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冰洋哈德遜灣冰層全部融化?7月冰損達327萬平方公裡

2020-12-05 環球科學貓

氣候的變化已經不是我們看不到的事情了,很多地區出現的各種極端氣候都呈現出來,並且對我們人類的生存也產生了極大的威脅,在我們地球上,南北極無非是相對比較寒冷的地區,然而近幾年來,我們的地球變暖引發的冰川或者海冰的融化也是越來越普遍,通過數據的監測發現這些都是在不斷的減少之中。

根據美國氣象局最新報告顯示,在我們地球的北冰洋地區,海平面的壓力是仍然持續不斷的,雖然該區域非常的寒冷,但是通過對北冰洋的7月數據我們看到了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就是我們的北冰洋7月下半月的冰損在不斷的加快(融化加快迅速下降),也就是說該區域的溫度有所提升,而產生這個最直接原因就是位於英國和斯堪地那維亞地區的野火造成的。

根據衛星監測數據顯示,這2個區域的海平面壓力異常的高,並且還打到了幾個創紀錄的高溫,不得不說氣候的變化已經開始對北冰洋造成了一定的威脅,不然也不會出現這樣的事情。數據顯示2018年7月的北極海冰面積平均約822萬平方公裡(320萬平方英裡)。數據是2018年7月衛星記錄中第9次最低的紀錄範圍。

美國氣象局稱,截止7月31日,大西洋地區仍然是處於一個異常的氣候狀態,一直影響到北冰洋的海洋邊緣。截至7月底,哈德遜灣內的冰層已經全部融化,楚科奇海的冰緣也在一年中的這個時間段,遠遠落後於其平均位置。這種模式與2017年7月末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所以降低對環境的維持也達不到以前的標準了。

整體上來說,我們的海冰是在不斷的減少,可能跟我們的季節性也存在一定的關係吧,地球處於一個高溫的時期,或多或少都會對該區域產生一定的影響,根據NOAA數據顯示,7月份的總冰損失達327萬平方公裡(126萬平方英裡),或每天105400平方公裡(41000平方英裡)在進行減少之中,這數據不知道8月份還會減少不。

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Terra衛星和日本航天局確認,在位於北冰洋的離岸區域,通過高級微波掃描發現,整個博福特都出現了大量的融化現象,冰塊內的開放水域面積擴大,也就是說,該區域的冰塊在進行快速的溶解之中,這也算是海冰面積減少的部分原因,當然這些分析都是給我們說明了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地球的溫度在發生改變,可能是在不斷的提升,所以才會導致更多的冰川(冰塊)融化。謝謝大家閱讀!作者:文/羅兆春

相關焦點

  • 哈德遜灣、奔塔利灣及大澳大利亞灣
    (哈德遜灣)一,哈德遜灣。哈德遜灣位於北冰洋的邊緣海,伸入北美洲大陸的海灣,位於加拿大東北部,東北經哈德孫海峽與大西洋相通,北與福克斯灣相連並通過其北端水道與北冰洋溝通,是一個近乎封閉的內陸淺海。面積約120萬平方千米;因地處高緯度,深居內陸,所以氣候嚴寒,年平均氣溫-12.6℃。
  • 世界著名海灣;哈德遜灣、奔塔利灣及大澳大利亞灣
    (哈德遜灣)一,哈德遜灣。哈德遜灣位於北冰洋的邊緣海,伸入北美洲大陸的海灣,位於加拿大東北部,東北經哈德孫海峽與大西洋相通,北與福克斯灣相連並通過其北端水道與北冰洋溝通,是一個近乎封閉的內陸淺海。面積約120萬平方千米;因地處高緯度,深居內陸,所以氣候嚴寒,年平均氣溫-12.6℃。
  • 幾十年後,北冰洋的夏天將沒有冰,這對世界意味著什麼?
    每年,北冰洋的薄層結冰形成海冰。在春天和夏天,這些海冰會再次融化,但是一些海冰會在夏天存留下來,被稱為多年冰。 多年冰比每年形成和融化的海冰更厚,更有彈性,但隨著北極氣候變暖(北極的變暖速度是其他地區的兩倍多)這種多年冰正面臨威脅。 在過去的40年裡,多年冰已經減少了大約一半。
  • 格陵蘭島2019融冰速度翻倍,沒有冰的北冰洋即將到來
    在03年至16年間,格陵蘭冰層平均每年融化2550億噸冰,今年直接翻倍。格陵蘭的冰層有將近3.2公裡,如果所有的冰都融化,海平面將會上升7.5米。北極的夏季海冰最早2035年可能完全消失,北冰洋將迎來無冰的夏天。《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證實了這個預測。
  • 哈德遜灣公司
    整個哈德遜灣流域面積達約390萬平方公裡,佔今日加拿大三分之一多的領土面積,並一直延伸到今天美國的中北部地帶,這使得公司後來一度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地主。 魯珀特地 哈德遜灣公司於1869年11月19日將魯珀特領地出售給當時新組建的加拿大自治領
  • 未來幾十年內或現「夏季無冰的北冰洋」
    據新華社電 在北冰洋漂浮一年多後,德國「北極星」號科考船10月12日抵達德國不萊梅港。船上研究人員帶來「北冰洋正在死去」的「噩耗」。法新社報導,「北極星」號在遍布浮冰的北冰洋漂泊389天,收集氣候變化影響北極的重要數據。考察隊負責人馬庫斯·雷克斯在新聞發布會上說,船上研究人員親眼目睹全球變暖對北極海冰產生的惡劣影響。他說:「北冰洋正在死去。」
  • NASA公布了德克薩斯州大小的冰層融化的數據
    隨著季節的變化導致氣溫波動,北冰洋的冰在一個最小和最大的點之間生長和收縮。美國宇航局與國家冰雪數據中心(NSIDC)合作,跟蹤了冰層覆蓋的變化。今年,北極的冰似乎已經達到了頂峰,有些冰的水平是有記錄以來最低的。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稱,2019年冬季的最高氣溫與2007年衛星記錄的北極冰層最小值持平。
  • 北極恐將面臨夏季無冰?科學家:北冰洋海冰正加速消失
    四大洋之一,雖然是四大洋裡面最小的一個,但因為北冰洋有厚厚的冰層,所以,北冰洋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儲存地之一。但是多年以來,根據各國北極科考隊的檢測,北極冰層正在持續不斷的融化,並且消融速度越來越快。美國國家雪冰數據中心專家塞雷澤表示,「我們正朝著季節性無冰的北冰洋的時代靠近,今年是棺材上的又一枚釘子。2020年將成為北極海冰萎縮趨勢的一個驚嘆號。」專家認為,這是氣候變化的標誌。北極冰層從1984年有超310萬平方公裡的面積被4年以上冰覆蓋,如今僅有11.6萬平方公裡,意味著35年裡減少了95%。
  • 從太空看地球:加拿大哈德遜灣正加速融冰,北極熊被迫上岸
    近日,美國宇航局(NASA)在其官網上放出了由衛星記錄的地球壯觀景象——加拿大哈德遜灣裡深邃的海水中,雜亂的流冰在晴朗的陽光中消融,看上去仿佛是牛奶撒在了水裡。這一圖像是由NASA衛星於2018年7月22日記錄下的。
  • NASA最新監測:加拿大海灣即將無冰,北極熊數量銳減開始!
    大約2萬年前,在地球最後一個冰河時代的高峰期,北美洲哈得遜灣地區被掩埋在數千英尺厚的冰層之下。再冰期結束後,氣候變暖,這裡的冰變薄,冰川湖與北冰洋相連,最終形成了大型內陸灣,現在,這裡是北極熊,鯨魚,海象,海豹和其他野生動物的避風港。
  • 河狸與「哈德遜灣公司」
    在伴隨著先驅們的腳步,探索完「西北航道」的走向後,又該輪到我們的哈德遜船長出場了。1610年,再次代表英國出徵的亨利.哈德遜終於在繞過格陵蘭島南端的「法韋爾角」之後,將航行的方向對準了西北。對了,在具體解讀之前,要先解釋下已經在前文中多次出現的「格陵蘭島」問題。畢竟以面積來說,這處冰雪覆蓋的島嶼可是世界第一大島(面積216.6萬平方公裡),老是這樣被無視也有點說不過去。
  • 北冰洋浮冰融化,全新海域或將誕生
    這個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在地球版圖的最北端——北冰洋——切切實實地發生了。該地區的衛星圖像證實,白色的北冰洋浮冰逐年被藍色大海所取代。而單單這一極端現象就足以體現全球氣候變暖的猛烈之勢。2018年春天,美國國家冰雪數據中心(NSIDC)記錄的數據顯示,北冰洋海域的冰層不僅面積小且厚度也較薄。當時科學家便由此推測,到2018年9月之前,北冰洋將迎來規模創紀錄的大範圍浮冰融化。
  • 運營至今的殖民地特許公司——哈德遜灣公司
    1668年6月,英國遠徵隊派出兩艘船去探索哈德遜灣沿岸的貿易潛力,其中的Nonsuch號當年成功航行至哈德遜灣最南端的部分——詹姆斯灣(James Bay)。船上的遠徵者們在東南岸的魯伯特河河口處建立了哈德遜灣地區的第一個居民點——查爾斯堡(Charles Fort,後稱Rupert House,今魁北克省 Waskaganish)。
  • 北極科考人員:北冰洋正在死去
    在北冰洋漂浮一年多後,德國「北極星」號科考船12日抵達德國不萊梅港。船上研究人員帶來「北冰洋正在死去」的「噩耗」。法新社報導,「北極星」號在遍布浮冰的北冰洋漂泊389天,收集氣候變化影響北極的重要數據。考察隊負責人馬庫斯·雷克斯在新聞發布會上說,船上研究人員親眼目睹全球變暖對北極海冰產生的惡劣影響。他說:「北冰洋正在死去。」
  • "最後一片冰區"告急 北極最古老最厚冰層首次破裂
    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專家原本認為這裡會堅持到最後才會融化。而現在情況發生改變,可能促使科學家改變相關理論。據報導,今年2月出現的異常高溫和8月中旬席捲北半球的熱浪,導致該地區海冰出現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衛星記錄以來離岸最遠的情況。丹麥氣象局研究員莫特拉姆(Ruth Mottram)表示,「格陵蘭北部幾乎所有海冰都非常破碎,因此更容易移動。
  • 北冰洋如果沒有冰了,會怎樣?可能放出什麼病毒?
    北極海冰預計最早到2044年就將全部融化,屆時途經北冰洋的西北航道將完全開放,將會減少約1/3的航運成本。數據顯示,在1959年,兩座冰蓋中較大的一座面積約7.8平方公裡,較小的約2.8平方公裡。然而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7月份拍攝的最新圖片中,這兩座冰蓋皆消失不見。    三、是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 加拿大百貨哈德遜灣集團一季度虧損擴大
    哈德遜灣集團旗下奢侈品百貨Saks Fifth Avenue加拿大百貨運營商Hudson’s Bay Co.哈德遜灣集團在最近的一季度受惠於近年的併購實現好過市場預期的收入,然而虧損則同比擴大。在截至4月30日的一季度,Hudson’s Bay Co. 哈德遜灣集團的淨虧損從去年同期的4,700萬加元翻倍至9,700萬加元,每股攤薄虧損從0.27加元上升至0.53加元。
  • 北極一天融化20億噸冰,這意味著什麼?
    2019年6月份,國際著名NASA的觀測報導,北極地區的格陵蘭島經歷了一場非比尋常的融冰事件,在短短一天之內冰山融化約20億噸,超過整個格陵蘭冰總體積的40%,是繼2012年之後再創的歷史新高。相關專家紛紛表態,北極格陵蘭島大面積融冰或將成為常態,對全球的氣候乃是人類的生活產生不可估量的危害。北極地區的格陵蘭島,是世界上最大的冰島之一,位於丹麥境內(在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間),總面積2,166,313.54 平方千米,其中冰層覆蓋面積達1,833,900平方公裡,佔比格陵蘭島總面積的80%以上。
  • 視野|北冰洋如果沒有冰了,會怎樣?可能放出什麼病毒?
    ◆近30年來,北極氣溫上升速度達到全球平均值的2倍,北極及其鄰近區域氣溫的破紀錄事件頻繁發:2018年7月30日,位於北極圈之內的挪威城市巴納克出現了百年難遇的32℃高溫2020年極地海冰7月面積降至40年來最小,今年很有可能成為有觀測記錄以來最暖的一年◆北極地區獨特的放大效應,不僅加速了北極變暖、海冰融化、高溫頻發,還導致中緯度地區極端事件頻發
  • 哈德遜灣公司:一家百貨公司,為何曾佔據加拿大三分之二的領土?
    在這其中,便誕生了一個規模龐大的殖民公司—哈德遜灣公司。▲哈德遜灣公司,目前主要經營零售業在17世紀,這個以販賣毛皮為主業的公司,不僅控制了北美的主要商業貿易,更草創了加拿大的政府體系,劃定了當今加拿大的國家邊界,在其鼎盛時佔據的領土足有700多萬平方公裡,將近三分之二個加拿大,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