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老的樂器,曾經以人頭,骷髏做琴頭,譜寫蘇和白馬的故事

2020-12-04 何陳文的旅行生活

今天我們要去拜訪的非遺是馬頭琴的傳承人,為了傳承馬頭琴,傳承人自己開了一家蘇和白馬的馬頭琴公司,專門生產製作各種各樣的馬頭琴。

走進馬頭琴製作公司,陽光剛好從窗外灑進來,瞬間有了一股力量。馬頭琴是一種兩弦的弦樂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馬頭形狀的琴柄,為蒙古族人民喜愛的樂器。

工人們一早開始工作,雖然窗外寒風刺骨,可是屋內卻暖暖的。相傳有一牧人懷念死去的小馬,取其腿骨為柱,頭骨為筒,尾毛為弓弦,製成二弦琴,並按小馬的模樣雕刻了一個馬頭裝在琴柄的頂部,因以得名。

蘇和白馬公司家的馬頭琴,完全是靠人工製作的,而且老闆是懂馬頭琴的,所以造出來的馬頭琴很專業。

至今蒙古國的西部也有人把馬頭琴叫"勺形胡琴"。當時琴頭不一定是馬頭,有人頭、骷髏、鱷魚頭、鱉甲或龍頭等,此外還有人說,這種琴的琴頭有呈猴頭或瑪特爾頭的形狀。

瑪特爾形似龍,面似猴,象徵一種鎮壓邪魔的神物。據有關學者考證,馬頭琴一名大約得於十九世紀末到二十紀初,琴首是由龍頭或瑪特爾頭改為馬頭的。密密麻麻的,每一隻馬頭琴製作都非常的不容易。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琴類,如:皮胡、鍬胡、四胡、奚琴、稽琴等都是當時的流行樂器。元朝時期隨著宮廷生活的逐漸富裕宮廷內有專門的演奏、唱歌、跳舞的人員,馬頭琴也就慢慢地成為宮廷音樂的主要內容之一了。

你們知道為什麼取名叫蘇和白馬嗎,遼闊的草原上住著一位名叫蘇和的牧羊少年,他和奶奶相依為命。有一天,蘇和在牧羊歸來的路上撿到一頭白色的小馬駒。從此,白馬走入了蘇和的生命……

時光流逝,蘇和與白馬漸漸長大。在王爺舉辦的賽馬大會上,蘇和與白馬一舉獲得第一名,但背信棄義的王爺利用權勢奪走了白馬,還將蘇和打成重傷。在王爺為喜得好馬舉辦的慶功宴上,白馬將王爺甩落馬背,企圖逃走,氣急敗壞的王爺竟然下令射殺白馬。重傷的白馬拼著最後的力氣來到了蘇和身邊……

馬頭琴傳承人莫德樂圖老師,親自給我們表演馬頭琴,真是太精彩了。

看老師拉的多入神,一曲完畢,老師又給我們拉了不同的音樂,本來一直以為馬頭琴只能拉蒙古音樂,其實不是,老師告訴我們音樂是相通的,馬頭琴也可以拉不同的音樂。

獨特的琴弦設計造就它多變的演奏形式,蘇和與白馬的悲壯傳說又賦予其神秘的文化色彩。傳承人莫德樂圖大叔輕捻琴弦,拉動琴弓,粗獷悠揚的曲子便溢滿整個房間。

此刻,他不是一個人在演奏,莫扎特貝多芬靈魂附體,此時此刻他達到了人琴合一!琴身做馬,琴弓做劍,大叔儼然戰三英的呂奉先,彎弓射鵰的成吉思汗!

一曲作罷,餘音繞梁,大叔便講述起自己艱辛的創業故事,富有特色的企業文化,獨具匠心的logo設計無不體現著草原漢子對馬頭琴文化深深的愛意。「有時間我就會出去表演馬頭琴,大家聽了都很喜歡,我也很滿足。」

相關焦點

  • 古老樂器馬頭琴,曾以人頭,骷髏,鱷魚頭等做琴頭?
    馬頭琴是一種兩弦的弦樂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馬頭形狀的琴柄,為蒙古族人民喜愛的樂器。相傳有一牧人懷念死去的小馬,取其腿骨為柱,頭骨為筒,尾毛為弓弦,製成二弦琴,並按小馬的模樣雕刻了一個馬頭裝在琴柄的頂部,因以得名。
  • 甘肅驚現121個被鋸過的人頭骷髏(圖)
    案發地在天祝和青海互助土族自治縣的交接地帶,甘青兩地警方正聯手展開調查。3月31日,這些頭骨骷髏被送往蘭州大學生命科學院進行鑑定。該學院劉發教授經實物鑑定得出結論:這些頭骨骷髏不是猴子的,全部是人的。  河溝裡驚現頭骨骷髏  3月25日,炭山嶺鎮一位牧民在距該鎮10多公裡的金沙峽大灣口趕牛時,在河溝發現散落的頭骨,是人頭骨還是猴頭骨不能判明。
  • 甘肅發現百隻疑似猴頭骷髏 經鑑定全部為人頭[圖]
    警方在現場發現,這些頭骨骷髏裝在六七個編織袋和面袋子裡,有的袋口敞開,袋子被扔棄在金沙峽大灣口的河溝裡。警方同時從河水中撈出了一個頭骨。 頭蓋骨被齊齊鋸掉 警方清理這些頭骨的時候發現,所有的頭骨骷髏都被人從眉骨處齊齊將頭蓋骨鋸掉,切割的痕跡非常平整。在這些頭骨骷髏中,警方發現蓄有鬍鬚和戴有假牙。同時,警方還在案發現場發現了一根鋸條,將鋸條與骷髏上的鋸面進行比對發現痕跡非常吻合。
  • 沙僧脖子上為何要掛九顆人頭骷髏?它們最後化為陰風去了哪裡?
    凡吃的人頭,拋落流沙,竟沉水底。這個水,鵝毛也不能浮。惟有九個取經人的骷髏,浮在水面,再不能沉。我以為異物,將索兒穿在一處,閒時拿來頑耍。「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出,這九顆人頭是取經人的!這九顆人頭不是一般取經人的!(其它取經人人頭都要沉。)沙僧把它們串起來只是閒時拿來頑耍。他才是文玩界的祖師爺!真是這樣嗎?
  • 想自學樂器,這些樂器入門簡單趕快學起來
    曾經碰到一個很喜歡音樂的朋友,她唱歌很好聽,但是覺得自己好像就只會唱歌,什麼樂器也不會,想學習樂器,但又不知道學什麼樂器。我覺得可能很多喜歡音樂的朋友,都可能會有這些困擾,那麼今天小編就推薦一些容易入門,容易上手的樂器給大家參考一下吧。
  • 全球最恐怖砍刀:美國血骷髏很恐怖,但不及中國,出刀便有人頭落
    下面就幾種5種,德國索林根、美國血骷髏、馬來喪屍、巴西噬血,都沒中國這種恐怖,出刀便有人頭落。索林根砍刀。出自德國著名刀具製造中心——索林根。這裡自中世紀以來以製做刀劍著稱,後來發展為馳名世界的「刀城」。這種大砍刀性能良好,特別是上面的羽毛花紋,給刀帶來了恐怖的殺傷力,一劈斷骨,再接難活。
  • 神奇的寺廟 墨西哥最值得參觀瑪雅遺址:奇琴伊察的庫庫爾坎神廟
    瑪雅人是一種生活方式;自公元前1800年左右開始居住在墨西哥和中美洲地區的定居者社區。許多人認為瑪雅人被消滅了,事實並非如此。如今,瑪雅人社區共有700萬人,他們按照傳統生活,並且仍然以瑪雅語言為母語-而不是現在在其居住國家中佔主導地位的西班牙語。今天給大家介紹其中一座神奇的瑪雅人神廟遺蹟:奇琴伊察。奇琴伊察(ChichénItzá)的歷史不適合膽小者。
  • 用PS變身,一半骷髏一半人頭
    現在,我先把頭變一下。 步驟5:拖入要變身的骷髏頭的素材,和人像一樣的處理——用快速選擇工具選擇骷髏頭 步驟6:刪掉拉進來的骷髏頭素材,選中摳出來的骷髏頭圖層,調小不透明度,便於觀察,按Ctrl+T,啟動自由變換,把骷髏頭拉到和人頭差不多的大小
  • 自己演奏的樂器自己做,「手作」風潮悄然流行
    近來,「手作」風潮在音樂愛好者中悄然流行,有人自己做簫,有人自己打磨一把小提琴,還有人花上一兩年時間斫出一張古琴……越來越多的人不僅在業餘時間學習演奏樂器,還嘗試自己製作樂器,在切割木板、打磨材料、拋光開孔等動手體驗中,感受音樂與文化「凝固」在手中的樂器上。歷時兩年,把一塊木頭變成琴古琴愛好者徐千懿現在彈的琴,就是她在校讀書期間親手做出來的。
  • 關於電子琴初學者學習難不難的問題和購琴選擇問題
    自己是不是小白有沒有樂理知識做鋪墊,如果有樂理知識的話就容易多了,這點很重要。如果是小白的話就要從最基本的樂理知識開始學習,建議買一本關於電子琴入門的書籍,上面就有入門的識譜知識。一步一步按書上的來完成。那麼說到這裡問題就 來了,有的人說那樣太麻煩了。天天要上班哪有那麼多的時間來學習。
  • 盜賊之海邪惡賞金頭骷髏任務怎麼做-盜賊之海邪惡賞金頭骷髏任務...
    盜賊之海邪惡賞金頭骷髏任務怎麼做?邪惡賞金頭骷髏任務任務有什麼技巧?還不清楚的小夥伴看過來,這裡234遊戲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盜賊之海邪惡賞金頭骷髏任務任務攻略的詳細介紹!有興趣的小夥伴不要錯過喔! 盜賊之海邪惡賞金頭骷髏任務怎麼做?邪惡賞金頭骷髏任務任務有什麼技巧?
  • 可以彈卻不能碰的琴:特雷門琴
    作為世界上彈奏難度最大的樂器,觸覺的感受對於特雷門琴的表演沒有任何幫助和意義。第一次看見這神似路由器,或者上世紀收音機的造型,很少有人能想到它會是一門樂器,沒錯,這不僅是門樂器,還是電子樂器的鼻祖,可以說,沒有它就沒有後來的電子合成器。電子樂器的起源和科學家們息息相關。
  • 冷知識 | 古怪樂器之特雷門琴——「觸不到」的外星樂器
    冷知識 | 古怪樂器之特雷門琴——「觸不到」的外星樂器 澎湃新聞 龔唯 2016-03-12 10:20 來源:澎湃新聞
  • 玩轉「特雷門琴」的美女小姐姐用中文介紹這一特殊樂器
    特雷門琴是世界第一件電子樂器,前蘇聯物理學家利夫·特爾門(Lev Termen)教授於1919年發明。其原理是利用兩個感應人體與大地的分布電容的LC 振蕩器工作單元分別產生震蕩的頻率與大小變化而工作,是世上唯一不需要身體接觸的電子樂器。
  • 唐三藏九世輪迴均敗在流沙河,沙僧身上掛的骷髏,竟是自己師傅人頭
    鎮守流沙河的沙僧吃人無數,唯獨河面上飄著九個人頭,而這九個人頭就是他師父的前身,唐僧。觀音菩薩告訴沙和尚,好好收藏這九個頭顱備用。最後,唐僧就是靠著九個骷髏頭渡過流沙河的。1980年出版的《西遊記》,卷首有古幹繪製的《西遊記圖像》,其中第一頁為《取經四聖》,而位於左上的第一幅就是沙僧肩挑擔、手握月牙鏟、項掛骷髏的形象,尤其正中間那具骷髏被刻意加大、突出。吳承恩為什麼要給沙僧設計這樣一個可怕的道具呢?
  • 十大漲知識的冷門樂器,你確定都知道?
    NO1 WaterphoneWaterphone(水琴、水鼓)是一個獨特的「無調性」樂器,由Richard Waters在1968-1969年發明和改進。NO2 烏德琴烏德琴,又稱厄烏德琴,(英文Oud;阿拉伯文 ;波斯語 ;土耳其語 ud或ut;希臘語 οτι;亞美尼亞語 ),是中東及非洲東部及北部使用的一種傳統弦樂器,有「中東樂器之王」之稱。 烏德琴被認為是中國琵琶、歐洲魯特琴的前身。
  • 世界10大最冷門的小眾樂器,艾捷克和烏德琴上榜,你認識幾個?
    1、艾捷克:艾捷克是源自古代波斯的一種樂器,它的發音孔特別多,外觀設計也很精緻,和我國的傳統樂器胡琴聲音特別相似。2、烏德琴:烏德琴被認為是中國琵琶、歐洲魯特琴的前身。由於現代吉它延自魯特琴之一種類,是以烏德琴也被視為吉它之祖。
  • 看到了白馬,王子就不遠了!世界上最美的白馬都在這裡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七夕情人節,很多女孩都在尋找自己心中的白馬王子,王子在哪裡,我並不知道,但在這裡渝帆到可以給大家介紹一下世界上最優秀的白馬——內蒙古烏珠穆沁白馬。在前往烏珠穆沁的路上,孫叔一直在給我們講解關於烏珠穆沁的故事,他說:烏珠穆沁是蒙古語,翻譯成漢語的意思是「和葡萄有關的人」,烏珠穆是葡萄的意思,沁是蒙語裡「者」的意思,烏珠穆沁部落是十七世紀從新彊阿爾泰山脈南麓的葡萄山經過多年遷徙而來的蒙古族人。他說,關於烏珠穆沁部落,民間有著一個廣為人知的故事,相傳在很久以前,在新疆阿爾泰山南麓下祖祖輩輩生活著烏珠穆沁部落的族人。
  • 小孩學琴學得很痛苦,是因為你沒有讓他先愛上音樂就學琴
    現在家長讓孩子學一樣樂器,已經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但是送孩子去學琴前,你認真思考過學琴的目的是什麼嗎?學琴是為了考級嗎,好像考級並不能給未來找工作幫什麼忙。學琴是為了考試加分嗎,現在應該沒有加分這一項了。學琴目的就是為了成為名家?好像家長都不會有這個奢望,畢竟這個是鳳毛麟角的事。
  • 從葫蘆裡蹦出的民族,曾經盛行「獵人頭」祭祀
    佤族人天生就有著非常好的歌喉和酒量,民間傳說他們會說話就會唱歌,會喝水就會喝酒。所以到了佤族人聚居的地方,千萬別覺得自己酒量有多好。原始意味著粗蠻,佤族最令人恐怖是獵人頭。佤族是自然崇拜,信奉天神及自然,傳說過去,每逢糧食歉收,佤族都會獵取人頭,祭祀天神。佤族聚落附近會有一片神秘陰森的森林,佤族人叫龍摩爺地,就是獵取人頭後,放置人頭的地方。建國後,國家規定不許再獵人頭,佤族人就用牛頭替代了人頭。進入龍摩爺地,牛頭骷髏遍布,加上陰森潮溼的環境,讓人後背發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