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第一課堂,高次方程求解(中考必考題)

2021-01-09 一題解中高考

當中考或者高考的題目之中出現三次方、四次方甚至更好次方的的時候,什麼感覺。

不管是初中或者是高中,教材中沒有涉及到高次方程求解的問題,但是幾乎所有的中高考的試題裡面都有高次方程。

有很多中學生一談起高次方程,就好比見天書一樣。其實高次方程沒什麼難的,學會了二次方程,我們就應該學會舉一反三。

高次方程: 整式方程未知數次數最高項次數高於2次的方程,稱為高次方程. 解高次方程一般要降次,即把它轉化成二次方程或一次方程.也有的通過因式分解來解. 一元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用通常的演繹思維是作不出來的,用類似解。

高次方程經常出現有三大類。

第一類直接開方就可以了;

第二類一般就是換元法,設t=x^2,方程變化為at^2+bt+c=0,關於t的一元二次方程,求出t的值,然後求出x。

第三類,這一類的題目就是因式分解了。

我們直接看例題。

例題1:2013年濟南中高試題。

只有一個未知項,比較簡單的類型。

重點難點:當n為奇數時,只有一個根,當n為偶數時,ab>0,有兩個相反的實數根,否則無實數根。

例題2:2007年北京市中考試題

一看是四次方,很多人就犯愁了。

典型的換元法求解,首先應該是降次。轉換成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問題,通過二次求解,求出t,再一次通過t求出x。注意t=x^2>0.

例題3:2015年北大附中考試題

這一題又是和上面不同的類型。

重點難點:當ad=bc≠0是ax^3+bx^2+cx+d=0都可以這樣解決。

更有難度的是初中競賽試題告辭方程的解法。後面一節我詳細和大家分享。

相關焦點

  • 中考第一課堂,一元二次方程中的求根公式(中考必考題)
    一元二次方程 ,在中高考中是必考的題型,而且佔據大部分的分數。可以說是中考、高考的重點。甚至會在後面演變成更高次的方程的求解問題,但是不管幾次的方程,最終都要通過換元等方式,演變成一元二次方程來求解,所以無論是中考,或者是高考,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是必須掌握的方程求解方式。
  • 2018中考數學知識點:一元二次方程求解方法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學科的複習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點、中考常考知識點、各科複習方法、考試答題技巧等內容,幫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識脈絡,理清做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中考數學知識點:一元二次方程求解方法》,僅供參考!
  • 二次函數中考複習指導,學會求解二次函數代數應用相關問題
    因此,今天我們結合教學實踐、中考複習策略等,一起來探討二次函數的複習策略,為大家提高在中考過程中能從容應對二次函數相關問題,提供一定的解題策略。在中考數學中,二次函數會考什麼?一般會涉及到二次函數的概念、圖象與性質、函數綜合問題、函數與幾何等等。
  • 中考數學:一元二次方程典型綜合題原創詳析,驚嘆數學變形之精妙
    本文僅一道題,難度較大,堪稱中考必考題。您如果自己完美解出來,恭喜!02解前分析凡見到有關一元二次方程的題目,必須注意到什麼?二次項係數,根的判別式,兩根之和,兩根之積,數形結合、二次函數圖像,含參數的分析討論等。
  • 2020年中考數學第一輪複習資料,一次方程(組)的考點及考題整理
    一次方程(組)是數與代數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年中考這都是重點考查對象。最近萬眾一心,抗擊疫情,大家只能宅在家複習。下面分享一次方程(組)的考題及考題,供大家參考。考點一:等式與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但是等式不一定式方程。
  • 中學生中考數學二次函數必考題型大全
    二次函數不僅是我們中學階段的重點內容,而且也是我們中考中的重點難點。如果想在中考過程中取得一個良好的成績,或者說為接下來的高中數學的學習打好基礎,二次函數必須學的明明白白。但是也不要因為二次函數難度大而灰心,雖然題型靈活多變,但是只要掌握好解決問題的方法,能夠分類歸納整理,學起來也並沒有那麼難。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二次函數是如何與三角形面積、一元二次方程方程相結合來進行考察的。思路分析:第一問是考察二次函數的常規題,難度不大,所有人都應該拿到的分數。
  • 中考數學天天練之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練習題以及答案詳解
    走進2020年中考數學練習題之一元二次方程習題練習第二講本次課程我們主要來帶著大家練習一下如何使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通過這次課程學生要能靈活使用公式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習題目錄和分值題目分為四道大題,總共100分,分別為:一道選擇題
  • 2020年中考數學第4課,分式方程只需掌握3個考點,停課不停學!
    為了配合大家更好地複習,我每天整理中考數學考點,今天分享分式這章的4個考點。掌握好,不上補習班也能學好數學。一般有三種類型:(1)如果方程有解,則最簡公分母不等於0,從而可求出字母的取值範圍;(2)如果方程有增根,則最簡公分母等於0,從而可求出字母的取值;(3)如果要求分式方程有正數或負數解,則建立不等式組進行求解,注意此時最簡公分母不等於0。
  • 2018中考數學知識點:二次函數速記口訣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學科的複習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點、中考常考知識點、各科複習方法、考試答題技巧等內容,幫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識脈絡,理清做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中考數學知識點:二次函數速記口訣》,僅供參考!
  • 中考數學重點方程講解分析,如何學好二元一次方程(組)
    方程(組)與不等式(組)一直是中考數學重點知識板塊之一,主要考查考生的運算能力、邏輯推理能力、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學生通過方程(組)與不等式(組)的學習,可以培養觀察、分析、比較、類比等思維能力,從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因此,與方程(組)與不等式(組)有關的題型一直是中考數學重點考查對象之一,如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題型。
  • 「衝刺中考」中考數學壓軸題,二次函數動點問題分析
    本題是2016年青島中考第24題原題,主要考查了多邊形面積與動點運動時間t的二次函數關係,其中貫穿三角形相似等重點知識點。我們來看第一問,t為何值時,△AOP是等腰三角形?此類問題涉及動點構成等腰三角形,因此必須分類討論,因為等腰三角形的底和腰不確定,需要分為三種情況來討論:1、AO是底,2、AP是底,3、OP是底,對三種情況分別分析計算,其中AP為底的情況是不存在的,因此答案只剩兩種情況(答案見本文結尾)一般來說,此類題型第一問大都是比較簡單的,計算量也小。
  • 2020年中考數學專題複習,二次函數與三角形面積最值問題,鉛錘法
    中考科目中,數學是比較難的一科,也是令很多同學比較頭疼的一科。本專欄主要是專題複習,難度相對來說會比較大,會涉及各種題型的壓軸題,是為參加中考的同學量身打造的,特別適合想拔高數學成績的同學。本節內容主要介紹二次函數中三角形面積最值問題。
  • 中考攻略|二次函數綜合-面積比定值問題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依然是中考數學二次函數綜合的內容,這是近幾期的思維導圖,接著上期,本次講解定值問題——面積比定值問題(含相等)。一般的解題思路是添加輔助線——垂直、平行,構造相似三角形(或特例全等),常需要聯立方程,或補全(構造)成四邊形,利用中點坐標公式求解亦可,在此講解幾何法。典例①分析:第1問,此處,自點C向x軸或y軸作垂線均可,如圖所示第2問,聯立方程即可,在此不贅述。
  • 會解分式方程相關應用題型,中考數學至少能多拿10分
    分式的概念的引出,無非就是為分式方程做服務,我們把分母裡含有未知數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認真研究近幾年全國各地中考數學試卷,我們就會發現分式方程是每年全國各地中考數學的重要考點之一,幾乎年年考到。跟分式方程有關的題型也較為豐富,如有填空題、選擇題、計算題、應用題等。大部分情況下,與分式方程有關的解答題都是以應用題的方式考查為主。
  • 中考物理力學「槓桿」綜合計算題專題總結,掌握這些題目,很關鍵
    中考物理力學「槓桿」綜合計算題專題總結,掌握這些題目,很關鍵!事實上,在此類題型在槓桿平衡的前提下,通常還需要利用浮力的知識求解某些物理理,此種題型要注意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確定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並選擇合適的浮力公式最後根據槓桿的平衡條件列出方程即可求解。
  • 中考數學總複習:第8講《一元二次方程》考點梳理+題組分類剖析
    歡迎大家來到唐老師小課堂,今天已經是中考數學總複習的第八講了,謝謝大家的關注,雖然總體的效果並不是很好,但唐老師還是堅持用文章和視頻同時更新中考數學複習中的知識點和一些易錯點,講得不好的地方希望大家多提意見。
  • 會解此類題型,你的中考成績,至少能提高十分
    在中考試題中,常見的數學應用一般這麼幾種類型:方程(組)有關的應用題類型;不等式(組)有關的應用題類型;函數有關的應用題類型;統計與概率有關的應用題類型等。解決應用題一般步驟,就可以簡單概括成以下六步:審清題意→設未知數→列出方程或不等式(組)→解方程或不等式(組)→檢驗→作答。
  • 2019年本溪市中考數學試卷,這純粹是為了考試,缺乏創新!
    數學在中考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在中考中的難易程度,一定限度上決定了考生們的中考成績的走勢。2019年中考數學難度整體下降,遼寧省本溪市的中考數學難度會有怎樣的調整呢?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下2019年遼寧省本溪市的中考數學試卷。
  • 求解二次方程的新方法
    從中學的數學課堂上,我們知道尋找二次方程的根方法無外乎因式分解,或者配方法,再或者跳去求解過程,直接代入求根公式中。從某種意義上說,以上說的這些方法算不上不同方法,因為求根公式本就是通過配方法而推導得來的。對求解任意二次方程的探索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古巴比倫時期。4000多年來,許多數學領域的知名人物都在這個現在看來十分簡單的問題上留下了自己的記錄。
  • 2021中考物理必背簡答題(第一部分)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中考物理必背簡答題(第一部分),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在遊泳池邊向池底看去,感覺池水並不深,下水後才知道不是這麼回事,試分析:為什麼池水深度看起來比實際的淺?   答: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要發生折射,人從空氣看河底,實際看到的是河底的虛像,虛像的位置比實際河底的位置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