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冬種辣椒苗期蟲害防治建議欽州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目前正值我市冬種辣椒備耕備種關鍵期。近期在欽北區平吉鎮、青塘鎮和欽南區那麗鎮、那彭鎮等地調查發現,椒苗蟎類、薊馬等蟲害普遍發生,部分嚴重椒苗基本失去使用價值。針對以上情況,特提出如下防治建議:一、發生嚴重原因蟎類、薊馬喜歡溫暖、乾旱的天氣,其適溫為20℃~28℃,適宜空氣溼度為40%~70%。目前我市已連續多日無有效降雨,空氣乾燥、土壤乾旱,非常有利於蟎類、薊馬等害蟲發生。另一方面大部分苗床多選在田間地頭,距離甘蔗、水稻等宿主作物較近,且周邊雜草清理不乾淨,也是蟲害發生嚴重的重要原因。還有蟲體極小,肉眼很難看到,待發現危害症狀,已呈蔓延狀態,蟲口密度較大,防治難度加大。二、蟎類(紅蜘蛛、茶黃蟎等)(一)危害症狀成蟎和幼蟎多集中在辣椒幼嫩部分刺吸危害,被害葉片背面呈灰褐色或黃褐色,帶油狀光澤,使得葉片變小,增厚僵直,葉緣向背面彎曲,皺縮,變硬發脆。由於蟎體極小,肉眼難以觀察識別,上述特徵常被誤認為生理性病害或病毒病。(二)防治藥劑防治蟎蟲的常用藥劑包括:阿維菌素、噠蟎靈、乙蟎唑、聯苯肼酯、螺蟎酯、四蟎嗪、丙溴磷、雙甲脒、噻蟎酮等。其中乙蟎唑、螺蟎酯、四蟎嗪、噻蟎酮主要防治卵、若蟎;噠蟎靈、雙甲脒、阿維菌素、丙溴磷主要防治成蟎。三、薊馬(瓜薊馬、稻薊馬、西花薊馬等)(一)危害症狀個體非常小,肉眼不容易看清楚,可藉助放大鏡觀察;薊馬身體顏色有黑色的、黑花的、黃色的等。成蟲和若蟲以其獨特的銼吸式口器銼吸植株葉片、枝梢、花和果實等幼嫩組織汁液,被害的嫩葉、嫩梢變硬捲曲枯萎,植株生長緩慢,節間縮短。(二)防治藥劑根據薊馬晝伏夜出的習性,可選在下午用藥,因其隱蔽性強,可選擇持效期較長的內吸性藥劑進行防治,如吡蚜酮、溴氰蟲醯胺、呋蟲胺、乙基多殺菌素、多殺黴素、溴蟲腈、苦參鹼、殺蟲雙等。四、防治注意事項蟎類、薊馬生活周期較短,繁殖力極強,應特別注意早期防治。需要在辣椒真葉展開前開始噴藥預防,噴藥的重點部位是嫩葉背面、嫩莖、未展開的心葉。苗床周邊一定範圍也要噴施。一般每隔7~8天用藥一次,連續防治3次。注意輪換用藥,發生嚴重時可適當加大濃度、縮短用藥間隔。另外薊馬除了在植株上危害之外,還有部分存在於土壤當中,因此在防治的時候除了上部噴霧防治之外,一定要注意同時噴地面。為減少噴藥次數,提高工作效率,可加入甲託、多菌靈、代森錳鋅、惡黴靈等廣譜性殺菌劑。建議噴藥時加入有機矽、礦物油等展著劑,以提升藥液的擴展、延伸和滲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