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頭睡鯊 又名格陵蘭鯊、大西洋睡鯊、灰鯊,是一種大型的鯊魚,生活在格陵蘭和冰島周圍的北大西洋海域。壽命可達400歲,是地球上已知最長壽的脊椎動物。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軟骨魚綱 Chondrichthyes
目: 角鯊目 Squaliformes
科: 夢棘鮫科 Somniosidae
屬: 睡鯊屬 Somniosus
種: 小頭睡鯊 S. microcephalus
小頭睡鯊的身長很大,它們的體長可以跟大白鯊媲美。
根據很多文獻,小頭睡鯊最大長度為7.3米。但事實上很多科學家仍然為其真實的體長爭論。
小頭睡鯊與人的比例
在1895年1月,一隻小頭睡鯊在蘇格蘭五月島被獵獲,經過一番量度的工序以後,得出的結果是:長6.4米,重1020公斤。這種動物的生長速度非常慢,大約每年只長1釐米。
小頭睡鯊跟大部分的鯊魚一樣,有很典型的鰭。它們有一個很顯著的特徵,就是其吻前突出的骨,它們的牙齒很小,鼻孔很大。後者大多可在快速行動的掠食者(鯊魚)中看到。
小頭睡鯊的牙齒
小頭睡鯊屬深海鯊魚,它們可居於海底達2000米之處。
它們以緩慢而出名,當被人類捕到時,甚至僅用一隻手就可以抓住它們。
對人類友好,沒有攻擊記錄。
但是它們的食物儘是一些身手敏捷的動物,如魚和海豹等。人們甚至在部分小頭睡鯊的腹中找到馴鹿、馬和北極熊屍骸的一部分。曾經有一次,有人在其腹中找到一頭完整馴鹿的屍骸(不包括其叉角)。
小頭睡鯊更會同類相食,它們之所以不怕彼此肉中的毒,是因為它們對那種鯊魚毒有抗禦能力。
一種寄生的橈足動物「Ommatokoita elongata」,會在小頭睡鯊的眼部吃其角膜,這令小頭睡鯊的角膜組織損壞,造成局部失明。但並不是所有的小頭睡鯊都有這個問題出現。
除此之外,研究顯示小頭睡鯊可在黑暗中感應光線。這種橈足動物是一種黃白色的生物,可造成生物發光,故若其在小頭睡鯊的眼中,並非全無好處,至少可以成為小頭睡鯊的獵物的誘餌。這也就是為什麼行動比緩慢的小頭睡鯊迅速的獵物能被其吃掉的原因了。
小頭睡鯊壽命可達400歲,是地球上已知最長壽的脊椎動物,其長壽主因是,這種動物的生長速度非常慢,大約每年只長1釐米,在150歲時性發育才達成熟階段。
依放射性碳定年技術測得資料推算,小頭睡鯊的平均年齡大約為272歲(保守估算),最長壽命可超過400歲(392±120年)。科學家說,它們長壽的重要因素就是「慢慢長」加上「慢慢活」。
生物學家到迄今為止仍對其繁殖和生活史知之甚少,現時所知它們為卵胎生的。
小頭睡鯊的肉是含有毒的,即很多軟骨魚類的肌肉和體液內都含有的三甲胺氧化物。在經過其他動物的消化系統時,三甲胺會分離出來,對動物或人造成的效果就像喝醉了酒一般。
有時,雪橇狗會不小心吃了小頭睡鯊的鮮肉,由於神經毒素的影響,它們會無法站立起來。
小頭睡鯊目前面臨的生存威脅主要來自漁業捕撈、漁網纏繞和海洋的汙染。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動物世界」
微信公眾號:iltawcom
郵 箱:iltaw_tg@sina.com
感謝大家的支持
讓我們做得更好 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