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鳥類科普128】白眉地鶇

2021-03-01 泰山景區

形態特徵 中等體型的鶇類,體長21~24釐米。雌雄色彩差異顯著。成年雄鳥整體呈暗藍灰色,具顯著的白色眉紋,腹中部白色,尾下覆羽雜有白色,外側尾羽端部白色,飛行時翼下具白色斑。未成年雄鳥眉紋沾皮黃色,喉中部為斑駁的白色,兩側色深,外側具皮黃色的髭紋,兩脅較斑駁。成年雌鳥上體主要為褐色,具皮黃色眉紋,頭側和喉部斑駁,下體皮黃色羽毛的末端部深褐色,形成鱗狀斑,腹至尾下覆羽近白色,外側尾羽端部白色。嘴黑色,腳黃色。 

生活習性 棲息於多灌叢的林地,一般單獨或成對活動,性隱蔽,常隱藏在樹上或灌叢中,多在地面覓食,主要食物為昆蟲,也吃一些漿果和草籽。甚少見的旅鳥。遷徙季節經過城郊。 

保護狀況 IUCN:LC;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

喜歡這篇文章的人也喜歡 · · · · · ·

▶ 隼科——紅腳隼

▶ 隼科——紅隼

▶ 隼科——燕隼

▶ 隼科——遊隼

▶  柳鶯科——褐柳鶯

▶  柳鶯科——巨嘴柳鶯

▶  柳鶯科——黃眉柳鶯

▶  柳鶯科——雲南柳鶯

▶  柳鶯科——極北柳鶯

▶  柳鶯科——黃腰柳鶯

▶  柳鶯科——雙斑綠柳鶯

▶  柳鶯科——淡腳柳鶯

▶  柳鶯科——冕柳鶯

▶  柳鶯科——冠紋柳鶯

▶  柳鶯科——淡尾鶲鶯

▶  樹鶯科——遠東樹鶯

▶  樹鶯科——短翅樹鶯

▶  樹鶯科——強腳樹鶯

▶  樹鶯科——鱗頭樹鶯

▶  樹鶯科——棕臉鶲鶯

▶  長尾山雀科——銀喉長尾山雀

▶  長尾山雀科——紅頭長尾山雀

資料提供:泰山森防站

編輯:劉蓓

*版權聲明:圖片及文字為攝影師和本平臺所有,如需轉載請後臺聯繫授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白眉地鶇、棉鳧,壺瓶山鳥類又添新紀錄
    5月12日、13日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監測人員在進行鳥類監測時,分別發現了白眉地鶇、棉鳧兩種保護區鳥類新紀錄種。截至目前,壺瓶山自然保護區鳥類記錄已達到367種,這也意味著湖南省大約82%的鳥類都可在壺瓶山看到。
  • 廬山發現白眉地鶇 記錄鳥種達223種
    廬山發現白眉地鶇 記錄鳥種達223種 來源:新華網 2009年11月03日11:54   新華網南昌11月3日電(記者沈洋)記者從廬山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獲悉,廬山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日前在海拔1175米高的漢陽峰茶場林間發現一對白眉地鶇。
  • 【泰山鳥類科普133】白腹鶇
    形態特徵 中等體型的鶇,體長22~25釐米。雄鳥頭灰褐色,背、肩、腰以及翼上面的內側褐色,初級飛羽和初級覆羽灰褐色而具灰色外緣;胸和兩脅棕褐色,腹部偏白;尾羽灰褐色,外側兩枚尾羽具白色端。見於泰山山區和山下林地。保護狀況 IUCN:LC;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
  • 【泰山鳥類科普152】北灰鶲
    保護狀況 IUCN:LC;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  柳鶯科——雲南柳鶯▶  柳鶯科——極北柳鶯▶  柳鶯科——黃腰柳鶯▶  柳鶯科——雙斑綠柳鶯▶  柳鶯科——淡腳柳鶯▶  柳鶯科——冕柳鶯▶  柳鶯科——冠紋柳鶯▶  柳鶯科——淡尾鶲鶯▶  長尾山雀科——銀喉長尾山雀▶  長尾山雀科——紅頭長尾山雀▶ 鶇科
  • 【泰山鳥類科普147】紫嘯鶇
    見於泰山山區溪谷附近。保護狀況 IUCN:LC;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  柳鶯科——雲南柳鶯▶  柳鶯科——極北柳鶯▶  柳鶯科——黃腰柳鶯▶  柳鶯科——雙斑綠柳鶯▶  柳鶯科——淡腳柳鶯▶  柳鶯科——冕柳鶯▶  柳鶯科——冠紋柳鶯▶  柳鶯科——淡尾鶲鶯▶  長尾山雀科——銀喉長尾山雀▶  長尾山雀科——紅頭長尾山雀▶ 鶇科
  • 【泰山鳥類科普192】白眉鵐
    春季和秋季見於泰山低山及城郊。保護狀況 IUCN:LC;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喜歡這篇文章的人也喜歡 · · · · · ·▶ 鶇科——虎斑地鶇▶ 鶇科——灰背鶇▶ 鶇科——白眉地鶇▶ 鶇科——橙頭地鶇▶ 鶇科——烏鶇▶ 鶇科——褐頭鶇▶ 鶇科——白眉鶇▶ 鶇科——白腹鶇▶ 鶇科——赤頸鶇▶ 鶇科——紅尾斑鶇▶
  • 【泰山鳥類科普134】赤頸鶇
    形態特徵 中等體型的鶇,體長22~25釐米。見於泰山山頂至城郊。保護狀況 IUCN:LC;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  柳鶯科——雲南柳鶯▶  柳鶯科——極北柳鶯▶  柳鶯科——黃腰柳鶯▶  柳鶯科——雙斑綠柳鶯▶  柳鶯科——淡腳柳鶯▶  柳鶯科——冕柳鶯▶  柳鶯科——冠紋柳鶯▶  柳鶯科——淡尾鶲鶯▶  長尾山雀科——銀喉長尾山雀▶  長尾山雀科——紅頭長尾山雀▶ 鶇科
  • 【泰山鳥類科普154】白眉姬鶲
    有個體在泰山繁殖,春季和秋季見於泰山低山至城郊的林地。保護狀況 IUCN:LC;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  柳鶯科——雲南柳鶯▶  柳鶯科——極北柳鶯▶  柳鶯科——黃腰柳鶯▶  柳鶯科——雙斑綠柳鶯▶  柳鶯科——淡腳柳鶯▶  柳鶯科——冕柳鶯▶  柳鶯科——冠紋柳鶯▶  柳鶯科——淡尾鶲鶯▶  長尾山雀科——銀喉長尾山雀▶  長尾山雀科——紅頭長尾山雀▶ 鶇科
  • 【泰山鳥類科普165】麻 雀
    泰山地區最常見的留鳥。分布甚廣,見於各種生境。1保護狀況 IUCN:LC;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喜歡這篇文章的人也喜歡 · · · · · ·▶ 鶇科——虎斑地鶇▶ 鶇科——灰背鶇▶ 鶇科——白眉地鶇▶ 鶇科——橙頭地鶇▶ 鶇科——烏鶇▶ 鶇科——褐頭鶇▶ 鶇科——白眉鶇▶ 鶇科——白腹鶇▶ 鶇科——赤頸鶇▶ 鶇科——紅尾斑鶇▶
  • 【泰山鳥類科普171】山鶺鴒
    見於泰山山區。保護狀況 IUCN:LC;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喜歡這篇文章的人也喜歡 · · · · · ·▶ 鶇科——虎斑地鶇▶ 鶇科——灰背鶇▶ 鶇科——白眉地鶇▶ 鶇科——橙頭地鶇▶ 鶇科——烏鶇▶ 鶇科——褐頭鶇▶ 鶇科——白眉鶇▶ 鶇科——白腹鶇▶ 鶇科——赤頸鶇▶ 鶇科——紅尾斑鶇▶
  • 【泰山鳥類科普163】領巖鷚
    僅見於泰山山頂一帶。1保護狀況 IUCN:LC;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喜歡這篇文章的人也喜歡 · · · · · ·▶ 鶇科——虎斑地鶇▶ 鶇科——灰背鶇▶ 鶇科——白眉地鶇▶ 鶇科——橙頭地鶇▶ 鶇科——烏鶇▶ 鶇科——褐頭鶇▶ 鶇科——白眉鶇▶ 鶇科——白腹鶇▶ 鶇科——赤頸鶇▶ 鶇科——紅尾斑鶇▶
  • 【泰山鳥類科普148】黑喉石䳭
    春季和秋季見於泰山低山、城郊至汶河流域。保護狀況 IUCN:LC;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  柳鶯科——雲南柳鶯▶  柳鶯科——極北柳鶯▶  柳鶯科——黃腰柳鶯▶  柳鶯科——雙斑綠柳鶯▶  柳鶯科——淡腳柳鶯▶  柳鶯科——冕柳鶯▶  柳鶯科——冠紋柳鶯▶  柳鶯科——淡尾鶲鶯▶  長尾山雀科——銀喉長尾山雀▶  長尾山雀科——紅頭長尾山雀▶ 鶇科
  • 【泰山鳥類科普188】鐵爪鵐
    喜歡這篇文章的人也喜歡 · · · · · ·▶ 鶇科——虎斑地鶇▶ 鶇科——灰背鶇▶ 鶇科——白眉地鶇▶ 鶇科——橙頭地鶇▶ 鶇科——烏鶇▶ 鶇科——褐頭鶇▶ 鶇科——白眉鶇▶ 鶇科——白腹鶇▶ 鶇科——赤頸鶇▶ 鶇科——紅尾斑鶇▶
  • 【泰山鳥類科普144】北紅尾鴝
    繁殖期4~6月,夏候鳥於每年3月遷至泰山。營巢於石縫、牆洞中,巢由草莖、草葉、樹皮等編織而成。卵青白色或白色,具棕色的細小斑塊。常見林鳥,一年四季可見,多為夏候鳥。在泰山上數量眾多,自山頂至山下城區園林、城郊、汶河流域都有分布。保護狀況 IUCN:LC;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
  • 【泰山鳥類科普174】紅喉鷚
    生活習性 棲息於草地、沼澤、灌叢、次生林、農田等地,偏好開闊的溼地,在地上覓食昆蟲。旅鳥。春季和秋季見於城郊、汶河流域。保護狀況 IUCN:LC;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喜歡這篇文章的人也喜歡 · · · · · ·▶ 鶇科——虎斑地鶇▶ 鶇科——灰背鶇▶ 鶇科——白眉地鶇▶ 鶇科——橙頭地鶇▶ 鶇科——烏鶇▶ 鶇科——褐頭鶇▶ 鶇科——白眉鶇▶ 鶇科——白腹鶇▶ 鶇科——赤頸鶇▶ 鶇科——紅尾斑鶇▶
  • 【泰山鳥類科普184】黑頭蠟嘴雀
    喜歡這篇文章的人也喜歡 · · · · · ·▶ 鶇科——虎斑地鶇▶ 鶇科——灰背鶇▶ 鶇科——白眉地鶇▶ 鶇科——橙頭地鶇▶ 鶇科——烏鶇▶ 鶇科——褐頭鶇▶ 鶇科——白眉鶇▶ 鶇科——白腹鶇▶ 鶇科——赤頸鶇▶ 鶇科——紅尾斑鶇▶
  • 世界瀕危物種白眉歌鶇現身大興安嶺北部林區
    世界瀕危物種白眉歌鶇現身大興安嶺北部林區 2020-12-21 16: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泰山鳥類科普143】紅脅藍尾鴝
    ▶  柳鶯科——雲南柳鶯▶  柳鶯科——極北柳鶯▶  柳鶯科——黃腰柳鶯▶  柳鶯科——雙斑綠柳鶯▶  柳鶯科——淡腳柳鶯▶  柳鶯科——冕柳鶯▶  柳鶯科——冠紋柳鶯▶  柳鶯科——淡尾鶲鶯▶  長尾山雀科——銀喉長尾山雀▶  長尾山雀科——紅頭長尾山雀▶ 鶇科
  • 【泰山鳥類科普132】白眉鶇
    形態特徵 中等體型的鶇,體長19~23釐米。雄鳥頭、頸灰褐色,具長而明顯的白色眉紋,眼下具白斑;上體褐色,胸及兩脅橘黃色,腹部及尾下覆羽白色。見於泰山山區和山下的林地。保護狀況 IUCN:LC;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
  • 杭州現新鳥種淡綠鵙鶥 消失幾十年白眉地鶇重現
    「神秘客」接二連三來軋鬧猛  杭州發現新鳥種淡綠鵙鶥  消失幾十年的珍稀鳥種「白眉地鶇」重現身影  鳳頭蜂鷹群遷徙經過浙江的蹤跡首次被發現  本報記者 洪慧敏  秋季的天空真熱鬧!最近,「神秘客」接二連三來鬧猛。  位於臨安的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了兩種新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