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作者:陶鳳 常蕾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常蕾)11月23日下午,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79場新聞發布會上,首農食品集團副總經理趙國榮在介紹京深海鮮市場復商復市有關情況時表示,京深海鮮市場結合北京市對批發市場疫情防控要求,制定《京深海鮮市場復商復市工作方案》,對市場全面進行改造升級。
自9月18日市場復市以來,京深海鮮市場堅持批零分離、乾濕分離、物流分時,確保防疫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生產安全。目前,市場環境全面升級,全鏈條信息化管控全面上線,市場運營平穩有序。
據介紹,京深海鮮市場按照批發市場批發和零售分離的要求,疏解零售商戶,優化優質商戶。實行批離分離後,市場人員、車輛控制在合理水平。
同時,京深海鮮市場調整經營布局,實現乾濕分離,將市場原有區域調整為乾貨區、鮮活區、電子商務辦公區,原凍品區取消線下交易,全部轉型為線上交易,向電商轉型升級。通過經營業態不同、經營區域不同、通風相互獨立、人員無法跨區、空間物理隔絕等方式,徹底實現乾濕分離。
加強車輛管理,實現物流分時。嚴格交通管理,減少出入通道,將原7個出入口改為只開放西大門和北大門。調整市場內貨車流向,規範管理,保證市場車輛有序通行。車輛預約進場,嚴格進場車輛登記制度,限制非配送機動車進入市場,禁止非預約車輛進場,減少人車聚集。分區分時預約,將原24小時營業調整為分時段分區域預約進場。
此外,京深海鮮市場全面推進智能信息化建設和線上平臺搭建,對「京深e家」智能系統進行升級改造,實行賣家註冊制和買家會員制,市場不再向個人消費者開放。並嚴格堅持掃碼、測溫登記入場,落實「四早」要求,做好市場內人員的每日健康情況監測報告並做好記錄。
安排專人加強巡視檢查,督促場內人員全程佩戴口罩、手套。落實進貨查驗制度,強化食品溯源,實現交易鏈條可追溯,市場監管前端化,做到來源可溯、流向可查。做好市場各區域常態化衛生清潔和消殺工作,責任到人、責任到區。
京深海鮮市場還對電路防水、上下水、消防、外立面等進行應急搶修改造,包括市場安全生產升級改造項目、防水工程、乾貨區封閉經營改造項目、牆體美化項目、拆除工作等,為市場商戶與消費者提供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
此外,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介紹稱,11月22日0時-24時,北京市新增報告1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
北京地壇醫院副院長陳效友介紹了9月3日以來境外輸入病例救治情況。陳效友說,自9月3日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恢復直航國際客運航班以來,共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者17例,其中,15例為確診病例,2例為無症狀感染者。
龐星火提醒,當前國外新冠疫情仍處於高發態勢,境外輸入確診病例時有發生,國內多地出現散發病例,要繼續落實疫情防控的各項措施,如無十分必要,建議不要前往境外和國內中高風險地區旅行及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