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解讀「大暴雪天氣」:正常現象

2020-12-04 環京津網

針對近兩天我省西部出現的極端天氣現象,22日,記者採訪了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國世友。他說,四月份是我省季節轉換時期,天氣變化大,較易出現極端天氣現象。此次降溫降雪是受東北冷渦影響,屬於正常天氣現象。

近兩日,我省自西向東迎來雨雪、強降溫、大風天氣過程,降水相態複雜。其中西部地區出現較大量級降雪,局地出現特大暴雪。國世友說,此次天氣變化是受東北冷渦影響,從高緯度下來一股強冷空氣,造成我省西部的極端天氣,但這屬於正常的天氣現象。歷史上這樣極端的天氣現象在我省曾出現過兩次,一次是1983年4月29日至30日西部的大雪,另一次是2010年4月12日哈爾濱市的大暴雪。

預計這次極端天氣將於23日結束, 22日晚全省基本停止降水。但在冷空氣控制下,氣溫仍將維持較低,直到27日以後我省氣溫才會明顯回升。

稿件來源:黑龍江日報

袁長煥 記者:黃春英

責編:郭豔峰

相關焦點

  • 湖南省氣象臺:超低溫、大暴雪,都是謠言
    省氣象臺:超低溫、大暴雪,都是謠言 傳播虛假氣象預報可追責 華聲在線訊(湖南日報記者 周月桂)這兩天,你是否也收到關於湖南超低溫、大暴雪的微信了,不過不用擔心,氣象專家已經明確指出:「都是謠言!」
  •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數值天氣預報是「國之重器」 我國...
    人民日報記者 劉毅 趙貝佳清晨6點,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腳步匆匆地到崗。中央氣象臺會商室裡,幾名徹夜值守的同事仍在忙碌。他們「無縫對接」。馬學款眉頭緊鎖地坐在幾臺電腦前,忙著查閱各種資料、籤發各類天氣公報和預警信息,同時為每天早上8點雷打不動的全國天氣大會商做準備。8點整,會商準時開始,馬學款主持。中央氣象臺及山東、河南、安徽、江蘇4省氣象臺的預報員們,一同「會診」天氣變化和影響。最後,馬學款對未來幾天的天氣提出了中央氣象臺的預報意見。當天,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暴雨黃色預警。
  •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詳解"小女孩"如何釀雪禍
    作為中央氣象臺的首席預報員,三天前,在他主持的電視電話會議上,中央氣象臺發出了最高等級的暴雪紅色警報;此時他仍在密切關注著天氣形勢的風雲變幻。昨天傍晚,本報(註:北京晚報)記者走進這間備受關注的會商室,請這位氣象專家「破解」這場罕見雪災的成因真相。
  • 天眼新聞專訪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喬琪
    帶著這些廣大市民關心的問題,1月7日,記者來到了貴州省氣象臺,採訪了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喬琪。全國性寒潮影響我省喬琪首席預報員對記者說,2020年12月底,影響我國的氣溫的冷空氣就比較頻繁,而且強度偏強,加上包括貴州在內的全國氣溫溫度較常年偏低,造成了今年大家的體感溫度偏低。
  • 華北空管局氣象中心邀請中央氣象臺首席做強天氣預報分析技術報告
    強對流天氣一直是航空氣象最關注的一類天氣現象,從近年來首都國際機場的航班正點率分析情況來看,強對流天氣是夏季影響航班正點率的最主要的因素,也是造成管制非常規壓力的直接原因。
  • 走近天氣預報員:築牢氣象防災第一道防線
    中國氣象局供圖科技進步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數值天氣預報是「國之重器」,我國自主研發的數值預報體系表現越來越出色清晨6點,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腳步匆匆地到崗。中央氣象臺會商室裡,幾名徹夜值守的同事仍在忙碌。他們「無縫對接」。
  •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未來10天北方降雨會較多
    7月以來,我國江南、江淮、江漢及重慶等地出現大範圍高溫天氣,持續時間長、覆蓋範圍廣、強度大、影響重,浙江、湖南、江西南部等地連續高溫日數已達20~28天,部分地區高溫持續的時間和強度都突破了歷史記錄。網友戲稱,三分之一中國進入「燒烤」模式。  造成天氣「高燒不退」的成因是什麼?高溫天氣何時才能結束?未來一段時間天氣情況如何?
  • 大暴雪!特大暴雪!
    今冬首輪大範圍雨雪天氣18日進入最強時段。黑龍江東南部、吉林西北部、內蒙古中部和東南部等地出現大到暴雪,黑龍江牡丹江、內蒙古通遼和赤峰局地出現大暴雪或特大暴雪。吉林東南部、遼寧東部部分地區出現大到暴雨,遼寧丹東局地大暴雨。中央氣象臺11月19日10時發布暴雪黃色預警。19日14時至20日14時,黑龍江中東部、吉林中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雪。
  • 天氣預報怎樣做出來?暴雨預警準確率如何?媒體走近預報員
    科技進步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數值天氣預報是「國之重器」,我國自主研發的數值預報體系表現越來越出色清晨6點,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腳步匆匆地到崗。中央氣象臺會商室裡,幾名徹夜值守的同事仍在忙碌。他們「無縫對接」。
  • 中央氣象臺專家解讀入冬以來最強寒潮天氣
    從12月27日白天起,今冬以來最強寒潮開始影響我國,中央氣象臺27日6時發布今年入冬以來首個寒潮黃色預警,中國氣象局於27日9時啟動重大氣象災害(寒潮)三級應急響應。此次寒潮天氣影響時間和範圍是怎樣的?哪些地方的降溫和雨雪天氣會比較強?它有怎樣的特點?記者採訪了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濤。
  • ...地出現大到暴雪 降水量大積雪深 氣象專家解讀降雪特點成因和影響
    4月19日至22日,較強冷空氣影響我國內蒙古東北部和黑龍江等地,內蒙古東北部和黑龍江西部出現大到暴雪,局地大暴雪,同時伴隨大風降溫過程。針對此次東北地區降雪的特點、成因、趨勢和影響等,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孫軍一一解讀。
  • 北京市氣象臺最新解讀強降雨:總的來看今天的雨準時準點
    北京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趙瑋說。新京報記者 鄭新洽 攝8月12日18時許,北京市氣象臺直播解讀本次強降雨。北京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趙瑋表示,今天降水的主體時間預計比較偏晚,主要是在19時以後。總的來看,今天的雨下得還是比較準時準點的。
  • 我省全力應對極端大暴雪天氣,黑河愛輝降水量46.7毫米全省之最...
    近日,黑龍江省西部地區出現較大量級降雪,局地遭遇特大暴雪,降水導致全省大部分高速公路封閉。19日08時至21日08時,黑河市愛輝區累計降水量46.7毫米為全省之最,齊齊哈爾單日降水量為1961年以來4月日降水極值第二位。嫩江新增積雪深度達到30釐米。
  •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答封面新聞:較歷史同期偏強
    預計12月28日至31日,寒潮天氣將影響我國中東部地區,大部地區將出現入冬以來最寒冷天氣。25日下午,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孫軍對封面新聞記者表示,與歷史同期相比,此次寒潮天氣強度明顯偏強,「主要表現在降溫比較劇烈以及氣溫比較低。」
  • 南方將有大暴雪、最低跌破-10℃
    中央氣象臺預計,20日至23日,江淮及其以南地區將出現雨雪天氣過程,大部地區累計降水量有10~25毫米,安徽南部、江西中北部、福建北部、浙江等地30~50毫米。其中,湖北、安徽南部、江蘇南部、上海、浙江中北部、江西中北部、湖南中北部等地將出現小到中雨轉大到暴雪,浙江中北部局地有大暴雪,過程累計降雪量有5~15毫米,浙江中北部局地達20毫米;湖南、貴州的部分地區21日至22日將出現凍雨天氣;上述地區主要雨雪時段在20夜間至22日白天,積雪深度可達5~10釐米,部分地區15~20釐米。
  • 追求精細精準、服務國計民生,一代代天氣預報員們——測風雲氣象...
    一個「過程」一場仗——他們像藝術家,卻是真正的科學家見到孫軍的時候,他剛結束一場會商,馬上還要繼續製作當天的天氣預報。作為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孫軍對這樣的忙碌已經習以為常。「今年汛期南方降雨頻繁,預報員確實比較辛苦。用我們行業內部的話來說,就是『一個過程一場仗,一次預報脫層皮』。」這裡的「過程」,指的是天氣過程。
  • 青島氣象預報員畢瑋:看雲彩觀天象慧眼測天氣(圖)
    在青島市氣象臺,領班預報員畢瑋正是不分晝夜地監控氣象變遷,用多年的預報經驗和積累去摸清老天爺的脾氣,為人們提供天氣預報。  「未來三天我市多雲間晴,無強冷空氣影響,南風短時北風3-4級……」這是5日下午青島市氣象臺對外發布的天氣預報,幾段話看似簡單,出爐的過程並不簡單,需要經過收集實況資料,計算機做出數值預報,預報員對實況資料和數值預報產品進行分析,最終做出和發布預報。
  • 智慧氣象揭秘風雲變幻|天氣雷達|劉安寧|氣象臺|氣象預報
    天氣預報肯定有一席之地,作為每天出門前的天氣預警工具,它決定著你是否可能被淋成落湯雞。製作天氣預報是個非常繁瑣的過程,需要依次搜集過去一段時間從地面到高空的氣象數據。這些氣象數據從何而來?又到哪裡去?江蘇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告訴你,天氣預報數據採集於「天地空」,經過分析和會商,一份天氣預報產品就誕生了。
  • 專家解讀全球變暖天氣變冷現象
    中央氣象臺3日預計,3日夜間,京津地區的降雪將逐漸減弱,4日降雪會基本結束。未來24小時,大雪會出現在河北東部、天津東部、遼東半島南部、山東半島北部等地,山東半島北部的局部地區將有10—12毫米的暴雪。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應用與服務室高級工程師陳峪表示,京津冀等地出現的這次大雪,從降雪量上來看,個別地方打破了歷史極值,但大部分地區還是處於正常範圍內。
  • 中央氣象臺今年首個暴雪橙色預警發出多地氣象部門積極應對雨雪天氣
    暴雪、暴雨、凍雨、冰凍輪番登場,範圍廣、強度大、降水相態複雜……11月17日至19日,我國中東部遭遇今年入冬以來範圍最廣、強度最大的一次雨雪天氣過程。11月18日,中央氣象臺發布今冬首個暴雪橙色預警,同時繼續發布暴雨藍色預警。同日,中東部地區雨雪天氣進入最強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