為哥德巴赫猜想就是要證明1+1=2。這實在是一個低級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