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詞彙指導>正文
人對壓力有兩種反應 分別對應兩種人生
2017-08-14 10:47
來源:滬江
作者:
人在壓力面前有兩種反應?你是不是想說「那肯定是應對和逃避」對吧?看來這又是一篇雞湯文。不,其實不是的,這可是一篇正經文章——你對壓力的反應,關乎到你的血流量。
首先,人在面對壓力(stress)時的兩種反應是:把它視作威脅(threat),把它視作挑戰(challenge)
當你的反應是第一種,也就是把壓力視作威脅的時候,你的血管會收縮,你的血流量會減少,很容易有焦慮感(anxiety);這種時候你就會感到很難移動、手腳冰涼,可能還會想上廁所。
而第二種反應,也就是把壓力視作挑戰,則會讓你心率增加,同時血管並不收縮,於是血液中的含氧量就會增加,人會變得更興奮、更有戰鬥力。
不過人對壓力的反應並不是非黑即白的,所有人的反應都是這兩個反應的綜合,只是兩項的比例不同。那麼哪種反應更好呢?
我們先來打個比方,想想一個人正走在叢林裡,這時候突然出現了一直老虎;第一種人會害怕得動都動不了,而第二種人則會想著自己有機會殺死老虎。顯然,第二種人的生存機率更大。
現實中做的實驗也的確表現出這樣的結果,普林斯頓大學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們給剛入學的新生安排了一場考試,並告訴其中一半的人「這個考試是用來檢測你們夠不夠格上普林斯頓」,這一組就是「威脅組」;同時,他們告訴另一半的人「這次考試很難,是要檢測你們到底優秀到什麼程度」,這一組就是「挑戰組」。結果,挑戰組的成績大大好於威脅組。這個實驗顯然表明「挑戰型」比「威脅型」具有大得多的人生優勢,而更可喜的是,一句話就能讓人從一個型切換到另一個型,你對壓力的反應並不是不能變的。
那麼,除了讓心理學家操縱,還有沒有其他的辦法來改變自己的模式呢?答案是有的。比如,有的心理學家就推薦:站「遠」一點,用第三人稱的視角看自己,甚至在想問題的時候用第三人稱來稱呼自己;換句話說,就是「帶著抽離感來審視自己」(look at yourself with detachment)
使用這種方法,你的威脅感、焦慮感、羞恥感都會明顯降低。其實,你現在想想,當你和一群人一起面對同一個壓力的時候,你發現你已經能觀察出這些人表現出了哪種反應,並能判斷自己屬於哪一邊,突然就覺得自己很冷靜了對不對?
OK,來講講今天的詞 detachment。這個詞的意思是「抽離感」,也可以翻譯成「距離感」、「超脫」。當要表示「帶著抽離感做某事」的時候,要與介詞 with 連用:do sth. with detachment
那麼,我們來造個句子吧~
Whatever you do, keep some detachment. It always gives you a clearer vision.
不管你做什麼,不要陷得太深。這總能讓你把現狀看得更清楚。
名稱名稱
微信掃碼關注"新東方網"服務號
回復""立刻獲取!
版權及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②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