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宏才教授介孔MOFs中孔道環境精確調節光催化活性位點的引入

2020-09-03 學研天地

研究背景

介孔金屬有機框架材料(MOFs)因為具有較大的孔道,適合於催化等方面的應用,因此受到化學與材料科學家的廣泛關注。孔道環境對於介孔MOFs材料的最終適用性具有重大影響,因此在介孔MOFs材料中進行精確的孔道環境調節是該領域重要的研究主題之一。

成果簡介

近日,美國德克薩斯A&M大學周宏才教授團隊利用配體插入的後合成修飾策略,成功地將含有光催化活性中心的二羧酸線性配體引入到高穩定性的介孔MOFs材料中,並實現了對大體積底物的光催化反應。


為了修飾MOFs的孔道結構,通過一鍋合成法和後合成修飾引入功能化基團是兩種常用策略。然而,一鍋法合成所得產物中官能團的排列是隨機的,很難通過X-射線衍射等技術來確定。而且,一鍋法合成的產物純度很難保證。因此,周宏才教授團隊開發了一種預先設計合成具有開放窗口的MOFs框架,然後利用配體插入的方法後合成修飾MOFs框架,以此實現對MOFs孔道環境調節的策略。並將該策略成功地從微孔MOFs領域拓展到介孔MOFs領域。

圖1. 介孔MOFs材料PCN-808的設計合成策略。


首先,通過主配體延長策略,設計合成了一例具有合適尺寸開放窗口的介孔MOFs材料PCN-808,該框架結構具有一維開放介孔孔道,六核鋯簇採取8-連結的方式與有機配體配位,因此存在可利用的開放窗口,且窗口尺寸適合於含有兩個苯環的二羧酸配體的插入。

圖2. PCN-808-BDBR的晶體結構。

然後通過後合成修飾的方法可以把4,4'-聯苯二甲酸和含有光催化活性位點[Ru(bpy)3]2+的二羧酸線性配體BDBR引入到PCN-808的框架結構中,並通過X-射線單晶衍射技術確定了其結構。在PCN-808-BDBR中,BDBR配體有序地排列在介孔孔道的壁上,並且所有的光催化活性中心都面向介孔孔道的中心,這與預期結果相符,並且十分有利於後續的光催化反應中活性中心與底物的接觸。

圖3. PCN-808-BDBR應用於光催化氧化二氫青蒿酸合成青蒿素。


該團隊將所得到的具有光催化活性位點的介孔MOFs材料PCN-808-BDBR應用於青蒿素的合成反應。實驗結果表明,PCN-808-BDBR對於該反應的光催化效果與游離的[Ru(bpy)3]2+離子相當,而且經過3輪循環測試後,其催化活性沒有明顯降低,表明PCN-808-BDBR有可能應用於青蒿素的合成反應中。游離的[Ru(bpy)3]2+離子雖然也具有較好的活性,但是因為其在水和有機溶劑中都具有很好的溶解性,因此其回收利用非常困難。而同樣具有[Ru(bpy)3]2+活性基團的微孔MOFs材料UiO-67-Ru對於二氫青蒿酸氧化製備青蒿素的反應幾乎沒有催化活性,說明材料中的介孔對於底物與催化活性位點的接觸是至關重要的。


這一成果近期發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上,文章的通訊作者為德克薩斯A&M大學的周宏才教授和中科院福建物構所的吳明燕研究員,第一作者是德克薩斯A&M大學的博士後龐建東博士。

文獻連結:

Precisely Embedding Active Sites into a Mesoporous Zr-Framework through Linker Installation for High-efficiency Photocatalysis

Jiandong Pang, Zhengyi Di, Jun-Sheng Qin, Shuai Yuan, Christina T. Lollar, Jialuo Li, Peng Zhang, Mingyan Wu, Daqiang Yuan, Maochun Hong, Hong-Cai Zhou

J. Am. Chem. Soc., 2020, DOI: 10.1021/jacs.0c05758

相關焦點

  • 周宏才課題組JACS:光催化活性位點在介孔MOFs中的精確鑲嵌
    論文DOI:10.1021/jacs.0c05758全文速覽周宏才教授課題組通過主配體延長策略,設計合成了一例具有合適開放窗口的介孔MOFs材料PCN-808,利用配體後插入策略,將含有光催化活性基團[Ru(bpy)3]2+的二羧酸線性配體插入到PCN-808的開放窗口中。
  • 構築晶體內跨尺度全貫通大孔-介孔-微孔沸石大單晶實現高效催化
    因而在實際應用中,急切地需要提高反應物分子與產物分子在分子篩內部的流通擴散問題,以提高分子的抗結焦性,從而延長催化劑的使用壽命。等級孔分子篩具有獨特的等級孔道結構,將大孔/介孔孔道結構引入分子篩中可以大大地提高分子篩的流通擴散性能,從而有效地增強反應物分子與分子篩活性中心的相互作用,在催化過程中具有傳統微孔分子篩所不具有的優勢。
  • 蘇寶連團隊構築跨尺度全貫通大孔-介孔-微孔等級孔分子篩
    圖文解析樣品合成及結構表徵作者基於三維有序大孔/介孔多孔碳模板的空間限域作用,結合水蒸氣輔助晶化過程,精確地在ZSM-5分子篩單晶內部引入的大孔-介孔等級孔道,從而得到高度有序全貫通等級孔大孔-介孔-微孔ZSM-5分子篩單晶催化材料(OMMS-ZSM-5, 圖1A-E)
  • NSR綜述:理性設計,提高多級孔沸石的擴散與催化效率
    在實際應用中,人們常常在微孔沸石的基礎上引入介孔,或者再將沸石與其他具有大孔結構的催化材料相複合,構造出具有「微孔-介孔-大孔」多級孔道結構的催化劑,從而減輕反應物種在體相與催化劑活性中心之間的擴散阻力、提高催化活性中心的利用效率,並提高催化劑的綜合性能。
  • 「測試狗」大哥帶小弟:MOFs和COFs近期成果匯總
    其中,基於金屬有機骨架(MOF)的單原子催化劑(SACs)是電化學催化應用中新興的非常規材料。其具有獨特的電子結構、低配位環境、量子尺寸效應等優點,有望在清潔能源轉換領域提高電催化活性、穩定性和選擇性。
  • CCS Chemistry |同構二維COF的骨架工程:引入鄰醌活性位點,展現...
    天津大學陳龍課題組通過骨架工程策略將羰基氧化還原活性位點逐步引入到二維共價有機框架(2D COFs)中,製備了一系列同構介孔KT-Tp COFs,實現了在分子水平上對活性位點的精準調控,並展示出優異的電化學能量存儲效果。其中,具有鄰醌結構的2KT-Tp COF和4KT-Tp COF表現出高比容量、良好的倍率性能以及出色的循環穩定性。
  • 東華大學羅維教授團隊《AFM》.:二維自組裝打破傳統介孔材料在能量儲存和轉換方面應用局限的研究進展
    介孔材料憑藉獨特的結構特徵,在構建具有高功率密度,長壽命,高界面活性和快速反應動力學器件上顯示出巨大的應用潛力。然而傳統的介孔材料,一般為體相材料,在應用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堵塞,阻礙快速擴散路徑的形成以及活性位點的暴露。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通過二維自組裝,構建二維有序介孔材料(2DOMMs)是最佳的選擇之一。
  • 介孔磷酸鋯催化活性及異山梨醇提純
    本文將磷酸鋯催化劑應用於山梨醇脫水製備異山梨醇反應中,通過與典型強酸性固體酸催化劑對比考察其催化活性,同時優化了異山梨醇的提純條件,為催化劑工業化應用提供必要的分離參數。催化劑的主要元素組成為 O、Zr、P,其餘金屬元素含量小於0.5%,應為催化劑製備過程中原料引入,結合 FT-IR表徵結果,考慮到催化劑的組成,對現有數據進行了歸一化,催化劑各元素比例為ZrP1.68O6.19.
  • 兩篇Nature一個主題:介孔材料的催化「情緣」
    「分子隔間(molecular compartment)」,使得吸收光/產電子的TiO2單元與MOF骨架中的催化或許金屬簇之間產生協同作用,從而光催化還原CO2並同時產生O2,實現人工「光合作用」。在350 nm光照條件下,CO2光還原效率最高可達11.3 %,不同孔中的TiO2催化性能可以相差44倍 [4]。
  • 于吉紅Matter:綠色選擇性水蝕刻製備高催化穩定性MOF@介孔SiO2核殼納米催化劑
    作為介孔材料家族中的重要一員,有機骨架結構(MOFs)在最近二十年內受到了很多科研領域的重視。MOFs材料最顯著的優勢在於可以在金屬離子/團簇與有機配體之間的模塊化組裝過程中實現開放性骨架結構的設計。這些開放性的骨架解構通常被溶劑分子或者模板分子所佔據,並且在去除這些溶劑分子或者模板分子之後,MOFs晶格中通常會產生路易斯酸性位點。
  • JACS: 電催化MOF設計新策略
    雖然鉑(Pt)基材料具有很高的ORR活性,但是它們的工業應用受到了諸如催化劑失活、反應動力慢,、成本高、來源稀少等多方面的困擾。MOF是一種無機-有機雜化材料,具有極高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積,有利於充分暴露其催化活性位點,具有高可及性。另外,當把催化位點固定在MOF有序結構中時,可以有效地抑制催化劑的失活。相比於碳基和金屬基材料,MOF的另一大特點是它的可調控性。
  • 于吉紅Matter:綠色選擇性水蝕刻製備高催化穩定性MOF@介孔SiO2核殼...
    與單純的MOFs結構相比,包覆之後的結構具有透過性的介孔二氧化矽外殼,暴露的活性位點以及保護性外殼,使所得MOF@介孔SiO2蛋黃-蛋殼結構納米催化劑在二氧化碳環加成催化反應中展現出了更高的催化穩定性,循環三圈後的產率可保持不變。此種水刻蝕的設計方法與合成策略有望用於製備其他高穩定性的MOFs基納米催化劑,從而拓展MOFs在各種催化反應中的應用。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綜述」多級孔沸石催化劑的擴散與催化效率
    近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化學工程學院閻子峰教授領銜的催化材料團隊在介孔沸石工業化製備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如果在沸石組元中引入介孔結構,則該催化劑還具有微孔-介孔-大孔多級孔道結構。顯然,工業沸石基催化劑的多級孔結構存在於兩個層次中,即「沸石組元內部」層次和「工業催化劑各組元之間」層次。如何實現多級孔結構在上述兩個層次的理性構築,減輕反應物種在體相與催化劑活性中心之間的擴散阻力,顯著提高催化效率,已成為當代沸石與多孔材料化學領域的一大研究熱點。
  • 葉脈狀g-C3N4的合成及其選擇性光催化產H2O2
    .202001922全文速覽近日,湖南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湯琳教授課題組開發一種具有葉脈狀形貌結構和能帶及電荷傳遞能力可調的氮化碳光催化材料,用以選擇性的光催化二電子產雙氧水。本文亮點通過硼氫化鉀輔助的熱縮聚法,在氮化碳聚合過程中製造高溫還原性氣氛,在引入缺陷和硼摻雜位點的同時生成獨特的葉脈結構表面和豐富的孔道結構,極大的提升了催化劑的比表面積和活性位點暴露量。所得催化劑通過多種表徵手段確定缺陷和硼摻雜的方式,結合DFT理論模擬深入分析了光吸收能力及電荷傳遞能力提升的機理。
  • 【催化】單質鉍修飾半導體磷酸鉍納米顆粒提高光催化降解活性機制
    然而,這些工作多數都集中於複合體系的構築與活性評價,對合成過程中缺陷的引入研究較少。並且,大多數工作基於納米尺寸單質鉍的表面等離子效應(SPR)特性,推測單質鉍的引入通過產生熱電子或表面極化使得載體光催化劑光生電子與空穴分離效率提高,而深入研究複合體系界面電荷轉移的工作較少。事實上,由於單質鉍的生成須要體系具備一定的還原性,而對於大多數含氧半導體材料而言,氧空缺的引入再所難免。
  • 吉林大學陳鵬 / 東北師範大學朱廣山課題組 Chem Sci:以介孔芳香...
    多孔有機材料固載的 Pd 基催化劑大多受到 Pd 利用效率低的困擾,這很可能是由於引入 Pd 基催化劑後的孔隙空間太小而無法進行催化反應造成的(反應物難以進入)。顯然,要成功發展出 PAFs 固載的高效 Pd 催化劑,尺寸足夠大的介孔孔道是很有必要的。然而,由於大尺寸單體會發生相互穿插,窄孔徑分布的介孔 PAFs 仍然不容易合成。
  • 武漢理工大學在高效等級孔分子篩單晶催化材料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Beta沸石分子篩在石油煉製和精細化工等催化領域中有著廣泛應用將大孔和介孔同時引入到分子篩材料中,通過等級孔道結構的設計,實現分子篩催化劑孔道結構的跨尺度貫通複合,開發等級孔大孔-介孔-微孔分子篩單晶材料,同時涵蓋大孔-介孔結構的高流通擴散性能和介孔-微孔結構的選擇性催化性能及高穩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是解決當前工業應用過程中分子篩催化劑存在的等級孔道結構跨尺度貫通性和等級孔沸石分子篩材料結構穩定性難題的關鍵科學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