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子女得類風溼關節炎?快放下手中的煙

2020-12-05 澎湃新聞

原創 大月亮 醫學界風溼與腎病頻道

都說吸菸會增加自己患類風溼的風險,誰知道對孩子影響也這麼大!

2019年,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雜誌對類風溼關節炎(RA)做的系統回顧[1]指出,RA的三大風險因素包括遺傳因素、女性和吸菸。但仔細瞅瞅,好像除了吸菸是個可控條件,另外兩個咱們也控制不了……

那吸菸到底與RA有多大關係呢?2012年曼徹斯特大學的一項meta分析發現1/4RA患者是由吸菸引起的[2]!2011年Annu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發表了一項多中心研究,其表明吸菸者佔抗瓜氨酸化蛋白/肽抗體(ACPA)陽性病例的35%,甚至在疊加遺傳易感性後,ACPA陽性的RA患者55%可歸因於吸菸[3]。

吸菸跟RA的關係是實錘了。但是又有人思考了,都說二手菸比自己吸菸還有害,那二手菸對RA會有什麼影響呢?

近兩年的一些大牌研究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法國E3N隊列研究發現,即使一個人成年後不吸菸或僅輕度吸菸,其青少年時期吸的二手菸仍可能增加未來患RA的風險[4]。但哈佛醫學院的研究又說,被動吸菸和吸菸開始時的年齡似乎並未影響RA的風險改變[5]。瑞士EIRA 研究結果表示,被動吸菸對形成血清ACPA陽性和ACPA陰性的RA風險沒有影響[6]。

研究者們眾說紛紜,但也說明目前這個領域還沒有絕對可信賴的結果,這就需要更多嚴謹的研究進行探索。

2020年美國風溼病學會(ACR)[7]中報導了一項研究,把胎兒到中年的生命歷程都納入進來,仔細對比各階段吸二手菸對成年後患RA的影響。

圖1: 該摘要報告的標題截圖

這篇研究納入護士健康研究II中註冊的女性護士90923位。分析時,研究對象的平均年齡為34歲,有532位被確診RA。根據其病歷,確認RA診斷結果和RA血清狀態(血清中RF和抗CCP抗體陽性為RA血清陽性)。

該研究將被動吸菸的時間劃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母親懷孕期間吸菸(子宮內暴露),青少年時期父母在家吸菸以及自18歲起與吸菸者生活在一起的年數。囊括了從嬰兒到中年人的歷程。其各自被動吸菸暴露的比例為25%、64%和44%。其中成年人被動吸菸的44%中,35%與吸菸者相處時間≤20年,9% 超過20年。

圖2 :各階段被動吸菸的比例

研究者使用Cox回歸模型檢查了各階段被動吸菸暴露與RA事件風險之間的關聯,發現:

1.胎兒期被動吸菸與成年後患血清陽性的RA有關

在基礎模型中,研究者控制了年齡和問卷回收期,發現胎兒期被動吸菸者在成年後患RA的風險顯著提高(HR:1.23 ;95% CI:1.02-1.49)。

這樣的相關性在控制了一系列混雜因素後(包括種族、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職業、家庭關係、出生地址和家族RA史),變得更加突出,尤其是RA血清陽性的風險上升到(HR :1.34;95% CI :1.06,-1.70)。

圖3:胎兒期被動吸菸與成年後患血清陽性RA的關係

2 .青少年期被動吸菸與RA發生率聯繫更強

基礎模型中,青少年期被動吸菸與RA發生率以及RA血清陽性發生率相關性更大。

主要模型控制了一系列混雜因素(包括種族、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職業、家庭關係、出生地、家族RA史、出生體重、早產、母乳餵養和胎兒期被動吸菸)後發現,青少年期被動吸菸與RA發生率無顯著相關,但仍與RA血清陽性發生率顯著相關(HR:1.41 ;95%CI:1.08-1.83)。

尤其突出的是,在控制了其成年後自身吸菸的因素後,青少年期被動吸菸與RA血清陽性發生率仍有(HR:1.34 ;95%CI:1.03-1.75)的相關性。也就是說一個小孩在童年期經常性吸入父母的二手菸後,即使成年後自己不吸菸,RA血清陽性的風險仍然非常高。這與法國E3N隊列研究結果相符[4]。

圖4:青少年期被動吸菸與成年後患血清陽性RA的關係

不知道經常在家吸菸的父母看到這條研究結果會不會去陽臺吸菸。

3.成人被動吸菸與RA發生率無顯著相關性

在基礎模型中,可見成人被動吸菸與RA發生率有非常高的相關性,且會隨著與吸菸者相處時期增加而增大。

但是在調整混雜因素(個人吸菸)後,成年期被動吸菸與RA之間的相關性消失了。這說明成人患RA的風險大多來自個人吸菸。所以菸草還是要戒!

圖5:成人期被動吸菸與成年後患血清陽性RA的關係

ACR發布的這項研究,是第一個把一生中被動吸菸的主要階段都納入分析的研究,也進一步為被動吸菸與RA關係的研究提供了高質量證據。

總結來說,該研究的結論就是:早年(胎兒期到青少年期)吸二手菸會增加成年後患RA風險,尤其是青少年期吸二手菸遺患無窮。而成年後患RA的風險還是主要來源於自己吸菸。

這篇研究可給咱們提了個大醒,父母抽菸,不僅有害自身健康,還影響孩子以後患RA的風險!

想想以後自己小孩要得一個不治之症,天天關節肌肉疼,沒法動,甚至活的時間都比別人短,不知道各位吸菸的父母們能不能放下手中的火星,立地戒菸呢?

參考文獻:

[1]Sparks JA. Rheumatoid Arthritis. Ann Intern Med 2019;170(1):Itc1-itc16.

[2]Lahiri M, Morgan C, Symmons DP, et al. Modifiable risk factors for RA: prevention, better than cure? Rheumatology (Oxford) 2012;51(3):499-512.

[3]Källberg H, Ding B, Padyukov L, et al. Smoking is a major preventable risk factor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 estimations of risks after various exposures to cigarette smoke. Ann Rheum Dis 2011;70(3):508-11.

[4]Seror R, Henry J, Gusto G, et al. Passive smoking in childhood increases the risk of developing rheumatoid arthritis. Rheumatology (Oxford) 2019;58(7):1154-62.

[5]Kronzer VL, Crowson CS, Sparks JA, et al. Investigating Asthma, Allergic Disease, Passive Smoke Exposure, and Risk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Arthritis Rheumatol 2019;71(8):1217-24.

[6]Hedström AK, Klareskog L, Alfredsson L. Exposure to passive smoking and rheumatoid arthritis risk: results from the Swedish EIRA study. Ann Rheum Dis 2018;77(7):970-72.

[7]2020ACR-1000: Passive Smoking Throughout the Life Course and the Risk of Incident Rheumatoid Arthritis in Adulthood Among Women.

本文首發丨醫學界風溼與腎病頻道

本文作者丨大月亮

責任編輯丨風禾 卡帶

版權聲明

原標題:《不想子女得類風溼關節炎?快放下手中的煙!》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類風溼關節炎,自我保健很重要
    冬季氣候寒冷,類風溼關節炎患者也迎來了一個難熬的季節。許多人會將類風溼關節炎與關節炎或風溼混為一談,其實這是不同的概念。預防和治療類風溼關節炎,自我保健很重要。什麼是類風溼關節炎類風溼關節炎是一種以侵蝕性、對稱性多關節炎為主要臨床表現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 不是所有的關節痛都是類風溼——注意區分骨關節炎和類風溼關節炎
    由於骨關節炎和類風溼關節炎都會出現關節疼痛的症狀,且都屬於全身性疾病,大小關節均可累計,所以很多人對兩者的認識不清,常常將兩種疾病搞混;但其實它們是兩種不同的疾病,必須加以區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骨關節炎和類風溼關節炎的區別。
  • 類風溼關節炎早期篩查意義大,如何排除患病風險?
    類風溼關節炎主要病發人群集中在30-50歲的中青年婦女,由於個人生活習慣或身體差異,部分人也存在患上類風溼關節炎的隱患,那麼類風溼的易感人群有哪些呢? 4、親屬中有類風溼患者的人 有血液關係的親屬中患有類風溼關節炎,如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易感性會比較高。此外,血緣親屬中患有其他風溼病,如乾燥症候群,紅斑狼瘡,硬皮病,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易感性也會相應的提高。
  • 幹細胞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的最新研究進展
    近日,《Stem Cell Reviews and Reports》發布幹細胞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最新研究成果,希臘醫學研究人員系統地檢索和回顧了類風溼關節炎患者經MSCs與安慰劑幹預的隨機或非隨機臨床試驗,共納入了4項臨床研究
  • 類風溼關節炎女性患者孕期用藥,該如何管理?
    隨著診療水平的提高,更多的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得以早期診斷,使得類風溼關節炎的發病年齡越來越年輕化。備孕、妊娠和產後類風溼關節炎治療用藥,是風溼科醫生近年來面臨的新挑戰。臨床醫生在治療類風溼關節炎時,首先要確認病人在生育方面的需求,然後要充分了解所用藥物可能對女性生殖系統帶來的不良影響。在類風溼關節炎病情控制穩定後,再積極備孕,才是類風溼關節炎做「幸福孕媽」的「正確之選」。
  • 「類風溼關節炎」患者怎麼吃?最新研究推薦這種飲食
    風溼性關節痛有多可怕,只有疼過的人才知道……類風溼關節炎會導致關節腫痛、僵硬、同時還會伴隨著劇烈疼痛,累及部位包括膝、髖、踝、手和脊柱(頸椎、腰椎)等關節。在中國,類風溼關節炎已經威脅到了上千萬人(我國類風溼關節炎患病率0.2%~0.4%)。藥物治療是類風溼關節炎的主流方法,但它也有不必要的副作用,而且費用昂貴。
  • 科倫藥業枸櫞酸託法替布片獲批 用於治療類風溼關節炎
    新京報訊(記者 王卡拉)7月1日,科倫藥業發布公告,子公司湖南科倫製藥的枸櫞酸託法替布片獲得藥品註冊批件,用於治療甲氨蝶呤療效不足或對其無法耐受的中重度活動性類風溼關節炎。類風溼關節炎(RA)是一種以侵蝕性關節炎為主要臨床表現的自身免疫疾病,臨床以達到疾病緩解和降低疾病活動度為治療目標,治療藥物包括改善病情抗風溼藥(DMARDs)和對症藥物(非甾體抗炎藥、糖皮質激素等)。改善病情抗風溼藥分為傳統合成類藥物、生物製劑和靶向藥物。
  • 喝龜蛇酒真的能完全治癒類風溼關節炎嗎?
    喝龜蛇酒真的能完全治癒類風溼關節炎嗎?時間:2015-09-27 08:25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喝龜蛇酒真的能完全治癒類風溼關節炎嗎? 曾經有人聲稱龜蛇酒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有奇效,似乎這酒是患者的福星。
  • 類風溼關節炎和痛風,如何區分?看看這3個區別
    如何區分類風溼關節炎和痛風 風溼性關節炎和痛風都會出現關節腫脹、疼痛,但兩者還是有明顯區別的。痛風石是嘌呤代謝紊亂或尿酸排洩減少,導致血尿酸增高所引起的一組異質性疾病,而類風溼關節炎是一種以慢性進行性關節病變為主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
  • 讓我們一起學習和認識類風溼關節炎(-)
    類風溼關節炎(RA)曾被稱為「不死的癌症」,過去因為醫學不發達,人們對類風溼關節炎非常恐懼,談之色變。但是隨著醫學的進步和發展,醫生對類風溼關節炎的診治有了巨大的飛躍,同時能夠早期確診並及時有效的治療類風溼關節炎,避免了關節畸形和功能喪失等情況的發生。
  • 「類風溼關節炎」患者怎麼吃?最新研究推薦這種飲食
    在中國,類風溼關節炎已經威脅到了上千萬人(我國類風溼關節炎患病率0.2%~0.4%)。藥物治療是類風溼關節炎的主流方法,但它也有不必要的副作用,而且費用昂貴。因此,對於類風溼關節炎患者來說,改變飲食可能是一種簡單而經濟的幹預措施。
  • 是這些因素引起類風溼關節炎,患者應該如何自我調理?
    類風溼性疾病是一類侵犯多種組織多系統和內臟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類風溼關節炎是一種以侵蝕性、對稱性多關節炎為主要臨床表現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確切發病機制不明,基本病理改變為關節滑膜的慢性炎症、血管翳形成,並逐漸出現關節軟骨和骨破壞,最終導致關節畸形和功能喪失,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至關重要。
  • 類風溼關節炎會引發皮膚病變,你知道嗎?
    隨著類風溼關節炎病情的加重,人體的某些物質開始攻擊自身,任何一個器官都可能會受到影響,皮膚也在其中。 一旦出現類風溼結節,常常預示著嚴重的關節外病變,病情不易緩解,預後不良。
  • 生物藥物可以安全、有效地改善類風溼關節炎的治療
    圖片由Shutterstock提供類風溼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特徵是關節損傷和疼痛,從而限制功能。合成藥物常用於治療症狀,其中甲氨蝶呤為主要的藥物。這些生物療法主要針對能導致類風溼關節炎炎症和疼痛的各種免疫反應,並已顯示出良好的效果。然而,它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至今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評估。為此,一組來自北歐風溼病戰略試驗和登記中心(NORD-STAR)的研究人員對814名之前沒有接受過治療的中度至重度類風溼關節炎患者進行了隨機試驗。他們使用臨床疾病活動指數(CDAI)分數來衡量疾病嚴重程度。
  • 張振華醫生講解馬蜂泡酒能治類風溼關節炎嗎
    有人說,馬蜂窩泡酒可以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這是真的嗎?馬蜂泡酒能治類風溼關節炎嗎?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張振華醫生是怎麼說的   在民間,總會流傳一些「偏方」,特別是對一些難以治療的疾病。有人說,馬蜂窩泡酒可以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這是真的嗎?馬蜂泡酒能治類風溼關節炎嗎?
  • 類風溼因子陽性就一定是類風溼嗎?
    類風溼因子(RF)檢查是風溼免疫科常見的一個檢查項目,大部分懷疑類風溼關節炎的患者臨床醫生都會給他們開這樣的檢查項目
  • 風溼免疫科張春豔主任:​類風溼關節炎是什麼病
    風溼免疫科張春豔主任:類風溼關節炎是什麼病?一、談到類風溼關節炎,很多人第一反應是「不死的癌症」、「骨病」、「關節炎」,其實類風溼關節炎是風溼病的一種,是全身性免疫系統疾病。類風溼關節炎又稱類風溼、類風關。據我國流行性病學調查顯示,該病的患病率在常見慢性病中排名第四。
  • 治療類風溼關節炎,遏制關鍵通路才是制勝關鍵
    類風溼關節炎(RA)的治療在經歷了非甾體抗炎藥時代、傳統合成DMARDs 時代之後,靶向作用於細胞因子的大分子生物製劑革新了RA治療模式。然而,傳統合成 DMARDs 雖可緩解關節腫脹和疼痛,但起效慢、藥理機制尚不明確,並會引起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1,2]。
  • ...首個長效抗艾藥艾博衛泰即將上市 禮來類風溼關節炎新藥獲批
    禮來類風溼關節炎新藥Olumiant(baricitinib)獲批上市6月2日,禮來公司(Eli Lilly)與Incyte公司宣布,美國FDA批准了其新藥Olumiant(baricitinib)上市,用於治療罹患中度至重度類風溼關節炎,卻無法從TNF抑制劑治療中受益的成人患者。
  • 類風溼關節炎新藥巴瑞替尼片在中國獲批
    [8].中華醫學會風溼病學分會. 2018中國類風溼關節炎診療指南 [J] . 中華內科雜誌,2018,57( 4 ): 242-251. DOI: 10.3760/cma.j.issn.0578-1426.2018.04.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