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北歐是世界公認全球最環保、最幸福的地區,那裡的冬天特別美,猶如冰雪王國一般,無論是震撼人心的極光,還是連綿不絕的冰川,都是大自然最好的饋贈。
一檔國內關注環境保護、呼籲保護環境的旅行綜藝節目揭開了北歐那層神秘的面紗,節目組去到了挪威,那個「最綠色的環保國家」,他們去探訪北極,去尋找北極熊。
然而,節目組卻一無所獲,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兒呢?
全球氣候變暖加重,冰川融化情況加劇
節目組登上了尋找北極熊的船,但他們最終都沒有見到北極熊的身影,當地的船長告訴他們,北極熊、海獅等動物都曾是這片冰雪王國的主人,但是因為全球氣候變暖,冰川日漸消失、陸地懸崖出現,致使它們的生存環境變得越來越惡劣,而它們的數量也在減少。
冰川慢慢成為冰山,海平面漸漸上升,北極熊最後的棲息地將不復存在,它們為了生存為了找尋新的環境,只好橫渡海洋,但往往會因為體力不支而死掉,那些最後到達陸地的北極熊進入人類居住地,但冰雪才是它們賴以生存的環境,也無法狩獵,最終等待它們的,也就只有死亡。
而人類,便是罪魁禍首,我們焚燒石油、焚燒煤炭、砍伐森林都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溫室效應導致地球溫度上升,加劇冰川的融化。
海洋垃圾觸目驚心,保護環境刻不容緩
據相關資料顯示,目前全球每年有800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海洋垃圾影響海洋的景觀,也會威脅航行的安全,還會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健康產生影響。
海龜的胃裡全是塑料垃圾、海豹被廢棄漁網纏住、白鶴在垃圾掩埋場覓食.....
或許有人會說,社會的發展必然會失去些什麼,可是,環境遭到破壞,最終還是傷害我們人類自己,海洋生物的胃裡面不再有食物,那些海洋垃圾可能會成為微塑料,說不定最後會進入人類的肚子,你看,生物圈就是如此。
所以,保護環境並非只是說說而已,要拿出實際行動,個人的力量或許是渺小的,螞蟻那麼小一隻,但上千上萬隻螞蟻足以搬動一隻大象,積少成多,團結便是力量。
保護環境從學會垃圾分類開始
2019年,上海成為第一個中國垃圾分類試點的城市,那段時間流行一句話「垃圾分類才是時尚」,走親訪友第一句話就是「您會垃圾分類了嗎?」,現今,我國多所城市已經開始實施垃圾分類制度,垃圾分類不僅僅是時尚,更是保護環境的第一步。
文明的進化必將帶來傷害,正如第一次工業革命後的英國,城市汙染嚴重。
社會經濟的發展取得巨大成效的今天,保護環境才是人類文明最終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