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從一根「針」難題到一站式解難題,工業設計的「光合作用」在...

2020-12-05 武漢發布

幾年前,為了電子設備裡的一根針,光谷一家企業曾不得不多次到深圳、東莞設計和加工。而現如今,武漢已有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5個,省市級工業設計中心59個,省級工業設計研究院培育對象4個,市級工業設計集聚區3個,「從產品設計到品牌建設、銷售渠道,全部可以在工業設計小鎮裡一站解決。」武漢D+M工業設計小鎮總經理李少康說。

12月13日至15日,第三屆中國工業設計展覽會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舉辦,這已是武漢第三次舉辦國家級的工業設計盛會,匯聚最前沿的產品、最權威的專家學者、頂級研發機構,集中展示我國近年來工業設計發展所取得的最新成果。

工業設計的飛速發展不僅為武漢的傳統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產生了一系列的社會效益,深入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之中,為城市的發展賦予了新的內涵,成為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和新一線城市的重要引擎。

工業設計引領工業重鎮謀求轉型之路

武漢具有工業設計的先天基因,她是中國近代工業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歷史上有漢陽兵工廠、漢陽鐵廠等著名企業;解放後,一批「武字頭」布局江城,武漢鋼鐵廠、武漢鍋爐廠、武漢船舶製造廠、武漢長江大橋等時代印記,為武漢埋下了一顆大設計的種子。

隨著中部崛起戰略和長江經濟帶規劃的推進,除了鋼鐵、裝備製造等原有重工業之外,新千億產業逐漸走向「輕」化,通過龍頭企業帶動逐漸形成集聚效應。

武漢產業優化升級對工業設計有著強烈需求,同時武漢也是工業設計的人才富集地,但現實卻是,前些年武漢培養出的工業設計人才「東南飛」,又造成了武漢企業「東南飛」找設計服務的困局。

在此背景之下,武漢把工業設計作為促進位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加速培育工業設計市場主體,打造工業設計聚集區,引進工業設計人才。

2015年6月份,武漢出臺關於加快工業設計發展的意見,連續3年從市財政專項資金中統籌安排資金支持工業設計發展。當年,首屆「黃鶴杯」工業設計大賽開賽。2017年,武漢入選全球創意城市網絡「設計之都」,成為繼深圳、上海、北京之後的中國設計第四城。2019年,國家工信部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等13部門聯合印發《製造業設計能力提升專項行動計劃》。

工業設計產業矩陣初步形成

據數據顯示,工業設計的投入產出比是1:15,而先進技術研發的投入產出比是1:12,設計對於國家、城市的發展效益尤為可觀。

19世紀的聖埃蒂安也是法國的工業之都,後來通過創意設計促進城市的建設和轉型,成為享譽全球的設計之城,為法國的製造業提供了強大的設計支持。

上世紀80年代,英國為提振經濟發展,大力扶持工業設計產業,為其成為全球設計標杆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雖然近幾年武漢光電子信息、智能製造、大健康等新興產業高速發展,但是傳統產業所佔比例依然較大,工業設計為盤活傳統產業的「存量」提供了一劑良方。

企業對設計投入力度不斷加大,神龍汽車、東風本田、武船重工等一批製造企業,工業設計投入佔到了研發經費的30%以上。高德紅外、烽火通信、中旗生物、智能鳥無人機等企業屢獲德國IF獎、德國紅點獎、中國優秀工業設計獎金獎等大獎,工業設計創新實力顯著增強。

工業設計產業矩陣初步形成。重點引進了浪尖設計集團,在武漢打造D+M工業設計小鎮,把歐洲的設計理念和中國的產業特點相結合,其平臺能力已經顯現。與此同時,D+M工業設計小鎮與楚創谷設計園、紅T時尚創意街區一起被認定為市級工業設計集聚區。

截至2018年底,武漢有工業設計或產品設計的企業約1860家,其中工業設計專營企業94家,涉及機電產品設計、電子產品設計、光電通信產品設計等十幾個行業,工業設計總收入超過200億元。同時,在線設計服務、個性化定製、自由品牌創建、設計產業聯盟等新業態初見端倪,整合設計技術及加工資源的眾包設計服務等展現活力。

工業設計理念浸入城市肌理

工業設計是什麼? 能夠做什麼? 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改變? 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對於普通市民乃至業內人士,其實都很難定義。

相較於從19世紀就大力發展創意設計產業的歐洲城市,武漢的工業設計理念還處於發展階段。

工業設計其實是生產出更實用、更美觀、更人性化的產品,從廣義上來看,它是一種美學範疇,對於社會大眾而言是審美意識的提升。產品理念的更新從深層次意義上來說,更是一種人文關懷。

大力發展工業設計創意產業,這與中國經濟的發展階段以及老百姓生活質量提升的要求相契合。比如受到市場熱捧的新風系統、智能電飯煲、多功能馬桶,背後都是工業設計力的顯現。

前兩屆的中國工業設計展覽會吸引來自海內外工業設計領域的1000多家企業參展,並邀請著名的工業設計學術帶頭人柳冠中、紅點獎創始人彼得·扎克等海內外大咖參加。展會的舉辦地在毗鄰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武漢國際博覽中心,展會上集中展現火箭衛星模型、無人駕駛車、智能穿戴設備等「黑科技」,不僅是工業設計專業人士的交流平臺,也免費對市民開放,成為工業設計理念推廣的教育平臺和科普館。

連續三屆「黃鶴杯」工業設計大賽累計收到5309件作品,評選出最具價值獎及金、銀、銅獎作品113件,工業設計的影響力和創新氛圍得到極大提升。

走進武漢中小學生們的課堂,科學實驗課、創意設計課是最受歡迎的課程,孩子們親自動手設計出來的掃地機器人、智能曬衣架、電動測量儀,讓人大開眼界,嘖嘖稱嘆。

各個設計園區裡,年輕的創業者們揮灑著汗水與激情,新創意、新模式、新理念相互碰撞融合,「孵化」成產品和服務走向國內外市場……

設計為傳統產業賦能,理念的進步提升了大眾審美意識,一場場高規格展會為江城帶來的陽光與工業重鎮的底蘊產生出「光合作用」,讓這座城市更加時尚、新銳和朝氣蓬勃。

對城市文化的「溫和喚醒」

在漫長的城市發展史中,武漢在商貿、國際交流、工業發展等諸多領域始終走在前列,如今她在長江經濟帶的規劃中又佔據著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但是,作為中原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武漢在中國以及世界的文化版圖中佔比多少呢?

提及武漢,至今人們第一時間想起的仍是碼頭文化。可是,隨著近些年的發展,一些「後起之秀」已經把城市文化品牌化、標籤化,例如杭州的網際網路文化、成都的旅遊休閒文化等等。

推廣工業設計理念的意義就在於此,它改善了人們的生活品質,同時具有重要的美學價值和人文意義,對於城市文化發展來說可以稱之為「溫和的喚醒」。

接連舉辦高規格的工業設計展,讓全世界的目光聚焦於武漢,感受其文化自信和創新思維。工業設計產業也將為江城發展創造一個新的文化節點和經濟增長點。(統籌:武漢市經濟和信息化局)

來源 | 長江日報-長江網

編輯 | 熊志

文章經授權發布 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李博:破解航空工業領域關鍵難題
    「航空工業是高新技術學科與尖端工業製造相結合的國家戰略性產業,是典型的技術密集型和知識密集型產業,涉及工業製造的各個領域。我們的目標就是聚焦關鍵技術,解決航空工業領域關鍵難題,為祖國的航空事業貢獻科技力量!」
  • 倫理學家靠邊站 ,律師才是解決自動駕駛「電車難題」的定海神針
    雷鋒網按:說到自動駕駛汽車,就不得不提電車難題(Trolley Problem)這個倫理學領域最為知名的思想實驗,其大致內容為:一個瘋子把五個無辜的人綁在電車軌道上,一輛失控的電車朝他們駛來,並且片刻後就要碾壓到他們。
  • 我國破解油頁巖工業固廢利用難題
    近年來,隨著中國環保政策的日趨收緊和去產能的落實,該企業遇到了新的發展難題。油頁巖是中國潛在產量可觀的非常規油氣資源,其開發利用對緩解我國油氣資源短缺具有重要意義。但油頁巖乾餾煉油後會產生固體廢棄物油頁巖半焦。
  • 罕見病藥70萬一針!專家:需醫保等多渠道解決天價藥難題
    近期,渤健生物旗下治療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的藥物諾西那生鈉注射液因為70萬一針的高價引發關注。諾西那生鈉注射液是全球首個獲批的SMA治療藥物,2016年12月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並在2019年2月獲批在中國上市。
  • 我國在喜馬拉雅山,插入一根百米鋼柱,為巴鐵解決「大難題」
    近年來我們憑藉著實力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都留下了自己的基建成果,那麼也是這些成果讓世界上很多的國家都拍手叫絕,同時也奠定了我們國家在國際上基建領域的地位,他們稱呼我們是「基建狂魔」,不過我們國家發展的這些年也一直都在幫助自己身邊的朋友,所以我們也有了很多的好兄弟國家,就好比說巴基斯坦,到現在我們兩國之間還是保持著友好親密的關係。
  • 我國又攻克一次世界難題,研發誕生一「超級反應器」,中國真棒
    能源對於一個國家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因此,世界上每個國家對於能源都極為重視,而油氣資源作為能源的重要分支,更是受到了世界許多國家的廣泛關注,但由於對於石油資源的不斷開採,除了有利於國家發展之外,也出現了一個困擾世界的難題,那就是關於油渣的處理,而如今,我國做到了,我國誕生一「超級反應器」, 世界難題又一次被攻克。
  • 「電車難題」真有那麼難嗎?
    致力於尋找後果主義的理論漏洞,電車難題被設計得如此刻意也算煞費苦心。但是很遺憾,電車難題其實一點都不難,後果主義可以輕鬆解釋兩個版本的電車難題,自始至終都無需求助於公平的概念。為什麼同樣是為了拯救五個人而犧牲一個人,大家認可「撞殺」卻拒絕「推殺」?
  • 《電車難題》:倫理情感難題該如何判定?
    一輛有軌電車失去了控制,前方軌道上有五個人,而旁邊岔道上也站著一個人,司機可以任憑電車繼續前進撞死前方的五個人,或將電車轉向到旁邊岔道上撞死另一個人。問題:司機是否應該改變電車行使軌道?這就是由英國哲學家菲莉帕·富特於1967年提出的「電車難題」,此後關於「電車難題」的討論一直在社會各界人士之間進行,至今都沒有一個結果。託馬斯·卡思卡特在其著作《電車難題》中模擬了一樁案例,從檢察官、辯方、心理學家、哲學家和普通人角度出發,探討了社會中不同身份、職業的人對案件的判斷。
  • 世界七大數學難題至今只有一題解出
    美國曾在21世紀對全世界發布了一個懸賞信息,如果誰能解出有專家組篩選出的七大數學難題中的一個就可以獲得100萬美元的獎金。到現在為止也只有龐加萊猜想被解答出來。   數學家龐加萊提出的這個猜想是克雷數學研究所懸賞的七個千禧年大獎難題。其中三維的情形被俄羅斯數學家格裡戈裡·佩雷爾曼於2003年左右證明。
  • ::破解兩大「世界難題」的「工業木質素固沙劑」亟待推廣::
  • 矽光子學的「最後一米」難題
    這樣,就可以不再通過開關雷射器來表示比特,而是雷射器保持開啟狀態,通過光調製器將電子比特編碼到雷射中。光調製器是發送裝置的核心,種類頗多。有一種特別小巧的調製器,被稱為馬赫-曾德爾(Mach-Zehnder)調製器。這種調製器通過一根狹窄的矽波導管傳輸雷射。波導管一分為二,在幾毫米之後又合二為一。一般來說,這樣的分流與合流不會影響光輸出,因為波導的兩個分支是等長的。
  • 中國又一項尖端科技,解決世界難題?美媒:不得不服
    中國又一項尖端科技,解決世界難題?美媒:不得不服Hi,歡迎收看大國的崛起地球資源是有限的,於是新能源成為了人類最為關注的問題。這些能源中電力的開發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工業還是生活都離不開電力,因此人們日常對電力需求非常大,各國為了開發大量電力,紛紛建起了核電站,開始利用核能發電!核能發電是一種比較低碳的發電方式,相對於過去使用煤炭發電,會產生許多的廢氣和廢渣,核能發電只是利用核裂變進行發電,對環境造成的影響較小,而且獲取的能源的效率也很高!
  • 中國「天眼」背後的設計故事:攻克多個技術難題
    作為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天眼」的主體結構設計中也有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BIAD)的參與,該項目結構工程與實踐於近日獲得了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來自北京國企的設計為「中國創造」增光添彩。巧設計破解地形難題記者近日來到了BIAD,一探中國「天眼」背後的設計理念和故事。
  • 2020年中國十大科學難題和十大工程難題發布!
    8月15日,中國科協在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閉幕式上發布了 10個對科學發展具有導向作用的科學問題和10個對技術和產業具有關鍵作用的工程難題。2.水平起降組合動力運載器一體化設計為何成為空天技術新焦點?3.如何實現農業重大入侵生物的前瞻性風險預警和實時控制?4.信息化條件下國家關鍵基礎設施如何防範重大電磁威脅?
  • 關於設計保真度的難題
    - C7210關於設計保真度的難題在尋求用戶反饋時,怎樣的設計保真度最合適?一個 Dashboard 部件的低保真、中保真、高保真界面設計稿。沒有任何一個產品的設計和完善是一步到位的。這樣的事就是不會發生。
  • 仿生設計是如何解決兒童玩具外觀設計的難題的?
    在兒童玩具外觀設計過程中,仿生設計是最常用的手法之一,許許多多的兒童玩具得益於仿生設計,而這也給人類跟自然界有一個高度統一的契合點。 仿生設計可以是仿生物的形態,也是可以仿生物的聲音、結構、甚至是功能。但在兒童玩具外觀設計中,最常見的還是仿造生物的形態、色彩以及意像。
  • 《電車難題》:站在人性的軌道交叉口,該如何做出正義的倫理選擇
    其實,在面對《電車難題》的選擇困境時,每個人都會自覺地站在人性的軌道交叉口,去作出自己認為正義的倫理選擇; 這是一場關於法律正義與道德正義衝突,倫理選擇如何偏向的糾結,又是一場關於德、理、法衝突下,人性中公正偏向的思想論辯!
  • GPS都不靠譜 破解手機導航最後50米難題
    切換到幾種不同的地圖視圖之後問題依舊。3利用電子指南針克服「掉向」 利用電子指南針克服「掉向」    可能你並不知道手機當中的地圖服務大多帶有「指南針」3D視圖模式;藉助手機上面的指南針進行最終的方向選擇是不錯的方式
  • 電車難題——一道經典的倫理哲學思考題!
    很快,受害者家庭以殺人罪將張三起訴到了法庭,請求法院將張三繩之以法。大多數居民還是支持張三的,認為張三把損害和傷亡降低到了最小程度,行為正確。支持這一說法的人還有很多,比如一位軍事家,認為在國外進行維和行動時,有時候難免造成無辜人員的傷亡,這個結果也不是我們想要的,張三肯定也不希望這個無辜的人失去性命,可以理解,應該無罪。
  • 電車難題的六大主流觀點(上)
    抽獎還是老辦法,6.66元你懂的,第一次參與的老闆如果不知道怎麼操作的話,關注我們的公眾號回到2049,點擊首頁下方的續命按鈕便可查看。好了今天我們來說電車難題,痴迷於電車難題的男人們就是電車痴漢。1967年,英國哲學家菲莉帕-福特提出了著名的電車難題,基本情況我想各位老闆都十分清楚,就是說有個火車失控了,而火車道前方有五個人,為了不撞死這五個人,火車司機可以選擇變道駛入另一條岔路,但這條岔路上有一個人,那麼火車司機該做出變軌這一操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