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熊數量急劇減少,所有人都是罪魁禍首

2020-08-29 趣你媒

你知道嗎?北歐是世界公認全球最環保、最幸福的地區,那裡的冬天特別美,猶如冰雪王國一般,無論是震撼人心的極光,還是連綿不絕的冰川,都是大自然最好的饋贈。

一檔國內關注環境保護、呼籲保護環境的旅行綜藝節目揭開了北歐那層神秘的面紗,節目組去到了挪威,那個「最綠色的環保國家」,他們去探訪北極,去尋找北極熊。

然而,節目組卻一無所獲,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兒呢?

全球氣候變暖加重,冰川融化情況加劇

節目組登上了尋找北極熊的船,但他們最終都沒有見到北極熊的身影,當地的船長告訴他們,北極熊、海獅等動物都曾是這片冰雪王國的主人,但是因為全球氣候變暖,冰川日漸消失、陸地懸崖出現,致使它們的生存環境變得越來越惡劣,而它們的數量也在減少。

冰川慢慢成為冰山,海平面漸漸上升,北極熊最後的棲息地將不復存在,它們為了生存為了找尋新的環境,只好橫渡海洋,但往往會因為體力不支而死掉,那些最後到達陸地的北極熊進入人類居住地,但冰雪才是它們賴以生存的環境,也無法狩獵,最終等待它們的,也就只有死亡。

而人類,便是罪魁禍首,我們焚燒石油、焚燒煤炭、砍伐森林都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溫室效應導致地球溫度上升,加劇冰川的融化。

海洋垃圾觸目驚心,保護環境刻不容緩

據相關資料顯示,目前全球每年有800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海洋垃圾影響海洋的景觀,也會威脅航行的安全,還會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健康產生影響。

海龜的胃裡全是塑料垃圾、海豹被廢棄漁網纏住、白鶴在垃圾掩埋場覓食.....

或許有人會說,社會的發展必然會失去些什麼,可是,環境遭到破壞,最終還是傷害我們人類自己,海洋生物的胃裡面不再有食物,那些海洋垃圾可能會成為微塑料,說不定最後會進入人類的肚子,你看,生物圈就是如此。

所以,保護環境並非只是說說而已,要拿出實際行動,個人的力量或許是渺小的,螞蟻那麼小一隻,但上千上萬隻螞蟻足以搬動一隻大象,積少成多,團結便是力量。

保護環境從學會垃圾分類開始

2019年,上海成為第一個中國垃圾分類試點的城市,那段時間流行一句話「垃圾分類才是時尚」,走親訪友第一句話就是「您會垃圾分類了嗎?」,現今,我國多所城市已經開始實施垃圾分類制度,垃圾分類不僅僅是時尚,更是保護環境的第一步。

文明的進化必將帶來傷害,正如第一次工業革命後的英國,城市汙染嚴重。

社會經濟的發展取得巨大成效的今天,保護環境才是人類文明最終的歸宿。

相關焦點

  • 小熊貓的數量急劇減少,它的天敵是什麼?
    當然近年來小熊貓的數量急劇減少也說明人類是它的最大天敵。 小熊貓的天敵是什麼 1.黃喉貂 黃喉貂可能是小熊貓天敵中最難被想到的動物,因為它的身形幾乎和小熊貓差不多大,都在
  • 外媒:專家稱全球暖化或導致北極熊數量減少3成
    參考消息網11月20日報導 外媒稱,專家表示,由於全球暖化造成北極海冰融解,到本世紀中期,北極熊數量可能減少超過三成。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1月20日報導,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報告顯示,目前全球約有22000至31000頭北極熊,但由於它們棲息的海冰日益縮減,生存越來越困難。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物種存續委員會的凱特說:「我們預計未來35至40年,(北極熊數量)將減少三成以上。」
  • 科學家最新警告:2100年北極無冰,所有19個北極熊種群將面臨滅絕
    據美國《紐約時報》報導,科學家們於7月20號表示,如果全球持續變暖,隨著北極海上的冰的減少,到本世紀末,北極熊可能會瀕臨滅絕。有研究人員稱,從阿拉斯加附近的波弗特海到西伯利亞北極地區,幾乎所有的19個北極熊的亞種群都將面臨滅絕,因為海冰的消失將迫使它們上岸,以至於它們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將無法獲取食物。
  • 2018北極熊現存數量,北極熊或將滅絕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被看北極熊體型很笨重,其實它無論是速度還是其它方面的能力都是非常優秀的,而且它還是出色的遊泳健將,它們大部分時間都處於「靜止」的狀態,睡覺、休息能夠更好的節省體能消耗,小部分時間用來在陸地上行走尋找食物,不過北極熊之間也會經常發生搶奪食物的行為。
  • 野外北極熊最新消息,2019年野生北極熊數量呈下降趨勢!
    據最新消息稱,近日野生動物學家對北極熊進行了一系列的追蹤調查,了解到它們的最新分布,目前大部分北極熊都生活在加拿大和格陵蘭島附近,俄羅斯、挪威地區分布較少,據統計2019年野生白極熊數量穩定在2萬隻左右,不過由於冰川的減少,以及人類的幹涉,導致它們的數量呈下降趨勢,需要完善各方面的保護措施
  • 為什麼南極沒有北極熊?如果把北極熊放到南極能活下來嗎?
    北極熊,正如它們的名字那樣,生活在北極,而不是南極洲。在南極洲,你會發現企鵝、海豹、鯨魚和各種海鳥,但從來沒有北極熊。 儘管北極和南極地區都有大量的冰雪,但北極熊仍然堅守在北方。
  • 北極海冰減少 影響的不僅僅是北極熊的家
    原標題:北極海冰減少 影響的不僅僅是北極熊的家   北極海冰減少 影響的不僅僅是北極熊的家   海冰曾是北冰洋的「甲冑」,如今「甲冑」越來越薄、越來越軟,有些已變成「輕紗」。海冰變化不是孤立事件,而是一個能引發海洋和大氣一系列變化的導火索。
  • 真相:北極熊的數量穩中有升,今年夏天並不難熬
    如果你居住在加拿大,有朋友擁有北極熊的狩獵許可,那你也會發現,政府發給因紐特人的北極熊狩獵許可數量 (hunting quota),今年還有所增長。   酷熱的2018,北極熊數量在下降還是上升?
  • 海冰減少將導致北極熊處境更危險
    近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等機構研究人員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研究稱,北極熊的新陳代謝速度比以往更快,這意味著北極熊需要更多的食物才能存活。在全球變暖導致海冰日益減少的情況下,北極熊覓食更加困難,處境將變得更加糟糕。春季北極海冰情況較為理想,是北極熊狩獵的最佳季節。
  • 冰川融化帶來負面影響:北極熊數量下降
    最近,科學家研究發現北極冰川融化對北極熊也產生了影響。    在未來35年至41年內,北極熊的數量將大幅下跌三分之一,從2.6萬頭降至1.7萬頭。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也已將北極熊列為「脆弱」物種。    全球氣候變化導致的海冰的減少直接阻礙了北極熊的覓食和生存能力。北極熊利用海冰來接近它們的獵物海豹,而且一些海冰漂浮區域的獵物非常多。
  • 盜獵猖獗,非洲象數量急劇減少
    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此前公布的報告,象牙盜獵猖獗導致非洲象數量在2006—2015年期間減少了約20%。過去10年是非洲象盜獵最為猖獗的10年,估計現階段非洲象數量約為41.5萬頭,較2006年減少了11.1萬頭。坦尚尼亞曾經擁有最多的非洲象群,該國2015年的統計稱,2009—2014年期間,該國非洲象從10.9萬頭銳減至4.3萬頭。
  • 海冰自然棲息地因全球變暖而縮小 北極熊面臨滅絕風險
    一項研究警告說,大部分北極熊種群到2100年面臨滅絕的危險,因為它們的海冰自然棲息地因全球變暖而縮小。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7月20日報導。這項研究稱,這種食肉動物將被迫遷徙至陸地上,在那裡,狩獵對它們來說是不可能的。因此,這些北極熊將被迫依靠脂肪儲備生存,這對它們來說是一個無法持續的選擇。
  • 北極海冰減少 影響的不僅僅是北極熊的家
    北極海冰減少 影響的不僅僅是北極熊的家海冰曾是北冰洋的「甲冑」,如今「甲冑」越來越薄、越來越軟,有些已變成「輕紗」。海冰變化不是孤立事件,而是一個能引發海洋和大氣一系列變化的導火索。北極海冰減少究竟會帶來哪些影響?為此,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本世紀中葉北極或將無冰氣候變化最明顯的跡象之一,就是北極海冰覆蓋範圍——海冰密集度超過15%的區域正在急劇縮小。9月是北極海冰覆蓋範圍最少的月份,自1979年有衛星觀測記錄以來,北極9月份海冰在以每10年12.9%的速度減少。事實上,其他月份北極海冰覆蓋範圍也都呈現減少趨勢。
  • 北極海冰減少,影響的不僅僅是北極熊的家……
    圖為站在挪威斯瓦爾巴特群島融化海冰上的北極熊視覺中國供圖北極海冰真的會越來越少甚至消失嗎?北極海冰減少究竟會帶來哪些影響?為此,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本世紀中葉北極或將無冰氣候變化最明顯的跡象之一,就是北極海冰覆蓋範圍——海冰密集度超過15%的區域正在急劇縮小。9月是北極海冰覆蓋範圍最少的月份,自1979年有衛星觀測記錄以來,北極9月份海冰在以每10年12.9%的速度減少。事實上,其他月份北極海冰覆蓋範圍也都呈現減少趨勢。
  • 調查:冰川融化將令北極熊數量下降三分之一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7日報導,一項研究發現,由於北極冰川融化帶來的負面影響,在未來35年至41年內,北極熊的數量將大幅下跌三分之一,從2.6萬頭降至1.7萬頭。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也已將北極熊列為「脆弱」物種。全球氣候變化導致的海冰的減少直接阻礙了北極熊的覓食和生存能力。北極熊利用海冰來接近它們的獵物海豹,而且一些海冰漂浮區域的獵物非常多。由於海冰面積的縮減,一些北極熊的數量已經下降,其他的北極熊也出現了營養不良的問題。研究者們根據衛星數據和電腦模擬技術,將一代北極熊壽命與海冰形成聯繫起來。
  • 人類活動使海洋生命減少一半 珊瑚礁急劇減少
    據世界自然基金會最新報告顯示,過去二十年裡,海洋物種的數量下降了49%,有些魚類的數量更是減少了75%。除了魚類,報告還顯示,珊瑚礁、紅樹屬樹木、海草都在急劇減少,然而,這些海洋物種形成了海洋食物鏈,滿足著我們對海洋食物的需求。那些生活在珊瑚礁裡的海洋物種中,至少有25%以上的種類為8億人帶來了經濟利益、社會和文化價值,珊瑚礁的減少將成為我們人類社會的一個重大災難。
  • 中國鱟數量急劇減少 兩岸專家呼籲拒食「海洋鴛鴦」
    原標題:中國鱟數量急劇減少 兩岸專家呼籲拒食「海洋鴛鴦」 然而,這樣一種「祖宗」級的生物,卻在短短幾十年間,因人類的濫捕濫食和對其棲息地的破壞,從數量繁多,到蹤跡難覓、瀕臨滅絕。   早在1993年,我省就已把中國鱟列入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但是,這20多年,恰恰也是中國鱟數量銳減最嚴重的時期。可見,我們的保護還遠不到位。   又是一年「七夕」到,保護中國鱟這個沉重的話題再次被提起。
  • 最新研究警告:北極熊或將在本世紀末滅絕,北極可能夏季無冰
    近年來,受全球變暖影響,站在北極食物鏈頂端的北極熊已成為瀕危物種代表,骨瘦如柴的北極熊拼命尋找食物的畫面也讓不少人為之動容。《自然氣候變化》雜誌20日發布的研究又帶來另一個可怕預警:如果人類不能阻止全球變暖,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
  • 北極熊或將在2100年滅絕,原因並非全來自我們,更多源於它們自身
    最終發現所有的棲息地都存在這樣一個趨勢,即海冰在春天后撤越來越早,在秋天前進越來越晚。研究人員還指出,在這35年之間,每年出現海冰最大值與海冰最小值之間延長了整整9周。海豹的數量減少,意味著北極熊能捕食的海豹數量也在減少,而海豹是北極熊的食物主要來源,也就意味著北極熊捕食的難度越來越大,能存在身體中用於度過的夏天的能量也越來越少。
  • 北極熊生活在北極,放在南極可以存活麼?為什麼沒有南極熊?
    萌寵大家庭的小趣事,我是原創作者給我的愛只能說聲謝謝,為大家寫萌寵圈的原創小作品北極熊一直生活在北極,那麼它們能夠在南極生存下去麼?有些人認為是可以的,有些人認為不行。他們各自有各自的道理。所以近年來北極浮冰因為溫度逐年升高的原因,很多都融化成液體,北極熊在茫茫大海上沒有捕食能力,又遊不回最近的島嶼上。上述種種原因導致北極熊的數量急劇減少。現在北極熊生活在水深火熱的環境中,沒有了浮冰的北極圈,熊類生活艱難。南極就不一樣了,南極洲巨大無比,食物豐富,海鳥和企鵝數量超多。南極大陸廣闊,還有青青大草原,環境比北極好上很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