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出好的研究問題

2021-01-11 EditSprings科研視點

科學研究中最重要的是一個好的科學研究難題。難題的實質能夠是演繹的,聚焦點於特殊的變量、關係,或是是梳理的,宏觀地敘述結構和系統。這個問題的回答務必合乎科學研究的目地。

定量研究問題

定量研究側重於可測量的變量及其相關性。用相互關係和實驗兩種方法來表現。關係問題可能是組織管理領域最常見的問題,因為這種問題可以通過調查來研究。儘管科學研究關聯難題不容易明確邏輯關係(這一總體目標只有根據試驗和優秀的定性研究方式來完成),但我們可以假定一種能夠根據方式開展幹涉的關聯。

在管理方法和機構調研中,有二種常見的定量分析難題種類。第一個是關係問題:獨立變量和依賴變量之間的關係是什麼?第二個是差異檢測問題:A組和B組(獨立變量-定類數據)在依賴變量上有什麼關係?

實驗問題側重於獨立變量、依賴變量間因果關係的鼎力相助。對組織和管理的研究並不經常進行,因為我們幾乎無法控制所有的變量,但這在運籌學中非常普遍。儘管在機構科學研究中應用實驗方法很有趣味性,但終究試驗是科學研究的「金標準」,因此組織協調行業的學者依然會應用相近的實驗方法。

定性研究問題

要探索/發現一種現象的本質,我們不僅要描述它,而且要解釋它的原理。有時這些問題並不預先確定具體的因素或結構,而是問一些關於它們的問題。例如,我在CEO的領導風格變革研究中使用了一些定性問題。其中之一是「掌門人的領導風格行為的關鍵是什麼,如何影響表達的進步」。這是一個高度歸納的紮根理論研究。領導行為不是預先確定的,但是可以通過研究大致確定。

類演繹性,描述性和探索性的問題是典型的開放性問題,並且能夠支持基礎歸納方法。一些學者主張採用類演繹法進行定性研究,而類演繹法直接來源於結構、關係、背景等概念框架。

假設

問題只是問題,它們不包含答案,假設是問題的預期答案。科學研究難題一直涉及到基礎理論創設和探究性科學研究,而後面一種一直選用靈便、可變性、判定或混合的方式。問題+假設通常與理論檢測研究相關,而後者通常是固定的並使用定量方法。

最難的是:如何建立假設?假設不是一種隨機的猜測,而是基於前人研究成果的邏輯推理,能夠檢測前人研究構建的理論。也就是說,這一假設是基於這樣一個事實,即某一理論已經被以前的研究所確立,並且正在等待檢驗。很少有研究包括理論建立和假設檢驗。

特別聲明:本文為艾德思(EditSprings)原創文章,並由我司官方帳號在相關平臺進行統一推送,禁止一切未經授權的轉載抄襲行為!如需轉載請聯繫我司獲取授權,並註明詳細出處來源。

相關焦點

  • 如何提出研究問題和研究假設
    這就是要提出你當前要著手研究的問題是什麼?我主張是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研究方向要訂得長遠,研究問題要定得具體。 研究問題(Research Question)究竟是指什麼?a.  首先必須是你有興趣去研究的一個問題;b. 是具有挑戰性的吸引人的問題;c.  是與已有知識密切有關的問題,通過研究這個問題,其答案可以加深或擴大我們原有的認識;d.
  • 如何提出研究問題和研究假設? 科學研究的方法(二)
    如何提出研究問題和研究假設?(1、2節請見本系列第一篇)在上節中(閱讀文獻與綜述的寫作),我講到對於剛進入研究領域的科學工作者,首先是需要進行閱讀文獻與寫作綜述。切記:「Garbage in, garbage out」,好的研究結果來自於提出好的研究問題。科學工作和成果是要逐步積累的,這就像打仗一樣(雖然我沒有打過仗,但很喜歡看描寫戰爭的歷史小說),總的目標是消滅一個集團軍或攻下一座城市,但真正打起來,還是要以每次消滅一個連、一個營,攻佔一個據點為一次行動的目標。一個成功的科學家就應該像一個將軍,他會在一個領域發表一系列的文章。
  • 開題報告如何寫「研究背景與問題的提出」?
    (研究目的與研究意義) 學術界是如何研究這個問題的?(文獻檢索與研究動態) 你從哪幾個方面研究這個問題?(主要研究內容,即研究問題的展開) 你準備如何研究?(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 你的研究有何新意?(研究特色與預期創新點) 你如何呈現論文內容?
  • 怎樣提出研究問題?四象限法
    關於如何提出一個有效的研究問題,大部分人都覺得有難度,主要原因在於我們總是嘗試找一個他人沒有研究過的切入點。這是一種非常傳統而且人們使用非常多的提出問題方式,難度非常大。這種方式違背了一個常識——原始創新是別人沒有做過的東西,但是大部分創新都不是原始創新,而是跟隨式創新、模仿式創新、集成式創新,都是一些難度相對小的創新的狀態。
  • 研究假設的提出
    本文節選自《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研究問題明確之後,接下來就要提出研究的假設。不管有沒有明確寫出假設,一項研究很難迴避這個環節。假設實際上是研究者在綜合了以往研究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經驗和能力,對所研究問題的一個預先判斷。假設如果得到驗證,問題就解決了;相反,則要提出新的假設。那麼,如何才能將問題轉化為假設呢?
  • 研究生不能提出好問題?北大原常務副校長:研究生應做自己課題的「主人」
    我想在那樣的環境裡,是不怕研究生提不出問題的,至於是不是「好的」,那就不要計較了。所以恕我直言,這一問題應改為「我國目前有多少研究生導師能夠經常提出科學問題。」在此,我把「研究生」改為研究生導師已是大不敬了,還進一步將形容詞「好的」去掉。因為在我看來,在科學上能夠提出「好」問題,就已經是能做出大貢獻的科學家了。
  • 原子理論的提出與研究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小林看天下事,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原子理論的提出與研究。原子理論近2500年前,古希臘人最早提出了物質是由一塊塊的原子組成的,但他們沒法進行實驗來證明這個理論。19世紀初,約翰·道爾頓用現代科學的認識,重新提出了這一理論。今天,這個理論已經成為我們理解化學和基礎物理的基礎。原子理論認為,物質不是連續的。把一塊材料切成兩半,再繼續切成兩半,一直不停,直到最後沒有辦法再把它分割開來。這時剩下的東西就是原子,它是任何化學元素的最小組成部分。
  • 塵封檔案:50年前「雙百」方針是如何提出的
    本文摘編當年毛澤東提出「雙百」方針的經過,以饗讀者。   「解決歷史問題還是自由爭鳴好」   建國後頭幾年,中國不但在經濟建設領域,就是在意識形態甚至自然科學方面,都全方位向蘇聯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教條主義的傾向,有的甚至教條到滑稽可笑的地步。
  • 數字金融時代如何保護好消費者權益?數禾科技提出建議
    數字金融時代如何保護好消費者權益?數禾科技提出建議各行各業都談數位化的大環境中,數字金融已經悄悄走入大眾的生活之中,不論是將傳統銀行服務搬到線上,還是與生俱來便具備數位化屬性的網際網路消費金融服務,都在改變著大家的生活方式,帶來新的體驗。
  • 實證性學術論文為什麼需要有具體的研究問題?
    (後面附有中文版本)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鄭新民。今天,我將跟大家簡要地談一談在撰寫學術論文時提出研究問題的重要性。也許您已有了解,經過逐漸打磨形成的研究問題可以為我們在研究和寫作過程幫助我們關注某個研究點而進行研究。定好研究問題有助於我們避免去寫所謂的「鬍子眉毛一把抓」 的論文,而更能抓住特點寫出言之有物的文章。
  • 當孩子提出這個問題,家長應該如何回答?
    ……當孩子提出這樣的問題時,家長該怎麼回答?11月27日晚,南寧市青秀區愛滋病防治知識宣傳活動「攜手防疫抗艾 共擔健康責任——與孩子談性,做開明家長」講座在南湖小學桃源校區舉行,廣西中醫藥大學講師、全面性教育推動者陳曉東通過電影片段、互動問答等形式,教家長如何和孩子談性知識、如何保護自我。陳曉東在上課。
  • 寫好結題報告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寫好結題報告,既是迎接結題驗收的需要,更是通過撰寫結題報告,進一步條理和升華研究成果,推廣成果,明確後續工作或努力方向的需要。由此可見,寫好結題報告非常重要。藍譯編譯在這裡提醒大家,要寫好結題報告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報告的基本格式要符合基本內容的需要。
  • 賀雪峰:理論資源與經驗研究——如何才能寫出一篇好的社會科學博士...
    因此,進行社會科學研究的前提是學習社會科學理論與方法,在掌握了現有主要社會理論與方法的基礎上再來開展社會科學研究,才可能做出創新性的真正好的研究來。問題是如何掌握社會科學的理論與方法,怎樣才能掌握社會科學的理論與方法?
  • 如何寫好學術研究論文題目?
    這或許是困擾不少人的問題。有些人為了能夠博讀者眼球在起題目上費了不少功夫,但總是寫不出一個較不錯的題目,或者起了不錯的題目又無法駕馭,使得自己在寫論文題目方面進退兩難。學術研究論文現寫作那麼,究竟什麼樣的題目是不錯的題目,應該如何寫好論文的題目呢?
  • 氣體傳感器的漂移問題如何解決?我國科研人員提出一種新方法
    傳感器漂移是氣體傳感器遭受的最嚴重的問題之一。氣體傳感器的老化和中毒,以及溼度和溫度變化等不可控因素,都可能導致此問題。  傳感器漂移是氣體傳感器遭受的最嚴重的問題之一。氣體傳感器的老化和中毒以及溼度和溫度變化等不可控因素都可能導致此問題。
  • 後香農時代,華為徐文偉提出面向數學的十大挑戰問題
    IT之家獲悉,華為徐文偉表示,過去 20 多年,數學在提升華為產品競爭力方面起了極大作用,我們非常願意與大家分享華為如何把工程問題轉變為數學問題的經驗,同時我們也將在本次大會,發布信息產業面臨的十大挑戰問題,張榜求賢,希望與數學家們攻克難題。我們一路走到現在的 5G 時代,幾乎達到了香農定理的極限。同樣馮諾依曼架構等,也都是幾十年前提出的。
  • 2020重慶英才大會:諾貝爾獎得主「雲演講」他向重慶提出三個問題
    在11月21日舉行的2020重慶英才大會開幕式上,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阿里耶·瓦謝爾發表了視頻演講,他向重慶提出了三個問題,並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他是生物分子功能特性計算研究的先驅,化學和生物化學特聘教授。2013年,他因「複雜化學系統多尺度模型的開發」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在視頻演講中,阿里耶·瓦謝爾向大家介紹了他在計算生物化學和生物物理學方面的研究成果,然後就科學和產業人才方面向重慶提出了三個問題,並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 2020重慶英才大會:諾貝爾獎得主「雲演講」他向重慶提出三個問題
    在11月21日舉行的2020重慶英才大會開幕式上,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阿里耶·瓦謝爾發表了視頻演講,他向重慶提出了三個問題,並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阿里耶·瓦謝爾是一位以色列裔美國生物化學家和生物物理學家。他是生物分子功能特性計算研究的先驅,化學和生物化學特聘教授。2013年,他因「複雜化學系統多尺度模型的開發」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在視頻演講中,阿里耶·瓦謝爾向大家介紹了他在計算生物化學和生物物理學方面的研究成果,然後就科學和產業人才方面向重慶提出了三個問題,並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 霍金最後研究提出終極理論 解釋如何發現平行宇宙
    參考消息網3月20日報導 英媒稱,據悉,史蒂芬·霍金去世前不久可能完成了解釋人類可以如何發現平行宇宙的終極理論。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3月18日報導,霍金的同事們透露,這位著名理論物理學家最後的學術研究將闡明宇宙飛船發現多重大爆炸痕跡所需的數學原理。
  • 「行業研究專題」如何應用MECE原則來分析問題
    「行業研究方法論」是對行業研究方法論的系統整理和撰寫。圖片來源 | Canva 可畫我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往往會陷入一種困境。例如,在開會的情況下,集體頭腦風暴,提出各種意見。但此時,邏輯思維強一些的人會發現,總經理提出的意見和產品經理提出的意見是重疊的,且相互不在一個維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