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大學陳愛政教授Adv. Mater:介孔二氧化矽納米粒的結構和表面...

2020-12-04 學研天地

研究背景

介孔二氧化矽納米顆粒(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MSNs)是一種重要的形態優越、骨架穩定、強度出色的多孔材料,在吸附、催化、光致發光、生物醫學等各個領域發揮著重大作用。然而,原型MSNs藥物負載率低,在診療和組織工程方面也存在相容性和降解性問題。結構和物理化學性質的改良,驅使其進入創新的應用領域。

成果簡介

華僑大學陳愛政教授團隊、昆士蘭大學Yusuke Yamauchi教授團隊及臺灣大學Kevin C.-W. Wu教授合作對MSNs過去20年的關鍵研究情況和最新突破進展進行了系統綜述,結合超分子組件、金屬物質及偶聯物,重點討論了表面修飾、矽質骨架改造和孔結構調控對MSNs物理化學性質的優化,闡明涉及反應動力學和影響因素的機理作用。此外,文章對先進MSNs複合材料的工程學應用進行展望,並探討亟待解決的問題和面臨的多重挑戰。

圖1. 工程化MSNs的理化性質及關鍵進展示意圖

文章闡述了多種創新型MSNs的物理化學性質和突破性研究進展及應用(圖1)。大量研究表明,MSNs具有豐富的表面化學特性,膠體穩定性好,分散性高,表面及內部存在特殊的多孔拓撲結構,蘊藏著極大的改造潛能。文章首先涵蓋了過去20年裡MSNs的關鍵進展,闡述將MSNs應用於臨床治療的最新研究和相關情況。隨後,對比MSNs合成過程的一般化方法和改進方案,詳細討論了表面修飾(利用聚合物、脂質體、生物膜、蛋白塗層等)、矽制骨架改造(藉助有機組分、金屬物質等)和孔結構調控(如籠狀、中空、卵黃殼、核殼等)對MSNs形態學特性及理化性質的改良,還論述了包括Janus結構及可變形固體在內的形貌變化。

此外,文章著重介紹對比創新型MSNs與原型MSNs的各項性能,包括穩定性、生物相容性與安全性、可降解性等。同時,對MSNs材料在臨床方面的試驗和前景進行批判性探討。最後,文章基於以上理論,對先進MSNs複合材料的工程學應用進行展望,並探討亟待解決的問題和面臨的多重挑戰。

該綜述論文近期發表於Advanced Materials,論文第一作者為華僑大學Ranjith Kumar Kankala博士,論文通訊作者為華僑大學陳愛政教授、昆士蘭大學Yusuke Yamauchi教授和臺灣大學Kevin C.-W. Wu教授。

文獻連結:

Nanoarchitectured Structure and Surface Biofunctionality of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Ranjith Kumar Kankala, YaHui Han, Jongbeom Na, ChiaHung Lee, Ziqi Sun, ShiBin Wang, Tatsuo Kimura, Yong Sik Ok, Yusuke Yamauchi, AiZheng Chen, Kevin C.W. Wu

Adv. Mater., 2020, DOI: 10.1002/adma.201907035

相關焦點

  • 介孔二氧化矽納米粒的結構和表面生物功能
    介孔二氧化矽納米顆粒(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MSNs)是一種重要的形態優越、骨架穩定、強度出色的多孔材料,在吸附、催化、光致發光、生物醫學等各個領域發揮著重大作用。然而,原型MSNs藥物負載率低,在診療和組織工程方面也存在相容性和降解性問題。結構和物理化學性質的改良,驅使其進入創新的應用領域。
  • 介孔二氧化矽納米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基礎研究和醫學應用研究取得...
    介孔二氧化矽納米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基礎研究和醫學應用研究取得進展介孔二氧化矽納米材料是一種具有高比表面積、大孔容、形貌和尺寸可控的新型無機生物材料,但是,介孔二氧化矽納米材料真正使用前必須全面深入了解其包括毒性、降解性等在內的一系列生物相容性問題。然而,在這方面國際上的基礎研究工作的報導還十分有限。
  • 萬萬沒想到,二氧化矽在醫藥上還有這麼多應用
    5、用於抗靜電劑 藥用輔料二氧化矽表面存在大量親水基團,在粉末塗層表面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形成親電膜或依靠質子傳遞降低表面電阻,從而發揮抗靜電效果。藥用輔料二氧化矽作為一種新型藥用輔料開始應用於該藥物製劑中。 4、用於緩釋製劑 如張宏梅等人以釋放度和休止角為指標,選擇適宜的HPMC、MCC、乳糖、十二烷基硫酸鈉、藥用輔料二氧化矽和硬脂酸鎂用量,篩選了洛伐他汀緩釋片的處方。
  • 上海海洋大學王明福、金禮:製備有效增強殺菌性的芳樟醇功能化介孔納米球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成果展示|英都斯特杯獎學金近日,上海海洋大學王明福教授課題組開發了一種新型的食品保鮮技術,從而有效地提高了中空介孔二氧化矽微球的長期殺菌活性。  研究人員採用規則的納米材料對天然有機抗菌劑進行了包埋。
  • 章建浩教授:載有辣椒素的介孔二氧化矽納米粒子及其在肉類保鮮中的...
    舉報   導 語  製備了具有規則多孔結構和均一粒徑的介孔二氧化矽納米粒子
  • 東華大學羅維教授團隊《AFM》.:二維自組裝打破傳統介孔材料在能量儲存和轉換方面應用局限的研究進展
    介孔材料憑藉獨特的結構特徵,在構建具有高功率密度,長壽命,高界面活性和快速反應動力學器件上顯示出巨大的應用潛力。然而傳統的介孔材料,一般為體相材料,在應用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堵塞,阻礙快速擴散路徑的形成以及活性位點的暴露。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通過二維自組裝,構建二維有序介孔材料(2DOMMs)是最佳的選擇之一。
  • ...四川大學孫遜/張凌團隊發現,調節納米粒孔徑可提高亞單位抗原的...
    【科技前沿】四川大學孫遜/張凌團隊發現,調節納米粒孔徑可提高亞單位抗原的細胞免疫應答 2020-06-24 04: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Mater.和Chem. Eng. J.報導我校在中空介孔納米...
    J.以「Rh Nanoclusters Encaged in Hollow Mesoporous Silica Nanoreactors with Enhanced Catalytic Performance for Phenol Selective Hydrogenation」為題,報導了我校在中空介孔納米催化反應器和催化加氫研究領域的新進展。
  • 于吉紅Matter:綠色選擇性水蝕刻製備高催化穩定性MOF@介孔SiO2核殼...
    基於此,吉林大學的于吉紅院士團隊報導了一種利用介孔二氧化矽包覆與隨後水刻蝕的方法來製備MOF@介孔SiO2蛋黃-蛋殼結構納米反應器。區別於傳統的鹼性或者酸性刻蝕方法,水刻蝕MOFs表面是一種綠色低耗的製備蛋黃-蛋殼納米結構的方法。
  • 表面微觀結構調控介孔孔道研究
    > 物質與外界的相互作用是通過表面來進行的,除了化學成分之外,表面微觀結構也是影響物質表面特性的重要因素,如荷葉表面的自清潔功能,雄性孔雀尾部羽毛呈現出絢麗多彩的色彩都得益於表面微觀結構。固體表面有序納米結構對與其接觸的外界微觀物質的智能化調控正成為納米技術、物理、化學、生物等多學科交叉的一個最新的研究領域。 最近,路慶華教授課題組在探索表面微觀結構調控介孔孔道方面有重大突破。該研究成果被最新一期《美國化學會志》(JACS)以快訊方式發表(DOI: 10.1021/ja8003254),該雜誌是化學領域最知名的雜誌。
  • 吉林大學喬振安教授Angew:大規模無溶劑方法合成介孔金屬氧化物
    該課題組使用陽離子聚合物聚乙烯亞胺作為造孔劑和穩定劑,醋酸作為絡合劑,金屬醇鹽作為金屬氧化物前驅體,開發了一種大規模的無溶劑自組裝策略成功的製備了一系列高度結晶的介孔金屬氧化物,包括單組份介孔金屬氧化物(例如,TiO2、Nb2O5、Ta2O5、Al2O3、HfO2、ZrO2和SiO2)和多組分的介孔金屬氧化物,例如摻雜的介孔金屬氧化物(yNb摻雜的TiO2)、複合的介孔金屬氧化物
  • 華僑大學JMCA在限域空間合成金屬有機骨架催化劑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華僑大學化工學院2018級碩士研究生黃忠亮以第一作者在國際權威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簡稱JMCA)上以封底論文(Back cover paper)發表題為「Confined Growth of MOF Nanocrystals by 『Locked』 Metal Ion
  • 華僑大學2018級碩士研究生在國際權威期刊JMCA發表封底論文
    近日,華僑大學化工學院2018級碩士研究生黃忠亮以第一作者在國際權威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簡稱JMCA)上以封底論文(Back cover paper)發表題為「Confined Growth of MOF Nanocrystals by 『Locked
  • 二氧化矽的化學結構可以影響許多化學過程的有效性
    【博科園-科學科普(關注「博科園」看更多)】矽是一種用途廣泛的材料,廣泛應用於各種工業過程中,從催化和過濾,到色譜和納米化。然而儘管它在實驗室和潔淨室中隨處可見,但令人驚訝的是,在分子水平上,二氧化矽與水的表面相互作用卻鮮為人知。
  • 刊文推薦 |納米介孔二氧化矽MCFs: 一種從水溶液中去除鎳(II)的有效吸附劑
    https://doi.org/10.1016/j.wse.2019.12.006作者簡介| 李曉東(1980—),男,副教授,吉林建築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主要從事納米材料及環境化學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方向為光催化材料、水分析化學等方面。
  • 食品抗結劑——氣相二氧化矽的結構和性能
    為解決此類問題,今天介紹一種通過氯矽烷在氧氫焰中水解而得到的超細粉體材料—氣相二氧化矽。氣相二氧化矽的結構和性能1.獨特的「三維枝狀」結構 由於氣相二氧化矽在生產過程中,首先是氯矽烷水解縮合成單個的二氧化矽微粒,然後逐漸長大成7-40納米的球形顆粒,該顆粒稱作二氧化矽的「原生粒子」。
  • 中國科學院院士錢逸泰受聘為華僑大學名譽教授
    中新社泉州二月二十八日電(李凌 曾福志 張羅應)著名的無機材料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錢逸泰教授二十八日上午欣然受聘為華僑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名譽教授。華僑大學校長吳承業向錢逸泰教授頒發了名譽教授聘任證書。  在華僑大學李克砌紀念樓四樓會議室,吳承業校長親切會見了錢逸泰教授,向他介紹了華僑大學近年來的辦學情況。
  • 周宏才教授介孔MOFs中孔道環境精確調節光催化活性位點的引入
    成果簡介 近日,美國德克薩斯A&M大學的周宏才教授團隊利用配體插入的後合成修飾策略,成功地將含有光催化活性中心的二羧酸線性配體引入到高穩定性的介孔MOFs材料中,並實現了對大體積底物的光催化反應。為了修飾MOFs的孔道結構,通過一鍋合成法和後合成修飾引入功能化基團是兩種常用策略。然而,一鍋法合成所得產物中官能團的排列是隨機的,很難通過X-射線衍射等技術來確定。而且,一鍋法合成的產物純度很難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