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與生俱來的「看臉色」本能

2020-11-29 新華網客戶端

「面部表情」自古以來就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也是人類區別於其他動物的重要標誌。不過,每個人的面部表情都會反映當事人的心理狀態,與此同時,一個人的「面部表情」也會影響到其他人的心理狀態。「面部表情」這個心理學課題一直是當下心理學家們所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也是中醫一直在研究的課題。「望、聞、問、切」是我國的名醫扁鵲發明的四診法,其中的「望」指的是觀氣色,也就是觀察對方臉色的意思——通過觀察臉色來判斷對方的疾病。「面部表情」受中樞神經系統控制,會隨情緒起伏不自覺地發生變化。臉部膚色變化能反映人類內心情緒變化,而「看臉色」似乎也是人類天生的社交技能。

「閱讀」情感時可能存在一套潛在的通用語言。換句話說,在許多種面部表情中,某個特定的面部動作可能有它專屬的「角色定位」,尤其是當這一面部動作塑造了人們在社交活動的「形象」時。例如,一個人微笑或皺眉時,如果眼睛周圍出現皺紋,人類的大腦會將此解讀為這個人更加「真誠」。害怕時,中樞神經系統產生腎上腺素,高興時會分泌多巴胺和血清素等激素,這會多大程度上改變血流、心率和血壓,這些改變是否肉眼可見?

為了確定人類與生俱來的「看臉色」能力,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人員歷克斯·馬丁內斯和同事用電腦軟體識別情緒改變時臉色的細微變化,將所獲數據用於調整中性表情人臉圖像的臉色。在這個實驗中,實驗者內心高興、反感、驚訝或恐懼等情緒由不同膚色代表。然後,研究人員向志願者展示這些調整過的人臉圖像,測試他們是否能辨別差別。實驗的結果顯示,志願者80%的情況下能夠辨別與臉色匹配的情緒。

科學家們一直想弄清是否存在一種基於面部表情的語言。這 項研究能幫助人們理解為何面部表情會包含特定的動作,以及面部表情如何幫助我們理解情感。

對於一個陌生人的微笑是否真誠,以及這個人是否值得信任,這都是大腦會向我們發出的一個信號,「警告」我們是否應該避開這個陌生人。人類的大腦傾向於將更加強烈的情緒,更長時間地帶入到感性認知中去。

人類善於看臉色卻不自知。對人類而言,看臉色應該是一項相對新的技能。人是非常善於社交的物種,有許多用於識別情感變化的好機制,其實對每個人而言,知道他人的感受非常重要。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作者: 毛菡   [責任編輯: 鍾豔平]

相關焦點

  • 砍價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如何玩轉發一發砍價小程序?
    因為砍價本來就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 小程序砍價,獲客門檻低。發一發小程序「唾手可得,用完即走」的體驗得到了用戶的認可,而「砍價」與小程序的屬性天然吻合。幫忙「砍價」,是舉手之勞的事情,比拼團、秒殺的門檻更低。因此當好友發起砍價,你總是舉手之勞地為他砍上一刀。
  • 人類為什麼怕黑?生存本能使然..
    儘管這聽起來像是一件非常幼稚的事情,但是人類對黑暗的恐懼其實是一種進化的體現,它讓我們能夠躲開晚上出沒的食肉動物的捕食。研究人員認為,這種與生俱來的恐懼源於人類歷史中的某一個階段,我們那個時候還沒有成為現在的頂級捕食者。在科技出現之前,我們的祖先需要一直注意那些想要把人類當成三明治的捕食者。
  • 關於本能本分和本事的見解
    一,人的本能概念人的本能,是指人類與生俱來的、不需教導和訓練的、天賦的、在人類進化路上所留下的一些行為和能力。這裡的人,指的是自然人;本能,是人人都具有的。例如,人體的膝跳反射。這也就是說人的本能,是所有的人都具備的一些肌體和思維的能力,這裡包括行為和思維的反應等。
  • 心理專家:害怕蜘蛛是人類保護自己的本能不必恐慌
    (Getty Images供圖)   ◆蜘蛛恐懼症患者對蜘蛛感到噁心,往往也害怕老鼠、蛇、蟑螂等一大類小動物   ◆家裡常見的白額高腳蛛無毒不結網,還幫忙吃蟑螂和蒼蠅,沒有害怕的必要   蜘蛛,廣東人稱之為「蠄蟧」,本來是與人類河水不犯井水,但是很多人非常怕它,避之唯恐不及。
  • 人類本能是怎樣影響社會演化的
    通常人們都認為,社會體制的演進,是人文學科的研究範疇,主要體現了人類的社會屬性,和基因、進化這些生物屬性沒什麼關係。但是,資深科學記者尼古拉斯·韋德不同意這種觀點。他在《天生的煩惱:基因、種族與人類歷史》這本書裡說,人類的遺傳和進化,不僅有生物屬性,也包含了社會屬性,基因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社會體制的演進。尼古拉斯·韋德說,從本質上看,形成社會體制的根源,是人類本能的社會行為,比如商業貿易,本質上來說就是人類「交換互利」的本能。他經過縱向比較,發現人類在本能行為上的變化,和社會體制的發展是相對應的。
  • 心理專家:害怕蜘蛛是人類保護自己的本能不必恐慌【2】
    噁心機制:人類進化出來的自我保護本能   然而,蜘蛛對人類的威脅並不大,甚至還因為吃蟑螂、蒼蠅等而被歸入「益蟲」的行列。地球上棲息著約3.5萬種蜘蛛,其中只有十來種對人類構成致命威脅。在美國,死於蜜蜂叮咬的人數比死於蜘蛛叮咬者多10倍。
  • 人與生俱來的天賦,預知未來不是沒有可能
    但經過研究發現,每個人與生俱來都是有著預知的本能的。人們常常說的第六感應該都知道,第六感就是人生來就具備的本能,只是有些人的第六感非常強,有些則很弱。不妨想一下,有時候突然間發現眼前的一幕是在曾經的夢中見到過的,或者明明沒見過的人卻知道他下一刻會做什麼,說什麼話,好像在他沒做這些之前腦海中就已經發生了一遍。或許說這些不能直接證明什麼,也有可能是巧合。
  • 一部人類交配本能的偉大電影
    在這種悲情四射的歌聲裡讓我們一起唏噓我們八零後的匆匆那年吧1,2,3噓「匆匆那年 ♥ 影評神侃」看完《匆匆那年》,我覺得這個悽慘的愛情故事很好地詮釋了「人類是被交配本能所控制的生物中間歷經了數不清的磨難和危機,但是它一步步地走過來並且更強大了,憑的就是強大的生存的本能意志。在自然界中,動物和植物,以及各種微生物,都在不停地上演著生命的奇蹟。經常看動物世界的人都知道,為了生存,每種生物都使出了渾身解數,進化出了各種本能和形態,只是為了存活和交配。而人類,作為高等生命的一種,自然也繼承了延續生命,把自己的基因遺傳下去的本能。
  • 從大猩猩中看人類社會文化
    例如人類會欣賞藝術,而大猩猩不能,他們認識事物只是出於它們生存的本能。社會學家與人類學家對文化的定義是,文化是人類群體或者社會的共享成果,這些共有的產物包括人生觀,語言,知識,藝術和物質對象。文化的共享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來來共同學習,不斷的積累。文化是代代相傳的人們的整體生活方式。但文化的概念不能與社會混為一談,不能相互混淆。
  • 勇敢面對人類本能的恐懼,《旺達與巨像》中獨樹一幟的孤獨感
    害怕孤獨是人類與生俱來就會產生的本能反應,因此有學術表明人類是喜好群居的生物,即便有的人更加喜歡獨來獨往,也只是由於與其他人看待孤獨的角度不同,因而很難察覺到自己是否是真正的孤獨,而當他們真正意識到這一點時,其對於孤獨的恐懼或許要遠超旁人。
  • 心理學:這是動物的本能
    當然有想過死就有「生」,生是也是人類的一種本能,很多人在選擇結束的前一分鐘其實內心是掙扎的害怕的,腦子的思維我就想死,但是你的身體很誠實,會不停的抖,因為怕疼,怕疼痛難忍,所以往往就在這一分鐘內的掙扎,決定了這個人會不會死,這最後的結果取決於身體和大腦的抗爭 ,但往往腦子裡總有這麼一句話「一下就過去了」所以大部分人都抗爭失敗了。
  • 作為「高級生物」,人類的繁殖行為是與生俱來的嗎?
    不論是先有蛋還是先有雞,動物的繁衍一直延續著,人類也是如此。人是最高級的動物,雄踞食物鏈的最頂端,那麼作為地球上的「高級生物」,人類的繁殖行為是與生俱來還是後來學習呢?看完才明白。
  • 直覺是人類的「本能」嗎?
    直覺是人類的「本能」嗎?在這個崇尚科學的社會裡,卻依然有很多用科學解釋不了的事情存在。比如災害來臨前,動物的反應,我們就一直搞不懂,是什麼讓他們對於災害有了一種特殊的反應。我們稱之為野獸的直覺。我們經常說,動物的本能是非常恐怖的,那是在弱肉強食的世界中磨礪出來的一種本事,現在的人類在經歷幾千年的文明洗禮後,漸漸失去了這一本能,可是有時我們卻會有一種直覺,這種直覺說不清道不明,就是突然出現,好像是上天給你的警示一樣。你一定聽說過,女人的第六感非常可怕,那為什麼第六感會那麼準呢?
  • 繁衍是動物本能,那麼人類的繁衍行為,是天生的還是後天學習的?
    人類是一種非常神奇的生物,從古猿進化到現在,已經成為了地球的統治者了。而人類發展進化這麼多年,都是依靠繁衍來延續人類文明的。從人類還是古猿的時候,就已經學會了繁衍,那麼人類的繁衍行為,到底是先天性還是後天所學習的呢?接下來筆者就帶著大夥一起來探討一下。
  • 臉色發黑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臉色發黑的原因
    很多人的健康不需要檢查就可以看出的了,一看臉色就知道,身體是如何的,臉色不好,也是身體的真實寫照的,那您知道出現臉色發黑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嗎?您知道臉色發黑如何鑑別的呢?想要調理臉色,試試飲食療法,好的臉色可以吃出來的,那就來看看臉色發黑吃什麼的知識吧。
  • 好色是基因裡的本能,但人類卻改變了它,收好這部好色進化史
    如果有人說你好色,你肯定會不好意思,因為在人類的道德裡,「好色」可不是件什麼好事。輕則被旁人白眼,自己也感到羞恥;重則會受到父母長輩的責備,還可能受些皮肉之苦……可要是在動物世界,好色的待遇可能就完全不一樣!好色,乃動物本能!天經地義!不好色者不配做動物!
  • 天賦論:太陽能發電的光電效應原理看天賦本能
    天賦是氣運八德之一,研究生命科學中關於智慧生命的「生機氣運,底蘊機緣」,與基因程序功能息息相關,這對整個人類文明發展社會進步,乃至每個人的職業生涯、人生發展之路,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制心一處,無事不辦,這是天賦本能的成所作智。
  • 心理學:人類心理中最陰暗的一面,死亡本能
    心理學是關於人類心理的研究,這樣的話,就不可避免的接觸到人性中的陰暗面。關於人性陰暗面的研究有很多,但是,最有話題性和爭議性的卻還是100年前,心理學家佛洛依德提出的「死亡本能」一說。今天,我們就介紹一下人性中的死亡本能,也許看過以後,很多問題你都會豁然開朗。
  • 本能、異化與理性——人類嗜好的過去與未來
    手段與目的顛倒——當進化跟不上進步時在人類歷史上,對嗜好的追求總是無法擺脫一個無處不在的影子,那便是禁欲主義。從釋迦牟尼、馬可·奧勒留到聖雄甘地,總是有人試圖抵抗人類本能的衝動。在區區數千次世代更迭的短暫時間中,現代智人徹底擺脫了完全被動的自在狀態、成了自己的主人,但在另一方面,我們卻仍然被視為一群孩童——如此「藐視」我們的不是別的傢伙,正是我們自己歷經進化而產生定型的生物本能。從啟蒙運動的時代起,就不斷有樂觀主義者宣稱人類正在大踏步邁向傳說中的理性王國。但在本能這位老夥計眼裡,我們仍然是一群不懂事的孩童。
  • 愛幼是所有動物的本能,尊老則是人類獨有的文明!
    今天有位網友給我留言,她說,愛幼是所有動物的本能 ,尊老則是人類獨有的文明!我對這句話回味了很久很久。如果說,愛幼是所有動物的本能,當然要包括人類在內。我們可以想想,我們現在所有的家庭 ,有哪一個家庭不重視嬰兒幼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