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因素導致市場又現券商「加槓桿」中信證券累計新增借款371.15億

2021-01-11 手機鳳凰網

當認為市場是牛市時,不少投資者喜歡適當加槓桿博取更高收益。近期,隨著滬指突破3500點,券商也開始出現「加槓桿」的跡象。

1月8日晚間,券商龍頭中信證券發布公告稱,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借款餘額人民幣3986.36億元,累計新增人民幣371.15億元,累計新增借款佔2019年末經審計淨資產的比例為22.43%。

自2019年下半年開始,券商因借款達到信披標準而發布的相關公告便屢屢見諸報端。2020年以來,華泰證券、華鑫股份、廣發證券、光大證券等券商都發布過類似公告。一是由於市場走牛後資金需求增加,二是由於相對低廉的利率環境,這兩大因素給券商帶來了「加槓桿」的動力。

中小券商借款更加激進

從中信證券的新增借款分類來看,銀行貸款下降,債務工具、其他借款等增加。公告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信證券的銀行貸款餘額較2019年末下降人民幣18.85億元,佔上年末淨資產比例為1.14%,主要為短期借款減少。公司應付債券及應付短期融資款餘額較2019年末增加人民幣377.81億元,佔上年末淨資產比例為22.84%,主要為應付債券增加。公司其他借款餘額較2019年末增加人民幣12.19億元,佔上年末淨資產比例為0.74%,主要為回購規模增加。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中信證券並非近期唯一一家公告債務上升的券商。相比之下,一些中小券商的「加槓桿」行為更加激進。

1月7日晚間,財通證券因當年累計新增借款超過上年末淨資產100%發布公告。財通證券表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經審計合併口徑的淨資產為人民幣213.48億元,借款餘額為人民幣280.38億元。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借款餘額為人民幣505.89億元,累計新增借款人民幣225.51億元,累計新增借款佔2019年末經審計淨資產的比例為105.64%,超過100%。其中,銀行貸款餘額較2019年末減少人民幣1.79億元。應付債券及應付短期融資款餘額較2019年末增加人民幣149.47億元,佔上年末淨資產比例為70.02%,主要為公司本年新發債券、收益憑證所致。其他借款餘額較2019年末增加人民幣77.83億元,佔上年末淨資產比例為36.46%,主要為回購規模增加。

同樣在1月7日,國聯證券也因累計新增借款超過上年末淨資產的80%發布公告。國聯證券表示,2019年12月31日經審計的淨資產金額為80.67億元;借款餘額為65.00億元。截至2020年12月31日借款餘額為141.70億元,2020年1~12月累計新增借款金額76.70億元。累計新增借款佔上年末淨資產的95.08%。國聯證券無新增銀行借款,債務依然是其債務上升的主要來源。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其應付債券及應付短期融資款餘額較2019年末增加58億元,佔上年末淨資產比例為71.90%,國聯證券表示主要系公司債券及證券公司短期融資券增加所致。

分析師建議關注券商股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數據統計,2019年底,滬深兩市兩融餘額為1.019萬億元,至2021年1月7日增加至1.673萬億元,增幅超過60%。投資者資金需求上升也帶來了券商融資需求上升。

資金成本下降則從證金公司轉融通利率變化就可一窺究竟(轉融資為證金公司向證券公司融出資金)。2020年1月2日,7天、14天轉融資年利率為3.75%;28天為3.65%,91天為3.55%,182天為3.25%。2021年1月8日,轉融資7天、14天年利率為3%,28天為2.9%,91天為2.8%,182天為2.5%。

資本市場對資金需求的增加,與資金成本降低都更大地激發了券商舉債「加槓桿」的熱情。相關數據統計顯示,2020年,證券業發行的公司債規模達到8752.81億元。1月6日晚間,中信證券再次公告,近期獲批800億元的公司債額度。本次公司債券分期發行,首期發行自同意註冊之日起12個月內完成;其餘各期債券發行,自同意註冊之日起24個月內完成。

A股市場春季行情歷來為市場期待。一方面,券商忙著為「開門紅」準備「彈藥」;另一方面,作為資本市場高度正相關的品種,券商本身是否會迎來行情的春天呢?

對此,中信建投非銀團隊在其近期研究報告中指出,2011~2020年,券商板塊發生了8次春季行情,申萬證券II指數在行情期間的平均漲幅為31.75%,相對上證指數漲幅高出15.07個百分點。2021年,券商板塊很可能再度發生春季行情。在資金面和情緒面的雙重牽引下,2021年一季度股市景氣度有望短期向上,上市券商的估值與業績將從中受益,春季行情依然可期。

在選擇品種上,中信建投非銀團隊指出,多數年份的春季行情中,券商板塊的風格特徵並不明顯,領漲個股既有頭部券商也有中小券商。總體來看,春季行情期間領漲的券商股大多數與上一年度的炒作題材相關。以此類推,2020年券商板塊的部分炒作題材(商業銀行持有券商牌照、單次T+0制度推行、證券業併購重組),有可能在2021年春季行情中重演,建議投資者積極布局2021年券商板塊春季行情。

相關焦點

  • 招商證券加入降槓桿隊列 逾1300隻個股折算率遭下調
    而華泰、申萬宏源、國金等券商則採用上提保證金比例的手法來加強兩融業務的風險管理。(中國證券網)  中信牽頭調兩融過熱標的槓桿「清零」  近日,中信證券對融資融券業務可抵充保證金證券做了大範圍調整,引發市場廣泛關注。公開資料顯示,中信證券大規模調升1698家,調降1032家。
  • 兩個中信併購猜想 航母級券商:空穴來風,還是大勢所趨?
    受此影響,當天國泰君安、海通證券、申萬宏源、中國銀河等頭部券商也都在午後迎來一波強勢上行,至收盤時集體收紅。儘管隨後兩家公司緊急闢謠,但隨後的兩天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股價不但沒跌,反而持續強勁,大量資金淨流入明顯。4月16日,東方財富Choice顯示,A股資金淨流入統計中,中信證券主力淨流入4.92億,位居第一;中信建投主力淨流入3.14億元,位居第二。
  • ...有券商環比大增數倍,十幾家券商齊回應:兩融額度「用不完,完全...
    國泰君安、中信建投、招商證券、申萬宏源、中泰證券、東吳證券、華林證券、銀河證券等十幾家券商對財聯社記者進行了回應,均表示公司尚未發生額度用完的狀況。有頭部券商表示,「我們近期的兩融環比增長數倍!」對很多實力券商來說,兩融增長遠遠超出了市場平均水平。
  • 5000點之控槓桿信號與巴甫洛夫的狗實驗(圖)
    融資融券發端於2010年3月,一直波瀾不驚,但牛市以來兩融餘額急劇增長,槓桿與賺錢效應開始形成正反饋的循環。當至少表面上是資金槓桿在驅動著市場,那麼市場的主要矛盾或者說是系統性風險之一也自然就是對資金槓桿的調節,市場已經並將繼續對此作出反應。
  • 券業籌劃大合併,43隻A股券商較周五半日成交高出百億,市場正關注...
    文 | 財聯社 記者高豔雲兩券商合併主角A股周一停牌,國聯證券港股獨自表演,早盤以大漲75%高開,上午收盤漲幅雖有收窄,但仍大漲近五成。其他A股券商股均有高開低走特徵,市場博弈明顯,浙商證券、國元證券均出現漲停開板情形。
  • 5000點之控槓桿信號與巴甫洛夫的狗實驗
    控槓桿的三次市場反應  1月16日,證監會發布了2014年第四季度對券商融資融券的現場檢查情況通告,此次現場調查的45家券商中,有12家券商存在融資融券業務違規情況,並被處以不同程度的處罰,其中中信、海通、國泰君安等三家大券商被暫停新開兩融客戶信用帳戶3個月。
  • 相比2014年牛市 2020年的券商股機會還有多大?
    市場預期流動性轉向寬鬆,無風險利率持續下降,增量資金看好股市大量湧入市場,首選受益股市上漲的券商板塊。 2020年券商上漲來自經濟、流動性和風險偏好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動。6月30日《香港國安法》全票通過,後續並未出現風險事件。6月美國疫情二次爆發美股並未受衝擊。這兩個此前市場主要擔憂的風險並未出現導致市場風險偏好上升。
  • 拆解螞蟻千億ABS:「出表」利器如何被壓至4倍「槓桿」
    在其中一筆螞蟻ABS中,優先級、次優先級、次級資產支持證券佔比為89%、4%、7%。   ABS出表是螞蟻做大貸款規模的重要手段之一。   另有3個項目狀態為已受理,分別為天弘創新花唄第8-15期消費授信融資資產支持專項計劃、財通資管花唄授信付款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和中信證券借唄五至十四期消費貸款資產支持專項計劃。
  • 公司調查第68期:中信證券高管被查-搜狐財經
    包括銀行、券商和基金在內的一些機構人士都在擔心,他們的同事會不會也被請去「喝咖啡」。繼萬家基金鄒昱後,中信證券固收部執行總經理楊輝也被調查。對於既往基金黑幕尚存記憶的投資者如今發現,債市的一些潛規則亦令人咋舌,比如為增加投資槓桿而操作的「代持養券」,以及禁止直接參與債券交易的丙類帳戶之謎。
  • 牛市旗手集體爆發 券商板塊春季上漲機率超70%
    不過昨日市場最為引人注目的板塊莫過於券商股,一向被譽為牛市急先鋒的這個板塊,一舉一動備受關注,昨日滬指能衝上3600點與券商股午後的發力離不開關係。截至收盤,3500億龍頭中信證券一度漲停,成交額近160億,最終收漲9.39%,市值達到3779億元。招商證券成功收穫漲停板,東方財富漲逾15%創新高,同花順漲9%,中金公司、華泰證券、中銀證券等一批個股均大漲逾5%。
  • 銀行、券商、保險...市面上最全的大金融指數和ETF分析來了!
    以下,華爾街見聞為大家整理了目前市面上所有大金融指數、及跟蹤它們的ETF,並在下文中對其進行了詳細區分:  目前市場上的金融相關指數,既有專注於券商、保險、銀行各個細分領域的,如上證證券指數、中證銀行指數、保險主題指數等,也有在各細分領域混合布局的非銀指數、金融全行業指數。
  • 天風證券:觀察市場兩大積極因素變化 科技股或有佔優機會(附7月金股)
    摘要 【天風證券:觀察市場兩大積極因素變化 科技股或有佔優機會(附7月金股)】天風證券表示,不確定性下降,要觀察邊際的積極因素:一是業績(基本面階段性企穩,行業盈利底部
  • 中信352億成交助融資客出逃
    有業內人士認為,昨日A股中信證券在A股巨量開板以及在港股市場的反彈表現,主要受多重市場利好提振,但昨日中信證券放出352億元巨量成交,融資客貨趁此機會出逃。  中信、海通證券港股反彈  1月19日當天收盤時,中信證券跌停板上依然堆積了逾7億股的賣盤,涉及資金218億元,全日成交額僅為14.7億元。
  • 券商強平阻力大,仍要警惕閃崩質押概念股「併發症」
    近期,A股市場頻現閃崩股,且出現閃崩之後持續跌停的現象。在導致這些現象的諸多因素中,高比例股權質押這一共性被尤為關注。6月22日,滬深兩市逾30隻股票跌停,在閃崩或者連續跌停的背後,多數個股整體質押率就較高的情況下,控股股東的質押比例更是屬於高位。而在目前相對弱市的情況下,股權質押觸及平倉的風險牽動著市場的神經。
  • 股民晚報:4隻中日ETF互通上市 中信證券清倉減持中信建投
    ,券商股拉升護盤,股指跌幅大幅收窄,盤面上的賺錢效應較差。截至收盤,滬指報2982.07點,跌幅0.87%,成交額2443.15億;深成指報9118.10點,跌幅1.02%,成交額2689.91億;創業板指報1498.47點,跌幅1.06%,成交額896.89億。
  • 券商股在悄悄拔尖,想著驚豔所有人
    在經過了9月份、10月份的調整之後,證券行業指數終於在11月份實現上漲,11月份累計漲幅達6.91%,跑贏同期上證指數(月內累計上漲5.19%)。行業內個股也有不錯的表現,有11隻個股月累計漲幅超10%,其中,次新股中金公司最新收盤價較發行價28.78元上漲126.51%,國盛金控月累計漲39.89%,中泰證券月累計漲22.80%。
  • 40家上市券商業績大排行!頭部券商位次如何排?
    特別是中信建投,前三季淨利潤整體「既大又快」,今年前三季實現淨利潤74.91億元,同比增速為96.11%。與券業整體業績向好大方向不同的是,有3家上市券商今年前三季淨利潤下滑,且居於上市券商淨利潤排名末位,分別是國聯證券、太平洋、中原證券,前三季淨利潤分別為4.59億元、0.99億元、0.87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3.92%、-75.25%、-70.13%。
  • 多重積極因素共振 券商板塊再度拉升
    來源:證券時報網券商板塊20日盤中繼續走強,截至發稿,方正證券漲停,南京證券漲近9%,東興證券漲近6%,中信建投、浙商證券漲幅超3%。東莞證券指出,多重積極因素共振推動本輪券商板塊上漲,其持續性在於北上資金淨流入的延續性。
  • 券商開路,指北星辰
    北向資金淨買入84.45億,淨流入120.17億,昨天內資出貨外資就低位購入,今日更是加大馬力,給A股牛市築基添瓦。 行業板塊方面66個行業中只有9個下跌的,漲幅較大靠前的證券+4.73%、造紙+4.51%、國防軍工+3.97%、試聽器材+2.95%、醫藥商業+2.49%。我一直關注的證券跟軍工果然沒有讓我失望,今天就聊聊重點證券板塊吧。
  • 2020證券公司「分類榜單」出爐:15家券商躋身AA級 32家「升級」
    根據《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規定》,證券公司分為A(AAA、AA、A)、B(BBB、BB、B)、C(CCC、CC、C)、D、E等5大類11個級別。A、B、C三大類中各級別公司均為正常經營公司,其類別、級別的劃分僅反映公司在行業內業務活動與其風險管理能力及合規管理水平相適應的相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