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皇家科學院新一輪院士出爐!張大鵬教授及多位華人入選

2020-09-10 AI科技評論

作者 | 陳大鑫

9月8日,加拿大皇家學會(RSC)及其委員增選了今年的87位新院士,並任命了新學者、藝術家和科學家。

官網:https://rsc-src.ca/en/news/press-release-rsc-presents-class-2020

加拿大皇家學會(RSC)成立於1882年,由藝術&人文、科學研究院以及新學者、藝術與科學學院組成。RSC在加拿大以及世界各地的其他學院中,表彰為社會提供建議並促進知識和創新文化作出卓越貢獻的人才。

RSC還歡迎新學者、藝術家和科學家學院的50名新成員,其中包括加拿大的頂尖中層職業領袖。學院為RSC提供了多代合作的能力,以幫助加拿大和世界應對重大挑戰並抓住新機遇,包括新興領域中發現的機遇。

在這次加拿大皇家院士入選人員中,有包括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講席教授張大鵬在內的多位國人/華人學者,有創立了拓撲伽羅瓦理論的國際公認的科學家Askold Khovanskii,有在觸覺視覺環境、數字雙胞胎和觸覺生物識別方面作出開創性工作,且屢獲殊榮的國際公認的計算機科學和工程研究領導者Abdulmotaleb 。

也有對超大質量黑洞、宇宙年齡和星系演化的獨創性和開創性研究而聞名的天體物理學家Laura Ferrarese;還有指出宇宙在空間上是平坦的、由70%的暗能量組成、暗物質(不可見)實質上超過了重子物質的馬克·哈珀恩(Mark Halpern)。

加拿大皇家學會很高興認識到今年的傑出入選者,因為這些傑出的藝術家、學者和科學家的貢獻極大地影響了他們在國家和國際層面上的學科發展。

RSC主席Jeremy McNeil說道。

AI科技評論現節選部分入選院士介紹如下。

1 國人/華人院士入選

張大鵬,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講席教授、香港理工大學講座教授、深圳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院中心主任、IEEE Fellow。

張大鵬是中國學位法公布後首屆入學的研究生,也是哈工大畢業的首個計算機博士。以下為哈工大計算機學科博士名錄,張大鵬排在首位。

從 1980 年入學開始算起,他基本見證了中國人工智慧這 40 年的發展歷程。

2019年,7 月 12 日,張大鵬教授為 CCF-GAIR 2019 主會場「中國人工智慧四十年專場」做了題為「生物特徵識別的新進展-紀念中國人工智慧40年」的大會報告,更多詳細內容請移步「深度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張大鵬教授:生物特徵識別的新進展 | CCF-GAIR 2019」一文。

陳掌星,加拿大卡爾加裡大學 Schulich工程學院教授。他在化學和石油工程研究領域享譽全球,擔任NSERC /阿爾伯塔創新/ Energi Simulation高級工業研究主席。他出色的工作引導建立了最傑出的協作財團和一家分公司。他同時也是加拿大工程院院士,並獲得了NSERC的創新協同獎和Fields-CAIMS獎。

Jing Jiang,加拿大西部大學教授、NSERC高級工業研究會主席,是加拿大核電站容錯控制、儀表/控制系統方面的國際知名專家,他的開創性工作從根本上徹底改變了實現安全關鍵系統的高可靠性、更安全的核電站和更有效地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方法。他的開創性貢獻在世界範圍內的學術界和工業界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Rui Wang,生物學和醫學領域的開拓者,他發現了在心血管系統的內源性生成及其廣泛的生理功能。他認為是一種內源性舒張和超極化因子,可以擴張阻力動脈並控制血壓。他已經確定了在高血壓、血管生成、動脈硬化、糖尿病和哮喘的發病機制中所起的關鍵作用。

2數學和計算機相關院士入選

Abdulmotaleb El-Saddik,IEEE、EIC和CAE研究員,屢獲殊榮的國際公認的計算機科學和工程研究領導者,在多媒體計算和通信領域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他在觸覺視覺環境方面的研究,加上他在數字雙胞胎和觸覺生物識別方面的開創性工作,使全世界的多媒體研究重新煥發了活力,並對人機互動的方式產生了重大影響。

Askold Khovanskii,國際公認的科學家,他的研究對數學和計算機科學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對深奧複雜問題的解決辦法似乎簡單而自然。他創立了拓撲伽羅瓦理論(古典伽羅瓦理論的一個全新分支)和高度原創的有限項理論(在複雜性理論中)。他是牛頓多面體理論和牛頓-奧昆科夫體(Newton-Okounkov bodies)理論的創造者之一。

Bojan Mohar,世界領先的圖論家,他為離散數學的中心領域做出了巨大貢獻。他的深層和基礎性成果推動了代數、結構和拓撲圖論的發展,並影響了理論計算、數學化學和其他領域。他對圖論的革命性貢獻已獲得ICA的Euler獎章和RSC的John L. Synge獎;他曾擔任AMS研究員,SIAM研究員和加拿大研究主席。

Alla Sheffer,計算機圖形和幾何處理的世界領導者。Sheffer博士開發了用於對形狀進行建模的創新方法,以方便計算製造、服裝設計、計算機動畫和機械工程。她的方法,其中一些方法已納入主要建模軟體包,使計算機動畫製作人員、設計師和美術師可以輕鬆生成和操縱複雜的真實世界和虛構形狀的計算機模型。

3物理相關院士入選

Laura Ferrarese,國際公認的天體物理學家,以對超大質量黑洞,宇宙年齡和星系演化的獨創性和開創性研究而聞名。她使用世界領先的地基和空基望遠鏡進行的觀測,改變了我們對星繫結構和演化的理解,並為探索當今的關鍵宇宙之謎鋪平了道路,尤其是暗能量和暗物質的本質。

Charles Gale,因其在極端溫度和密度條件下的強相互作用物質的理論研究而享譽世界。他的開創性工作為奠定高能重離子碰撞研究的理論基礎做出了貢獻,他對熱和緻密物質的電磁輻射的貢獻也激發並指導了全球幾代實驗。

馬克·哈珀恩(Mark Halpern),他進行的測量使我們對宇宙和動力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宇宙微波背景光譜幾乎沒有失真的測量結果表明,宇宙成立10天後即處於熱平衡狀態。使用WMAP,ACT和Bicep對CMB的各向異性進行的測量表明,宇宙在空間上是平坦的,由70%的暗能量組成,暗物質(不可見)實質上超過了重子物質。

4新學者學院新增人員

蔡霖,維多利亞大學電氣與計算機工程系教授,在支持物聯網和多媒體應用的無線技術的開發和分析方面做出了開創性工作。她長期以來一直從事通信與網絡相關的研究,在車聯網、TCP/IP協議、智能電網、網絡安全防護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開創性研究成果。2019年,她因其在網絡通信領域的傑出貢獻,榮獲2019年度加拿大最高國家科技獎「E.W.R.Steacie Memorial Fellowship」,成為自該獎項創立以來首位在電氣和計算機工程領域獲獎的女性學者,這也是維多利亞大學的研究人員連續第二年獲此殊榮。

黛安娜·傅,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政治學副教授,當代中國政治的著名政治科學家,蒙克全球事務與公共政策學院亞洲研究所東亞研討會系列的負責人。她的中國激進主義研究屢獲殊榮,對社會運動的研究產生了跨學科的影響。她為BBC、彭博社、CBC、Foreign Policy和紐約時報等提供專家評論。她是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的公共知識分子研究員,並且是中國羅德獎學金的國家副秘書長。

孫書會,魁北克大學國立科學研究院(INRS)能源材料和電信中心的全職教授。他為開發下一代燃料電池、電池和制氫技術的先進納米材料做出了傑出貢獻。他發表了超過190篇論文,被引用次數超過12,000次,並擁有兩項專利。他長期從事在發展多功能納米材料(石墨烯、碳納米管、金屬和金屬氧化物),並用於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低鉑和非鉑催化劑)、鋰離子和Na-ion電池、超級電容器以及廢水處理等。他是《電化學能源評論》(Springer-Nature)的執行總編輯,也是8部期刊的編輯委員會成員。他建立了世界一流的研究實驗室,並且是該領域的領導者,以出色的研究、獎學金和指導而在國內和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更多更全面的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增選人員信息見如下連結:

https://rsc-src.ca/sites/default/files/Class%20of%202020.pdf

相關焦點

  • 深圳港中大教授當選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
    近日,加拿大皇家科學院(RSC,The Royal Society of Canada)宣布已評選出今年的新增院士其中,來自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數據科學學院的張大鵬教授被評選為院士。張大鵬教授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計算機與人工智慧領域的校長講座教授,參加創建理工學院和數據科學學院。張教授畢業於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於1982年和1985年分別獲得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理學碩士及博士學位。
  • 裴健當選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曾任華為首席科學家、京東副總裁
    思齊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3位華人學術大牛,剛剛加冕加拿大學術最高榮譽。2019年9月10日,加拿大皇家學會(RSC)公布最新一期入選的院士名單。其中,裴健、葉左光和趙月枝等3位加拿大西蒙弗雷澤大學華人教授入選,成為新晉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
  • 高福、顏寧、鎖志剛等華人科學家入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北京時間4月30日,美國科學院(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NAS) 公布新入選的院士名單,共有100名美國本土科學家以及25名外籍科學家入選。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新當選的院士名單中,約40%是女性學者,創下了歷年之最。四名華人學者為新晉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高福。
  • 港中大(深圳)兩位教授入選2019年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
    原標題:港中大(深圳)兩位教授入選2019年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深圳特區報2019年12月3日訊 日前,2019年度「高被引科學家」名單公布,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工學院張大鵬教授、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黃憲達教授入選,其中張大鵬教授已連續六年入選。
  • 歐洲科學院2020新晉院士名單發布:四位華人學者入選
    來源:TOP大學來了7月27日,歐洲科學院公布了 2020年新入選院士及外籍院士的名單,其中4名中國學者入選歐洲科學院(Academia Europaea)外籍院士,他們是:香港理工大學曹建農教授、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成秋明教授、南方科技大學劉俊國教授、華中科技大學餘翔教授。
  • 美國國家醫學院新院士出爐 多位華人科學家入選
    【僑報訊】美國國家醫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簡稱NAM)10月19日在年度會議上宣布增選90名常規院士、10名國際院士,其中包括數位華人科學家。入選美國國家醫學院被認為是健康和醫學領域的至高榮譽之一,這一稱號用以表彰具有傑出專業成就和服務表現的個人。「當選的新成員具有卓越成就,且背景多樣化,是真正杰出的學者和領導人。他們在科學、醫學、健康和政策方面的專業知識將有助於美國國家醫學院解決當今最緊迫的健康危機,並在未來繼續為全球提供健康信息,關注所有人的利益。」
  • 江西師範大學教授當選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另有一位華人學者當選
    近日,英國社會科學院公布了新晉院士(Fellow of the Academy of SocialSciences, United Kingdom)名單,國際華人地理信息科學協會(CPGIS)創會主席、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江西師範大學地理與環境學院院長林琿教授成功入選,他也成為了今年榜單上唯一入選的大陸高校學者。
  • 美科學院2020新晉院士名單發布!中科院曹曉風及6位華人學者入選
    江蘇雷射聯盟轉載自:新智元,來源:Nasonline.org等,編輯:嘯林【江蘇雷射聯盟導讀】昨晚,美國科學的聖殿——美國國家科學院宣布最新當選的院士名單!中科院院士、植物表觀遺傳學專家曹曉風入選外籍院士,此外還有6名華人科學家入選新科院士。去年,高福和顏寧也入選了。
  • 6位華人當選美國家科學院院士 「80後」教授上榜
    6位華人當選美國家科學院院士 「80後」教授上榜
  • 西安交大校友當選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
    important}近日,加拿大皇家科學院(Royal Society of Canada)正式公布,西安交通大學校友、加拿大卡爾加裡大學終身教授陳掌星當選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1882年,是加拿大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團體,其院士均為在加拿大自然和應用科學領域取得突出成就的頂尖科學家,包括了所有獲得諾貝爾獎的加拿大科學家。
  • 港中大(深圳)三位教授入選2020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
    ——張大鵬教授、葉德全教授、黃憲達教授上榜。其中,數據科學學院張大鵬教授已連續七年入選該榜單。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葉德全教授首次上榜,是今年中國內地唯一入選的藥理學與毒理學領域「高被引科學家」,黃憲達教授已連續兩年入選該榜單。據了解,「高被引科學家」榜單每年由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發布,旨在遴選出全球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頂尖人才。
  • 7位華人學者入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新晉院士名單—新聞—科學網
    當地時間4月27日,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新晉院士
  • 2020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名單出爐,華人近三成
    近日,加拿大工程院公布了最新當選的院士名單,共 50 名院士和 2 名外籍院士,其中近三成為華人,包括我們所熟知的裴健、芮勇等計算機領域的著名研究者。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是加拿大聯邦政府授予在工程領域代表加拿大國家水平專家、教授的榮譽稱號,並作為國家智囊團為國家層面課題立項、評審和研究提供權威意見。每年新增的院士均由同行提名和選舉。加拿大工程院候任院長 Beauchamp 博士表示:「在過去的 33 年裡,加拿大工程院的院士們在教育、基礎設施、創新等領域提供了工程方面的領頭作用。
  • 恭喜,這七位華人教授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近日,美國藝術與科學院新當選院士名單公布,七位華人教授科學家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1780年5月4日成立, 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院士機構之一,同樣也是美國地位最為崇高的榮譽團體之一。美國藝術與科學院現有院士4000於名,外籍榮譽院士600於名,包括250名諾貝爾獎得主以及60多位普立茲獎得住。每年審議1300左右院士候選人,每年約250人正式當選院士。
  • 全球的50多名頂尖工程師被選為皇家工程院院士!華人院士共7名
    全球的50多名頂尖工程師被選為皇家工程院院士!華人院士共7名 李倩 發表於 2018-10-08 11:06:04 近日,英國皇家工程院公布了2018年入選50名院士、4名外籍院士和1名榮譽院士。其中,華人院士共7名。
  • 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新晉院士名單,3位生物磁共振學者入選
    美國國家科學院公布新晉院士名單,3位生物磁共振學者入選 2020-05-01 03: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加拿大工程院2020年新增院士名單公布 新增16位華人院士
    當地時間6月15日,加拿大工程院(Canadian Academy of Engineering,CAE)發布了 2020年52名新增院士名單,其中包括50位院士,兩位外籍院士。
  • 多位華人當選美國醫學科學院院士!莊小威、劉如謙、李飛飛等在列
    昨晚,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NAM)宣布了新入選的 90 名正式院士和 10 名外籍院士。新增後,NAM 院士總數將超 2200 人,其中外籍院士為 175 人。入選美國國家醫學科學院被認為是健康和醫學領域的最高榮譽之一。
  • 2020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增選名單公布,多位華人當選!
    2020年4月23日,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公布了2020年新增院士名單,共有276 位藝術家、學者、科學家和領導人當選。本年度共有多位華人當選2020年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詳細名單如下:喬傑,北京大學喬傑,女,漢族,中共黨員,1964年出生於黑龍江省安達市,1990年參加工作。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 歐洲科學院2020新晉院士名單發布:華中科技大學這位教授位列...
    7月27日,歐洲科學院(Academia Europaea)公布了2020年新入選院士及外籍院士的名單,四位華人學者入選。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中德智慧財產權研究所所長、華中科技大學中歐智慧財產權研究院院長餘翔教授位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