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第一口吃到香菜,我沒了

2020-11-23 手機鳳凰網

作者 槽值小妹

起蔬菜界的網紅,香菜稱第二,絕對沒人敢稱第一。

畢竟不是每道菜,都有讓王嘉爾和王一博差點反目的能力。

在前段時間播出的《街舞3》中,看著香菜被全部夾走的王一博,實力展示了什麼是教科書般的「瞳孔地震」。

他夾走的不是香菜,是我顫抖的心

這把香菜就這樣把王一博送上了熱搜,也引爆了吃瓜群眾的熱情。

討論的中心不再是火鍋局本身,而是一個靈魂話題:

香菜配得上被人這樣喜歡?

沒有人會拒絕美食

除非主角是香菜

如果說香菜對人類有什麼傑出貢獻,那一定是它能夠完美地將大家分成兩類。

一類為之愛到痴狂,一類對它恨之入骨,絕對沒有中間地帶。

比如香菜狂人王一博,代言了香菜味酸奶還不夠,在出席活動時還揚言,想要發明「香菜棒棒糖」。

另一邊的香菜受害人周震南,則憤然表示「等我有錢了,就去把香菜地都踩爛」。

這個憤慨的狀態也引起了無數抵制香菜人士的共鳴,讓大家幾乎要異口同聲地發出靈魂疑問:

香菜是人吃的東西嗎?

「香菜有股臭蟲的味道」,絕對不是少部分人的腦補,幾乎每個抗拒吃香菜的人,都會產生這樣精彩的聯想。

他們真情實感地想讓香菜退出自己的視線,有多遠退多遠。

在點餐時情緒穩定地打出「不要香菜」四個字,是他們最後的溫柔。

結果還常常事與願違

如果一不小心忘了加備註,只能挑香菜挑到飯涼。

有人在無數次遭遇商家的無視後,乾脆靈機一動,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不吃香菜」。

本以為是加了雙保險,沒想到同時收穫的是一份帶香菜的外賣,和一個嶄新的稱號。

人間的悲喜並不相通,愛吃香菜的人只覺得他們吵鬧。

在這樣一次次的抗爭中,反香菜人士早已感到疲倦。

於是他們選擇了抱團,建立起「反香菜聯盟」,希望能藉助集體的力量,來讓這個喪心病狂的食材消失。

把仇恨香菜的詩歌掛在首頁,用「燒香菜」的儀式宣誓著大家的決心。

不滿足於在網上宣洩的人,還可以在這裡買上一件寫著「我恨香菜」的T恤衫,把自己的決心放在胸前。

若是向反香菜聯盟的群眾們問起,為一棵香菜憤怒至此,至於嗎?

他們會馬上用實際行動告訴你,什麼叫點頭如搗蒜。

香菜到底是什麼味?

如果沒有被人類放上餐桌,香菜就會是自然界一棵平平無奇的草本植物。

但藉助自己獨特的氣味,它開始有了新的身份,從兩千多年前就被希臘人徵用,到中世紀歐洲人用它掩蓋壞肉的臭味,再到中國人用它來調湯或涼拌。

在烹飪界,它也算是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只不過關於它的氣味到底是香還是臭,人們始終無法統一答案。

因為這傢伙,出身比較複雜。

圖by圖蟲創意

香菜的獨特氣味,源於它葉子中含有的40多種化合物。其中82%是醛類,另外17%是醇類。

這裡面導致香菜味道異於常菜的,就是含量極高的醛類化合物。

生活中也有很多含醛類化合物的氣體或材料,比如機動車尾氣、烹調油煙、新家具、建築材料等等。氣味各具特色,也著實算不上好聞。

所以很多人在面對香菜時會有種「串味」的熟悉感,有人說它像肥皂,有人說像金屬,而更多的一群人,是真實地認為它和臭大姐味道毫無二致。

這是因為椿象,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臭大姐」在受到驚嚇的時候,會從腹部的頂端位置噴射出大量含有醛類化合物的毒霧。

這些毒素對我們人類來說並不致命,但是味道絕對銷魂,也和香菜絕對相似。

圖by圖蟲創意

既然如此,為什麼還有人能堅持喜歡和臭蟲一個味道的香菜呢?

這是基因說了算的。

美國的一家基因檢測企業23andMe曾經對5萬個研究對象做過調查,結果表明,能夠清晰敏感地感知香菜中醛類化合物氣味的人們,身體中都攜帶了一種叫做OR6A2的基因

喜歡香菜的人,正是因為身體裡缺少了此基因,對醛類物質的氣味不夠敏感,只能感受到香菜氣味中的香氣,於是成為了這一食材的忠實擁護者。

圖by圖蟲創意

不過在所有不喜歡香菜的人中,只有一部分是OR6A2基因的攜帶者,因為討厭醛類化合物而對香菜敬而遠之。

至於剩下的那部分,是擁有著敏銳味覺的人。

這一部分人被苦味相關的基因影響,能夠接受香菜的氣味,卻無法接受香菜的苦味。

吞進去的香菜對他們來說和吞藥無益,與其強行咽下,不如放過自己。

總而言之,如果你不愛香菜,很大程度上是「命中注定」,無法和香菜一起書寫一段美食情緣。

進擊的香菜

不管你喜不喜歡香菜,我們都不得不承認,它是烹飪界一種相當重要的香料。

有研究表明,香菜的揮髮油主要成分是烷烴。

烷烴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去除腥味,不管是魚腥味還是肉腥味,只要放上一些,就可以統統去掉。

圖by圖蟲創意

同時,它的營養價值也非常值得一提。

香菜的維生素含量是西紅柿的2.5倍,胡蘿蔔素含量是番茄的2.1倍,維生素E的含量是番茄的1.4倍。

但表面上的倍殺數字,並不能成為香菜稱霸蔬菜界的證明。

營養豐富的前提,是要有足夠均等的質量。

香菜和番茄體積差距極大,兩個番茄的重量,需要吃下一盆香菜才可以等同。

單純把香菜作為調味劑使用的大家,恐怕一個月的食量,也達不到一個番茄的水平,營養價值就更難估量了。

熱愛香菜的人於是開動了更多腦筋,讓香菜更多地滲入到自己生活裡。

各種衍生產品就這樣應運而生。

前有香菜味薯片泡麵爆米花,後有香菜味青汁果酒檸檬水,保證把大家的業餘生活安排得明明白白。

實在覺得不過癮,還可以用香菜泡個澡。

洗得乾乾淨淨,噴上香菜味的香水,整個人從裡到外都散發著醛類化合物的芬芳。

商家們不吝於將自己最大的腦洞安放在香菜身上,堅信只要做出的產品味道足夠純正,就能吸引喜歡香菜的獵奇人士來買單。

至於不喜歡香菜的人,抵抗是沒有什麼用了,要麼敬而遠之,要麼等待那個和香菜和解的日子到來吧。

圖by圖蟲創意

坊間傳言,香菜是半輩子菜。前半生不愛吃的話,後半生就愛吃了。

很多曾經是反香菜鬥士的人,也真誠發表過「退坑感言」。

不過會在潛移默化中慢慢接受香菜的人,很可能本身就不排斥香菜,只是由於心理作用產生本能的反感。

一旦在生活的接觸中克服了這種心理障礙,面對香菜就像面對所有瓜果蔬菜一樣,不僅不覺得難聞,還會沉迷於其中。

當然也有例外的情況,有的人會毫無徵兆地開始接受香菜,這也是和身體的發育有關。

人的嗅覺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差,從而降低對一些氣味的敏感度。

也就是說,到了發現香菜變得不那麼難聞的那天,你或許可以開始接受自己變老的現實了。

相關焦點

  • 朋友因為口吃丟了工作心態崩了,口吃結巴找工作真的很難嗎
    口吃的人找工作很難嗎?貼吧裡看過一個口吃者自述:我是個結巴,很小的時候家人和朋友都知道的,從大學畢業到現在,工作1年多了。這1年多結巴的症狀又嚴重了,可能是因為從學生到社會工作者的身份轉變或者工作壓力造成,總之影響很大,而且變嚴重了(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變嚴重還是心理作用),結巴症狀非常非常非常困擾我這是真的!我的工作並不是直接跟人交流的,只是難免偶爾會跟別人溝通,但是說話結巴會讓人印象大打折扣,一直在辭職邊緣徘徊中。
  • 討厭香菜的人,原來和基因有關係
    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雜誌在線發表了華北理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王希胤教授團隊題為「 Deciphering the High Quality Genome Sequence of Coriander that Causes Controversial Feeling 」的研究論文,學院副教授宋小明和王金朋為共同第一作者
  • 自我口吃矯正發音法,大人口吃如何治?
    很多同學都會問的問題:老師,我非常想矯正,但是我今年四十歲了,口吃都三十幾年了,真的還能治好嗎?其實成人口吃都是有很長時間,基本從小或者青春期就開始有了,口吃矯正和年齡還有口吃時長並沒有直接關係,而是什麼時候接受專業系統的治療。想想我們口吃幾十年了,有接受過專業的矯正嗎?
  • 女子點了份外賣,卻吃出一隻完整癩蛤蟆?商家:你噁心到我了
    但是由於外賣平臺的崛起,相關的食品安全問題也一同冒了出來。外賣食品裡吃出異物、食品發臭不新鮮等事情屢見不鮮。按理說,食品裡吃出頭髮絲兒之類的東西還勉強可在接受範圍之類,但是近日浙江金華的小應竟在外賣中吃出了一隻完整的癩蛤蟆,令人感到噁心之餘也不禁想對商家發出靈魂拷問,這癩蛤蟆哪來的?但是商家的回應卻令人窒息。
  • 作為一個科學家,我為什麼要死磕香菜和基因的關係?
    比如說南歐有很多人覺得香菜有奇怪的味道,而到了南亞這個地方,就只有相對比較少的人覺得香菜味道奇怪了。我們是不是真的可以通過在美國人身上研究找到的這個位點去判斷一個中國吃貨是否喜歡吃香菜? 做為一個科學家,我想在中國人身上重新做這個研究。我們想知道中國人的基因組跟香菜的關係,是不是依然跟美國人做出來的結果一致? 這個事情作為一個研究項目,我們可以向自然基金委、向科技部去申請錢說:「我要測一萬個人的基因組,研究它跟這些人喜好香菜的關係。」
  • 「我、我、我……」孩子口吃怎麼辦?醫生給出6條建議
    大約5%的孩子會經歷口吃;男性更容易發生口吃,其發生率的男女比為4:1;在美國,有超過300萬的口吃者;口吃影響學習、生活和職業;口吃者和未患口吃者一樣聰明;在口吃的治癒方面並沒有過奇蹟的發生;近10年來口吃疾病現狀愈發嚴重
  • 一張機械圖紙改了兩天還是不行,加班到半夜點了份外賣,我震驚了...
    一張機械圖紙改了兩天 今晚加班到深夜 餓的不行叫了份外賣 20分鐘後外賣哥冒著嚴寒 為我送來可口的飯菜!
  • 零下40℃,我在漠河送外賣
    這一單不到10分鐘,趙帥很快就將外賣送達到顧客手中。7點30分,天逐漸變亮,雪地開始冒白煙。每到零下四十度左右,對於趙帥來說,10米以外的路況就很難看清了。9點20分,在休息空隙,趙帥打開騎手軟體,他已經跑了14單。這時的太陽依然被白霧圍裹著。↑騎手擦拭車窗上的霧氣 受訪者供圖趙帥是外賣站裡最年輕的騎手,也是站裡唯一的90後。
  • 一項研究口吃的實驗,為什麼會被告上法庭
    這項研究的發起人是愛荷華大學的溫德爾·詹森教授,他本人也是一個嚴重的口吃患者,小時候也沒少受到同學的嘲笑,後來他在愛荷華大學學習了心理學,並且成為了一名言語病理學家。到了8月份,瑪麗·圖德把自己的實驗論文交給了溫德爾·詹森教授,但是詹森並沒有發表這篇論文,也沒有在一生中的任何著作裡提到它。畢竟,在孤兒身上進行實驗並不是一件光彩的事。
  • 瓦爾薩爾瓦口吃理論論證
    瓦爾薩爾瓦口吃理論所說的「這種機制通過神經調節軀體的多塊肌肉同時作用,形成瓦爾薩爾瓦調節。」話沒錯,很正確。
  • 造成口吃的神秘原因是什麼?
    馬奎爾自兒時以來就一直患有口吃,但你在和他說話時,根本猜不到這一點。過去25年來,他一直在用一些尚未正式獲批的精神病抑制藥物治療自己的口吃。只有仔細留神,你才有可能注意到他在說一些多音節單詞時會偶有停頓。馬奎爾的「同病中人」不在少數,全球超過7000萬人患有口吃,光是在美國就有300萬左右。也就是說,他們很難控制話音的起始和時長,導致說話總是斷斷續續、反反覆覆。
  • 香菜與香茅:愛與恨成兩極 香菜名字源於希臘語意指臭蟲?
    在印度吃過不少帶有香菜調味的菜式,咖喱裡也常用到香菜。雖然我對咖喱有點接受不了,但對香菜並不排斥,甚至可以說常吃,因為我長大的西北小城裡牛肉拉麵常常是人們的早餐,以「一清(湯)二白(蘿蔔)三綠(香菜、蒜苗)四紅(油潑辣子)五黃(麵條黃亮)」著稱,翠綠的香菜有特殊的味道,對此敏感的人也不少,他們在麵館總要特意給澆湯的師傅叮囑一聲「不要香菜」。
  • 口吃兒童大腦語言區灰質少
    原標題:口吃兒童大腦語言區灰質少   加拿大艾伯塔大學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在口吃兒童大腦負責語言表達的關鍵區域內,其神經元集中的灰質比正常兒童少,這為未來開發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提供了線索。   研究人員表示,此前有研究發現成年口吃者的腦部結構和正常人不同,但由於口吃的形成大多在兩到五歲之間,因此無法確定這種不同是長時間口吃造成的,還是在兒童時期就已形成。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掃描了28名5歲到12歲兒童的大腦,其中一半兒童患有口吃,另一半兒童正常。
  • 12點鐘叫不了外賣?網友很是開心,外賣軟體:我有錢!
    慢慢的跟幾家自己比較喜歡吃的餐廳或者大排檔要到了電話,就打電話叫餐。再然後到了現在,各種外賣軟體蜂擁而出,美團、餓了嗎、百度外賣、大眾點評等。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喜歡選擇APP叫外賣。每個APP用的人群都有不少,有的人喜歡用美團外賣,美團外賣有許多的紅包美團都可以邀請好友助力得各種金額的紅包,之前有一個網友就累計這種紅包叫一餐原價格49.8塊錢的外賣用完紅包折扣竟然只需要2.2塊錢,太誘人了,這相當於是吃了一餐免費的午餐呀,餓了嗎的反饋最多的就是送餐特別快,有網友就反應他在用餓了嗎的時候根本不用買準時達,除了有特殊情況要不然基本都是第一時間就送到了。
  • 香菜石灰蝦!大蒜,香菜,綠色辣椒和酸橙簡單炒蝦
    香菜石灰蝦我喜歡蝦的其中一件事就是它在爐灶上快速烹飪,當天氣炎熱,不想使用烤箱,或爐子太長時,就是最好的選擇。例如,這個香菜石灰蝦。如果你有新鮮的蝦,準備去,需要10或15分鐘做飯,上衣。如果你是從冷凍蝦開始,也許你必須再加10分鐘來解凍它。
  • 新疆人有自己的外賣了?叫「阿爾斯蘭外賣」
    新疆人有自己的外賣了?叫「阿爾斯蘭外賣」【1】什麼是阿爾斯蘭?在維吾爾少數民族的語言中那是「獵豹」是一種速度和突破的表現,還記得08年時候急支糖漿廣告就是用豹子的速度來體現出急支糖漿的藥效之快。而今天的阿爾斯蘭更是為了表現表現出獵豹快,準,狠,的特點而存在。
  • 如何辨別口吃
    南京市婦幼保健院研究員 鄭 蓉2~5歲孩子出現口語不流利(俗稱口吃)的現象很常見,他們會多次重複某個音或某個字。主要原因是這個時期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跟不上思維速度。也就是說,想表達的內容很多,但口語表達能力有限,就會出現說話不流暢的現象。
  • 兒童口吃為哪般?
    事後,很多人認為片中的國王之所以會口吃,和他的童年時期的口吃有很大關係。由此引起了人們對兒童口吃這一問題的關注。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兒童會口吃呢?這個問題曾經引起過科學家的重視,他們也先後通過研究,作出各種不同的解釋。
  • 研究顯示口吃兒童大腦語言區灰質少
    原標題:研究顯示口吃兒童大腦語言區灰質少  新華網溫哥華10月15日電(記者馬曉澄)加拿大艾伯塔大學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在口吃兒童大腦負責語言表達的關鍵區域內,其神經元集中的灰質比正常兒童少,這為未來開發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提供了線索。
  • 給我100萬,我都不吃一口香菜!
    [10]張春霞,謝佰承,顏文麗.低溫和包裝對香菜貯藏品質的影響[J].蔬菜,2011(1):38-40.[11]朱德泉,王繼先,朱德文,夏萍,周杰敏,張念生. 香菜微波乾燥的試驗研究[J]. 農業工程學報(12):242-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