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鰻魚問題」 至少有兩個答案

2021-01-13 中國青年報

對鰻魚一無所知,以為它們出現的地方天然應該是餐桌,直到閱讀了瑞典作家派屈克·斯文松的《鰻魚的旅行》,對這個不起眼的生物肅然起敬。

不單是我對鰻魚一無所知,數千年來,鰻魚對人們來說一直是個謎:人們不知道鰻魚究竟是從哪裡來的。博學的亞里斯多德曾仔細研究過鰻魚,他堅信,鰻魚是從泥土裡生長出來的;弗洛伊德年輕的時候想盡辦法要弄清鰻魚是如何繁殖的,結果一無所獲……自然科學界有很多謎,但很少有像鰻魚之謎這麼持久,這麼難以破解。那麼多人花了大量時間和精力試圖了解它們,結果仍然一無所獲,這也被稱為「鰻魚問題」。

《鰻魚的旅行》首先是部科學著作,斯文松用了類似推理小說的手法,把這個「鰻魚問題」的謎呈現在讀者面前,然後層層破解這個謎團。

但這又是一本非常奇特的書,關於鰻魚生和死的懸念已經夠吸引人了,可是對作者來說,鰻魚的秘密僅僅是他寫作的第一個目的。在破解鰻魚之謎的時候,他也帶出了第二個話題,人類如何被好奇心驅使,不知疲倦地研究未知的事物。比如書中寫到,丹麥科學家約翰內斯·斯密特,在大西洋上冒著生命危險耗費了幾十年,只是想弄清楚鰻魚誕生在何處。

這本書的另一個特別之處,即很多章節中,作者寫了大量兒時和父親在溪畔捕捉鰻魚的時光,在這本該是科學史的著作中,為什麼出現這樣的文字呢?

原來作者在這本書中藏有更大的野心,他不僅僅是在寫鰻魚,更是在寫我們人類自身。這是鰻魚的旅程,也是一段父子關係的旅程,這是一個尋找事物起源的故事,同時也是一個尋找自己起源的故事。那些父子間垂釣鰻魚以及相處的時光,就像是池塘裡的水草,和鰻魚糾纏在一起。回憶和探尋互相碰撞,而終極答案,同樣是在大海或者內心的深處某個地方。

我們很難把這類書歸為哪一類,如果說它是科學讀物,它精確而有趣;如果說它是小說,它有扣人心弦層層推進的故事;如果說它是散文,它同樣具備動人而有哲理的語言。它究竟是什麼?這像是另一個「鰻魚問題」。

《鰻魚的旅行》是斯文松的處女作,但是瑞典文學界卻毫不猶豫地把文學大獎——奧古斯特文學獎頒給了他。他們一定是被這杯有著混合滋味的雞尾酒所傾倒。這本書中文版是直接從瑞典語翻譯過來的,字裡行間更是有著北歐文學的冷峻和漢語的溫暖,這讓我們充分得到閱讀的快感。

讀完此書的很長一段時間,我心裡想著的都是這些鰻魚,它們(歐洲鰻)的一生是這樣度過的:它們出生在大西洋西北部一片叫馬尾藻海的海域,那時是柳葉狀的玻璃鰻,當它們抵達歐洲海岸後,大部分會往河流上遊遊去,這時它們變成了黃鰻。黃鰻順流而上遊進江河溪流,鑽過沼澤和溝渠,有一天,它會安頓下來——一條小溪或一個內湖,有著渾濁的底,或者可以藏身的石頭和洞穴,它便靜靜地待在那裡。直到它們在生命中的某個時刻,通常是15歲到30歲,再次朝著大海遊去,這次,黃鰻變成了銀鰻。在馬尾藻海,它們找到了自己的家,產下了魚卵。

鰻魚的故事結束了,它們也在馬尾藻海死去了。而書的結尾,作者在病床前送別父親,父子的故事也結束了。我想這本書讓人著迷的原因,恐怕不是因為那些鰻魚,而是生命本身。鰻魚的生命也好,我們人類的生命也好,同樣是偉大而渺小、堅強而脆弱。

當鰻魚變成可口的食物盛在餐盤上,它們無法告訴你,它們曾經旅行了上萬公裡,經歷了千難萬險。這讓我想起作家維吉尼亞·沃爾夫的《飛蛾之死》,「在無人過問也無人知曉的情況下,這微不足道的小飛蛾為了維持既無他人重視又無他人意欲保存的生命,竟對如此巨大的偉力作出這樣強悍的拼搏,這更使人受到異樣的感動。」

任何看似微不足道的生命都值得敬畏。

來源:北京青年報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鰻魚能驚動兩個大人物來研究它?
    過了幾天天降大雨,灌滿雨水的池塘裡突然出現了很多的鰻魚。 亞里斯多德突然就得出了結論:鰻魚就是在淤泥裡誕生的。 所有的知識都來自於經驗。至少那時的人們是這樣認為的,可也有些人們是不相信這個結論的。 亞里斯多德就像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圍繞著「鰻魚是怎麼繁殖的」這個科學疑問,引來了一批又一批的好奇者。
  • 「中國鰻魚沒問題」 ——訪日本鰻魚進口組織理事長森山喬司
    夏季是日本市場消費鰻魚的旺季,今年中國產鰻魚卻出現了在日銷售狀況不佳的情況,記者為此採訪了日本鰻魚進口組織理事長森山喬司先生。   記者:中國產鰻魚在日本市場佔多大份額?  森山:日本鰻魚市場年銷售量約10萬噸,日本產佔20%,中國大陸產佔70%,中國臺灣產佔10%。
  • 尼斯湖水怪是蛇頸龍、鵝、鴨還是鰻魚?DNA鑑定的答案是真的嗎?
    長時間以來,「尼斯湖水怪」就被稱作是一種未被證實的生物,早在1500多年前,就一直有流傳說該湖泊存在神秘的生物,但是至今科學界都還沒有考察出一個結論,那就是不知道不少人宣稱看到的「尼斯湖水怪」到底是什麼,有說是類似蛇頸龍的生物,還有人說是鵝、鴨等等,但是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讓我們感覺到很神奇,那探索該地方的人也就多了。
  • 鰻魚米飯的精髓在於鰻魚的煎炸,這幾個問題要注意了,看得流口水
    那麼小編接下來就為大家說一下做鰻魚米飯的步驟,以及食材的挑選問題!一個人吃飯也要講究一些情調,不要經常吃一道菜。做些改變,從做飯開始。在轉變之中才會找到一些新的突破和新的風景。原來小編在不會做飯之前,經常只做雞蛋麵條,雞蛋麵條陪伴了小編一年的早餐以及晚飯。某一天忽然間小編頓悟了,因為小編的身體實在撐不住了,營養跟不上,工作一塌糊塗,從那之後就逼著自己每天學一道新菜。
  • 《鰻魚的旅行》:追隨鰻魚笨拙又浪漫的生命之旅,探尋背後的謎團
    年輕的弗洛伊德在的裡雅斯特的實驗室裡,日復一日地解剖鰻魚,在顯微鏡裡尋找和觀察,記錄結果,試圖尋找鰻魚的睪丸…… 他研究了400多條鰻魚,沒有任何一條能被證實是雄性的。一年後當他的報告完成時,他不得不承認,在鰻魚的性別和繁殖方式的問題上,仍然沒有什麼能夠得到證實。
  • 給鰻魚變性!為滿足市場需求,日本又開始對鰻魚下手了
    據了解,這是因為近年來日本鰻魚的捕撈量減少、產量降低,但同時市場上對雌性鰻魚的需求量變得更大。但是養殖出來的鰻魚雌性的比例常常是佔不到一成,剩下的九成以上都是雄性,這是嚴重的「陽盛陰衰」。所以才有日本企業想到利用技術來應對這些問題,正所謂:「數量不夠,技術來湊」。企業開發這種技術也不是隨隨便便想出的,他們其實是利用了鰻魚的一種自然屬性。那這種屬性是什麼呢?
  • 2020魔都鰻魚飯圖鑑
    とりくら鳥藏·極壽司割烹鰻魚壽司蓋飯在今年夏季,把鰻魚飯也玩出了新花頭!鰻魚是關風風的做法,先蒸後烤。壽司醋飯+雞蛋粒+鰻魚+現磨山葵,不管是視覺還是味覺,層次都很豐富~光一份飯就用了半條鰻魚,量大到兩個女生分食才差不多剛剛好!
  • 鰻魚就快要被人類吃滅絕?過度捕撈是罪魁禍首
    早在2009年,歐洲鰻鱺便因為頻臨野外滅絕而被列入有法律效力的華盛頓公約附錄二——也就是國際限制交易對象,私自進出口屬於違法行為。不過可食用的鰻魚品種很多,除了面臨危機的日本鰻和歐洲鰻,還有花鰻、黑爾鰻、菲律賓鰻和美洲鰻等「異種鰻」可供食用。鰻魚野生產卵數量可以高達700萬至1200萬粒,因此只要未來合理分配捕撈數量,這些異種鰻並不會出現嚴重的瀕危問題。
  • 鰻魚繁殖技術,養殖戶們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今天我想介紹鰻魚的繁殖方法。鰻魚的綽號也叫泥鰍,因為它喜歡生活在土壤中,所以它的名字叫「鰻魚」,它的主要繁殖方法是把小鰻魚養成100克以上的鰻魚,而現在池塘養殖是一種很常見的方式,可以在農村的庭院或溝渠中養殖。現在讓我們介紹一下正常的育種方法,看看需要什麼步驟。
  • 有哪些關於日本的冷知識?難怪日本人愛吃鰻魚飯,功效不一般啊!
    有哪些關於日本的冷知識?難怪日本人愛吃鰻魚飯,功效不一般啊!日本很多企業是年功序列制,想要獲得更高工資只能靠工齡、學歷來累積,所以很多日本人找到工作後就在一家公司待一輩子,那在公司裡搞好人際關係尤其重要,而這個秘書資格考試,主要是涵蓋了交際、商務、禮節、社交等,一個有「秘書力」員工不但交際遊刃有餘,老闆更喜歡這樣舉止得體又有工作能力的人,而目前咱們對這一塊不太重視。
  • 3月12日螞蟻莊園今日答案 下列選項中因為價格高昂,被稱為「軟黃金...
    這是2020年3月12日螞蟻莊園今日的題目,那麼小鯉魚鰻魚苗因為價格高昂被稱為軟黃金的魚類是?3月1日到3月31日期間,穿上花仙子套裝收取雞蛋有機會獲得小驚喜哦!下面就讓小編和大家一起來看看2020.3.12螞蟻莊園今日答案吧。
  • 日本的「蒲燒鰻魚」與開封的「清蒸鰻魚」
    為了抵抗寒冷的冬季,鰻魚的體內也會大量的積攢脂肪,因此油脂豐厚的鰻魚,食用的口感也更加濃鬱醇美。從江戶時代起,每年立春、立夏、立秋以及立冬之前的18天,日本人都有使用白鱔的傳統。人們相信夏日使用鰻魚能夠補充元氣,可以讓身體更加強壯,鰻魚真正肥美的季節是在溯遊前的秋冬。
  • 日式鰻魚飯,鰻魚飯中的鰻魚,一般都是經過煉製的,所以口味自然好呀
    日式鰻魚飯鰻魚又稱鱔,是一種外觀類似長條蛇形的魚類,似蛇但無鱗,一般產於鹹淡水交界海域。鰻魚最常見的吃法,就是鰻魚飯。鰻魚飯又有兩個選擇,鰻丼和鰻重。其實「丼」和「重」都是鰻魚飯,區別僅僅在於一個用圓碗裝,一個用方盒(重盒)裝而已。
  • 霍金預言至少有兩個與人類有關,2020年真的是多災多難?
    作者:文/虞子期 長期以來,關於「霍金的預言」可以說是在不斷的流傳之中,雖然說霍金已經離開了,但是他帶來的影響力還是比較大,特別是在2020年的時段,很多人都會將自然災難的問題歸結在「霍金」的預言上面,其次還有說大家說的火星男孩等說法等,這些能不能代表一些問題呢?
  • 鰻魚怎麼吃最營養健康?營養師推薦這兩個食譜
    鰻魚含有的epa和dha能健腦,鰻魚中的稀有成分西河洛克蛋白能補腎強身,鰻魚皮和肉中還有膠原蛋白能美容養顏。鰻魚富含多種人體所需胺基酸、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成分,營養功效是非常多的。不過如果我們不恰當的食用鰻魚,是會影響健康的。
  • 2019年鰻魚的價格多少錢一斤?養殖鰻魚賺錢嗎?
    鰻魚是一種外觀類似長條蛇形的魚類,具有魚的基本特徵,此外鰻魚與鮭魚類似具有洄遊特性,鰻魚屬魚類,似蛇,但無鱗,一般產於鹹淡水交界海域,那麼2019年鰻魚的價格多少錢一斤?養殖鰻魚賺錢嗎?一、鰻魚價格根據鰻魚的最新行情價格來看,在廣東的市場鰻魚價格為44-46元/kg,菜鰻出口價高達80元/kg,廣西的出口價高達58元/kg,浙江省賣到了24元/kg,由此看來,其實因各個地區不同其鰻魚的價格也是不同的,所以實際價格因地區而變。
  • 尼斯湖水怪的真身不是恐龍,DNA顯示:它可能只是一條鰻魚
    ,以至於終於有科學家忍不住對尼斯湖水怪進行了徹底的調查。而據南方都市報消息稱,由紐西蘭奧塔哥大學組成的國際DNA科考隊在對尼斯湖水域的生物進行分層調查後得出結論,讓人類執著了千年的尼斯湖水怪的真身其實不過是一條巨型鰻魚罷了。
  • 電鰻並非鰻魚,250年前首次發現,新增兩個品種,最大放電860伏
    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動物學家C·大衛·德·桑塔納,對於「電鰻」這個名字進行了澄清,它們實際上是鰻魚形的刀魚。與正常的鰻魚不同,這種魚生活在淡水中,而不是鹹水中,需要氧氣才能生存。三個電子器官佔了他們身體的80%,它們發出的電脈衝可以是用於交流和導航的微電流,也可以是用於狩獵或自衛的強電流。
  • 科學家:傳說中的怪物或為巨型鰻魚
    據英媒報導,近日,一位在尼斯湖收集DNA的科學家表示,湖中傳說中的怪物可能是巨型鰻魚。 紐西蘭奧塔哥大學研究團隊從2018年開始,在尼斯湖採集水樣分析動植物DNA,想從其中揭示水怪身份。 來自奧塔哥大學的教授戈梅爾表示,他的研究團隊在水中發現了大量的鰻魚DNA。
  • 80後建築師當起「鰻魚大王」
    2012年07月09日 04:54  稿源:中安在線-安徽商報   分享到:   「鰻魚營養價值豐富,其維生素A含量是牛肉的27倍、是羊肉的65倍;鰻魚『激流勇進』,垂直的陡坡,只要有水流,它們都能爬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