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研究口吃的實驗,為什麼會被告上法庭

2020-11-19 曾哥的長夏茶館

歡迎來到曾哥的長夏茶館。

今天我們要聊的是一個邪惡的科學實驗。


【怪獸研究:一項邪惡的實驗】

這件事發生在1939年,

地點是在美國愛荷華州的一家孤兒院,

實驗的目的是為了評估為什麼有些人會口吃,

同時也想從中找到治療口吃的方法。

這項研究的發起人是愛荷華大學的溫德爾·詹森教授,

他本人也是一個嚴重的口吃患者,

小時候也沒少受到同學的嘲笑,

後來他在愛荷華大學學習了心理學,

並且成為了一名言語病理學家。

詹森5~6歲的時候,

還是個說話流利的男孩,

但是有一天老師跟他父母說他有口吃的毛病。

從那以後詹森講話就變得很猶豫,

後來就真的變成口吃了。

通過結合自身的經驗和研究,

詹森教授提出了一個在當時看來很大膽的觀點,也就是:

兒童口吃的原因是由於後天環境造成的,

比如父母或老師的不當行為,

會導致和加重小孩口吃。

為了驗證這個觀點,

詹森開展了這個後來被稱為「怪獸研究」的實驗,

實驗的對象,

就是孤兒院裡的兒童。

在這個實驗裡,

實驗人員通過強制性的幹預,

讓一些本來說話正常的兒童造成了語言障礙,

其中有人真的變成了口吃患者;

更嚴重的是,

實驗對這些兒童造成的心理創傷比他們的語言創傷更加厲害,

並且伴隨了他們一生。


【沒有人知道自己是小白鼠】

這個實驗的主要實施者是詹森教授的一名研究生,

當年只有23歲的瑪麗·圖德。

1939年1月17日,

瑪麗和其他五名研究人員,

隨身帶著黑板和錄音機等實驗設備,

開車沿著密西西比河兩岸的懸崖,

來到了孤兒院。

瑪麗從孤兒院中挑出了22名兒童,

最小的5歲,

最大的15歲,

其中有10個兒童是口吃患者,

另外12人口語正常。

這些兒童被分成兩個實驗組和兩個對照組,

我們就叫它A1和B1、A2和B2。

實驗的方法分為積極療法和消極療法,

所謂積極療法,

就是鼓勵孩子們自由表達,

不管他原來是口吃還是流利,

這個療法後來被證實可以改善口吃。

而消極療法,

則是告訴孩子們,

你們要小心說話,

否則會加深口吃或者患上口吃,

這個療法帶來了災難。

這個實驗最大的道德問題就出在A2實驗組這裡。

這6個兒童都是口語正常、表達流利的兒童,

但是研究人員卻告訴他們:

根據我們的判斷,

你們已經開始出現說話結巴的症狀了,

你們必須要採取行動來防止自己口吃。

你們最好不要說話,

只有在你們覺得自己可以流利表達了,

你們才可以開口。

否則你們就會像某某某那樣,

患上口吃的毛病。

另外,

瑪麗告訴孤兒院裡的老師,

她是來幫孩子們提升語言能力的,

因此也沒有一個孩子知道這是一個科研實驗,

自己實際上已經成了小白鼠。


【孤兒的生命低谷與教授的人生巔峰】

瑪麗每周都會來一次孤兒院,

與這些孩子每人進行45分鐘的交談,

她會不斷強化自己對孩子的幹預,

比如時不時打斷孩子的發言之類。

然後她很快就發現了實驗帶來的改變,

在這6個人中,

5歲的諾瑪在一個月後就變得沉默寡言,

並且經常會用胳膊捂住眼睛,

而在一個月前她還是個愛說話的小女孩。

另一名15歲的女孩也更少說話了,

她通常會一邊掰手指一邊吞吞吐吐。

每個孩子們的自信心都受到了打擊,

他們的學習成績一落千丈,

有一個男孩還拒絕在班上背誦課文。

更糟糕的事情發生在12歲的瑪麗·科拉斯克身上,

她的語言能力極速退化,

說話開始結巴,

同學們都嘲笑她。

她變得孤僻、脾氣暴躁,

幾乎不與任何人說話,

常常一個人躲在骯髒昏暗的閣樓上掉眼淚。

她的唯一一個好朋友,

也是另一個被試對象,

這個叫朵麗絲的小女孩,

也被實驗改造成了羞於表達的人。

這個實驗持續到1939年5月份才結束。

到了8月份,

瑪麗·圖德把自己的實驗論文交給了溫德爾·詹森教授,

但是詹森並沒有發表這篇論文,

也沒有在一生中的任何著作裡提到它。

畢竟,

在孤兒身上進行實驗並不是一件光彩的事。

但是這並不妨礙他成為一個聲名鵲起的言語病理學家,

根據這個實驗獲得的結論讓他堅定了自己的理論,

也總結出了一套治療口吃辦法。

在多年以後,

溫德爾·詹森自己的口吃也好了,

他成了這個領域的學術權威,

但是孤兒身上的人生悲劇還沒結束。

就在實驗結束沒多久,

孤兒院的領導很快就發現,

這些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嚴重下滑,

於是就聯繫了溫德爾·詹森教授。

教授又派瑪麗·圖德來到孤兒院,

這次他們試圖通過積極療法對孩子們進行反向治療,

但是效果並不好。

第二年春天,

13歲的瑪麗·科拉斯克終於忍受不了孤兒院的環境,

偷偷跑了出去,

又被警察找到,

最後送到了一家更嚴格的女子學校。


【事件浮出水面】

從始至終,

孤兒院方面和這些孩子們都不知道這是一個實驗,

社會上也只有少數幾個行業人士知道這個秘密實驗。

直到2001年這件事才被媒體披露出來,

人們認為在那些孩子們眼中,

這些研究者無異於一個怪獸,

於是為這個實驗起了一個外號:

「怪獸研究」。

愛荷華大學為這個實驗做出了公開道歉。

但是這時候離溫德爾·詹森去世也已經過去了36年,

當年他去世後,

有成千上萬人寫信來表達紀念。

三年後,

愛荷華大學還成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語音和聽力中心,

至今仍然是領先的學術機構。

而瑪麗·圖德這時候已經是一個85歲的老太太了,

她即將度過內心充滿掙扎的一生。

實際上,

自從她把論文交給詹森教授之後,

詹森教授就有意在疏遠她,

恐怕是擔心她的這段經歷會影響到自己的權威形象。

她也因此沒能在行業內獲得什麼地位。

但是當年的22個被試兒童中,

有13人還在世,

其中就包括前面我們提到的那個逃跑的小女孩瑪麗·科拉斯克。

長大後的科拉斯克,

有過一段美好的婚姻,

她的丈夫一直都在鼓勵她,

她的口吃現象逐漸不見了,

他們還生了三個孩子。

科拉斯克也快要忘記孤兒院裡的事了,

但是在1998年底,

她的丈夫去世了,

然後她又開始口吃起來了,

她的孤僻和暴躁又回來了。

她常常把自己一個人關在房間裡,

拒絕與別人溝通。

這個表現就像她在孤兒院一模一樣。

心理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為創傷觸發。

當科拉斯克看到報導後,

她才發現原來自己的命運被人改寫了。

她提筆給瑪麗·圖德寫了一封信。

儘管這封信裡有許多的拼寫錯誤,

但是瑪麗·圖德還是能感受到她的絕望。

在信中,科拉斯克這樣問瑪麗:

你結婚了嗎?

你有孩子嗎?

你覺得他們都微不足道嗎?

為什麼要在孤兒身上做實驗?

我們遭到命運的拋棄,

已經承受太多了。

現在我什麼都沒有了,

是你偷走了我的生命。

【補償】

當然,

受到傷害的不只是瑪麗·科拉斯克一個人。

2007年,

當年的7名孤兒在經過六年漫長的訴訟之後,

獲得了愛荷華州政府提供的總計120萬美元的賠償,

此時距離這個「怪物研究」實驗已經過去了68年,

誰也無法找回他們流利的一生了。

我是曾哥

我們下回再聊

【歡迎關注·點讚·分享】

相關焦點

  • 研究表明:「口吃」與腦神經通路異常有關
    [科學時報 潘希報導]不久前,北京師範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科研人員在國際學術期刊《實驗神經病學》上發表了一項研究
  • 美國「推背圖」:洩露機密被CIA請喝咖啡,並被告上了法庭
    除了百慕達鬼三角令人十分驚訝之外,光明會卡牌也是一種令人十分震驚的物品,今天讓我們一探究竟吧!1995年,人們研究出光明會卡牌,並且發行上市。研究並發行這套卡牌的人名叫史蒂夫傑克遜。史蒂夫傑克遜本來以為自己發行光明會卡牌之後,會迎來各位人員的尊重和喜愛,沒想到史蒂夫傑克遜卻遭遇神秘人物約談喝咖啡,並被告上了法庭。
  • 兒童口吃為哪般?
    事後,很多人認為片中的國王之所以會口吃,和他的童年時期的口吃有很大關係。由此引起了人們對兒童口吃這一問題的關注。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兒童會口吃呢?這個問題曾經引起過科學家的重視,他們也先後通過研究,作出各種不同的解釋。
  • 重複打擊孩子會有什麼後果?這個80年前的魔鬼實驗早給出殘酷答案!
    此前一項研究顯示,父母經常吼孩子罵孩子,會讓孩子的大腦會受傷變形。不過,有些家長和老師並不吼孩子罵孩子,而是用語言打擊他們的自信,說他們這兒有毛病,那兒有毛病,不停挑孩子的刺。 重複打擊兒童自信會有什麼後果?80年前一個震驚世界的實驗給出了殘酷的答案。
  • 公司沒開離職證明被告上法庭,敗訴賠償15萬!可別小瞧了這張紙
    那就是今天我們要聊到的離職證明,可別小瞧了這張紙,有公司因為沒開離職證明被告上法庭,最後被判賠償15萬。為什麼會造成這種後果?來看一下案件經過:張三工作一年後想跳槽,向公司提交了辭職申請,但被公司以他任職期間部分工程款還沒收回拒絕。
  • 上海迪士尼被告上法庭 「禁帶食品」是否「霸王條款」
    上海迪士尼被告上法庭 「禁帶食品」是否「霸王條款」 原標題: 同樣遭遇這一情況的華東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大三學生小王,則一紙訴狀將上海迪士尼樂園告上法庭,要求確認上海迪士尼樂園禁止遊客攜帶食品入園的格式條款無效;請求法院判令上海迪士尼樂園賠償原告損失,包括原告在迪士尼樂園外購買卻因被告不合理規則而被迫丟棄的食品費用,共計46.3元。「要用法律來推翻這些不合理的規則。」小王說。
  • 央視主持人金龜子被告上法庭:金龜子是昆蟲名,而不是主持名
    央視主持人金龜子被告上法庭:金龜子是昆蟲名,而不是主持名說到劉純燕老師,大家沒有什麼印象,但是說到「金龜子姐姐」,相信大家就非常熟悉了,這是我們80後和90後小朋友的童年回憶。據說如今的金龜子纏上了官司,我們一起來看看!其實劉純燕老師的原本叫「小腳丫」,是中央電視臺把節目再次改版,她才取名為「金龜子」,讓大家記憶深刻的就是,當時她和何炅扮演的「毛毛蟲」一時間給不少孩子帶來了最珍貴的童年記憶。為了塑造「金龜子」這個角色的是央視主持人劉純燕老師一生只堅持留一個髮型,可以說「金龜子」已經融入她的生命,自然也成為了她堅決捍衛「金龜子」智慧財產權。
  • 研究顯示口吃兒童大腦語言區灰質少
    原標題:研究顯示口吃兒童大腦語言區灰質少  新華網溫哥華10月15日電(記者馬曉澄)加拿大艾伯塔大學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在口吃兒童大腦負責語言表達的關鍵區域內,其神經元集中的灰質比正常兒童少,這為未來開發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提供了線索。
  • 幾百年前歐洲法庭奇怪被告:破壞莊稼的象鼻蟲(圖)
    在幾百年前的歐洲,人們不僅將人類告上法庭,甚至還將動物們當作被告進行審判。象鼻蟲很幸運,法官專門為它們請了兩個辯護律師;一隻據說會產蛋的雄雞就沒這麼幸運了,人們對它恐懼,當場將它殺死;還有一隻母豬和它的六隻小豬,又被判了什麼罪呢?
  • 這些歷史上的真實實驗給你答案
    很多人好奇科學實驗為什麼要被道德所約束,沒有條條框框的限制,人類科技是不是發展的更快?對此,小編在一番搜索後得到了一個最為粗淺的答案給大家參考,那就是,人真的什麼都幹得出來。例如很多關於黑人醫學研究的書籍中,都記錄了維吉尼亞州的一位Walter F.
  • 兩「鱷魚」品牌法庭開「咬」 中國公司成被告
    日前,(法國)拉科斯特又將新加坡「鱷魚」和上海東方鱷魚服飾有限  公司及北京華聯商廈股份有限公司安貞分公司告上法庭,案由是商標侵權和不正當競爭,並提出了50萬元的經濟賠償。記者昨天了解到,北京市二中院已正式受理了此案。
  • 造成口吃的神秘原因是什麼?
    其中約5%是兒童,很多人長大成人後,口吃的狀況就會逐漸改善;還有1%的成人,包括美國總統候選人拜登、演員詹姆斯?厄爾?瓊斯和艾米麗?勃朗特等等。雖然這些人、以及包括馬奎爾在內的許多人都取得了事業上的成功,但口吃會增加患者的焦慮感、還會招致他人的嘲諷和歧視。
  • 「暗黑心理學」惡魔實驗(3)
    對於那些認識他的人來說,這並不奇怪,詹森自己從小也患有嚴重口吃,但他從未放棄,畢身致力於研究口吃的成因與治療方法。經過多年的調查以及自身實驗,詹森有了一套自己的推論——他認為,口吃最主要的成因是來自環境,例如當父母認定並告知孩子有語言障礙時,會使孩子感到緊張與敏感,造成口吃狀況會越來越嚴重
  • 瓦爾薩爾瓦口吃理論論證
    瓦爾薩爾瓦口吃理論所說的「這種機制通過神經調節軀體的多塊肌肉同時作用,形成瓦爾薩爾瓦調節。」話沒錯,很正確。
  • 科學史上最愚蠢的5大實驗
    實驗是科學之基石,但有時科學家們的一些實驗令大眾難以接受,如將屍體切成碎片、電死動物等。如果說以上這些實驗都是「為了人類進步必須付出的代價」,那麼另一些實驗就不能被冠以如此高尚之名了。美國Cracked網站最近披露了這些糟糕的科學實驗,並將它們稱作「科學史上五大最愚蠢實驗」。
  • 學者長談中美兩國高等教育:哈佛大學被告上法庭;中國高考成績一定...
    不久前,北京宣布高考改革方案並在國內引起爭議,而哈佛大學因招生過程中歧視亞裔首次被告上法庭也在美國吸引了公眾的注意和媒體的討論。我們邀請到了關注此事的觀察者網專欄作者徐令予老師,在編輯部用1個小時的時間從哈佛招生官司談起,比較並評論中美兩國高等教育、人才選拔中的一些問題。
  • 「鸚鵡學舌」主人被告 北京開審」八哥罵人」案
    「鸚鵡學舌」主人被告  2002年11月6日15:52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1月6日電 一隻鳥兒「鸚鵡學舌」罵了人,結果它的主人被告上了法庭
  • 這不是電影 40年前真實歷史揭露人性心理陰暗處 斯坦福監獄實驗
    那年3月,伊拉克阿布格萊布監獄(Abu Ghraib prison)爆發了臭名昭著的酷刑醜聞,他是其中一名被告。在軍事法庭上,有關虐囚、剝奪睡眠和性羞辱的令人不安的細節被公諸於眾。史丹福大學退休心理學教授津巴多解釋說,在適當的環境下,幾乎任何人都會被誘導做一些弗雷德裡克被指控的事情:毆打赤身裸體的囚犯,玷汙他們的宗教物品,強迫他們蒙頭自慰。
  • 這件「怪事」上了《焦點訪談》:同一案件,原告、被告的裁判文書竟...
    法院判案,應該給原告、被告送達相同的裁判文書,這是基本的法律常識。然而,遼寧省綏中縣人民法院在審理一起合同糾紛案件時,卻給原被告送達了兩份截然不同的裁判文書。同一案件、同一批審判人員,為何會出現不同的裁判文書?這件事情後續又該如何解決?同一案件 兩份不同的裁判文書先來弄清楚這起案件的原委。
  • 科學史上六大最愚蠢實驗
    美國Cracked網站最近披露了這些糟糕的科學實驗,並將它們稱作「科學史上6大最愚蠢實驗」。得知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後,你會覺得這是你所經歷的最令人哭笑不得的時刻——你正在做世界上最私密的事,有人卻在一旁正經八百地拿你做科學實驗。  你的這個不堪的時刻(放心,倒黴的不止你一個)會讓科學家們得到許多數據,用以分析並撰寫論文,研究目標是:個人空間受到侵犯時,「尿速」會受到怎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