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建浩教授:載有辣椒素的介孔二氧化矽納米粒子及其在肉類保鮮中的...

2021-01-21 網易

2020-12-05 20:50:40 來源: 食品科學雜誌

舉報

  導 語

  製備了具有規則多孔結構和均一粒徑的介孔二氧化矽納米粒子(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SNs)。

  載有MSNs的辣椒素可以改善肉的抗氧化性能。

  所有尺寸的MSNs均具有一定的辣椒素(capsaicin,CAP)負載能力,並能緩慢釋放CAP。

  尺寸較小的MSNs可以裝載更多的CAP,並具有更好的抗氧化作用。

  

  本研究中,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的Wenhui Si、Yue Gao和Jianhao Zhang*以及蘇州大學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部的Jianguo Li*等人將CAP通過自由擴散加載到粒徑分別為50、100 和400 nm的MSNs中,以分別獲得載體材料Cap@MSN-50、Cap@MSN-100和Cap@MSN-400。通過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別計算出負載能力為854.77、713.86和649.09(mg/g Cap/MSN)。採用IFFM-E型流動注射化學發光分析儀進行緩釋實驗,結果表明載有CAP的MSN釋放具有緩釋作用,粒徑較小的MSN緩釋速率較高且抗氧化性較強的。通過氣調包裝,所製備的材料用於保持碎牛肉的新鮮度。存儲期超過5天後,Cap@MSN-50的抗氧化性比CAP更好。結果表明,將CAP加載到介孔納米材料中對某些食品的長期保存和抗氧化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

  通信作者簡介

  章建浩 教授

  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食品包裝研究所 所長

  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博士生導師,食品包裝研究所所長,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工程」第二層次培養對象;中國綠色食品包裝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畜產品加工研究會蛋品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江蘇省蛋品行業協會副會長;第二屆中國蛋品加工業十大傑出人物。

  研究方向:畜產品加工與品質控制、食品保鮮包裝。「十一五」以來,主持完成「十二五」國家支撐計劃課題「動物源食品加工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及省部級科技計劃項目8 項。獲發明專利45 件(其中國際發明專利2 件),發表論文150餘篇(SCI 40餘篇),主編專著教材6 部,主編國家十五\十一五規劃教材《食品包裝學》獲《全國農業高校優秀教材獎》;鑑定技術成果5 項;2010主持技術成果「食品保鮮包裝技術裝備」獲全國商業科技進步一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2007技術成果「傳統肉製品風味品質形成機理及現代化生產研究與示範」獲全國商業科技進步特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2013年「冷卻肉質量安全保障關鍵技術及裝備研究與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8/15)。2016年主持完成的「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課題技術成果「傳統肉製品及蛋製品風味品質現代工藝調控及新裝備、新產品成套技術」作為科技部推薦的我國「十二五」食品加工製造領域重大標誌性科技成果,在北京和四川綿陽、陝西楊凌及上海「國家十二五科技創新成就展」巡迴展出。2017年「肉品加工與質量控制創新團隊」獲農業部神農中華農業科技獎——優秀創新團隊獎。

  該文章《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loaded with capsaicin and their oxidation resistance in meat preservation》在線發表於Food Chemistry。

  翻譯/編輯:袁月;責編:張睿梅

  圖片來源於文章原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介孔二氧化矽納米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基礎研究和醫學應用研究取得...
    介孔二氧化矽納米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基礎研究和醫學應用研究取得進展介孔二氧化矽納米材料是一種具有高比表面積、大孔容、形貌和尺寸可控的新型無機生物材料,但是,介孔二氧化矽納米材料真正使用前必須全面深入了解其包括毒性、降解性等在內的一系列生物相容性問題。然而,在這方面國際上的基礎研究工作的報導還十分有限。
  • 上海海洋大學王明福、金禮:製備有效增強殺菌性的芳樟醇功能化介孔納米球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成果展示|英都斯特杯獎學金近日,上海海洋大學王明福教授課題組開發了一種新型的食品保鮮技術,從而有效地提高了中空介孔二氧化矽微球的長期殺菌活性。  研究人員採用規則的納米材料對天然有機抗菌劑進行了包埋。
  • 刊文推薦 |納米介孔二氧化矽MCFs: 一種從水溶液中去除鎳(II)的有效吸附劑
    https://doi.org/10.1016/j.wse.2019.12.006作者簡介| 李曉東(1980—),男,副教授,吉林建築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主要從事納米材料及環境化學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方向為光催化材料、水分析化學等方面。
  • J.報導我校在中空介孔納米...
    J.以「Rh Nanoclusters Encaged in Hollow Mesoporous Silica Nanoreactors with Enhanced Catalytic Performance for Phenol Selective Hydrogenation」為題,報導了我校在中空介孔納米催化反應器和催化加氫研究領域的新進展。
  • 華僑大學陳愛政教授Adv. Mater:介孔二氧化矽納米粒的結構和表面...
    研究背景介孔二氧化矽納米顆粒(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MSNs)是一種重要的形態優越、骨架穩定、強度出色的多孔材料成果簡介華僑大學陳愛政教授團隊、昆士蘭大學Yusuke Yamauchi教授團隊及臺灣大學Kevin C.-W.
  • 介孔二氧化矽納米粒的結構和表面生物功能
    介孔二氧化矽納米顆粒(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MSNs)是一種重要的形態優越、骨架穩定、強度出色的多孔材料,在吸附、催化、光致發光、生物醫學等各個領域發揮著重大作用。然而,原型MSNs藥物負載率低,在診療和組織工程方面也存在相容性和降解性問題。結構和物理化學性質的改良,驅使其進入創新的應用領域。
  • 納米載藥系統有了智能「開關」
    納米載藥系統有了智能「開關」來源:《科技日報》2017-2-9 馬愛平8日,記者從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獲悉,由該研究生院、江蘇大學、蘇州大學等專家組成的合作團隊在介孔納米載藥系統領域取得突破,該系統擁有智能「門控開關」,可自控釋放藥物。
  • 萬萬沒想到,二氧化矽在醫藥上還有這麼多應用
    添加藥用輔料二氧化矽可有效提高藥物製劑尤其是片劑的質量和藥品性能,大幅提高了藥品的市場競爭力,其在藥物製劑中的應用已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二氧化矽在醫藥中的應用。
  • 納米二氧化矽如何進行表面改性?
    納米二氧化矽的粒徑小、比表面積大、生物相容性好,且具有納米材料的表面界面效應、小尺寸效應、量子尺寸效應等優點,應用廣泛。但是,納米二氧化矽表面有大量活性羥基,親水性強,使其極易形成附聚體或二次聚集,不利於其在材料中的分散,進而影響材料的結構與性能。因此,需要對納米二氧化矽進行表面改性,以保證其能穩定存放和提高其在聚合物基質中的分散性等。
  • 我國科學家開發出新型X射線響應降解納米載藥系統
    化療是臨床上常用的腫瘤治療方式,但是單分子化療藥物生物利用度低、治療副作用大,給患者身心及其家庭帶來負擔。利用納米技術將單分子化療藥物製備成納米藥物,可實現化療藥物腫瘤靶向和可控釋放,從而改善治療效果並降低毒副作用,有利於實現高效低毒化療。
  • 有序介孔材料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具有高比表面積、孔徑尺寸可調及大孔容的有序介孔材料因其在催化、氣體分離、藥物載體、氣體傳感及電化學能源存儲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前景,成為世界範圍內的研究熱點之一
  • 于吉紅Matter:綠色選擇性水蝕刻製備高催化穩定性MOF@介孔SiO2核殼...
    基於此,吉林大學的于吉紅院士團隊報導了一種利用介孔二氧化矽包覆與隨後水刻蝕的方法來製備MOF@介孔SiO2蛋黃-蛋殼結構納米反應器。區別於傳統的鹼性或者酸性刻蝕方法,水刻蝕MOFs表面是一種綠色低耗的製備蛋黃-蛋殼納米結構的方法。
  • 兩篇Nature一個主題:介孔材料的催化「情緣」
    另一篇則來自於武漢大學鄧鶴翔教授、昝菱教授和上海科技大學Osamu Terasaki教授等研究者 [3],他們在MOF(MIL-101)的介孔中生長TiO2,為TiO2在MOF晶體內部創建了沸石中,多個相鄰的醇基團形成矽烷醇基團簇(「矽烷醇巢」,silanol nest),這些「矽烷醇巢」通過與稀土金屬形成配位鍵來穩定單原子稀土元素,克服能量障礙,促進了稀土-Pt合金的形成,並得到了Pt3La和Pt3Y納米粒子。原子分辨電子顯微鏡表明,單原子La在沸石表面呈現出快速和隨機的平移運動,證實了摻入該沸石中的稀土元素是原子分散的,可以從一個「矽烷醇巢」跳到另一個。
  • 一文了解二氧化矽納米顆粒功能化改性技術!
    二氧化矽表面改性的目的主要有以下3個方面:一是改善或提高二氧化矽納米顆粒之間的分散性及與其它物質之間的相容性,因為表面修飾後的納米顆粒可以減弱表面活性羥基的帶電效應和表面基團的親水性,從而防止顆粒團聚或可達到與有機物質的相容性;二是通過表面修飾,在二氧化矽表面覆蓋活性基團,提高或者控制其表面活性,從而為納米粒子的進一步接枝或者功能化提供了可能性;三是拓寬二氧化矽納米顆粒的應用範圍
  • 生鮮保鮮難?一文教你生鮮食材四大保鮮技術!
    2、納米保鮮技術納米保鮮技術納米材料是指結構中至少有一個在一個維度上呈納米級(約1—100nm)大小的材料,粒徑在101—109nm範圍的粒子稱為準納米粒子。
  • 新納米載藥系統成功用於惡性腫瘤治療
    近日,國際著名學術期刊ACS nano和Biomaterials相繼報導了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製的新型納米載藥系統在惡性腫瘤治療及其生物安全性評價方面取得的新突破納米介孔二氧化矽做為生物相容性優異的無機納米材料的卓越代表,被公認是一種極具潛力的藥物傳遞載體,已經被廣泛用於磁性納米顆粒,量子點等功能材料的包覆以降低毒性、提高穩定性。開發在體內具有良好穩定性,高效低毒、產量高並可代謝的介孔二氧化矽藥物載體材料用於惡性腫瘤的治療一直是該領域研究的難點。一旦這種藥物載體材料開發成功,將為癌症病人恢復健康、走向新生帶來曙光。
  • 北理工Small: 高性能二維介孔矽納米片負極
    在眾多負極材料中,矽因其超高的理論比容量、較低的放電電壓及鋰離子擴散勢壘,成為了最有發展前景的高容量鋰電負極材料之一。然而,矽在充放電過程中會引起巨大的體積膨脹,導致材料顆粒粉化和脫落,嚴重影響其電化學性能。此外與零維、一維矽納米結構不同,二維矽材料生長的最大障礙源於其自身的晶體結構。
  • 【中國科學報】無機納米材料:提高藥物「工作效率」
    著名納米材料科學家、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唐芳瓊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解釋,納米藥物載體即運用納米技術直接將藥物製成具有納米尺度的粒子,或將藥物吸附包裹在納米尺度的載體中製成的藥物劑型,通常包括脂質體、膠束、納米乳、有機納米粒、無機納米粒等。唐芳瓊表示,理想的納米藥物載體既可以提高藥物的穩定性,對藥物進行緩釋和控釋,又可以提高藥物的生物利用度。
  • 李亞棟:單分散納米晶的合成、組裝及介孔材料的製備
    (節選)清華大學化學系李亞棟教授在《2008科學發展報告》上撰寫「單分散納米晶的合成、組裝及其介孔材料的製備」一文,從單分散納米晶的合成、單分散納米晶的組裝、介孔材料的製備3個方面進行了闡述,並在文末對納米多功能介孔材料的發展前景進行了展望。文章首先介紹了單分散納米晶的合成。
  • 【科研進展】新型二氧化矽磁性納米複合材料,可用於去除水溶液中的...
    因此近來開發了不同的工程納米材料,包括二氧化矽或碳基、金屬或氧化石墨烯納米顆粒。其中,磁性氧化鐵納米顆粒的出現不僅因為其良好的吸附性能,還因為其可以從水體系中輕鬆去除。氧化鐵磁性納米顆粒(MNPs),的確具有表面積大、吸附金屬離子的活性位點多、選擇性好、毒性低等特點。但由於其表面具有疏水性,在水介質中會發生聚集,降低了吸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