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谿:「青團」青瓷志願服務傳播青瓷文化

2020-12-05 浙江在線

「我們對青瓷不是很了解,請問有講解員嗎?」「稍等,馬上幫你們安排。」上周末,上林湖越窯博物館來了一批餘姚的客人,青瓷志願驛站的「青團」志願者一邊提供免費茶水、免費充電等服務,一邊幫忙預約講解員。「簡直是VIP待遇,服務周到。」遊客王先生點讚志願者。

  橋頭鎮團委與上林湖越窯博物館聯合建立的青瓷志願驛站是「青團」青瓷志願服務項目的其中一項內容,驛站設立了志願服務清單,為前來參觀的遊客提供講解預約、問詢引導、免費茶水、免費充電、車胎充氣和提供愛心雨傘、工具箱、針線包、醫藥包9項服務。

  「我們還有一支專業的青年講解隊伍。」上林湖越窯博物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博物館組建了一支由團員青年組成的專業講解隊,為國際友人提供中英文雙語講解。去年,該講解隊為「中國尋根之旅」夏令營海外華裔青少年、紐西蘭奧克蘭市伯克戴爾中學訪問團等國際代表團提供了講解服務。今年,鎮團委將通過開展青瓷文化講解業務培訓,組建一支由鎮機關青年幹部、在校青少年、志願者等組成的志願講解團,為博物館再添新力量。

  用青春的力量講好慈谿故事,傳遞慈谿「好聲音」。「青團」青瓷志願服務項目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加大青瓷文化的傳播力度。鎮團委積極邀請高校參與,讓各地青年來橋頭感受青瓷魅力。去年,該鎮主動對接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開展青瓷文化主題社會實踐,與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慈谿分院籤訂大學生實踐基地合作協議,共建大學生志願服務基地,以此來建立青瓷文化實踐長效機制。項目承辦「慈愛助黔、有福童享」公益夏令營走進慈谿橋頭、博物館「小候鳥」夏令營等活動,與來自五湖四海的青少年朋友分享青瓷歷史和文化,不斷擴大橋頭青瓷文化美譽度。

  「走出去,先要走進我們自己的青少年心裡。」鎮團委相關負責人說,首先要把家鄉青瓷故事講給該鎮的少年聽,增強他們的家鄉榮譽感。據統計,去年以來,已開展「青瓷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5次,分別走進橋頭鎮實驗學校、橋頭鎮中心小學等學校,共計送去5堂青瓷課。

  從校園走向社會,從國內走向國際,橋頭鎮與上林湖越窯遺址文保所通過開展「越窯心、海絲情」對外交流系列活動,以上林湖越窯青瓷校園展、越窯考古講座、繪製瓷板畫、甌樂體驗等形式向東南亞、中亞、非洲多國青年以及在校大學生全方位立體式展現青瓷之美,增進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為慈谿青瓷文化的發揚傳承增添新的活力。

相關焦點

  • 越窯青瓷燒制技藝
    中國青瓷從創始到鼎盛到衰退,先後經歷了漢、魏晉、五代十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一千八百年前,浙江慈谿上林湖一帶已是窯場密集、作坊林立沿湖幾十公裡,有龍窯上百座,因古代上林湖地屬越州,故名越窯。就是在這些越窯的龍窯裡,中國最早的成熟瓷器青瓷誕生了。越窯青瓷也因此有了「母親瓷」的美名。
  • 短暫的隋朝青瓷文化
    隋朝文化面貌帶有濃厚的北朝色彩,由於隋建都大興,政治中心在北方,南方的物品和工藝技術更多為北傳,瓷風北漸,北方的制瓷業也得以迅速發展,進入一個新的時期。隋代的瓷器繼承了前朝的傳統仍然以青瓷為主流,分南北兩個系統。
  • 中西文化的碰撞與融合,當插畫藝術遇上龍泉青瓷!太驚豔了!
    在合璧興陶瓷藝術館2019國際特展《絲路畫瓷語·桌子上的青瓷》中,我們看到插畫藝術的另外一種表達方式,即當一種藝術遇到另外一種藝術的時候,碰撞出了一種新穎、獨特、內涵豐富的新的表達方式,原來插畫和青瓷兩種藝術形式竟然可以這樣演繹。
  • 北宋鄧窯魚水菊瓣紋青瓷釉碗
    2019年6月27日,經河南考古研究院研究員郭木森鑑定:此碗為北宋晚期(政宣年間)鄧州民窯為地方州府官窯燒造青瓷的標本器。  為考證鄧州古城建築工地新出北宋晚期鄧窯青瓷與其他窯口青瓷不同特徵,筆者購閱清代藍浦撰《景德鎮陶錄》(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年5月版)發現,藍浦對葉寘《坦齋筆衡》、顧文薦《負暄雜錄》記載的定窯、衛州、唐州、鄧州、耀州、汝窯、龍泉州府官窯、汴京官窯,燒造青瓷的年代、地域、特徵、色質等差別,著述十分明白。如「定窯,宋時所燒,出直隸定州,有南定器、北定器。
  • 龍泉青瓷|硬核!世界各博物館藏龍泉窯瓷器薈萃
    元龍泉窯纏枝牡丹紋獸耳銜環瓶 託普卡帕宮 在我們的鄰國——日本,我們可以看到大量龍泉青瓷,這源於日本人當年對中國文化的敬慕之心。 元龍泉窯點褐彩玉壺春瓶 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 對於日本人而言,龍泉窯青瓷不僅僅是先進中國文化的代表,同時也與他們所崇尚的禪宗相契合。
  • 《神武4》電腦版:新寵青瓷姬染色大賞 霸氣金閃閃or粉色萌萌噠
    神武大胖熊,陪你看遍光華繁榮,你們的大胖熊又回來了~前面幾天胖熊帶大家領略的青瓷姬強度與培養思路,今天我們將著重把目光放在她萌動可愛的外表上,和胖熊一起賞一賞遊戲當中精心設計染色之後的百變青瓷姬。首先,我們看到這位玩家一反原版青瓷姬可愛清純的萌系風格,選擇了大膽豪放的紅白配色。這樣的搭配仿佛使刻板印象中的青瓷姬出現了一種全新形象。在染色搭配當中,紅色會給人一種熱烈、奔放、成熟、優雅的一種感覺,而白色會給人一種乾淨、直爽、大方、莊重的感覺。這隻青瓷姬火紅的雙馬尾在銀白色裙子與首飾的襯託之下顯得更加豔麗、搶眼。
  • 梅紅玲青瓷藝術特色:造形清雅 釉色翠青如玉
    自參加工作以來,梅紅玲潛心青瓷新產品的研究、開發和製作。努力提高創作設計水平,積極參加相關學術研討會和各類全國性會展,與其他門類的陶瓷同行切磋技藝,不斷提高自身的藝術涵養。2002年(杭州)國際民間手工藝品展覽會上,她創作的青瓷作品《春色》被評委會授於金獎。
  • 從茶、香、文房、陳設之器,看龍泉青瓷在宋元明時期的發展
    展覽既梳理了北宋到明代的龍泉青瓷的發展脈絡,又反映出宋、元、明三代士大夫生活起居的文化縮影。展期將至4月21日。明代 鏤空套瓶中國近代陶瓷專家陳萬裡曾說,「一部中國陶瓷史,半部在浙江;一部浙江陶瓷史,半部在龍泉。」展覽現場五代 龍泉葵口小杯龍泉窯始燒於三國兩晉時期,結束於清代,延綿長達1600多年,是中國制瓷歷史上最長的一個瓷窯系。
  • 嶽州窯:曾是與越窯齊名的全國青瓷中心,主打產品是泡菜罈
    這裡的殘片除了青瓷還有硬陶,不過,青瓷殘片的種類明顯多於硬陶。難道陶和瓷在青竹寺窯爐裡是混燒的?楊寧波給出了肯定的回答,因為這時的青竹寺窯正處在印紋硬陶與青瓷混燒向專燒青瓷過渡的階段。而漢晉時期的龍窯一般前端的火膛燒火,窯床大概在15米以內,越往後窯溫越低。若是混燒,燒制青瓷比陶的溫度要高,青瓷一般更靠近前端,硬陶則更靠近窯尾部。
  • 麗水這位省三八紅旗手的青瓷作品入選世界網際網路大會
    麗水這位省三八紅旗手的青瓷作品入選世界網際網路大會 2020-11-26 19: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其實它們屬於青瓷
    青瓷,一直以來都是古代瓷器中最名貴的瓷器之一,早在商周時期就出現了原始青瓷,三國兩晉南北朝後,南方和北方所燒青瓷開始各具特色。我國歷代所稱的縹瓷、千峰翠色、艾色、翠青、粉青等瓷,都是指這種瓷器。唐代越窯、宋代官窯、汝窯、龍泉窯、耀州窯等,都屬於青瓷系統。有「青如玉,明如鏡,聲如磬」之美稱。
  • 楊梅時節慈谿喜迎四方客,寧波電視臺知名主持人來發來啦!
    2020-06-04 18:06 |慈谿發布
  • 青團故事|萬人規模的「青年公益社區」是如何煉成的?
    「地球一小時」是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所提出的一項全球性節能活動,今年青團社作為官方合作夥伴,為主辦方招募志願者並開展線上傳播活動。除了藍信封,馬天天還在過很多線上公益活動:疫情期間,他通過青團社,報名成為線支援武漢疫區線上服務志願者,加入「京鄂iWill志願者聯合行動」,參與到救災工作中。
  • 中華絢爛的文化,瓷器的英文名叫China!
    秦漢時期的一個特點是看重繪圖紋飾,將那個時代的文化魅力展現的淋漓盡致。比如:瓦當圖案設計優美,字體如行雲流水,變化多端。還有一些雲頭紋、幾何形紋、饕餮紋、動物紋等等都有,而且極具時代特色。典型代表自然就是兵馬俑,與真人沒有什麼不同,而且也有自己的形態,神色兼備。
  • 慈谿網上政務服務大廳正式在「慈谿發布」上線啦
    慈谿網上政務服務大廳正式在「慈谿發布」上線啦 2020-12-31 21: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聚焦「重要窗口」 聚力龍泉復興 奮力打造一座獨具匠心的文化名城
    30年來,我們以面向世界的視野弘揚區域特色文化,擦亮了青瓷寶劍的金字招牌。我們始終堅持放大格局弘揚龍泉特色文化,深入挖掘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龍泉榮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化先進縣(市)、中國陶瓷歷史文化名城等稱號。2006年,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龍泉寶劍傳統鍛制技藝雙雙入選首批「國家非遺」。2009年,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成為全球陶瓷類唯一的「人類非遺」。
  • 「那家小館」北美地區行政總廚田勇:搭建傳播中國美食文化的橋梁
    新華社洛杉磯6月10日電 專訪:搭建傳播中國美食文化的橋梁——訪「那家小館」北美地區行政總廚田勇  新華社記者譚晶晶  古樸莊重的仿清式裝潢,宮燈高懸,古樂悠揚,室雅花香。青瓷碗碟盛放的一道道官府佳餚,讓食客們仿佛置身昔日府邸,大快朵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