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稱沃爾巴克氏體菌可抑制蚊子體內的寨卡病毒
研究稱沃爾巴克氏體菌可抑制蚊子體內的寨卡病毒 時間: 2016-03-14 15:07 來源: 中國新聞網 編輯: 娜娜 廣州中山大學奚志勇團隊首創的顯微胚胎注射沃爾巴克氏菌控制蚊媒的技術將可有效防控寨卡病毒
-
巴西研究人員稱沃爾巴克氏菌或有效抑制寨卡傳播
新華網華盛頓5月4日電(記者林小春)巴西研究人員4日說,一種被認為有望控制登革熱流行的常見細菌,同樣也能幫助控制寨卡病毒流行。 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細胞宿主與寄生體》雜誌上報告說,他們的研究證明,給蚊子注射沃爾巴克氏菌後,蚊子傳播寨卡病毒的能力大幅下降。
-
感染蚊子消滅登革熱效果驚人
在印度尼西亞日惹進行的試驗表明,釋放經過改良的攜帶沃爾巴克氏菌的蚊子,可以阻止這種昆蟲傳播某些病毒,從而導致該地登革熱病例急劇下降。研究人員說,這些結果提供了最有力的證明,即20世紀90年代開發的沃爾巴克氏菌技術,能使世界擺脫一些致命的蚊媒疾病。從2016年開始,在日惹隨機指定的地區,攜帶沃爾巴克氏菌的蚊子在6個月內被釋放。與未釋放蚊子的地區相比,這些地區的登革熱發病率在釋放後幾年降低了77%。
-
消滅登革熱的蚊子策略效果驚人
在印度尼西亞日惹進行的試驗表明,釋放經過改良的攜帶沃爾巴克氏菌的蚊子,可以阻止這種昆蟲傳播某些病毒,從而導致該地登革熱病例急劇下降。研究人員說,這些結果提供了最有力的證明,即20世紀90年代開發的沃爾巴克氏菌技術,能使世界擺脫一些致命的蚊媒疾病。從2016年開始,在日惹隨機指定的地區,攜帶沃爾巴克氏菌的蚊子在6個月內被釋放。
-
Nature:科學家利用細菌遏制登革熱傳播
登革熱是一種主要由埃及伊蚊傳播的病毒性傳染病,兒童患者死亡率較高,如何控制登革熱傳播是一個世界性難題。澳大利亞和美國研究人員8月24日表示,這一難題或許可藉助沃爾巴克氏菌來解決,這種細菌可阻止登革熱病毒在蚊子體內複製增殖。自然界中約28%的蚊子體內天然攜帶共生菌——沃爾巴克氏菌,不過埃及伊蚊不在其列。
-
消滅登革熱,蚊子顯神功
作者:文樂樂一些攜帶沃爾巴克氏菌的蚊子。在印度尼西亞日惹進行的試驗表明,釋放經過改良的攜帶沃爾巴克氏菌的蚊子,可以阻止這種昆蟲傳播某些病毒,從而導致該地登革熱病例急劇下降。研究人員說,這些結果提供了最有力的證明,即20世紀90年代開發的沃爾巴克氏菌技術,能使世界擺脫一些致命的蚊媒疾病。從2016年開始,在日惹隨機指定的地區,攜帶沃爾巴克氏菌的蚊子在6個月內被釋放。
-
對付登革熱 此蚊來「幫忙」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林霞虹圖/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駱昌威基本消除兩個野外試驗點蚊蟲種群每年,全世界有約一半的人口面臨登革熱的危險。每年蟲媒病就要殺死約47萬多人。在全球範圍,白紋伊蚊就是最具有侵越性的入侵物種之一,同時也是登革熱和寨卡病毒病的主要傳播媒介。然而,傳統的化學消殺法對白紋伊蚊的控制效果不佳。奚志勇團隊經過多年潛心研究,利用共生菌和射線相結合的技術,釋放攜帶沃爾巴克氏體的雄蚊,讓白紋伊蚊「斷子絕孫」,以達到種群控制的效果,最終阻斷登革熱等疾病的傳播。
-
PLoS Pathogens:沃爾巴克氏菌有望控制登革熱疫情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研究人員4月1日公布研究報告稱,他們開發出一種利用沃爾巴克氏菌阻止登革熱傳播的方法,這項成果將有望用於控制登革熱疫情。研究人員表示,自然界中約28%的蚊子體內天然攜帶共生菌沃爾巴克氏菌,不過登革熱的主要傳播者——埃及伊蚊體內卻不攜帶這種細菌。
-
蚊子,消滅登革熱就靠你了-虎嗅網
這項試驗是在印度尼西亞日惹市進行的:通過釋放經改造而攜帶沃爾巴克氏體的蚊子,阻止蚊子傳播某些病毒,令登革熱病例急劇下降。研究人員說,這些發現提供了最有力的證據,證明自20世紀90年代發展起來的這項技術,有望使世界擺脫一些致命的疾病。 試驗在隨機指定的日惹市部分地區釋放了感染沃爾巴克氏體的蚊子。
-
為遏制登革熱,澳大利亞科學家捨身餵五千隻蚊子,密集恐懼慎入
根據外國新聞網站網站9月30日的報導,墨爾本大學就有一位昆蟲學家為了研究如何根除登革熱,把自己的胳膊「獻給」了成千上萬的蚊子。佩蘭·斯多特-羅斯(Perran Stott-Ross)博士一直在墨爾本大學研究蚊子,試圖找到遏制登革熱病毒
-
海南日報數字報-謝華安
近50年來,謝華安多次赴海南從事水稻育種工作。他領銜研製的「汕優63」,從1986年起,連續16年創下了雜交水稻推廣速度、年種植面積、累計種植面積、增產稻穀總量四個全國之最。 回放 「我年輕時經常吃了上頓缺下頓,現在好了,水稻等農作物穩產高產,中國人不會餓肚子了!」今年8月,謝華安接受海南日報記者採訪時說。
-
海南日報數字報-大山藏萬物之靈
■ 海南日報全媒體中心記者 劉麥 中國人喜山,也喜歡靠山而居,因為大山藏萬物之靈
-
讓蚊子折壽或是未來根除登革熱和瘧疾的關鍵
如果出了差錯,登革熱可能會蔓延得更快。 讓蚊子早死的辦法 登革熱因其症狀範圍從輕微的疼痛和疲勞到嚴重的關節和肌肉疼痛,故又稱「破骨熱」,標準的登革熱很少致命。另一方面,這種疾病最嚴重的一種症狀是登革出血熱,可以導致1/20的致死率,兒童死亡率最高。登革熱是由登革熱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通常是由4種登革熱病毒中的一種引起。
-
海南日報數字報-尋訪「坡棉紙」
文\海南日報記者 徐晗溪 《更路簿》是海南漁民世代在南海諸島生產作業的航海指南,其中蘊藏的歷史密碼涉及南海歷史、造船、航海技術、法律、自然地理、經濟等多個學科。
-
海南日報數字報-辦學國際化 高校更「洋氣」
■ 本報記者 陳卓斌 單人單座、小班雙語教學、全觸屏黑板……近日,海南日報記者在海南大學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聯合國際旅遊學院(以下簡稱國際旅遊學院)採訪時發現,這裡的授課方式和教學設備與國內普通高等院校不太一樣。
-
中山大學團隊研究新型滅蚊技術可防控寨卡病毒
廣州中山大學奚志勇團隊首創的顯微胚胎注射沃爾巴克氏菌控制蚊媒的技術將可有效防控寨卡病毒。 14日,由國際原子能機構主辦,中山大學承辦的「促進南亞與東南亞國家在結合昆蟲不育技術與傳統控制方法監控登革熱病毒媒介方面的專業知識與基礎設施共享」國家顧問會議在該校舉行,奚志勇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諸多證據和一些初期試驗的結果,顯示沃爾巴克氏體菌可抑制蚊子體內的寨卡病毒。此外,中國及歐洲地區廣泛存在並傳播登革熱的白紋伊蚊也能傳播寨卡病毒。
-
海南日報數字報-神奇的「旺根技術」
文\圖 海南日報記者 曾毓慧 在海南生活多年、今年56歲的福建人陳新,自年輕時就偏愛琢磨如何加快植物的生長速度,苦心研究30多年努力破譯植物的生長密碼,研發了植物的「旺根技術」(也稱「三旺技術」,即旺根、旺杆、旺果),讓苗木生長加速度
-
海南日報數字報-「溼地明星」紫水雞
文\海南日報記者 周曉夢 實習生 王靚婷 編者按 紫水雞,一種罕見的水鳥,由於過去遭到大量捕食,一度被誤以為已然滅絕,而未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對象。
-
海南日報數字報-雨林「上新」
與珍稀生物的邂逅,是一種可遇而不可求的驚喜。2019年4月,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掛牌成立,我省理順管理體制,加強對熱帶雨林資源的整體保護、系統修復及研究,類似的驚喜正頻頻上演。 「水中大熊貓」現身五指山 身世成謎,對生存環境極挑剔 如果從進化程度來看,桃花水母幾乎可算地球上最低等的一類生物。
-
靠菌殺滅蚊子?究竟怎麼回事?
沃巴奇菌也叫沃爾巴克氏菌(Wolbachia),屬於細菌門,變形菌綱(Proteobacteria)的α 亞綱,立克次氏體目(Richettsiace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