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bial Genomics:口腔細菌導致腸炎的發生

2020-11-02 餘益惠健康


雪梨新南威爾斯大學領導的一項研究發現,嚴重的潰瘍性結腸炎(一種炎症性腸病(IBD))與一種新發現的口腔細菌菌株有關。

科學家在患有嚴重潰瘍性結腸炎的人的細菌細胞樣本中發現了一種名為「 pSma1」的分子。該分子在通常存在於口腔中的彎曲桿菌彎曲桿菌(C. condisus)的某些菌株中。

這項發現發表在最近的《Microbial Genomics》上,進一步提供證據將口腔細菌與IBD聯繫起來。

儘管科學家檢查了患者樣本量相對較小的細菌基因組,並且他們的分析未顯示細菌是否在導致嚴重潰瘍性結腸炎中起作用,但他們的發現為未來預防和治療該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有趣的途徑。

該研究的資深作者,新南威爾斯州科學大學生物技術與生物分子科學學院高級講師Zhang 說:「我們每天吞咽食物或唾液時,口腔細菌都會進入消化系統。」

「大多數細菌被胃中的酸殺死,但是有些可以在腸道中存活並定殖。細菌可能不會定殖很長時間,但是口腔會不斷提供新細菌,這就是問題所在。」

根據2013年的一項研究,IBD影響超過75,000澳大利亞人,預計到2022年將增長到100,000。 IBD是一個籠統的術語,通常是指克羅恩氏病和潰瘍性結腸炎,這是一種慢性疾病,會引起大腸內壁的炎症和潰瘍。潰瘍性結腸炎的病因尚不清楚。

在潰瘍性結腸炎的嚴重病例中,炎症可通過大腸進一步擴散。患者可能會感到極度的疼痛,出血和腹瀉。對藥物反應不佳的人可能需要手術切除整個大腸。

Zhang醫生說,尚不清楚為什麼有些患者對治療的反應不好-但是pSma1細菌流可以提供一些線索。

快速複製的小質粒

pSma1分子是一種質粒:通常生活在細菌細胞內部的環狀小分子DNA。質粒可以攜帶增加細菌毒性(即嚴重性或有害性)的基因。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新南威爾斯大學科學系的博士後研究人員Fang Liu博士說:「質粒位於細菌的染色體DNA之外。它被認為是一種可移動的遺傳元件,這意味著它可以在不同菌株的細菌之間,甚至在不同物種之間轉移。如果該質粒帶有任何毒性基因,則細菌可能會獲得這種毒性。」

新南威爾斯大學的科學家在接受過手術治療的嚴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中發現了pSma1細菌菌株。他們檢查了來自全球146人的239株錐蟲的基因組,包括來自28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的62株。

Zhang博士一直致力於研究結球梭菌細菌與腸道健康之間的聯繫,對此新型質粒的特性感到驚訝。她說:「 ​pSma1是非常小的質粒。」 「它只有兩個基因,但有60個高拷貝數,這意味著一個細菌細胞將包含60個質粒。」如果質粒攜帶有毒力的基因,則相對較高的複製率會加劇細菌的毒力。

潛在的治療目標

細菌菌株可以幫助解釋為什麼一些嚴重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對藥物治療反應不佳。該菌株還可以作為疾病可能發展的潛在標誌。

Zhang博士希望在未來的研究中探索這些問題,這些研究將使用更大的基因組樣本量。如果發現該質粒與嚴重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病機理(即起源)有關,則該細菌也可能成為未來治療的潛在靶標。 「我們可能已經找到了預防嚴重潰瘍性結腸炎的未來藥物開發領域。如果我們發現質粒在發病機理中起作用,那麼將這一發現轉化為臨床用途可能非常容易。針對口腔的治療可以幫助減少細菌的負荷。我們可能無法根除這種細菌,但我們當然可以減少負荷。

相關焦點

  • 口腔健康別忽視!大多數口腔細菌能在腸道安家
    「病從口入」這個詞由來已久,但是通常指的是從口腔攝入外來的不健康的食物引起的各種疾病反應,而我們今天的主角不是外來食物,而是口腔原住民-口腔細菌。 口腔細菌是指在口腔環境中定植的各種細菌的統稱,分類學上這些細菌主要由厚壁菌門、擬桿菌門、變形菌門和放線菌門組成。
  • 腸炎吃什麼藥 這個壞習慣會引發腸炎
    腸炎吃什麼藥1、口服抗生素可以治療腸胃炎腸炎分為慢性腸炎和急性腸炎,那麼口服抗生素可以治療慢性萎縮性腸炎,當您的身體胃酸缺乏或者降低的時候,胃功能就會紊亂,容易衍生細菌,使得腸炎變得更加嚴重。這是,可以口服慶大黴素、鏈黴素等等抗生素,可以治療腸炎。2、易蒙停適用於治療急慢性腹瀉易蒙停適用於治療急慢性腹瀉,其止瀉作用強而迅速。
  • 分子細胞卓越中心發現YAP調控巨噬細胞極化並加劇腸炎的新功能
    在這項最新的研究中,首次報導巨噬細胞中特異性敲除YAP明顯減輕DSS誘導腸炎的發生,這主要由於YAP抑制M2型巨噬細胞極化,並促進巨噬細胞向M1型極化及產生促炎炎症因子IL-6。有意思的是,YAP cKO小鼠也能促進腸道部位抗菌肽的產生,進而影響腸道菌群的平衡。這與其他課題組2015年Nature報導YAP在腸上皮細胞中通過促進其修復再生,從而減輕腸炎的功能不同。
  • 口腔裡生活著令人難以置信的變異細菌
    細菌通常表現出很強的生物地理學特徵—— 一些細菌在特定的位置很豐富,而另一些卻沒有,這導致了將微生物用於治療時的主要問題:細菌是如何進入錯誤位置的?當生物地理學出現「紊亂」時,我們如何將正確的細菌添加到正確的位置?
  • 北京生科院揭示人體口腔菌群的穩定性和動態變化規律
    最新研究發現大多數口腔細菌能在腸道定植,像類風溼性關節炎、IBD和結直腸癌等患者腸道中富集的細菌很多來自口腔。而且,微生物由口腔沿著消化道異位定植是一個頻繁且連續的過程。研究明確了生物膜發生、發展和成熟三個時期的準確時間跨度,即從洗牙後菌群解構,到1天後嚴重偏離原始狀態,再到3天後重建,及隨時間推移逐漸恢復到原始完整形態。研究還發現許多細菌在幹預後很快恢復到最初水平,表明洗牙在早期會對控制牙菌斑產生一定作用,但並不能長期抑制細菌及其形成生物膜的能力。
  • 乳化劑增加小鼠患腸炎風險
    通常情況下,腸道菌群和腸道細胞之間會有一層黏液相隔,但如果細菌接觸到了腸道細胞,就可能刺激免疫系統,從而引起炎症反應。這種無法控制的消化道炎症正是炎性腸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標誌,可導致腹瀉、乏力和腹痛。慢性炎症還與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的產生有關。代謝症候群的症狀包括肥胖、高血壓等,它會增加罹患心臟病和糖尿病的風險。
  • 與300多種口腔細菌共處,如何保護牙齒?
    你的口腔溫度恆定,溼度高,是300多種細菌或真菌的溫柔鄉。 在正常狀況下,它們會在你的口腔內組成一個穩定的生態系統,不會干擾你的健康,與你和平共處。 在正常進食後,這些細菌會和食物殘渣、脫落的口腔上皮細胞以及唾液一起,共同在你的牙齒表面形成一層
  • [每周一例]過量投餵後太陽魚發生細菌性腸炎
    [每周一例]過量投餵後太陽魚發生細菌性腸炎出處:利洋水產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20-10-10 17:06:00接種2尾魚肝、腎及腦組織於普通培養基做細菌分離培養。am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結果:病毒檢測結果顯示傳染性脾腎壞死病毒(ISKNV)呈陰性;病理切片結果顯示肝細胞萎縮,組織稀疏,有大量的巨噬細胞中心;嚴重的肝組織細胞空泡變性,形成大量的壞死灶(圖6);經過18小時室溫培養,其中一尾病魚肝、腎、腦組織分離出一種灰白色、圓形的小菌落(圖7),經16SrDNA細菌鑑定為愛德華菌屬
  • 孔雀魚常見病預防與治療---腸炎
    腸炎,並不是傳染病。孔雀魚得腸炎一般都是吃了不乾淨的食物,所以這裡面就有一個問題了,一般不乾淨的食物都來自於活餌,或者說來自於冰凍肉食,如線蟲、紅蟲,或者從市場上買來的活的線蟲、紅蟲。因為冰凍線蟲和紅蟲之類的本身雖然經過殺菌消毒,但是你並沒有親眼看到,也不知道具體效果如何,可能帶有細菌等因素,而市場上買回來的線蟲、紅蟲則更加不保險,因為你不知道是否帶有病菌或寄生蟲,這就需要你進行殺菌消毒處理,而往往很多魚友只是做簡單的清洗,或者用甲基藍等進行消毒殺菌處理,也難以確保安全。孔雀魚腸炎的症狀。一個很明顯的症狀就是拖白便,就是那種很細很輕絲狀白色的便便,然後就是厭食,呆滯,趴缸。
  • 口腔種植體表面影響細菌黏附因素的研究進展
    所以暴露在口腔環境中的材料應該保持比較低的粗糙度,因此為了促進骨結合,增加種植體和組織之間的結合同時減少細菌的黏附,種植體均為粗糙的界面,而基臺則為光滑表面。氮化塗層、納米級別的氧化鋅和氧化鈦塗層等能顯著減少鈦或氧化鋯表面的細菌黏附。釋放型抗菌塗層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如控制抗菌劑的穩定、持久釋放方面仍需完善,材料使用後的產物可能會引起炎症反應;同時,大劑量使用抗生素會導致耐藥菌株的產生,而且大部分這類的抗菌塗層材料機械強度較低,因此臨床應用受到了限制。
  • 孕婦智齒發炎致細菌感染 專家提醒:口腔健康不容忽視
    術後仍反覆高燒、智齒疼痛持續加重,躺著時也開始出現口腔流膿,膿液呈綠色並伴有惡臭。產後一個多月間,曾女士的病情呈進行性加重,甚至需時時擦拭口腔流出的大量膿液,呼吸不暢,夜晚難以入眠,輾轉多家醫院治療未果。6月5日,曾女士與家人慕名來到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門診,找到了全科醫學科主任張衛茹教授。
  • 口腔衛生不注意?一種常見細菌會通過血液「遊」到人體其他部位...
    但糟糕的口腔衛生,可能會導致細菌遷移到身體其他存在癌症的部位。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常見細菌中的一種——梭桿菌核狀體(Fusobacterium nucleatum)可以游離於口腔之外存活,並可能導致身體其他部位的癌細胞擴散
  • 腸炎症狀 身體出現這種症狀小心是腸炎作祟
    腸炎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一旦腸炎發生身體會出現各種各樣不適的症狀,那麼你知道哪些是腸炎疾病的症狀呢?一旦出現腸炎有哪些治療方法呢?平時得了腸炎吃什麼食物比較好呢?下面小編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牙髓發炎,吃點藥就好,口腔醫生:必須根管治療
    口腔門診時,經常遇到有患者因為牙齒疼痛前來就診。通過專業檢查後,當告知是牙髓發炎時,患者當即就說:醫生,給我開點藥吧!我總會耐心的告知,不行!吃藥不能有效解決問題,必須對牙齒做根管治療才行! 牙髓發炎,不像腸炎、胃炎、咽喉炎等疾病,吃吃藥物就可以解決的!
  • Genome Biology 口腔中令人難以置信的細菌-研究人員仔細研究了...
    口腔微生物與齲齒,牙菌斑,牙結石,牙周病,口腔黏膜潰爛都有著密切關係。國際大型合作項目HMP從測試人群採集口腔各個部位細菌作為樣品進行分析,了解不同微生物結構。  在口腔中,大多部位以鏈球菌 (Streptococcus)為主,其中頰黏膜中為嗜血桿菌 (Haemophilus),齦上牙菌斑為放線菌 (Actinomyces),齦下牙菌斑為普雷沃氏菌 (Prevotella)。
  • Genome Biology | 口腔中令人難以置信的細菌-研究人員仔細研究了...
    口腔微生物與齲齒,牙菌斑,牙結石,牙周病,口腔黏膜潰爛都有著密切關係。國際大型合作項目HMP從測試人群採集口腔各個部位細菌作為樣品進行分析,了解不同微生物結構。在口腔中,大多部位以鏈球菌 (Streptococcus)為主,其中頰黏膜中為嗜血桿菌 (Haemophilus),齦上牙菌斑為放線菌 (Actinomyces),齦下牙菌斑為普雷沃氏菌 (Prevotella)。
  • 是什麼殺死了幼龜之你的龜到底是腸炎還是原蟲?
    顯微鏡下的腸道纖毛蟲被鏡檢出腸道纖毛蟲的陸龜排便圖常見的腸道纖毛蟲,各種陸龜身上都會存在這種原蟲,量多時會導致嚴重腹瀉和消瘦。在蘇卡達陸龜身上檢出的腸道纖毛蟲,這種原蟲通常會出現在大型陸龜的身上,不過在正常數量下是不會致病的。
  • 微酸性電解水含漱可改變口腔內菌群結構,幫助保持口腔健康
    本文發表於《口腔醫學研究》2020年11月第36卷第11期編輯 | 《電解水技術頻道》裴洛偉牙周炎是發生在牙周支持組織的一種常見感染性疾病,常伴有牙齦出血、牙齒鬆動、咀嚼無力等症狀,嚴重者導致牙齒移位、脫落,是牙齒喪失的主要原因。
  • 腸炎注意哪些飲食的禁忌
    腸炎,大家都不陌生,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疾病,患上腸炎是非常痛苦的事情。腸炎的飲食是需要注意一些的,若是飲食不恰當的話,會導致腸胃不良的情況加重。下面給大家講講腸炎食療法怎麼做、腸炎注意哪些飲食以及腸炎的病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