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汞體溫計將說再見 電子產品成熟易操作_新聞中心_中國網

2020-11-24 中國網

含汞體溫計「下崗」 「接棒」電子產品比想像中靠譜

家庭常用的含汞體溫計、血壓計將要和我們說再見了。根據國家藥監局10月16日發布的公告,含汞體溫計和血壓計將在2026年全面禁止生產,徹底退出市場。雖然近些年電子體溫計、血壓計業已進入很多家庭,但是在不少人的觀念裡,電子產品不如含汞體溫計和血壓計「靠譜」,因此「禁產令」一出,引發了很多人的擔心。

含汞產品存較大安全隱患

「其實不只是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血壓計,早在2013年,我國就籤署了《關於汞的水俁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為防治汞汙染和擴散做出努力與承擔責任。」天津大學地球系統科學學院副教授孫若愚介紹,禁汞已成全球趨勢,之所以世界各國下這麼大力氣去做這件事,就是避免汞汙染破壞環境,影響人體健康。

「汞是唯一以液態存在的金屬,具有強烈的揮發性。正因為如此,汞成為除了溫室氣體之外能夠對全球環境產生重要影響的化學物質,也是唯一能夠通過大氣傳輸並作長距離遷移的重金屬汙染物。世界衛生組織(WHO)已經將汞列為僅次於PM2.5和臭氧汙染的全球第三大汙染。」孫若愚介紹,進入海洋中的汞,會被微生物代謝為甲基汞,魚蝦通過食物鏈會富集甲基汞,而後再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腸胃,侵害腦部和其它身體器官。特別是孕婦吃了富集甲基汞的魚,就會影響胎兒神經的發育,導致嚴重畸形。日本的水俁病事件就是甲基汞造成的悲劇。

如果在密閉的空間內,不小心打碎含汞體溫計、血壓計,那麼這個房間內的大氣汞含量就會馬上提升,就算是通風也無法快速降低其濃度。所以,易碎的汞溫度計、血壓計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當人體吸入汞的蒸汽或誤食液態汞後,不僅神經、消化、免疫系統會被損害,腎臟以及肺等器官也會受到不良影響,嚴重者甚至會造成腎衰竭、腎中毒等。皮膚接觸到汞,也會嚴重被腐蝕。

「汞中毒主要分為急性汞中毒和慢性汞中毒。」天津泰達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王一旻提醒,對於急性汞中毒,一定要立即將患者帶離中毒環境,並向120急救中心呼救;中毒早期,可以用碳酸氫鈉溶液洗胃;而後口服生雞蛋清、牛奶、豆漿等吸附毒物,再用硫酸鎂導瀉。病情穩定以後,立即進行驅汞的治療。慢性汞中毒,也需要注射藥物進行一定療程的驅汞治療。

電子產品技術成熟易操作

如今汞體溫計和血壓計將退出歷史舞臺,但是很多人對它們的「繼任者」電子產品並不放心,大家一致的槽點就是電子產品「不準確」。電子體溫計和血壓計真就這麼不靠譜嗎?

以電子血壓計為例,汞血壓計採用柯氏音法(聽診法),而電子血壓計目前幾乎都採用示波法。這兩種其實都屬於間接法測量血壓。通過用聽診器聽柯氏聲來判別收縮壓、舒張壓,易受醫生的情緒、聽力、環境噪音、被測者的緊張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在家自行操作沒有專業知識和經驗更是不可能。

「示波法測血壓則通過建立收縮壓、舒張壓、平均壓與袖套壓力震蕩波的關係來判別血壓。」九安醫療血壓計技術負責人徐春旭介紹,因為脈壓震蕩波與血壓有較為穩定的相關性,因此實際家庭自測血壓的應用中,利用示波原理測量的血壓結果與柯氏音法同樣準確,更重要的是容易獨立上手操作。

「目前示波法測量血壓技術是非常成熟的,之所以老百姓產生電子血壓計不準的觀念,是使用場景和用戶體驗的問題。」徐春旭解釋。

電子產品應注意規範操作

「目前大中型城市已進入電子血壓計淘汰汞血壓計的階段,電子血壓計基本已經普及了。醫院的門診急診都是大量使用電子血壓計。」徐春旭介紹,在各大電商平臺的血壓計大類裡,銷售量前二十名全是電子血壓計,已經幾乎找不到水銀血壓計的身影了。

電子體溫計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更是被廣泛地應用於大範圍人員體溫測量。家庭測溫場景中,特別是給兒童測量體溫,家長們幾乎也都願意選擇更加安全的電子體溫計。

「除無汞無毒,無環境汙染外,電子體溫計和血壓計還具有更多優勢。」陳金磊介紹,比如電子體溫計測量時間更短,水銀體溫測量時間相對較長。而汞血壓計不僅操作起來繁瑣,對使用人員技術要求比較高,操作不當很容易造成汞洩漏。不像電子血壓計,便捷、快速,還有記憶和存儲功能,把數據傳到系統平臺,還能進行數據分析,節省人力物力。

「微小的誤差不會影響醫療診斷,可以忽略不計。」陳金磊強調,普通老百姓在家自行操作電子體溫計的時候,要注意操作規範。

「有時候測量不準確都是操作不當人為造成的。比如電子血壓計綁袖帶的位置不準確肯定會影響測量的準確性。在醫院,醫務人員測量血壓都會在同一時段、同一體位按照同一標準進行多次測量,測出的數值也就更加準確。」陳金磊說,「像額溫計更是容易受外界因素影響,比如外界空間溫度、氣流、表皮是否有汗和油脂等。因此使用電子體溫計時,要注意測量時間和測量位置,以減少對最終數值的影響。」

「此外,大多數電子血壓計的袖帶是橡膠材質,會隨著時間和環境變化而老化,此時膨脹係數就會出現變化,導致袖帶漏氣,造成準確度出現偏差。」陳金磊表示。

相關焦點

  • 含汞體溫計「下崗」「接棒」電子產品比想像中靠譜
    家庭常用的含汞體溫計、血壓計將要和我們說再見了。根據國家藥監局10月16日發布的公告,含汞體溫計和血壓計將在2026年全面禁止生產,徹底退出市場。雖然近些年電子體溫計、血壓計業已進入很多家庭,但是在不少人的觀念裡,電子產品不如含汞體溫計和血壓計「靠譜」,因此「禁產令」一出,引發了很多人的擔心。
  • 含汞體溫計「下崗」,「接棒」電子產品比想像中靠譜
    家庭常用的含汞體溫計、血壓計將要和我們說再見了。根據國家藥監局10月16日發布的公告,含汞體溫計和血壓計將在2026年全面禁止生產,徹底退出市場。雖然近些年電子體溫計、血壓計業已進入很多家庭,但是在不少人的觀念裡,電子產品不如含汞體溫計和血壓計「靠譜」,因此「禁產令」一出,引發了很多人的擔心。
  • 含汞體溫計「下崗」 「接棒」電子產品比想像中靠譜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家庭常用的含汞體溫計、血壓計將要和我們說再見了。根據國家藥監局10月16日發布的公告,含汞體溫計和血壓計將在2026年全面禁止生產,徹底退出市場。雖然近些年電子體溫計、血壓計業已進入很多家庭,但是在不少人的觀念裡,電子產品不如含汞體溫計和血壓計「靠譜」,因此「禁產令」一出,引發了很多人的擔心。
  • 「禁產令」來了,水銀體溫計將「絕版」
    根據國家藥監局發布的公告,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將在2026年禁止生產,徹底退出市場。其中價格低廉、測量準確的水銀體溫計,幾乎是家家戶戶的必備品,伴隨了幾代人的成長。「禁產令」一出,不少網友陷入了糾結:雖然說水銀體溫計確實有隱患,但對作為替代品的電子體溫計,「測不準」成了網友們最大的疑慮。
  • 你換電子體溫計了嗎?
    近日,水銀體溫計將退出市場的話題引發網絡關注。根據國家藥監局發布的公告顯示,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將於2026年全面禁止生產,這宣告著曾經走進千家萬戶的水銀體溫計將成為歷史。在過去水銀體溫計由於價格親密、結構簡單、測量準確。因此水銀體溫計成為中國市民家中常備的測溫設備。
  • 血壓計的演變_新聞中心_中國網
    它利用氣壓泵操作測壓,體積小,攜帶方便,但隨著應用次數的增多,會因彈簧性狀改變而影響結果的準確性,所以需要定期與標準的水銀柱式血壓計進行校準,臨床上已使用甚少。  電子血壓計是由日本人發明的,微型氣壓泵替代了人工擠壓皮球,利用音頻信號記錄收縮壓和舒張壓,但它的基本原理和結構與之前的血壓計本質上並無多大差異。
  • 大連華訊:含汞體溫計要下崗,繼任者靠譜嗎?
    常用的含汞體溫計、血壓計要和我們說拜拜了。大連華訊投資上海富禧投資諮詢分公司注意到,國家藥監局發布公告稱,2026年將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血壓計。 近年來,雖然電子體溫計、血壓計已進入很多家庭,但是在不少人的觀念裡,電子產品始終不如含汞體溫計和血壓計靠譜,禁產令一出,引發了很多人擔心。
  • 我國將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八成家長不知的體溫計知識了解下
    為了方便人們使用,體溫計的發展也有很多歷史,在人們的印象中,好像水銀體溫計是最早出現的體溫計,後來科技發達,還發明了更多類型的體溫計,電子體溫計、紅外線體溫計、智能體溫計等窮出不窮,給人們帶來了非常多的便利和選擇。近日,國家藥監局綜合司發布關於履行《關於汞的水俁公約》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要求,2026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
  • 我國將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八成家長不知道的體溫計知識都在這
    近日,國家藥監局綜合司發布關於履行《關於汞的水俁公約》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要求,2026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 但你們知道嗎,最早的體溫計其實並不叫體溫計,是由溫度計衍生而出來的產物,剛開始的作用也不是用在醫療體系中測量人的體溫的。
  • 防疫| 水銀體溫計!耳溫槍、電子體溫計……你知道如何正確使用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水銀體溫計還能用嗎?該用什麼來替代它呢?不用水銀體溫計,其他溫度計能測得準嗎?體溫測得不準,可能受很多因素影響,包括環境、測量部位、操作者測溫手法不正確等。今天就來說一說測量體溫有哪些講究。
  • 含汞體溫計迎來至暗時刻,電子體溫計迎來春天
    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國內每年大約生產1.2億支含汞體溫計。突然下發的通知讓生產水銀體溫計的企業看不清前進的路,失去市場之後,應該如何生存?不得不禁的水銀體溫計眾所周知,水銀,是一種具有揮發性的重金屬,對人體危害極大。一支水銀體溫計含汞約1.4-2.0g。
  • 電子體溫計?測體溫大有講究 | 再見,水銀體溫計
    原創 上海新華醫院 上海新華醫院自2026年1月1日起,我國將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有不少網友稱水銀體溫計是「童年回憶」:使用水銀溫度計的「習慣姿勢」是先把體溫計甩一下,讓刻度到36度以下。
  • 告別水銀體溫計!耳溫槍、電子體溫計……你知道如何正確使用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  水銀體溫計還能用嗎?該用什麼來替代它呢?;    汞的吸附力也很強,可能會粘附在周圍的物品中,間接影響到人體健康。    因此,家裡還在用水銀體溫計的朋友趕緊對它說再見吧!  不用水銀體溫計,其他溫度計能測得準嗎?  體溫測得不準,可能受很多因素影響,包括環境、測量部位、操作者測溫手法不正確等。今天就來說一說測量體溫有哪些講究。
  • 「提示」耳溫槍、額溫槍、電子體溫計的正確使用方式在此!
    國家藥監局明確要求,自2026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這意味著伴隨許多人成長的水銀體溫計在未來將與大家說再見了。水銀體溫計還能繼續使用嗎?耳溫槍、電子體溫計的正確使用方式又有哪些?詳見↓水銀體溫計還要繼續使用嗎?
  • 我國將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
    10月16日,國家藥監局在其網站發布《國家藥監局綜合司關於履行<關於汞的水俁公約>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明確要求,自2026年1月1日起,我國將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
  • 和水銀溫度計說再見!被藥監局叫停的溫度計,原來危害這麼大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文翰水銀溫度計,這是很多市民家裡的常備品了,而同樣用水銀製作的含汞血壓計不少家庭也有配備。10月31日,記者從重慶市藥監局了解到,自2026年1月1日起,我國將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含汞的水銀溫度計和血壓計將成為歷史。
  • 今後量體溫用啥?
    而同樣以水銀為主要構造的含汞血壓計也是居家生活中的「常客」。  但是到了2026年,這些最常見的醫療器械將成為「過去時」。近日,國家藥監局發布《國家藥監局綜合司關於履行〈關於汞的水俁公約〉有關事項的通知》,自2026年1月1日起我國將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
  •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_中國網招聘
    應聘者請將個人簡歷以及能證明身份和專業技能的相關文件,通過電子郵件方式發送到中國網 (不要以附件形式發送!)。有關材料均進入中國網人力資源庫,恕不退還,並謝絕來訪。新聞中心崗位名稱:新聞編輯(2人)基本要求:年齡35歲以下,身體健康專業背景:新聞、經濟、法律、社會或相關專業,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崗位職責:1、負責中國網首頁相關區域和新聞中心各欄目的日常維護;2、負責相關新聞的採訪、編輯,策劃、製作相關專題;
  • 水銀體溫計7年後消失 電子體溫計貴而不準被嫌
    政策 青島目前未收到相關通知    最近網上流傳一則「水銀體溫計將逐步淘汰」的消息,記者查詢資料發現,這則消息源於新華社的報導,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主辦的「汞條約外交會議」10月10日在日本表決通過了《水俁公約》,公約主要內容包括原則上到2020年禁止製造、進口和出口含汞的體溫計、血壓計、電池、螢光燈等9種製品。
  • 給寶寶測量體溫 首選電子體溫表
    >給寶寶測量體溫 首選電子體溫表2019-06-10 00:00:00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很多媽媽發現寶寶情緒、飲食等有異常時,會給孩子測量體溫看寶寶是否發熱。如何準確給孩子測量體溫?  測量體溫就不可避免的要關注選擇體溫表的問題,水銀體溫表是不建議使用的,一是容易掉到地上破碎,更主要的是因為它是汞容易汙染環境,蒸發以後很容易引起汞中毒,所以不建議使用這種體溫表。  另一種就是常說的電子體溫表,電子體溫表是比較主張的,它可以測肛溫,可以測腋下溫度也可以測口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