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粹人生的典範:「人造細胞之父」加拿大華人張明瑞

2021-01-15 華輿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華輿訊 據加拿大七天報導,他1933年出生於中國廣東汕頭。1957年作為麥吉爾大學的本科生,成功發明了世界上第一粒人造細胞,被譽為「人造細胞之父」。引發「人造細胞」在納米醫學、納米生物技術、基因治療、(幹)細胞治療、癌症治療、再生醫學、血液代用品、肝臟支持等方面的應用,對諸多領域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2011年,他被評為麥吉爾大學190年歷史上最傑出人物。

▲(圖片來自加拿大七天)

▲2019年,張明瑞在家中接受七天傳媒採訪。(圖片來自加拿大七天)

▲張明瑞的故事收錄於《鳶尾花下——奮鬥在魁北克的華人》一書(七天傳媒出版社 2019)。(圖片來自加拿大七天)

▲張明瑞在人造細胞60周年紀念大會上。(圖片來自加拿大七天)

2017年11月13日~15日,慶祝人造細胞發明60周年暨血液替代品、氧療法及納米醫學國際研討會在蒙特婁召開,這個會議由麥吉爾大學醫學院和國際人造細胞、血液替代品及生物技術學會(ISABB)主辦,來自加拿大、中國、美國、法國、英國、德國、瑞典、日本、土耳其等國的專家學者200多人出席開幕式。

張明瑞博士主持了開幕式。麥吉爾大學副校長David Eidelman,麥吉爾大學醫學院生理系主任John White博士,張明瑞教授的第一個博士研究生、西安大略大學退休教授M Poznansky 博士,魁北克首席科學家、魁省三大研究機構負責人Remi Quirion博士,中國駐蒙特婁總領事館負責教育事務的領事熊勝等在開幕式上致詞。大家向張明瑞博士的偉大發明表示衷心的敬佩和祝賀。

張明瑞教授做主旨發言,他講述了世界範圍內的個體研究者和科學家從人造細胞的發明演變成當今納米醫學的故事,配上幻燈片,圖文並茂,生動翔實。他幽默風趣的演講使這場高精深的學術會議不時爆發出輕鬆的笑聲。

當天晚上張教授舉辦晚宴,歡迎與會代表。張教授和夫人一桌一桌跟大家打招呼、合影,深深地感動著在場的每一個人,這就是純粹人生的典範。

張明瑞除了學術活動,也很關心社區發展,他同時也是魁北克潮州會館的名譽會長。潮州會的老鄉們因為和他是同鄉,倍感親切和榮幸。會長吳為強每次見到《七天》都會盛讚張明瑞對人類健康事業所做的貢獻,感嘆他的低調,這又從另一個側面再一次印證了張明瑞的純粹人生。

▲張明瑞院士(中)與潮州會主席吳為強(右)、名譽主席李國強合影。(圖片來自加拿大七天)

今年,已經87歲的張明瑞似乎越活越年輕,與89歲的玉蘭夫人不斷出現在社區活動的現場,大家也很喜歡邀請這對模範夫妻,一方面以他們為榮,另一個方面希望能給下一代一個切實的榜樣。

▲2018年,張明瑞夫婦(右)、劉聚富夫婦(中)與七天傳媒主席尹靈在由七天傳媒主辦的「星光耀蒙城」活動現場。(圖片來自加拿大七天)

2018年,張明瑞當之無愧地入選了由七天傳媒出版社出版的《加拿大華人精英錄》,在這本傳之後世的書裡,他將鼓舞每一個讀到他的人。

▲張明瑞院士在《加拿大華人精英錄》首發式上。(圖片來自加拿大七天)

(原標題:張明瑞:純粹人生的典範)

來源: 加拿大七天

相關焦點

  • 加拿大「樂活」華人播撒正能量 將快樂傳遞給他人
    加拿大「樂活」華人播撒正能量 將快樂傳遞給他人 2014-09-19 08:59:24如今,也有不少華人加入樂活族,用自己的方式愜意生活,播撒正能量。  加拿大華裔心理學家貝念鳳就是一位樂活族。她通過網絡電臺主持一檔節目,教導觀眾如何過一個平衡又快樂的生活,粉絲眾多,還獲得「亞裔歐普拉」的美譽。  8年前,貝念鳳開始探索如何讓人生活得更快樂。她發現其實人們居住的環境充滿了能量,並由此開始學習靜坐、太極拳及氣功。
  • 華人AI界痛失「一代宗師」,計算機視覺之父黃煦濤先生去世
    大數據文摘出品美東時間2020年4月25日夜間,華人計算機視覺一代宗師Thomas S.Huang(黃煦濤)在去世,享年84歲。由於他在圖像處理、模式識別等計算機視覺領域作出的開創性貢獻,黃煦濤也被華人計算機界譽為「計算機視覺之父」。
  • 華人學者獲加拿大政府資助 將在華人社區開展抗疫課題研究
    郭澤華   (抗擊新冠肺炎)華人學者獲加拿大政府資助 將在華人社區開展抗疫課題研究  中新社多倫多3月7日電 (記者 餘瑞冬)來自加拿大三所高校的幾位華人學者已獲得加政府專項資助
  • 讓人造皮膚更智能的「女魔術師」——華人科學家鮑哲南
    新華社北京3月8日電(天下人物)讓人造皮膚更智能的「女魔術師」——華人科學家鮑哲南新華社記者楊駿 張曼新一期英國《自然》雜誌發表報告說,美國史丹福大學華人女教授鮑哲南團隊在柔性電子領域實現了製造工藝的飛躍,使得人造皮膚的感應和計算能力更強,智能性更高。
  • 外國專家用皮膚細胞造生殖細胞 人造人僅一步之遙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阿曼德·克拉克說:「蘇拉尼和漢納用有史以來的最高效率培育生殖細胞,真令人興奮。」  原標題:「人造人」僅一步之遙?  據美國媒體報導稱,12月24日出版的學術雜誌《細胞》上發表學術論文稱,英國和以色列科學家聯合研發,成功地利用人類成熟的皮膚細胞製造精子和卵細胞,而這一發現意味著,我們距離「人造人」僅一步之遙。
  • 加拿大白人嗆罵華人店員
    加拿大白人女子嗆罵華人店員,網友怒了!(附視頻)  近日,加拿大網友Frank Hong在臉書發布的一則視頻,在網絡上引起巨大轟動。  FrankHong 隨視頻寫道,「從沒想過會在現實生活中遇到這樣的事。種族仇恨沒有消失,離我們也不遠。」  事件發生在多倫多「豐泰超市」。
  • 紐芬蘭華人說:我們的春節,是中華文化與加拿大文化的水乳交融!
    另一方面,海外華人關於包括春節在內的傳統節日文化元素的世代延續的族群記憶,往往不可避免地需要與現居地的文化因素進行對話、交流,產生碰撞甚至衝突,在春節節日元素問題上,呈現出傳承、斷裂、創新的特點。居住在加拿大紐芬蘭這樣一個多族裔共存的公共空間中的華人,尤其是「新生代」華人的春節風俗,就具有鮮明的上述特點。
  • 華人在加拿大真實生活看似都挺好,實則一地雞毛!
    最近的熱播劇《都挺好》讓我們看到大哥蘇明哲的海外生活好像和我們想像的很不一樣,華人在海外的生活看似都挺好,實則一地雞毛!到底這些老移民在國外都活成啥樣?今天帶大家走進華人在加拿大的真實生活。從歷史上看,每次加拿大經濟衰退對華裔造成的影響是最小的,主要是因為華裔未雨綢繆的儲蓄習慣,由此掩蓋了華裔就業受到重創的事實。而實際上每次危機來臨,華裔群體總是屬於最先被炒魷魚的對象,如果按照華裔在加拿大服務業從業佔比較大的情況來說,加拿大很可能會迎來「華人下崗潮」,而多倫多和溫哥華也會成為華人失去工作最多的兩大城市。
  • 移民加拿大生活定居,最受華人青睞的城市有哪些?
    尤其是加拿大,作為華人最熱門的移民國家之一,其完善的福利、優美的環境、先進的教育和多元的文化都是考量因素。城市如此之多,該選擇哪個城市居住?當然,不少移民者會說:選擇華人比較多的城市去就好了。這確實會有一定好處,但是不是往裡面「扎堆」才是最好的選擇?
  • 最傑出的諾貝爾獎華人得主
    4、錢永健:錢永健,1952年2月1日出生於美國紐約,祖籍中國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是「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的堂侄。2008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6、崔琦:崔琦,1939年2月28日出生於中國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
  • 華人在加拿大的真實生活感受,因為細節愛上這個國家
    去到加拿大之前你肯定會做功課,你就會知道加拿大是世界上主要的糧食出口國之一,但你到了加拿大之後你就會發現在整個國家基本看不到農民,因為在加國所有的糧食生產都已經實現機械化,農民也都住大房子開汽車,不用去到農田裡種莊稼。
  • 科學網—「人造生命之父」文特爾:生命是一臺圖靈機
    本報訊(記者甘曉)當地時間7月12日,在愛爾蘭首都都柏林召開的歐洲科學開放論壇上,被譽為「人造生命之父」的美國生物學家克雷格
  • 加拿大華人科學家孫靖夷:人工智慧領域的開拓者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 ▲2018年6月22日,孫靖夷在七天傳媒主辦的《加拿大華人精英錄》首發式「星光耀蒙城」活動現場。
  • 美制出世界首例人造生命 將來可造特殊功能生物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10年05月22日09:04   中新網5月22日電 綜合媒體報導,美國克萊格.文特爾研究所一個有華人參與的研究團隊宣布
  • 基因溯源|李勁松:用人造精子細胞為人類基因組研究「破局」
    李勁松團隊曾將精子放入沒有細胞核的卵細胞內,生成了行為類似精子的幹細胞。這種人造精子細胞能使卵細胞受精,培養出小鼠幼崽。這些小鼠跟正常小鼠長得一樣,唯一區別就是所有半克隆小鼠都是雌性。而人造精子細胞的誕生,讓科學家們未來進行基因編輯變得更簡便高效。但是李勁松讓他的人造精子細胞承擔了另一項重要任務。就在2019年5月,李勁松作為創始人,發布了「基因組標籤計劃」。以往這些人造精子細胞的任務是建立各種疾病的模型小鼠,而現在,人造精子細胞將要建立出執行基因組標籤任務的模型小鼠。
  • 外國專家首次用皮膚細胞培養出人類精卵細胞 「人造人」更進一步?
    這一發現意味著,人類距離「人造人」僅一步之遙,因為此前科學家僅在老鼠幹細胞上做過試驗,人類細胞體外培養嘗試的成功率極低。不過,這一尖端技術雖有助於造福不孕不育家庭,但受制於道德和法律方面的隱憂,研究略有停滯。
  • 私藏在加拿大最美的國家公園,純粹自然的景觀,令人震撼!
    班芙國家公園 ,是加拿大最古老的國家公園,與美國的黃石國家森林公園、澳大利亞皇家公園並稱世界上最早的三個國家森林公園。它位於落基山脈北段加拿大阿爾伯塔省,在鐵路工人偶然在此地發現一座溫泉後,1885 年,班芙成為加拿大第一個國家公園,如今已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地。
  • 你知道有多少華人獲得諾貝爾獎嗎?
    而與赫施巴赫及約翰·波蘭伊共獲諾貝爾化學獎,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華人。>錢永健,華裔美國人,美國細胞生物學家1952年生於美國紐約,祖籍浙江杭州,是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的堂侄。因應用綠色螢光蛋白研究細胞信號通路獲得2008年諾貝爾化學。
  • 他是「標題黨之父」,睡了好多女人,最後卻被華人妻子戴了綠帽子
    他是「標題黨之父」,睡了好多女人,最後卻被華人妻子戴了綠帽子。怎麼回事呢?這人叫魯伯特·默多克,1931年出生於澳大利亞的墨爾本,後畢業於牛津大學的伍斯特學院。1952年,其父基思·默多克爵士去世,默多克不得不趕回家中處理後事,並繼承了父親在當地的4家小報社。
  • 加拿大華人小夥,被導航領入死亡之路!-30℃慘死荒野!
    而近期,咱們華人出行最最常用的Google maps活生生的坑死了一名華人!據悉,這名華人死亡原因非常悽慘:在加拿大東部,這極寒的冬天,因為按照導航的路線,而在極限天氣的森林裡迷路直至到生命的最後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