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落葉》:在與抑鬱症鬥爭的故事中,學會感知愛的能力

2020-12-04 梅三姑娘

起初,想要讀《抓落葉》這本書是被它的內容簡介所吸引。

8歲那年,艾略特就知道抓落葉的秘訣:不是快狠準,而是靜止,先耐心觀察風速和方向,在樹葉猶豫不決迴旋下落的瞬間,輕柔地接住它。他像觀察落葉一樣關注著周圍每個人的期待,他處處讓著哥哥,聽從父母的安排、勤勤懇懇工作、對戀人體貼入微,,,他不再理會自己的感受,不失望、不委屈、不難過、也不再快樂。

根據以上內容,我以為《抓落葉》這本書講述的會是一個悽慘而又勵志的成長故事,然而,當我打開認真讀來卻發現並非我想的那樣,於是有點失望,但是,繼續讀下去又覺得這本書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抓落葉》是美國作家湯米·巴特勒的處女作,講述的是一個年輕人與抑鬱症鬥爭的故事,作者在這本書中饒有創意地設想了一個科幻人類起源,直面生命的光明與黑暗,探討了深刻、嚴肅的人生問題,以及人類因為「出廠設置」有問題而付出的代價。

一、走進抑鬱症患者的內心世界,感受不一樣的生命旅程

《抓落葉》的主人公艾略特是一個想像力異常豐富的小男孩,8歲那年就領悟到抓落葉的秘訣,先耐心觀察風速和方向,在樹葉猶豫不決迴旋下落的瞬間,輕柔地接住它。

01

哥哥迪恩比艾略特大2歲,他們抓落葉的風格完全不同,迪恩東撞西撞追著落葉跑,像把一隻金毛犬突然放到大雁群裡,他抓到落葉的次數很少,但似乎一點也不灰心,他一次又一次迅速出擊,讓人覺得他根本不在乎抓沒抓到。

兩個小男孩一起玩抓落葉的遊戲,誰都想要贏得比賽,但為了讓哥哥高興,艾略特偷偷把抓到的落葉揣進自己的兜裡,假裝輸掉抓落葉的比賽。

這是開篇的這個小故事,讓人覺得艾略特小小年紀心思居然這麼細膩,不但思考問題複雜化,還懂事的有點令人心疼,有點超出同齡人的成熟。

但接下來的事情讓我忽然明白了事情遠遠沒有這麼簡單。

02

兩個小男孩玩著玩著突然下大雨了,哥哥往屋裡跑去,艾略特卻躺在草地上,臉朝上,嘴能張多大就張多大,不由自主地收集著雨水,嘴裡裝滿了雨水不得不吞咽幾口,並且還意識到自己本質上是在一口一口喝掉天空,不由得大笑起來。

暴風雨變得更加猛烈,雷聲再次響起,地面再一次震動,媽媽急切地喊他快點回到屋裡去,言語間滿是焦急又有些恐懼,他卻當沒事一樣。

這樣反常的舉動讓人疑惑又震驚,這孩子莫不是精神有問題吧?

當天晚上,全家人都睡了,艾略特聽著雨聲不但睡不著,還看到了怪物,第二天就把這件事告訴家人,大家自然是不信的,他堅持說自己看到了,並且還認為院子裡的樹是活的,不只是植物意義上的活著而是有生命有意識的活著。

如果說讀到這裡,我們還可以認為是小孩子童言無忌,想像力豐富,分不清想像和現實,愛幻想,愛天方夜譚,那麼接下來的事情就讓人有些感到沉重了。

03

為了讓孩子分散注意力放鬆心情,放棄不切實際的幻想,艾略特全家出遊,期間兄弟兩個極力勸說媽媽下海遊泳,但不幸的是,媽媽突然被海浪淹沒,劇烈拍打著水面,在海浪間隙形成的水流間掙扎,快速朝大海深處漂走。

兄弟倆發現不對勁,哥哥迪恩急忙朝附近的救生塔跑去,找人尋求幫助。而艾略特卻不知所措地站在海灘上,驚恐地看著媽媽越來越小,大腦變得空白。

幸運的是,最終媽媽得救了,爸爸也找到了他們,但是面對爸爸的詢問,艾略特卻說是怪物救了媽媽,對此媽媽很生氣,爸爸也批評了他,並跟他解釋說媽媽是因為遇到了離岸流,被海浪捲走了,這種事在海上經常發生,是正常的現象,與怪物無關。

儘管如此,艾略特依然心有不甘,不過也只能聽從爸爸的話,不再提及怪物之說。

小時候的艾略特行為舉止讓有些反常,長大後的艾略特更是如此。

04

艾略特陪媽媽出門辦事在車上看書,被移動的車輛晃的反胃,吐在了車檔上,媽媽驚慌失措,同時踩了油門和離合器,差點撞在了電話亭上,媽媽又氣又怕,禁止他在車上看書,除此之外什麼也沒說,但幾天後他又犯了同樣的錯誤,在和媽媽一起步行穿過小鎮時埋頭看書,沒有注意到自己走進了來往的車流中,車輛為避開他猛地拐向了對面車道,距離臉只有幾釐米。

除了以上種種經歷以外,《抓落葉》這本書中講述的關於艾略特異於常人的表現還有很多,父母也發現了他的異常,除了給予鼓勵和引導意外,媽媽還帶他去看了醫生。

經過心理醫生的診斷,艾略特並非只是單純熱愛幻想,而是有嚴重的抑鬱症狀,甚至有ZS傾向。

二、學會感知愛的能力,領悟幸福的意義

一個想像力異常豐富的小孩,相信一個怪物救了在大西洋裡溺水的媽媽,媽媽帶她去看醫生,發現有自殺傾向後,我的第一個反應是壓抑所有的事情,用無數的否認一層一層蓋住,置之不理,任憑時間衝刷,只不過多年以後它還在那裡。

抑鬱症狀始終伴隨艾略特,他初中糊塗過了,高中也差不多,在喝酒和熬夜的循環中進入了大學生活。學業將就,愛情也不順利,以失敗告終。

失戀分手時女朋友對他說:「不是說你沒有愛過我,但是我認為你真正想要的是感受到或者,你對我的愛只是活著的比喻。」

事業有成的哥哥對他說:「爸爸總是這麼說,你需要訓練,然後才會有能力做你自己的事情,他說,你的經驗必須趕上你的想像力。」

如果你運氣好,人們會以自己知道的方式愛你,如果你真的非常幸運,人們愛你的方式剛好是你所期待的。如果不是我期望的呢?我想你得知足,被愛已經是很幸運的了。

這種想法很好很有智慧,即便如此依然無法打動艾略特。

他曾說:「這些話像是飛過耀眼天際的群鳥一樣遙遠,而他蜷縮在井底根本不想去觸及,只想逃離。」

縱觀《抓落葉》全文,艾略特是幸運的,儘管他舉止怪異,言語荒誕,但父母依然很愛他,盡力照顧他的情緒,給予更多的關懷和體貼,在他畢業後的很多年,哥哥都聽從父母的安排給予了艾略特很多幫助。

只是,深陷抑鬱的艾略特感受不到大家對他的這份愛,他在自己的世界裡孤獨又自閉地生活著,失去了感知愛的能力,也感受不到幸福的意義。

好在,在故事的結尾,主人公艾略特通過各方面的幫助和自身的努力,最終明白了痛苦和悲傷是生命的一部分,無論理解與否,對個體生命保持敬畏和同情之心努力好好活下去。

三、關於人類起源和未來的故事

貫穿《抓落葉》全文的線索,除了艾略特的人生經歷,還伴隨著關於《創世的故事》和《未來的故事》,科幻劇情讓人感到神秘而又引人深刻思考。

01

其中《未來的故事》中提到:「未來人類可以與死者對話。當然,是有一定限制的。剛死亡的人大腦聯機之後,意識可以繼續「存活」,但是只有三分鐘的時間。這種情況下的對話總是進行的很倉促,而且內容也很實用:密碼是什麼?愛過嗎?誰殺了你?為什麼自殺?回答並不都讓人滿意。」

有些話活著的時候不想說,死了也不會告訴別人。

02

未來每個人都可以買「治癒」按鈕,其實是用來體面ZS的按鈕。當你按下去之後,電腦會檢測你內心深處是否真的放下生命中擔憂、怨恨、後悔、希望和快樂。如果你都做到了,那麼ZS按鈕會幫你實現心願。

大多數人不是真的想ZS,坦然面對自己內心的想法之後,反而感到前所未有的好。

總之,讀《抓落葉》這本書,會讓讀者看到抑鬱症患者心中不一樣的世界,對生命會有更深刻的感悟,其中的科幻劇情也會讓人對生命和未來有更深入的探索,對生命的意義和幸福的含義有更全面的理解。

相關焦點

  • 蘇菲·特納透露,她在《權力的遊戲》中與嚴重的抑鬱症作鬥爭
    《權力的遊戲》明星索菲·特納是實力派的女演員,成功人士也在與抑鬱症作鬥爭。在Phil McGraw博士的播客Phil in Blanks上,Sansa Stark背後的女演員公開了她的心理健康之戰,她認為這是在公眾監督下成長起來的。
  • 《抓落葉》:終其一生,被愛不如自愛,從今天起放下包袱,愛自己
    8歲那年,艾略特就知道抓落葉的秘訣:不是快很準,而是靜止。先耐心觀察風速和方向,在樹葉猶豫不決,迴旋下落的瞬間,輕柔地接住它。但為了讓哥哥高興,艾略特假裝輸掉了抓落葉的比賽。從此這變成了他人生的每一天,他像觀察落葉一樣關注著周圍每一個人的期待。
  • 感知愛的能力比他愛你更重要
    在戀愛中「以為愛」和「以為不愛」是兩個極端的殺手,前者是女性最為受傷,而後者是整個情感受傷。 在你狼狽、醜陋、歇斯底裡的時候,在你們之間的衝突一觸即發的時候,一個真正愛你的男人是有解決這些問題的能力的,能夠讓你看到他是寬容而可靠的。 女人需要的不過就是安全感和愛而已。但是很少有男人有這個力量去給予。
  • 抑鬱症的成因——對負面信息的過分關注
    研究表明,對於負面信息的過分關注也是抑鬱症產生、持續和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與正面或者中性的刺激相比,抑鬱症人群對於負性、悲觀的刺激具有更有效和準確地直覺加工。換句話說,抑鬱症人群對於負面信息的感知能力更強,更傾向於把時間和精力集中於悲傷、壓抑的事件上來,久久走不出來。
  • 文字表達——感知能力
    有時好不容易湊出了一篇文章,剛想鬆口氣,轉眼下一篇文章的時間似乎要到了,內心又開始有壓力了,不知道寫什麼,不知道該怎麼寫,甚至不知道開頭說啥,開了頭又不知道例子該怎麼舉,故事該怎麼描述。總之,所有有關文字表達的可能全是我的問題。雖然自媒體時代沒有人逼你,旁邊的朋友也非常不以為然,「有什麼用啊?」這些很容易讓人放棄自己的這個,在別人看來,有些自討苦吃的行徑。
  • 家長專欄 | 感知能力鍛鍊-觀察力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經常會被孩子各種各樣奇怪的問題問得答不上來,孩子不斷的提出問題,其實是觀察力在發展的一種表現,觀察力是感知能力的一種,通過眼、耳、鼻、舌等感覺器官準確全面深入的感知事物特徵的能力,它是在綜合視覺能力,聽覺能力,觸覺和嗅覺能力,方位和距離,知覺能力,圖形辨別能力等多種能力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觀察力可以說是思維的知覺,是感知發展的最高形式。
  • 用柔弱感知世界是一種能力
    2關注弱者的情懷來源於深切的愛葉院長的話讓我們在這個火熱的季節冷靜地回歸到一個問題的原點:努力學習,成為強者,到底為了什麼?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對父子在街上看到一個可憐的乞丐,父親對兒子說:「你瞧瞧他這落魄的樣子,如果你不好好學習,將來就是他這樣!」
  • 讀繪本,學習「愛的能力」
    經營好各種「關係」是一種基本能力,可以讓人感受到愛和幸福。而這正是「愛與夢想」繪本課程開設的初衷。課程背景小學低年段學生處於人生觀和審美觀的形成期,是自我意識、情緒理解、親社會行為發展的重要階段,也是愛與聯結能力的啟蒙階段。具有藝術、審美、樂趣與教育意義的兒童文學——繪本,對於這一階段的孩子有著獨特的價值。
  • 漂泊的落葉(現代詩)
    風把晨曦掀起一些往事都已啟程奔向心的目的地唯有崇山峻岭阻擋,留下幾許傷痛-撿起一枚落葉,抹平輕輕放進河中思緒,沿著河水急流而下抑揚頓挫,像一種宣洩更像一首戀歌-河的兩岸麥子黃了麥香漫過堤岸>漂泊的落葉若一隻被釣出大海的魚烤焦眼淚卻抓不住擦肩而過的風和遙遙相望的太陽-直到黃昏它看見
  • 抑鬱症是一種需要專業治療的大腦疾病
    住房條件差或者生活水平低可能被孩子視為一種恥辱或者沒面子,對創造性學習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培養產生負面影響,同時還會提高患病和受傷風險。另外,母親患有心理疾病或者濫用物質的孩子面臨很高的家庭不和以及精神問題的風險。精神障礙的「代際轉移」是母親懷孕期間以及嬰幼兒期間遺傳、生物學、心理和社會風險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抑鬱症可以被有效治療嗎?
  • 作者與抑鬱症的鬥爭,SCP-3999我與萬物之中又可化身萬物
    SCP-3999是一位身患抑鬱症的作者創作的,通過這個SCP你將會看到一個難以想像的心理世界。關於SCP-3999的資料是從研究員塔羅蘭的的手機中查詢到的,但其內容錯誤百出,和基金會使用的格式全然不符,但已經可以肯定研究員塔羅蘭被分配負責SCP-3999,3999具有強大的現實扭曲能力!SCP-3999於某一時刻突破了收容,造成了CK級現實重構或者ZK級現實終結末日,但最研究員塔羅蘭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扭轉了這些事件,並將現實拉回正軌。
  • 《風雨哈佛路》:突破逆境的關鍵不是愛,而是感受愛的能力
    雖然現在的部分年輕父母在赤裸裸地表達對孩子的愛的時候毫無障礙,但還是有部分的爸爸媽媽偏向傳統,他們對孩子的愛更多的表現在對孩子有嚴格的要求,希望孩子成才和自我犧牲中,愛之深,責之切。原因就在於她有著極強的感知愛的能力,來自愛的力量伴隨著她、支撐著她、鼓舞著她,讓她沒有放棄自我、自怨自艾,反而發憤圖強、一路高歌。麗斯不放棄自己,就在於她的心裡明白有很多人是愛著她的,她對身邊的愛有著極強的感知能力,她借著這股感知到的愛來進行自我救贖。
  • 我們最終都是那片隨風起舞的落葉,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抓落葉》早就知道自己是個感性的人,看電影、看小說都能把自己哭得稀裡譁啦,為那些劇中人的坎坷命運難過悲傷、也為那些美好的結局而歡欣鼓舞。《抓落葉》這本書,我邊看邊流淚,我想我的身體內是不是也住著一個敏感的艾略特?
  • 摩米baby:從小培養孩子感知愛與美好的能力
    怎樣才是真正地愛孩子?        給孩子成長的空間,心靈的關愛與身體的呵護,培養孩子感知愛與美好的能力,使其在童年時期擁有健康的心智和健全的品格,從而掌握幸福的人生。        這是深圳市陽光鼠時尚科技有限公司站在原點的思考。        17年來,sunroo與孩子們共同成長。
  • 發揚鬥爭精神,主動在大局中找位置、強擔當!今天,市委常委會會議...
    發揚鬥爭精神,主動在大局中找位置、強擔當!,練膽魂、磨意志、長才幹,以問題解決的實效檢驗鬥爭成效,推動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局面。他強調,要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主動在國家戰略大局中找位置強擔當,把初心和使命落實到本職崗位上、一言一行中,奮力推進新時代成都各項事業邁上新臺階。
  • ESP 超感知能力個案解讀
    ExtrasensoryPerceptions, ESP,也可以稱為超感官知覺,超感知能力,也可以俗稱為第六感。對於這個能力,廣為流傳的定義是指一些人能通過正常感官(包括: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現今科學熟悉的感官)以外的通道接收訊息。在科學上,這能力引起了很多爭議和討論。而事實上,伴隨著世界集體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人都有過這種超越三維維度的體驗。
  • 研究揭示多巴胺和血清素在調節人類感知和決策能力方面的關鍵角色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Neuron上題為「Sub-second Dopamine and Serotonin Signaling in Human Striatum during Perceptual Decision-Making」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記錄了人類大腦中參與感知和決策制定的
  • 揭秘多巴胺和血清素在調節人類感知和決策制定能力方面...
    2020年10月23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Neuron上題為「Sub-second Dopamine and Serotonin Signaling in Human Striatum during Perceptual Decision-Making」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記錄了人類大腦中參與感知和決策制定的多巴胺好血清素水平的實時變化情況
  • 抑鬱復康者:抑鬱症可治癒的 7個理由
    抑鬱症又稱抑鬱障礙,我抑鬱時體驗到的有:情緒障礙、情感障礙、認知障礙、語言障礙、睡眠障礙、行為障礙、軀體障礙。既然抑鬱只是一種障礙那就一定有辦法清除,或者提高患者的障礙逾越能力,這就決定了抑鬱的可逆性,也就是說抑鬱症是完全可以治癒的。情緒障礙。
  • 自動駕駛在挑戰中進化的感知能力
    滴滴感知大量使用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來解決問題,但要解決L4自動駕駛的感知問題,並非只是引入最先進的深度學習模型即可解決。本文歸納出感知能力逐步進化的三個階段。並分析了以下幾大難題給感知帶來的挑戰:深度學習模型本身存在的缺陷、多傳感器需要進行揚長避短的融合、低延遲要求和有限算力間的矛盾、難以準確表徵和處理不確定性。最終,對感知的未來發展提出展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