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北冰洋的海冰會跌到一個極端,創紀錄的低點?

2020-08-09 Sci大熊

今年入夏,北極出現高溫異常,如:6月20日,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的維爾霍揚斯克市(緯度67.5°N)白天最高氣溫達到了38℃,這是個罕見的數值,歷史同期此地的最高溫度僅為22℃。北極海冰幾十年來一直在下降,俄羅斯和西伯利亞上空的冰層特別缺乏。據英國《自然·氣候變化》雜誌報導,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研究人員近日發布的最新研究指出,從2044年到2067年之間的某個時間點開始,北冰洋在夏天可能出現無冰的情況。衛星觀測顯示,自1979年以來,北極地區9月份的海冰數量每10年下降13%。總的來說,北極海冰面積約為50萬平方公裡(約19.3萬平方英裡),低於去年同期的最低紀錄。

冰川融化,無家可歸的北極熊

北極海冰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放大器」

北極海冰面積在地球系統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海冰反射了高達80%的入射陽光,對氣候起著降溫的作用。海冰面積大小調製著進入地球系統入射太陽光的多少。當氣候變化導致溫度升高時,海冰消融加劇,極晝裡的入射太陽光可以更多地進入海洋,海水吸收更多的熱量,溫度升高更快,進而導致更大規模的海冰消融,這是一個正反饋過程,彼此加強,從而對全球氣候變化起到「放大器」的作用。

為了了解冰的異常流失,請看下面的地圖。橙色線顯示了7月19日結冰的典型位置。顯然,海冰已經大大減少了。

北極海冰地圖

一些因素助長了最近北極海冰的崩塌。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受氣候持續變暖 .

現在有廣闊的開闊水域,這也擴大了北極的加熱和冰的融化。」由於廣闊的海洋,通常仍被海冰覆蓋,海面溫度比平均溫度高出5攝氏度(9華氏度)以上「當陽光(熱量)被吸收到水中時,」拉布解釋道。西伯利亞上空的水溫遠高於冰點,大約40華氏度。「這對北極來說真的很溫暖,」邁爾說。

北極夏季異常高溫

· 海冰是明顯比平均值薄這個冬天,意味著冰在夏天更容易融化。

· 南岸的冰通常被風吹走了。

今年夏天北極地區前所未有的海冰消失,是我們正在給地球氣候造成的變化的一個令人震驚的表現。現在說北極海冰今年是否會降到歷史最低水平還為時過早(這一事件發生在9月,被稱為「海冰最小值」)。不過,邁爾說,現在開始看起來「不祥」。然而,不管記錄與否,大局已經明朗,而且越來越清晰:


· 北極正在變暖快三倍比世界上其他地方都多與歷史記錄相比,海冰趨勢正在急劇下降銳利地

· 海冰的減少意味著北極變暖,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北極變暖會導致更多的變暖持續大氣模式在美國、歐洲和其他地方,造成了停滯的天氣現象,如長時間的熱浪。

· 過去兩年,北極圈爆發了前所未有的大火。北極變暖可能意味著極地地區的極端火災行為大量燃燒的二氧化碳釋放到大氣中。

· 海冰的流失毀滅北極熊它們需要海冰才能捕獵。生物學家預計許多北極熊亞種將在本世紀滅絕。

· 隨著曾經凍結的土地(永久凍土)融化,油罐等基礎設施最近開始出現故障造成環境汙染和破壞 .

今年7月的極端冰川消融,更為鮮明地證明了地球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和變化。

拉貝說:「如果不大規模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這種極端事件在21世紀將變得更加頻繁。」2020年是一個警鐘。

現在的我們怎麼選擇,怎麼行動這是更重要的。亡羊補牢為時不晚,趁現在冰川還未完全消失,我們應該實行必要措施,挽救這一現狀,不能讓此成為人類歷史上的一個悲劇!

相關焦點

  • 北冰洋出現黑色海水可快速融化海冰是怎麼回事 北極海冰消融會產生...
    天氣網訊,隨著全球變暖的持續惡化,近期,北冰洋北極海冰面積出現急劇下降,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出現了極暖的「黑色海水」。那麼,北極海冰消融會產生哪些影響?中國科學院研究員表示北極海冰消融不會對全球氣候產生顛覆性的影響。
  • 今年南極海冰範圍極度縮小,或加劇海平面上升!
    2019年南極最小範圍出現在2019年2月28日,遠低於1981-2010年的氣候平均值,而隨後的3月份,南極海冰面積比1981-2010年平均水平了21.6%,這是有史以來第二小的3月份記錄,僅次於2017年的創紀錄低點,在那個時間,南極海冰比平均水平低了33.0%。季節性極端事件的差異是由於基本的地理位置。北極是一個主要被陸地包圍的海洋盆地。
  • 專家:冬季霧霾與北冰洋海冰消融、西伯利亞降雪增加也有關
    專家:冬季霧霾與北冰洋海冰消融、西伯利亞降雪增加也有關 劉海英/科技日報 2017-03-16 07:48
  • 受全球氣候變暖和自然力量的影響,北冰洋海冰面積正呈螺旋式下降
    美國科學家周一(9月21日)報告稱,受全球氣候變暖和自然力量的影響,北冰洋海冰面積正呈螺旋式下降,北冰洋海冰面積在今年夏天融化到有記錄以來的第二低水平。北極和向南延伸到美國阿拉斯加、加拿大、格陵蘭島和俄羅斯的冰覆蓋海洋面積,在上周降到了140萬平方英裡(370萬平方公裡)的夏季低點,之後又開始增長。一般來說,北極的海冰面積在9月份達到最低點,在冬季過後的3月達到最高點。
  • 北冰洋已走到盡頭?2050年夏季海冰完全消失,自然周期被打破!
    冬季極地的極端溫度將北極地區的海水凍結起來,北極海冰隨之膨脹,當夏季溫度回升,原本被凍結的冰層化成海水,與原本的北冰洋融為一體。但是近些年來由於人類的各種工業活動導致的氣候變化,使原本恆定周期的北冰洋變得不規律起來。幾十年來,北極海冰的總體覆蓋率一直在下降,每年的增長幅度本來就很小,如今後退的幅度變得更大。雖然北極冬季海水依然會保持凍結狀態,但是持續時間卻越來越短。
  • 北冰洋已走到「盡頭」?2050年夏季海冰完全消失,自然周期被打破
    如今,北極自然演化周期已經被打破……數百年來,北極海冰一直保持著自己的「運動軌跡」。冬季極地的極端溫度將北極地區的海水凍結起來,北極海冰隨之膨脹,當夏季溫度回升,原本被凍結的冰層化成海水,與原本的北冰洋融為一體。但是近些年來由於人類的各種工業活動導致的氣候變化,使原本恆定周期的北冰洋變得不規律起來。
  • 北極海冰減少後果很嚴重 對全球氣候演變影響大
    今年2月,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氣象研究所和德國氣候計算中心推出的最新氣候模型顯示,北極海冰融化速度與二氧化碳排放緊密相關,北極海冰融化速度超出先前預期,如不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到本世紀中後期人們在夏季將不見海冰蹤影,如果情況繼續惡化,即使在冬季北極海冰也會最終消失。
  • 科學網—地球升溫殃及北冰洋 海冰密度史上最低
    氣候變化是一個永恆的世界性話題,升溫的地球正使北冰洋遭殃。 日本《每日新聞》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發布的觀測結果顯示,北冰洋的海冰面積已經處於史上第二小,海冰密度處於史上最低的狀態,冰和海水間縫隙大小的指標也處於史上最低水平。
  • 北冰洋「門戶」溫度提升1.5攝氏度!影響歐亞大陸的極端天氣
    近日,科學家們研究了位於納維亞半島之上的巴倫支海,這是被研究人員稱之為「北極變暖熱點」和「北冰洋的門戶」區域,自2000年以來,該區域的溫度就開始不斷上升,提升了大約2.7華氏度(1.5攝氏度),這是因為大西洋的水層侵入導致的,溫暖的海洋水已經開始「翻閱」了這個北極最暖的地區。
  • 北冰洋哈德遜灣冰層全部融化?7月冰損達327萬平方公裡
    氣候的變化已經不是我們看不到的事情了,很多地區出現的各種極端氣候都呈現出來,並且對我們人類的生存也產生了極大的威脅,在我們地球上,南北極無非是相對比較寒冷的地區,然而近幾年來,我們的地球變暖引發的冰川或者海冰的融化也是越來越普遍,通過數據的監測發現這些都是在不斷的減少之中。
  • 北冰洋現黑色海水,可快速融化海冰
    懂球帝首頁>足球視頻> 北冰洋現黑色海水,可快速融化海冰 北冰洋現黑色海水,可快速融化海冰 global_Insight 09-23 11:30 【北冰洋現黑色海水,可快速融化海冰】根據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的數據,今年9月北極海冰面積出現急速下降
  • 北冰洋出現黑色海水可快速融化海冰 海冰面積急劇下降
    北冰洋出現黑色海水可快速融化海冰 海冰面積急劇下降 2020-09-24 18:01:42  來源:央視網
  • 最新觀測結果顯示北冰洋冬季海冰面積創新低
    最新觀測結果顯示,剛剛過去的這個冬季,北冰洋海冰面積降到有記錄以來最低點。   近年來,由於北冰洋氣溫平均升高了約2攝氏度,北冰洋夏季海冰面積持續處於有記錄以來最低水平。儘管冰層變薄,但冬季海冰平均面積相對穩定。
  • 日本揭示北冰洋海冰消融惡性循環機制,對北極航線意義重大
    日本揭示北冰洋海冰消融惡性循環機制,對北極航線意義重大 新華社東京10月2日電 日本國立極地研究所等機構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北冰洋海冰減少導致海水吸收更多太陽光,海水升溫導致更多海冰融化,形成惡性循環。
  • 北極升溫又創紀錄
    在整個2020年裡,北極的氣溫上升和海冰融化速度都創造了新紀錄,全球變暖問題十分嚴峻。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氣象學家和氣候專家傑夫·貝拉德爾(Jeff Berardell)寫道:「如今全球變暖的速度是數百萬年來最快的,沒有哪個地方比北極變暖的速度更快。」北極地區的氣溫上升速度是全球其他地區的三倍。
  • 北冰洋的前世今生
    北冰洋地形圖(圖源:李學傑等)地質歷史在加裡東造山運動期間,北冰洋周圍山脈的結晶基底巖石形成或發生重結晶。侏羅紀和三疊紀的區域沉降導致大量沉積物沉積,形成了油氣的儲層。大西洋中部擴張始於中侏羅世早期(大致170Ma前),同時在北極地區出現大陸裂谷,裂谷向北延伸出一個分支,打開了北冰洋。
  • 罕見高溫直衝北冰洋,海冰破紀錄融化!網友:沉睡病毒要甦醒了?
    儘管如此,北半球最近已經看到了一些盛夏的影子——比如不久前的6月30日,位於北冰洋沿岸的俄羅斯Ust-Olenek氣象站氣溫升至34.3度,大幅刷新北冰洋沿岸地區最高氣溫紀錄!度,大幅刷新北冰洋沿岸地區最高氣溫紀錄、較常年同期偏暖25度以上!
  • 罕見高溫直衝北冰洋,海冰破紀錄融化!網友:沉睡病毒要甦醒了?
    進入7月,北半球距離盛夏又更近了一步,雖然一年太陽直射點最北的夏至日已經過去,但地球升溫的速度其實是滯後的,在太陽直射點達到最北後,會滯後1-2個月達到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因此現在其實還不是北半球最炎熱的時候。儘管如此,北半球最近已經看到了一些盛夏的影子——比如不久前的6月30日,位於北冰洋沿岸的俄羅斯Ust-Olenek氣象站氣溫升至34.3度,大幅刷新北冰洋沿岸地區最高氣溫紀錄!
  • 全球變暖 北極海冰或將消失
    海冰曾是北冰洋的「甲冑」,如今「甲冑」越來越薄、越來越軟,有些已變成「輕紗」。它的變化不是孤立事件,而是一個能引發海洋和大氣一系列變化的導火索。那麼,北極在全球氣候中扮演怎樣的角色?北極持續「高燒」將帶來哪些影響?……本期科普看臺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