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多少人認真觀察過自己的舌頭,它不僅提供我們品嘗食物的味覺,更能反映出我們身體的疾病,中醫看病最是看重舌體的變化,舌由肌肉、血脈和經絡所構成,三者都與臟腑存在著密切的聯繫。
當你起床照鏡子的時候發現舌頭邊緣有一排齒痕,你有沒有感覺到奇怪,這是因為舌體胖大
而受齒緣壓迫所致,雖然說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但這卻是不健康的表現。醫學上認為齒痕舌大多數是由脾虛或陽虛所致,不管何種,都意味著身體出了問題。
脾虛型:脾氣虛弱,主證:舌質淺淡,舌苔薄白,舌體胖嫩,舌邊齒痕,面色恍白或痿黃,氣短懶言,頭重身腫,倦怠乏力,自汗,飲食減少,食後腹脹,泛惡欲吐,大便溏瀉,脈細弱無力。
脾主運化水溼,脾虛則溼氣運化不利,故舌體水腫,屬脾虛而溼盛,現代人大多數亞健康疾病都是溼氣造成的,現在發病率很高的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甚至惡性腫瘤,其實這些病都跟溼邪、痰溼有關。祛溼最適宜的是食療,薏米,在中藥裡稱「薏苡仁」,《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它可以治溼痺,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
【薏米紅豆粥】【薏米山藥粥】
食材:薏米100g、紅豆(山藥)50g、芡實10克
1、把芡實、紅豆和薏米淘洗乾淨,然後用清水浸泡兩個小時。也可以不泡,直接洗乾淨就煮,但是熟的慢。
2、把泡好的食材倒入鍋內。
3、煮熟後放入適量冰糖,不喜歡甜的也可以不放。
不過薏米也有好次之分,中醫認為,薏米的顆粒越小藥用價值就越高,就好比雲南的曲靖薏米,貴州的興仁薏米、以及福建的金沙薏米,你做過比較就會發現金沙薏米是最小的,所以才能在明代被作為朝廷貢品。
並且《本草綱目》記載的也是金沙薏米,金沙薏米產於金沙村,已有千年歷史,是目前國家唯一確認的糧藥兼用的薏米,金沙村有句民謠唱道:「薏米勝過靈芝草,藥用營養價值高,常吃可以延年壽,返老還童立功勞」。
陽虛型:主怔:舌質淡白,舌面溼潤多津,或舌面水滑,舌體圓大胖嫩,邊有齒痕。面色蒼白或青黑,神疲乏力,倦怠喜臥,口淡不渴,納呆食少,腹中冷痛,得溫方舒,胃寒肢冷,尿清便塘,或見浮腫,脈沉微。
陽虛既是指氣虛,如果陽氣衰微,對水液蒸騰消耗不足,則多餘水分蓄積體內,導致舌體胖大。多吃一些益氣補脾的食物是很好的調理方式,黃芪以補虛為主,《本草經疏》記載:「功能實表,有表邪者勿用;能助氣,氣實者勿用;能內塞,補不足,胸膈氣閉問,腸胃有積滯者勿用;能補陽,陽盛陰虛者忌之;上焦熱盛,下焦虛寒者忌之;病人多怒,肝氣不和者勿服;痘瘡血分熱甚者禁用。」
對於虛證者的飲食宜忌,應兼顧到五臟之虛的宜忌原則。宜吃具有補氣作用、性平味甘或甘溫的食物,宜吃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平補食品。忌吃破氣耗氣之物,忌吃生冷性涼、油膩厚味、辛辣食物。
提問:
你是脾虛還是陽虛?
你有什麼調理的好方法?
----------------------------
想要知道更多的養生美食方法,展開討論,都可以關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