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少人總認為陳景潤證明的是1+2為什麼等於3,他證明的是什麼。這個文章會給你答案

陳景潤是何許人也,他師出名門,他的老師是大名鼎鼎的華羅庚。那為何許多人以為陳景潤證明的是1+2為什麼等於3,許多文章都這麼寫的:陳景潤在1965年證明(1+2),並由師兄王元在1966年發表論文。看到這裡你是不是以為他證明的是1+2為什麼等於3,就連百度百科上也這麼寫,不認真讀的人還真以為證明的是1+2為什麼等於3

那他證明的是什麼,其實是哥德巴赫猜想,那什麼是哥德巴赫猜想?和1+2有什麼關係?為什麼都叫1+2?哥德巴赫猜想是哥德巴赫在1742年提出的猜想,就是任一大於2的整數都可寫成三個質數之和,因現今數學界已經不使用「1也是素數」這個約定,原初猜想的現代陳述為:任一大於5的整數都可寫成三個質數之和。哥德巴赫無法證明,就寫信給著名數學家歐拉,可是直到死,歐拉都沒證明,只提出了另外一個猜想,即任一大於2的偶數都可寫成兩個質數之和,今天常見的指的是歐拉版本,被稱為強哥德巴赫猜想

從哥德巴赫的猜想中,可推出:任一大於7的奇數都可寫成三個質數之和的猜想,後者稱為「弱哥德巴赫猜想」。弱哥德巴赫猜想在2013年已被證明,陳景潤證明的是歐拉提出的強哥德巴赫猜想。1919年瑞典布朗數學家利用篩法證明了1每個充分大的偶數都可以表示為兩個數之和,其中的這兩個數每個都是不超過9個素數的乘積,簡稱9+9,只要縮小到1+1,就可以證明哥德巴赫猜想。

1965年通過不懈努力,陳景潤宣布證明了1+2,1966年陳景潤師兄王元在科學通報上發表,同年發表《表達偶數為一個素數及一個不超過兩個素數的乘積之和》,簡稱1+2,這就是為什麼都叫1+2。1973年他在《中國科學》發表了「1+2」的詳細證明並改進了1966年宣布的數值結果,立即在國際數學界引起了轟動,被公認為是對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貢獻,是篩法理論的光輝頂點。

不過陳景潤的努力也沒有完全證明強哥德巴赫猜想,至今強哥德巴赫猜想也沒有被證明,只差最後一步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