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首次在太空中製造了玻色-愛因斯坦冷凝物

2021-01-15 潘潘聊科技
原子被冷卻並形成Bose-Einstein冷凝物

自2018年5月以來,在國際空間站上的是一個微型冰箱大小的設施,稱為冷原子實驗室(CAL),能夠在真空中將原子冷卻至低於絕對零度十億分之一度的溫度。無論出於什麼目的和目的,它都是已知宇宙中最冷的地方之一。根據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 新研究,科學家剛剛將其用於在太空中創造出一種罕見的物質狀態。

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物(有時被稱為物質的第五態)是原子的氣態雲,它們像單個原子一樣停止行為,而開始像一個集體一樣運轉。眾所周知,BEC最早是在95年前由Albert Einstein和Satyendra Nath Bose預測到的,但是僅僅在25年前,他們才在實驗室中對其進行觀察。

製作BEC的一般想法是將原子(在CAL,rub和鉀的情況下)注入超冷腔中以減慢其速度。然後在腔室內用帶電線圈創建一個磁阱,該磁阱與雷射和其他工具一起使用,將原子移動到密集的雲中。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物理學家,這項新研究的主要作者戴維·埃夫林(David Aveline)說,此時原子「相互模糊」。

要使用BEC進行實驗,您需要調低或釋放磁阱。擁擠的原子云將膨脹,這很有用,因為BEC需要保持低溫,並且氣體在膨脹時趨於冷卻。但是,如果BEC中的原子相距太遠,它們將不再像冷凝物那樣工作。這是低地球軌道的微重力發揮作用的地方。艾夫林說,如果您試圖增加地球上的體積,重力只會將BEC雲中心的原子拉到陷阱的底部,直到它們溢出,使凝結物扭曲或完全毀壞。但是在微重力作用下,即使陷阱的體積增加,CAL中的工具也可以將原子保持在一起。這使得凝析油的壽命更長,從而使科學家對其進行研究的時間比地球上的凝析時間更長(此初始演示進行了1次。)

David Aveline在進行CAL環境測試

儘管只是第一步,但是CAL實驗有一天可以使BEC成為超靈敏儀器的基礎,該儀器可以檢測來自宇宙中一些最神秘現象的微弱信號,例如引力波和暗能量。從更實際的角度來看,Aveline認為,團隊的工作可以為更好的慣性傳感器鋪平道路。他說:「應用範圍從加速度計和地震儀到陀螺儀。」

同時,研究人員開始試用CAL,Aveline將其稱為「旋轉旋鈕」系統,從而為進行原子實驗創造了獨特的條件。該團隊現在知道它可以在太空中產生玻色-愛因斯坦冷凝物。下一步是調整設置,看看將旋鈕轉到11時會發生什麼。

相關焦點

  • 東京大學科學家已經製造出超導玻色-愛因斯坦冷凝物
    它被稱為玻色-愛因斯坦冷凝物。直到最近,超導玻色-愛因斯坦冷凝物還是純理論的,但我們現在已經在實驗室裡用一種基於鐵和硒(一種非金屬元素)的新型材料證明了這一點。"這是第一次通過實驗驗證玻色-愛因斯坦冷凝物可以作為超導體工作,然而,其它物質的表現形式,也可以產生超導。
  • 世界上最快生成的玻色-愛因斯坦冷凝物
    科學家們現在以創紀錄的速度製造出了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物,在大約100飛秒的時間內即形成了這一令人著迷的物質相。要想知道這個速度有多快,如果以一百飛秒當作1秒鐘,那麼一天就相當於我們宇宙的年齡。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是一種量子現象,其中大量粒子開始表現得就像是一個粒子一樣。
  • 「Nature封面故事 7」玻色-愛因斯坦冷凝物首次在軌道上形成
    有顏值·有故事·有知識什麼是玻色-愛因斯坦冷凝物?玻色-愛因斯坦冷凝物是物質的一種奇特的狀態,處於這種狀態的大量原子的行為 像單個粒子一樣。打個比方,練兵場上的士兵剛解散不久,突然指揮 官發令「向東齊步走」,於是所有的士兵像一個士兵一樣整齊的向東 走去。如果將士兵縮小到原子尺度,以至於分辨不出誰是誰,我們便 看到了「BEC」。
  • NASA成功製造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
    據媒體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冷原子實驗室(CAL)宣布,其團隊在NASA噴氣推進器研究室成功製造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
  • 科學家首次在國際空間站上創造出第五種物質狀態,愛因斯坦再成功
    像暗物質一樣,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在物理學界一直是謎一樣的存在,無數物理學家心嚮往之,卻屢屢碰壁。科學家聲稱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掌握著像暗物質這樣神秘現象的關鍵鑰匙,這種看不見的力量被認為是宇宙快速膨脹的原因。
  • 人類首次遠程製作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物質
    在疫情隔離期間,Gadge博士只能在離實驗室約三公裡外的自家起居室裡工作,但她還是用電腦控制雷射和無線電波,創造出了玻色-愛因斯坦凝聚。劍橋大學量子系的研究人員認為,這是第一次有人通過遠程操作,在之前從未製造過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的實驗室裡製造出了這種物質狀態。這一成就或許能為使用計算機遠程操作量子技術提供啟發,比如在太空或水下等難以接近的環境中。
  • 最新研究:太空微重力條件下製備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
    中新社北京6月12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國際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量子物理研究論文稱,研究人員在國際空間站上製備產生了第五種物質狀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該研究成果使太空中的微重力環境讓科學家得以在這種奇異物質狀態中探索基礎物理學。
  • 首次證明:曾不可能的超導體,超導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被發現
    現在科學家們首次在這兩種實現超導的方法之間發現了一座橋梁,這一新知識可能會促使對這一現象的更全面理解,並有一天會應用到這一領域。眾所周知,物質常見的有三種狀態:固態、液態和氣態,還有誒第四種狀態叫做等離子態。
  • 首次證明:曾不可能的超導體,超導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被發現!
    現在科學家們首次在這兩種實現超導的方法之間發現了一座橋梁,這一新知識可能會促使對這一現象的更全面理解,並有一天會應用到這一領域。眾所周知,物質常見的有三種狀態:固態、液態和氣態,還有誒第四種狀態叫做等離子態。
  • 科學家首次在實驗室驗證了「霍金輻射」是正確的!
    霍金輻射示意圖1974年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提出,當空間趨向絕對真空的過程中會產生虛粒子對,如果一個粒子對在黑洞附近形成這中輻射被稱為「霍金輻射」。霍金輻射從未在太空中被直接觀測到,因為以目前的科學技術還不可行。然而它可以在實驗室環境中進行演示,例如,使用玻色-愛因斯坦冷凝物、水波、極化子或光。
  • 一種新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
    背景大約一百年之前,著名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與薩特延德拉·納特·玻色(Satyendra Nath Bose )預測量子力學會使得大量粒子「齊聲歌唱」,其表現如同單一的粒子。這個現象稱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BEC)。下面詳細解釋一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這一物理現象。
  • NASA創超低溫「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
    為了研究它,科研人員需要將原子冷凍到僅僅高於「絕對零度」的溫度,原子的能量才能趨近最低,並接近絕對靜止狀態。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0月21日(北京時間)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冷原子實驗室(CAL)宣布,其團隊在NASA噴氣推進器研究室成功製造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這對於在2016年底將首次亮相空間站的特殊儀器來說,是個關鍵性的突破。
  • 國際空間站首次創造出「物質的第五態」,量子世界探索新路徑
    25 年前,人類首次創造出物質的第五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Bose-Einstein condensate,BEC)。 由此,這一量子態便成為了量子物理學研究的重要工具。
  • 「高溫」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研究獲突破性進展—新聞—科學網
    在自然條件下,最低溫度是太空的溫度,也就是宇宙背景輻射的溫度,大約為3K。因為首次在超低溫下實現了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這種神奇的量子現象,麻省理工學院的沃夫岡·凱特利與科羅拉多大學鮑爾德分校的埃裡克·康奈爾和卡爾·威曼分享了200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 國際空間站首次創造出「物質的第五態」,量子世界探索新路徑
    人類首次創造出物質的第五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Bose-Einstein condensate,BEC)。雷鋒網註:圖片截自 Nature物質第五態在日常生活中,物質通常有四種形態——氣態、液態、固態和等離子態;而玻色-
  • 暗物質是由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構成的?愛因斯坦遺產又作重大貢獻
    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1995年,美國標準技術研究所的科學家康奈爾和科羅拉多大學的科學家魏曼一起合作做到了這一點,他們把兩千個銣原子冷卻到了絕對零度以上1度,成功實現了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此外,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凱特納也用鈉原子獨立製造出了玻色-愛因斯坦凝聚,並且證明了這些鈉原子顯示出和一組同位原子相同的幹涉圖樣。換句話解釋,就是指這些原子的行為正如幾十年前愛因斯坦所預計的那樣,像一個超級原子。
  • NASA創造出超低溫「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
    原標題:NASA創造出超低溫「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   舞者同臺起舞,動作一致時,妙不可言。當溫度低到了極限,原子的運動也變得像同臺起舞者那樣同步,這種奇異的現象被稱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為了研究它,科研人員需要將原子冷凍到僅僅高於「絕對零度」的溫度,原子的能量才能趨近最低,並接近絕對靜止狀態。
  • 太空創造出第五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打開量子世界探索新大門
    這也是科學家,了解到的第四種形態。其實在我們的物理研究中,還有第五種物質的狀態,這就是著名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相信大家對於這種物質狀態並不是非常了解,也不了解,這其中隱含著什麼深層次的意義。近期科學家有了全新的發現,朋友們可以加我關注和粉絲,美女小倩會給大家推出,更多的最新科學文章,希望朋友們能夠多多支持,不明白的可以留言,美女小倩會第一時間回復。
  • 中國科學家成功實現「玻色-愛因斯坦凝聚」
    中新社上海七月七日電(記者孫自法)記者今天從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獲悉,該所原子光學研究組的科學家們經過三年的努力,已成功地觀察到了銣原子的「玻色-愛因斯坦凝聚」現象。  「『玻色-愛因斯坦凝聚』專業網站上幾天前已飄起了五星紅旗,認可並向全球發布了我們的實驗結果。」領導這一項目實驗的中國科學院院士王育竹言語欣慰而興奮。
  • NASA利用雷射製冷造超低溫「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
    當溫度低到了極限,原子的運動也變得像同臺起舞者那樣同步,這種奇異的現象被稱為「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為了研究它,科研人員需要將原子冷凍到僅僅高於「絕對零度」的溫度,原子的能量才能趨近最低,並接近絕對靜止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