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魚凍肉首選國產的

2020-09-05 生命時報

受訪專家:

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系教授 陳舜勝

近日,美國福布斯新聞網刊登的一項新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可在冷凍肉類和魚類表面存活3周以上,這些被汙染的食品或許是部分國家再次暴發疫情的源頭。該研究結果發表在生物學預印本網站(bioRxiv)上,由來自新加坡和愛爾蘭的研究人員共同完成。


研究人員在新加坡超市中選取了500個鮭魚、豬肉、雞肉樣本,並接種了大劑量的新冠病毒,然後將其在3個不同溫度下儲存:4℃、-20℃、-80℃。在1至21天不同的時間點取樣品解凍後,研究人員確定,這三種保存條件下,病毒數量在3周內保持不變。

在這之前,全國已有多地出現進口冷凍肉或海鮮被檢出「新冠陽性」。進入7月以來,福建廈門、遼寧大連、江西萍鄉、重慶沙坪垻區、山東煙臺等地,都在厄瓜多生產的冷凍南美白蝦的包裝上檢測出新冠病毒。8月12日,深圳龍崗從巴西進口的冷凍雞翅表面樣品中檢出新冠病毒。針對冷凍肉或海鮮頻頻檢測呈陽性,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系教授陳舜勝認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第一,病毒喜歡陰冷、潮溼的環境。在實驗室環境下,尤其是在0~4℃條件下,病毒更易「存活」,零下20℃條件下病毒可存活數月,零下80℃條件下病毒可存活數年。進口冷凍肉等冷鏈運輸中,冷凍溫度基本為-18℃~-22℃,非常適合病毒長時間生存。第二,肉類加工廠可能是病毒傳播的主要場所。擁擠、通風不良、缺乏個人防護裝備、環境噪音大導致溝通多數靠喊叫,以及與帶病上班工人接觸等,可能都是導致病毒傳播的原因。新加坡研究者猜測,肉類加工廠的工人也可能是病毒傳播的載體,因為他們接觸了之前在其他國家冷凍的受感染肉類,所以,近期世界各地肉類海產品從業人員有超過千人確診感染新冠。第三,銷售環節也可能存在汙染。超市冷庫、冷櫃以及冰鮮銷售區,售貨員和帶病毒消費者接觸,可能使冷凍產品被汙染。而且在大型肉類和水產品市場中,商販會每天將賣剩下的冷凍肉類和水產品放入冰箱中冷藏,次日再拿出來賣,為病毒的存活創造了條件。

既然病毒可以在冷凍肉製品包裝上存活那麼久,那冷凍肉、冷凍海鮮還能吃嗎?答案是,國家檢測合格的可放心食用。目前,我國《肉類加工企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中明確要求,進口畜禽肉類食品應當具備《核酸檢測合格證明》方可入廠。陳舜勝說,如果檢測不合格,市場監管人員肯定不會讓這樣的肉類出現在市場上,這一點大家可以放心。

需要說明的是,核酸陽性≠會傳染人。陳舜勝說,此次研究獲得的新信息證實,新冠病毒雖然可以在特定的溫度下存活,但這並不能證明這是新冠病毒傳播的一種方式,接觸或食用冷凍肉類、魚類而感染病毒的風險最多只是理論上的。世界衛生組織也為此發布了一份關於食品安全與處理的聲明,明確告知「人們通過食品或食品包裝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性很小」。

陳舜勝表示,目前來看,凍肉和凍魚不是說絕對不能吃了,但如無必要,建議首選國產的相關產品。如若需要,在接觸、購買、製作冷凍肉製品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去正規超市和市場購買。正規超市出售的冷凍肉一般都經過檢疫,產品能夠溯源,來源地相對清楚,員工防疫措施也比較到位。相反,無人管理的小攤小販就有很多食品安全隱患了。最好不要從不知名的網店上購買冷凍肉製品,或者買前請商家出示產品核酸檢測合格證明。

第二,選購時戴口罩、戴手套。冷凍肉通常都在超市冰鮮區擺放售賣,或者存在冰櫃中自由取放。如果不戴口罩,可能存在氣溶膠傳播。而且人人隨意挑選冷凍肉也不太衛生。選購時,最好戴上一次性手套,買完注意把冷凍肉打包好、套好袋子,不要汙染到蔬菜、水果等其他採購品。

第三,採購回家後立即洗手。不要用手去揉眼睛、摸鼻子和嘴。離開超市後,脫下手套,第一時間消毒洗手。回家後,最好把超市帶回來的生鮮外包裝換掉,原包裝袋丟棄到垃圾桶。按食用份量分割並獨立密封包裝後,再放入冰箱冷凍,再次食用前要徹底加熱。

第四,戴手套處理冷凍肉。為降低風險,處理冷凍肉時最好戴上乾淨的厚手套。切割製作時,也要生熟分開,用專門的切肉板,用完後記得消毒。

第五,不生吃,高溫蒸煮。食物要徹底煮熟、煮透,尤其是生肉、生的水產品一定要徹底加熱,這樣才能確保食品安全。▲

相關焦點

  • 東北冬天早市有個缺點,那是特別冷,分分鐘成凍魚
    豬肉價格不穩定,所以豬肉不暢銷,但是很多開飯店都要買點新鮮肉,顧客嘴特別刁鑽,一下就能吃出了凍肉和鮮肉,但是這天氣,一會就變成凍肉。露天賣雪糕在南方都市不可思議的事情。在北方經常遇到鋪了一地的雪糕攤位。把兩個賣貨的小夥子凍得絲絲哈哈, 不多穿點也得把菜蓋好吧,青菜一會就凍成乾菜。新鮮的大鯉魚分分鐘成為凍魚。
  • 新鮮的魚與凍魚有什麼區別?凍魚到底好吃嗎?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吃魚產品,但是大家都知道,在吃魚的時候,不可能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新鮮的活魚,有的時候也是因為種種原因,大家沒有辦法去購買凍魚使用。凍魚相對於活魚來講,可能看上去並不是那麼的好看,但是吃起來卻不是差別特別大。
  • 零下30度東北大集特色凍魚,你知道嗎?
    正因為如此,對於那些生活在大集上的人們而言,能食用的食材基本由凍制而成的,其中最為有名的莫過於東北凍魚,沒見過的人都不知道它的特別。在東北大集,你能看到最多的就是凍魚了,魚的種類五花八門,有鱘鰉魚、黑斑狗魚、兔子魚等等。
  • 零下20多度的東北大集,凍魚堅硬無比像冰塊,你見過嗎?
    零下20多度的東北大集,凍魚堅硬無比像冰塊,你見過嗎?馬上就要進入冬天了,寒冷的東北大集上,想要買到新鮮的活魚是很難的一件事,大部分的魚類都是以凍魚的形式來賣的,一條條魚凍得像冰棒一樣,堅硬無比,這在溫暖的南方可是見不到的一幕。
  • 零下30度的東北大集,凍魚是一大特色,能「站立」的魚你見過嗎?
    零下30度的東北大集,凍魚是一大特色,能「站立」的魚你見過嗎?在寒冷的東北菜市場上,凍魚是當地人最愛吃的美味,放在大鐵鍋裡燉上一鍋濃湯,喝上幾碗既美味,又保暖,所以大集上的凍魚隨處可見,各種黑斑狗魚、兔子魚、鱘鰉魚等魚類應有盡有。
  • 給凍魚解凍時,直接泡水是不對的,教你一招,魚解凍快,還特新鮮
    文/奧奧給凍魚解凍時,直接泡水是不對的,教你一招,魚解凍快,還特新鮮!每次大餐的餐桌上都離不開魚,魚肉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很高,多吃魚對眼睛好,又不像豬肉,吃多了會發胖還會引發心腦血管疾病。魚當然是吃新鮮的最好,但是不可能次次都能現出去買魚回來做,所以家裡的冰箱裡都會屯一些凍魚作為存貨,尤其是不靠海的地區,每家冰箱都會屯些海魚,想吃的時候可以隨時拿出來做,免去了還要特意再去市場買一趟的麻煩。而且就算不怕麻煩,也有一些魚並不是一年四季都是新鮮的,尤其是一些海魚,根本不能活著運到某些地方,所以漁民們為了方便運輸,也只能現把這樣魚凍起來在拿出來賣。
  • 香港海關查獲一跨境走私凍肉及洗黑錢集團
    摘要:近日,香港海關查獲一跨境走私凍肉集團,現場查扣160公噸走私凍肉,案件涉及走私凍肉貨值約1.9億元。   香港海關8月20日通報,成功搗破一個跨境走私凍肉及清洗黑錢集團,整宗案件涉及的走私凍肉貨值及資產共約1.9億元(港幣,下同),包括涉案主腦和骨幹在內的13人被捕。
  • 香港海關半年檢2500公噸走私凍肉 超越過去11年總和
    中新社香港6月19日電 香港海關19日通報,今年截至6月17日,海關合共檢獲約2500公噸懷疑走私凍肉。以數量計,今年至今的檢獲量已超越過去11年的總和。香港海關自今年初開始採取一連串執法行動,重點打擊香港西部水域走私凍肉活動,並於5月初至今進行代號為「掃雷」的特別執法行動。在「掃雷」行動中,海關共拘捕31名涉案男子,年齡介乎18歲至65歲。今年截至6月17日,海關已偵破23宗相關案件,檢獲約2500公噸懷疑走私凍肉,包括牛肉、雞腳及豬手等,估計市值約9000萬港元。
  • 香港海關半年檢2500公噸走私凍肉,超越過去11年總和
    香港海關19日通報,今年截至6月17日,海關合共檢獲約2500公噸懷疑走私凍肉。以數量計,今年至今的檢獲量已超越過去11年的總和。 香港海關自今年初開始採取一連串執法行動,重點打擊香港西部水域走私凍肉活動,並於5月初至今進行代號為「
  • 解凍魚時水裡加點這個,凍魚解凍速度能快好幾倍,省時省力還殺菌
    快速解凍冷凍魚的小竅門首先準備一個解凍冷凍魚的盆子,並且將凍魚放入盆內。然後往盆裡倒入一勺的水,水位一定要淹沒整條魚。接著再往水盆裡倒入一些食鹽,並且攪拌一下,讓鹽溶解掉。食鹽不僅可以加快凍魚解凍還可以殺菌消毒,燒出來的魚也更加新鮮美味。最後將凍魚放在水裡浸泡幾分鐘,冷凍魚立馬就能解凍了,非常省時。
  • 冰箱的凍肉能保存多久
    「殭屍肉」是對冰凍多年後銷往市場凍肉的一種誇張形容。在日常生活中也可能會有「殭屍肉」的存在,人們往往會購買一些肉,一時吃不完就放到冰箱裡保存。但過段時間可能就忘記了,以至於過了幾個月才發現。    這種冷凍時間過長的肉就成為了「殭屍肉」,它們已經超過了安全食用期,不僅口感差、營養流失嚴重,還可能對健康帶來隱患,最好不要因為捨不得扔掉就拿來吃。
  • 冰箱凍肉怎麼化冰比較快?常見泡涼水過時了,新方法效果也不錯
    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解凍方式就是放在冷水裡面浸泡,或者是提前一天把凍肉拿到冰箱保鮮裡面解凍,第二天的時候化凍完畢,然後直接使用,但是,如果注意觀察的話就會發現,這樣解凍下的肉,所需要的的時間長不說,溫度高的情況下對新鮮度也有影響。有沒有其他化凍比較迅速的辦法呢?不如試試小編的推薦,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 香港查獲162噸走私凍肉,牽涉內地牛肉進口上升需求
    ,這是香港海關今年破獲最大宗的走私凍肉案件。近期深港兩地查獲的走私凍肉多為豬肉、雞肉或相關產品。4月22日香港檢獲的這批凍肉責為牛肉及牛內臟,來自印度和美國,均非中國近年來的主要牛肉進口來源國。綜合《財經》記者採訪的相關產業人士的意見:這或反映出近期中國肉類需求與進口形勢的一些變化,居民消費時亦須小心甄別。
  • 香港海關破獲2020年最大宗走私凍肉案件 拘捕15人
    香港海關4月22日進行反走私行動,在香港國際機場對面海域偵破一宗涉嫌利用快艇及躉船走私的案件,檢獲約162噸懷疑走私凍肉,估計市值約650萬港元,並拘捕15人。這是海關今年破獲最大宗的走私凍肉案件。  海關人員昨日在香港國際機場對面海域發現4艘可疑船隻,包括2艘快艇及2艘躉船。
  • 2000萬港元疑似走私凍肉及水果!被香港海關檢獲
    經初步點算,涉嫌走私貨物包括240公噸凍肉及600箱水果,估計市值共約2000萬港元。行動中,海關拘捕22人,並扣查一艘貨船及三艘拖船。本案亦是海關首次發現有不法分子涉嫌利用躉船走私高價值水果的案件。海關人員當日晚上在龍鼓洲對開海面執行反走私行動,發現七艘可疑船隻,包括一艘貨船、三艘躉船及三艘拖船。
  • 香港海關破獲走私凍肉到內地集團 拘13人涉案金額達1.9億
    據香港媒體20日報導,香港海關上周13日及14日採取代號「海晴」的執法行動,出動超過250人,成功搗破一個以家族親屬式營運的跨境走私凍肉及洗黑錢集團,檢獲約160噸走私凍肉,估計市值約2500萬元,共拘捕13人。
  • 凍肉走私鏈調查:中越邊境每500米設一個走私點
    但  「螞蟻搬家」也給走私凍肉的質量帶來了很大的隱患,在離開冷庫之後,小貨箱車、小客車、摩託車都沒有嚴格的保溫措施,換而言之,凍肉的冷鏈在走私過程中斷開了  「我在這裡工作那麼多年,沒見過有直接用冷櫃車到邊界去裝的。他們用小車裝了之後,在國內某個地方就集中了,再轉到冷櫃車上。
  • 記者夜訪雲南村民盜挖走私凍肉現場:蠅蟲滿地
    (原標題:記者深夜探訪雲南村民盜挖走私凍肉現場:惡臭撲鼻、蠅蟲滿地)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在雲南紅河州金平縣,每隔一到兩周,當地打私部門會將查獲的凍品拉到填埋場銷毀。近日有媒體接到線索,相關部門在當地三家村垃圾場填埋銷毀了10車左右凍品,市值上百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