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蚊子消滅登革熱效果驚人

2021-02-13 中國科學報

流行病學家通常說話比較謹慎,但他們對於一項旨在阻止蚊子傳播疾病的生物技術的最新試驗結果,做出了「令人吃驚」和「劃時代」的評價。在印度尼西亞日惹進行的試驗表明,釋放經過改良的攜帶沃爾巴克氏菌的蚊子,可以阻止這種昆蟲傳播某些病毒,從而導致該地登革熱病例急劇下降。研究人員說,這些結果提供了最有力的證明,即20世紀90年代開發的沃爾巴克氏菌技術,能使世界擺脫一些致命的蚊媒疾病。從2016年開始,在日惹隨機指定的地區,攜帶沃爾巴克氏菌的蚊子在6個月內被釋放。與未釋放蚊子的地區相比,這些地區的登革熱發病率在釋放後幾年降低了77%。 「仔細審查全部數據非常重要,但77%的降幅確實非同尋常,這意味著巨大的希望。」英國利物浦熱帶醫學院生物學家Philip McCall說。該試驗由非營利性組織世界蚊子計劃(WMP)協調,希望將這種蚊子部署到世界各地登革熱流行地區。日惹試驗中使用的方法是由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微生物學家、WMP主任Scott O』Neill領導的一個團隊首創的。大約60%的昆蟲攜帶沃爾巴克氏菌,但這種細菌不會自然感染傳播登革熱、寨卡病毒以及許多其他病毒的伊蚊。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O』Neill團隊培育了感染沃爾巴克氏菌的伊蚊實驗室種群,並發現這些伊蚊不會傳播病毒,包括登革熱病毒。該小組首先開始在澳大利亞東北部部分地區釋放這些蚊子,這些地區會周期性地暴發登革熱——這種病每年影響全球近4億人,導致25000人死亡,主要發生在亞洲、太平洋和拉丁美洲的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這種細菌往往會迅速蔓延到當地的蚊子群中,2018年在澳大利亞湯斯維爾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在不同街區釋放了400萬隻蚊子後,登革熱發病率直線下降。同時,相比該病毒流行的東南亞和拉丁美洲,澳大利亞的登革熱疫情沒那麼嚴重,也不頻繁。日惹加札馬達大學公共衛生研究員Adi Utarini和同事將該市近40萬人分成24個集群,隨機挑選了12個集群位於釋放蚊子的地區,12個集群位於對照地區。研究人員與日惹各地的診所合作,在數千名出現急性發燒的病例中,發現了400例登革熱確診病例。然後,他們比較了登革熱患者(其中大多數是兒童)過去兩周在什麼地方,以確定他們是否在已經釋放蚊子的地區。由於印度尼西亞冠狀病毒病例數量不斷增加,6月份的試驗比預定時間提前了幾個月。在釋放帶菌蚊子的地區,登革熱病例減少了77%,導致人們患這種疾病的可能性降低3/4。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LSHTM)和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生物統計學家Nicholas Jewell說,他自20世紀80年代愛滋病流行以來一直在研究傳染病幹預措施。Jewell認為,他們對登革熱病例減少的估計是保守的,因為許多人可能在帶菌蚊子分布的地區之間移動。 McCall說,由於基礎數據尚未公布,許多問題仍未得到解答,例如不同地區的保護水平如何變化,及其與沃爾巴克氏菌在當地居民中的流行率的關聯。 LSHTM流行病學家Neal Alexander說,「登革熱發病率的下降提供了支持使用沃爾巴克氏菌的強有力證據。」研究人們在治療區和未經治療區域之間的移動性如何影響保護結果,應該有助於確定釋放帶菌蚊子在其他地方的可推廣性。WMP希望在未來5年內在覆蓋7500萬登革熱風險人群的地區釋放攜帶沃爾巴克氏菌的蚊子,並在10年內覆蓋5億人。

《中國科學報》 (2020-09-07 第2版 國際)

 請按下方二維碼3秒識別

不想錯過中國科學報的推送?

關注並將我們星標吧!

方法如下 ↓

點讚+在看 支持一下!

相關焦點

  • Nature:沃爾巴克菌感染蚊子消滅登革熱效果驚人
    與沒有釋放這些蚊子的地區相比,登革熱患病率在過去幾年中降低了77%。▲實驗室裡一盤感染了Wolbachia的雄蚊,這些蚊子將在印度尼西亞的一個城市中釋放  圖:Nature英國利物浦熱帶醫學學院的媒介生物學家PhilipMcCall說:「減少了77%的確是非常了不起的。」
  • 消滅登革熱的蚊子策略效果驚人
    流行病學家通常說話比較謹慎,但他們對於一項旨在阻止蚊子傳播疾病的生物技術的最新試驗結果,做出了「令人吃驚」和「劃時代」的評價。在印度尼西亞日惹進行的試驗表明,釋放經過改良的攜帶沃爾巴克氏菌的蚊子,可以阻止這種昆蟲傳播某些病毒,從而導致該地登革熱病例急劇下降。
  • 為消滅登革熱,科學家用身體餵養幾千隻感染細菌的蚊子
    最近,墨爾本大學的一名昆蟲學家PerranRoss的手臂,被密密麻麻的蚊子「吸血」的視頻在社交網絡遭瘋狂轉發。Ross這一瘋狂的舉動並非自虐,而是在為科學獻身--消滅登革熱。而消滅登革熱最關鍵的就是要消滅病毒傳播媒介--埃及伊蚊。一種稱為沃爾巴克氏體的細菌被選中為「天之驕子」,由此開啟了一場「以蚊治蚊」的戰鬥。
  • 為消滅登革熱,澳科學家用身體餵養幾千隻感染細菌的蚊子
    最近,墨爾本大學的一名昆蟲學家PerranRoss的手臂,被密密麻麻的蚊子「吸血」的視頻在社交網上遭瘋狂轉發。Ross這一瘋狂的舉動並非自虐,而是在為科學獻身--消滅登革熱。登革熱(dengue)是登革病毒經蚊媒傳播引起的急性蟲媒傳染病。
  • 蚊子,消滅登革熱就靠你了-虎嗅網
    但新近公布的一項旨在阻止蚊媒疾病傳播的生物技術試驗結果,卻讓他們使用了「驚人」和「劃時代」這種形容詞。這項試驗是在印度尼西亞日惹市進行的:通過釋放經改造而攜帶沃爾巴克氏體的蚊子,阻止蚊子傳播某些病毒,令登革熱病例急劇下降。研究人員說,這些發現提供了最有力的證據,證明自20世紀90年代發展起來的這項技術,有望使世界擺脫一些致命的疾病。
  • 蚊子也是有用的!消滅登革熱,蚊子顯神功
    大約60%的昆蟲攜帶沃爾巴克氏菌,但這種細菌不會自然感染傳播登革熱、寨卡病毒以及許多其他病毒的伊蚊。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O』Neill團隊培育了感染沃爾巴克氏菌的伊蚊實驗室種群,並發現這些伊蚊不會傳播病毒,包括登革熱病毒。
  • 讓蚊子折壽或是未來根除登革熱和瘧疾的關鍵
    雌性埃及伊蚊只吸食人類血液,這種花蚊子不像其他大多數蚊子種類,它們會在人類居住地繁衍,其幼蟲很容易在澆水的花盆、花盆託盤和廢棄的塑料容器中長大。有些人甚至聲稱這種蚊子很善於躲開人們準確的拍打。  當一隻埃及伊蚊叮咬了登革熱病人後,病毒便開始在其腸道中複製,並從那裡蔓延到蚊子的唾腺,在被傳染10天至14天之後,蚊子的唾液中就有了足以感染人的病毒。
  • 谷歌母公司打算消滅全世界的蚊子
    「有點像『噠噠噠』,那是放飛蚊子的聲音。」與帕克斯一同坐在車裡的Verily高階科學家雅各布·克洛弗德(Jacob Crawford)開始介紹這項具有驚人潛力的蚊子控制技術。他解釋說,這些特殊的害蟲是在距離舊金山南部320公裡開外的Verily自動化蚊子培養系統的超高科技環境中培養出來的。他們感染了常見的沃爾巴克氏體細菌。
  • 讓蚊子斷子絕孫,科學家給蚊子做絕育手術,但是蚊子能被消滅嗎?
    研究發現,經蚊子傳播的疾病多達80餘種,我國僅發現乙腦和登革熱兩種,他們都是通過蚊子的刺叮咬而傳播。登革熱是在人與人之間傳播,而乙腦則是一種動物源性的疾病,藉助蚊子叮咬由動物傳給人,主要在豬、鳥類之間傳播。更聳人聽聞的不久前,大洋彼岸不少牛馬活活被被蚊群吸血而死。
  • 花蚊子為什麼咬人那麼兇?人類能徹底消滅花蚊子嗎?
    和其他兩種蚊子相比,伊蚊活動時間主要是白天,在夜晚比較多的蚊子是其他兩種蚊子。伊蚊伊蚊能夠傳播很多疾病,登革熱就是通過伊蚊來傳播,因此伊蚊也是所有蚊子中最兇殘的種類。蚊子傳播疾病的主要原因,就是它們口水中的病毒,比如:登革熱病毒。伊蚊和其他蚊子一樣,嘴巴中有一根吸管一樣的口器,口器會刺破皮膚而吸血,而在吸血過程中,蚊子的口水也會隨著傷口進入到人體內部,此時蚊子所攜帶的登革熱等病毒就會隨之進入到人體。
  • 終於,消除登革熱的方法
    世界蚊子計劃的科學家正在用沃爾巴氏菌感染蚊子,這種細菌可以防止它們感染登革熱,這意味著昆蟲不再能夠將其傳播給人類,從而極大地消除了登革熱。「如果蚊子無法感染登革熱,那麼它就無法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科學家們試圖用細菌感染蚊子,以防止它們登革熱。
  • 蚊子工廠:「感染+輻射」不論雌雄100%絕育
    作為登革熱的主要傳染媒介,白紋伊蚊在這個夏天卻迎來了一項讓它聞風喪膽的「黑科技2.0版」——沃爾巴克氏體菌感染+低劑量射線,使白紋伊蚊100%絕育,數代之後,將種群清除。  執行這項清除任務的,是它們的同類,一種更特殊的白紋伊蚊組成的「蚊子敢死隊」。它們是如何「以蚊治蚊」的?
  • 溫州3市民去柬埔寨旅遊 遭蚊子叮咬後感染登革熱
    炎熱夏季,每天陪伴我們的除了空調,還有不離不棄的蚊子。昨天,記者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 溫州有3名去柬埔寨旅遊的市民,在當地被蚊蟲叮咬後感染登革熱,回國後出現發熱、皮疹等症狀,好在經過對症治療目前已痊癒。
  • 如果把蚊子全部消滅,對生態系統有什麼影響?
    但蚊子最大的危害可不只限於叮人吸血,而是在叮人吸血的時候傳播疾病,蚊子家族傳播的疾病有登革熱、瘧疾、黃熱病、寨卡病毒、基孔肯雅熱等,每年能導致超過70萬人死亡。甚至比爾·蓋茨都發文陳述蚊子的危害,並表示蓋茨基金會正致力於減輕蚊子造成的傳染病危害。
  • 轉基因蚊子:以蚊治蚊,通過交配消滅你
    蚊子一直是一種很困擾人的生物,地球上最煩人動物TOP3了。尤其在夏日的時候,感覺五花八門的辦法都用上了,但是感覺蚊子總是很難消滅。蚊子除了很煩,叮咬人之外,最為重要的是有的蚊子是會傳播病毒的,這帶來了非常大的隱患。
  • 消滅蚊子後,世界就會更好嗎?科學家有不同意見
    不是獅子,不是毒蛇,居然是不起眼的蚊子。據統計,每年世界上有超過70萬人死於蚊媒病,即蚊子傳播的細菌、寄生蟲或病毒引起的疾病,如瘧疾、登革熱、黃熱病等。蚊子這樣惱人又危險的動物,為什麼我們不消滅它們?難道蚊子滅絕後,世界不會更好嗎?
  • 轉基因不會滅絕人類,但也許能徹底消滅蚊子
    更嚴重的是,蚊子還是許多病毒或者寄生蟲的攜帶者。當它們叮咬人類時,病毒或寄生蟲就有可能會感染人體。經蚊子傳播的疾病多達80餘種,比如瘧疾、登革熱、乙型腦炎等讓人聞之色變的名詞。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2015年數據,在致人死亡的動物排名中,蚊子以殺人83萬高居榜首,比第2名的動物——人——多出25萬。
  • 消滅所有蚊子會怎樣?
    但蚊子也是生態系統中的一份子,假如我們把它們全部消滅,會對大自然產生不利的後果嗎? 食物少它一個不少 許多動物會捕食蚊子,比如青蛙、壁虎、蝙蝠等,還有專業的「捕蚊者」——食蚊魚,一天能吃上千隻吸血蚊的幼蟲。
  • 幹掉蚊子,美國是認真的。蚊子:我就喜歡你想幹又幹不掉我的樣子
    在嚴重感染時,體內產生的病毒數量大大增加,更多器官會受累。由於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內液從小血管滲出進入體腔。結果血管內循環血量減少,血壓變得很低不能給重要器官供應足夠血液。而且骨髓基質細胞受感染導致骨髓功能障礙,凝血必需的血小板數目減少,這使另一個主要的登革熱併發症—出血的風險增加。
  • 為培養能對抗登革熱的蚊子,澳洲科學家每天讓成千上萬隻蚊子叮自己
    叮滿蚊子的科學家的手臂一位勇敢的澳大利亞科學家講述了他任何讓成千上萬的蚊子叮咬自己的手臂,作為一種致命傳染病研究的一部分。據《科學警報(ScienceAlert)》雜誌報導,墨爾本大學的佩蘭·斯託特·羅斯博士每天都讓蚊子叮咬他的血,以期望找到方法來消除世界上的登革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