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國龍:西貝永遠不會上市 未來要把錢分給這些人

2020-12-08 聯商網linkshop

海底撈9月底上市後,一撥撥投資機構約賈國龍見面,鼓動西貝登陸資本市場:「賈總,餐飲業4萬億大市場,年增速10%,形勢這麼好,海底撈一上市就千億市值,行業裏海底撈之後最具規模和實力的就數西貝了……」

飯桌上,賈國龍避而不答,只是一起吃飯喝酒,人家抬舉西貝,賈國龍不好意思掏出自己的真實想法。

之後的一天早上,賈國龍和我通了個電話。賈國龍說,海底撈上市也深深觸動了他,今年是西貝創業30年,下一個30年,西貝怎麼走?就兩句話:

「西貝永遠不上市,把利分給奮鬥者!」

1、西貝的產品是菜,更是人!

在外人眼中,300多家直營店,2萬3千名員工,50多億營收,可觀的淨利潤,西貝的確是海底撈之外中國餐飲的另一面旗幟——當然賈國龍對此有清醒認知:

「因為海底撈,西貝不敢驕傲」,而在我看來,西貝和海底撈最相似和非凡之處,就是不僅都認真開飯館,還付出全部心血搭建一個成就奮鬥者的舞臺,海底撈叫「雙手改變命運」,西貝叫「把利分給奮鬥者」,還更進一步,明確把「成就人」作為西貝的事業理論。

賈國龍有一回問我:「林男,小米的產品是手機,全聚德的產品是烤鴨,西貝的產品是什麼?」他的回答令人印象深刻:「是牛大骨?麵筋?莜麵?西貝的產品不是菜,是人!

我拿每一個員工當產品思考的,每個人來到西貝之前什麼樣,來到西貝之後變成什麼樣,西貝就是要把每個原本普通的產品塑造成精品。」

西貝願景歌《因為西貝,人生喜悅》

在西貝,在我的書中,有很多這樣的故事:

一位50多歲在西貝唱戲的老太太,被賈國龍改造成店長,幾經磨礪,從居無定所的北漂,逆襲成為今天幾十家西貝門店的分部老闆,在北京安居樂業,年收入奔千萬;

一個社會最底層的廚子,幾欲出家和輕生,旁人眼裡一輩子討不到媳婦的貧苦孤兒,在西貝命運反轉,不僅有了奔頭,一步步走上職業晉升通道,還擁有了甜蜜伴侶;

一位知名媒體人、管理顧問,創業低谷遇見西貝,一步步「越陷越深」,從外腦變內腦,如今操盤整個西貝數位化和新餐飲布局;……

這些故事背後的邏輯在哪?

2、老闆是公司最大食利者,

所以要帶頭分錢

兩年前,賈國龍和高管們探討一個問題:西貝作為餐飲企業,到底人對企業發展的貢獻更大?還是資本更大?結論是,人的作用更大。

西貝的願景是:全球每一個城市每一條街都開有西貝,隨時隨地為顧客提供一頓好飯,因為西貝,人生喜悅。要實現這個願景,靠錢砸不出來,資本、設備乃至食材都好複製,最難複製的是人——一個個動力十足、訓練有素的操心小老闆和一線員工。

很多餐飲人都記得賈國龍吹過的大牛,「西貝快餐項目要開10萬+店!」但賈國龍在內部講,開10萬+店是最讓我激動的嗎?要實現西貝願景,必須調動更多人積極參與。「草根階層上升通道受阻,是今天中國一大社會問題」。

賈國龍說:「我們不是找一個有錢人開一家店,偏要找那些肯奮鬥、誠實、有生意感覺的普通人,有意給他們多分利,培養他們從無產者變有產者。

所以,西貝要玩奮鬥者的遊戲,而不是資本的遊戲。

相對於靠勞動獲取回報的奮鬥者,公司裡還有一種人,他們一次入股永遠分紅,靠投資就可以坐享其成,賈國龍稱之為「食利者」。「公司裡最大的食利者是誰?其實是創始人,在西貝就是我」,賈國龍捫心自問:「雖然我付出很多,但我得到的回報和付出真的匹配嗎?覺醒了,就要帶頭把錢分出去。」

賈國龍說:「公司裡最大的食利者是誰?其實是創始人,在西貝就是我,所以我要帶頭把錢分下去。」

西貝實行創業合伙人制,每家門店分部佔40%股份,總部佔60%股份,作為總部絕對大股東的賈國龍夫婦在西貝公開承諾帶頭向下分利,每年拿出自己50%以上分紅髮獎金。

2018年1月西貝年會,賈國龍現場發出7000萬「喜悅獎」。賈國龍還給分部老闆、總部高管立下一條規矩,年收入超出1000萬的部分,拿出50%激勵自己團隊裡各級奮鬥者。賈國龍不怕高管「造反」?「西貝對這些分部老大、高管的各種激勵足夠,只有把他們的收入欲望節制住,不產生新的食利階層,激勵一線奮鬥者,才能保證西貝長盛不衰。這個遊戲越往後越厲害。」

3、善於分錢,才能越賺越多

都說西貝掙錢能力強,背後是西貝分錢能力強。西貝分錢的藝術,在我看來有幾條經驗值得總結。

第一條叫「先分錢,再賺錢」。善於分錢,才能越賺越多。

先講個小故事。

王龍龍分部劉權章支部的恒隆廣場店是西貝山東首店,500平米,開業8天營收80萬,季度營收750萬,怎麼做到的?

一早崗會,店長李陽鼓勵A、B、C三個區的部長挑戰一個高目標:當天「阿克蘇蘋果烤雞+澆汁莜麵套餐」賣出180份。行業慣例都是閉餐後統計銷售,第二天發提成,李陽不,早崗會先發,每份提成10元,平均每人銷售12份,每人手舉120元鈔票先拍照,然後規定,三個區PK,第一名獎勵100元,第二名獎勵5毛錢鋼鏰一枚,最後一名負責買奶茶。結果?那天創紀錄地賣出192份。

賈國龍創業30年,有一點想得越來越透,就是用價值分配拉動價值創造。「先把分利規則定下來,作為老闆,這才是最有力量的。

你不能跟員工說,你先幹,幹出來我再給你錢。」「先分錢,再賺錢」的本質,其實是用分利的方式分權、分責,通過做成事最終成就一批人。

但分錢有一個麻煩,很難做到絕對公平,甚至一定不公平,怎麼辦?就得老大自己留的也不多。「都說英雄難過美人關,其實金錢關才不好過」,

華與華創始人華杉說:「就像你愛一個人,付出多少愛都行,把財產分一半給對方試試?分錢難啊,只因一個字:貪。」賈國龍說:「如果老闆學不了任正非捨得分錢,企業學華為白學。」

西貝董俊義創業分部老闆董俊義回憶,1997年,賈國龍深圳創業鎩羽而歸,退回老家內蒙古臨河後,把負責臨河採購的自己叫到後廚,董俊義硬著頭皮去了,心想老闆不是又要收拾我吧。

不想賈國龍從兜裡遞過來一疊厚厚的,皺巴巴的錢。董俊義當時就懵了,後來才知道,老闆聽到自己平時忙完採購還特操心,又當電工又通廁所,顧客鬧事時還挺身而出,湊出2000塊錢獎勵自己。「當時老闆哪有錢啊?深圳虧進100多萬,工資幾個月都發不出,幾乎傾家蕩產,難怪那疊錢裡還有五塊、十塊的紙幣!」

第二條叫「要想好,大讓小」。分錢,千萬別陷入精算邏輯。

湖畔大學同學有一次和賈國龍爭辯:一名基層員工市場價月薪5000,你為什麼非要給6000?賈國龍回應,給他6000,首先他肯定高興,再給他賦能,讓他幹出7000的活來。「等到他能力漲上來再提高收入,理就不通,西貝就成不了人才窪地。」

賈國龍經常敲打幹部:「利益向一線傾斜這一點,誰也別動小腦筋,總覺得兩萬多員工,每人多給一萬塊,一年兩個多億就沒了。人都是有良心的,多給兩個億,沒準給你幹出四個億,至少幹出兩個億,不會讓你多掏腰包。設計待遇、福利時陷入精算邏輯,累死你,你能算過兩萬多名員工嗎?」

為今日西貝菜品標準化做出重大貢獻的高級副總裁張慧,早年是西貝一家大店的總經理,六年奮鬥,張慧顯著提升了門店業績,其間賈國龍送給張慧該店15%股份,但因前期項目投資過大,始終不賺錢。2011年總部回購股份時,張慧萬萬沒想到,公司一次性把600萬現金打到自己帳戶。

「我沒那麼高大上,也沒有我照顧他一說,就是公道地回購股份。假設那家店之前虧損5000萬,他減虧2000萬,就形成淨資產了嘛。當然如果一個人騙他、唬他,說公司帳上沒錢,項目還虧那麼多錢,不給你,也能說下去。」賈國龍說:「在這些事情上我一直是,你算的500萬,我多給你100萬都行。」

這個故事講的是西貝領導力的一條原則:「要想好,大讓小」,賈國龍解釋說:「跟下邊人算帳,壓在中線上的利,給你;壓在中線上的害,我攬回來。當領導的如果能把這個問題解決好,下邊人就服氣。」

4、西貝為什麼「永遠」不上市?

「西貝不上市,非要加上『永遠』兩個字嗎?」我問。

加上『永遠』兩個字是必須的,就是要把話說絕,斷了人們的念想。」賈國龍說。

骨子裡,賈國龍是一個極在乎掌控權的人,精明的生意人本色外又有寫意和「任性」的藝術家氣質,西貝這場大遊戲,他稱自己是編劇、導演兼總設計師,他不想被一張財務報表束縛。他說西貝永遠不上市並無對錯,只是組織的一種選擇。

多年來,西貝一直把錢投在人的學習培訓,讓人試錯成長。在西貝,「吃」沒有預算費,實報實銷。六星導師吳俊義說自己一個廚師,剛從澳洲、紐西蘭考察羊回來,六次去日本,每次光吃,兩萬塊錢打不住,一天幾頓米其林是標配。

「我媽老問我,你一個廚子不在廚房好好做飯,怎麼成天飛來飛去,滿世界跑,得花掉老闆多少錢?」2016年底,只研發「烤全羊」一道菜,吳俊義團隊兩個月就吃了不下200頭羊。「哪家餐飲企業允許一個廚師這麼造?」

西貝還一直把更多資源投給未來。2015年至今,從西貝莜麥工坊到西貝燕麥麵,從西貝燕麥麵到麥香村,西貝快餐項目屢戰屢敗,屢敗屢戰,耗時三年多,花了好幾千萬,調動了組織極大資源,走到今天,西貝超級肉夾饃的模型才剛剛在市場立足。

在外人看來,西貝有錢、任性、亂來,賈國龍怎麼解釋?他篤信「彎路也是路」,「試錯本身就是一種成功——成功地知道此路不通」。「西貝30年就是折騰出來的,在折騰中質疑,在質疑中折騰,一路創新,一路超越。」賈國龍說,西貝人的折騰,從來不是應對眼前,而是一直在打破邊界,為全球每一個城市每一條街都開有西貝的博大願景做準備。

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快餐項目承載著實現西貝「全球每一個城市、每一條街都開有西貝,隨時隨地為顧客提供一頓好飯」的願景。圖為西貝超級肉夾饃。

往小處講,賈國龍說,上市公司往往費用利潤化,比如團建吃頓飯1萬塊,假如10倍市盈率,報表上10萬利潤就被「吃」掉了,於是通常省著不吃。

西貝不上市,偏偏要利潤費用化,「花錢,就是我們的目的」,平時西貝人就要過有滋有味的生活。每次上千人參加的西貝季度會都選在頗有檔次、秩序井然的酒店或學校。有一年季度會後,近千位店長、廚師長直接拉去北京朝陽公園包場看全球著名舞臺秀《舞馬》,一張票上千塊,幹嘛這麼個造法?

「不是因為我們跟錢有仇」,賈國龍說:「西貝的使命是創造喜悅人生,我們要隨時隨地給顧客提供一頓好飯,提供美好的生活方式,首先我們自己要過美好生活,自己不是美好生活,我不相信能給別人提供美好生活。」

5、如何讓兩萬多員工自我驅動?

如何讓2萬多人,未來也許20萬、200萬人的西貝大組織實現自我驅動?如何讓「成就人」的事業理論落地,實實在在地成就西貝「每一個人」?賈國龍創造出幾樣「產品」。

1、西貝藍圖


西貝藍圖上的每個字,都是2015年賈國龍帶領西貝高管團隊,在美國領導力老師指導下,從每個人的人生召喚出發,幾天幾夜、一字一句共同創造、死磕出來的,至今每年高管團隊都要花好幾天不幹別的,專門對藍圖進行優化。西貝藍圖是西貝的頂層設計,西貝人遇到問題首先要和藍圖對接,是時時刻刻的指導思想和行為準則。

2、西貝賽場

賈國龍說,人在什麼環境和場合中狀態最好?

比賽。只要是比賽,精神就高度集中,自驅力最強,最高效。這與比賽中有健全的遊戲規則,有排名,有獎金,有裁判監督不能犯規,還有更高、更快、更強的能量場都有關。

西貝賽場是西貝獨特的績效考核體系,它不是簡單的上級評價,而是從店長、廚師長到洗碗阿姨、撤餐大叔,每個人都被卷進賽場,為創造極致顧客體驗而努力,處於和同店乃至全國其他門店同崗位的競爭之中,成績實時可見。

賽場上爭的是工資、福利、年底雙薪之外的增量獎金,西貝激勵的魅力也正在於獎金,一位年薪18萬的店長,如果全年四個季度都得A+,收入可以翻番到36萬。

賽,是西貝管理的底層邏輯。賈國龍說:「人性都是求舒服,我也是。但人性還有另一面,就是爭強好勝,想贏怕輸,打麻將是,工作中也一樣。」西貝賽場的真正作用是「前邊有肉,後邊有狼」,導向員工自我驅動,做到「無須揚鞭自奮蹄」。

3、夢想工程

賈國龍最煩聽到在一些正式場合,一線員工嚷嚷「要把青春獻給西貝」。「我說打住,你要把青春獻給你自己的夢想,如果西貝能幫你實現夢想,你就把西貝用好,有一天西貝不能幫你實現夢想了,你就該去找更好的平臺。」賈國龍覺得,每個人應該為自己的夢想而活。

自上而下、一級一級覆蓋全員的夢想工程,是激發每一個西貝人內心渴望的動力系統。

一位高管希望三年後年薪千萬是夢想,一位洗碗工希望一個月多掙500塊錢,帶孩子來北京吃頓烤鴨也是夢想,下次你去西貝吃飯,也可以問問西貝員工他或她的夢想是什麼。

賈國龍說,首先,在西貝談夢想一定要非常實在,得是非常具體的目標;

第二,夢想要公開表達,要對你的夥伴尤其是上級說出來,每位西貝幹部都是部下的「助夢人」,有責任幫助部下實現夢想;

第三,夢想最好是描述一個具體場景,表達得要有一點美感和詩意。「用夢想驅動組織,本身就簡潔而優美」,賈國龍說:「人們為夢想而活,才不累!」

4、好漢工程

一個組織裡,相對於激活基層,激活身為既得利益者的高層往往更難,只有把高層領導者激活了,讓他們有動力裂變出新的領導者,一個組織才能生生不息。

賈國龍推出的產品是「西貝好漢」。古話講「好漢養千口」,何為西貝好漢?

可以理解為西貝的最高榮譽——西貝卓越領導者:「不是你簡單的擁有1000名員工,而是你幫助1000名員工創造了喜悅人生,他們收到了你的愛並由衷的感激你,那你就是一條西貝好漢。」

賈國龍說:「西貝的領導力,就是你幫助別人的能力。你能幫助10個人你就領導10個人,你能幫助1萬人你就領導1萬人。

2018年5月28日,西貝三十周年慶典的重頭戲是「首屆西貝好漢」競選及頒獎,15位西貝幹部主動競選西貝好漢,其中有分部老大,有總部高管,有西貝大學校長,還有負責大西北食材的採購主管,逐個上臺演講自己成就人的發心、行動和結果,如何通過成就他人成就自己。

最終,王龍龍、張慧、李鳳蘭當選為首屆西貝好漢。

怎麼激勵西貝好漢?賈國龍私下對我說:「這些高級幹部收入足夠,職位足夠,他們需要的是關懷,沒有一點點功利性,讓人心悅誠服的關懷。」

29日零點,賈國龍上臺宣布獎勵方案:「每人每年100萬津貼,但不直接給錢,從父母到孫輩,上下管四代,教育、醫療、旅遊、保險費用,全報!直到見上帝。」接著三位好漢上臺發表感言,三十周年慶典的氣氛達到高潮。

未來十年,西貝要成就100條好漢。賈國龍算了筆帳,一個人100萬,100條好漢就是一個億。「十年後西貝每年要支出一個億的好漢津貼,你說多嗎?」他瞪大眼睛問我,沒等我張口就提高嗓門:「可你不知道,100條好漢帶來的能量有多大!」

(來源:正和島 賈林男)

相關焦點

  • 深陷輿論漩渦的西貝,也要上市了
    12月2日,西貝創始人賈國龍在首屆中國餐飲品牌節上表示,西貝已經決定上市,目前正在尋找合適的時間,選擇合適的資本投資西貝。賈國龍還表示,受疫情觸動,他發現西貝自身存在現金流問題,沒有現金髮工資,這讓它認識到了資本和實力的力量,進而讓他萌生了上市的想法。值得注意的是,賈國龍曾對外界宣稱「西貝永不上市」,但一場新冠疫情讓西貝舉步維艱。今年2月,新冠疫情爆發後,西貝董事長賈國龍率先發聲表達餐飲企業的難處,稱西貝帳上資金撐不過三個月。
  • 西貝上市懸疑:股權結構不清晰 品牌迭代試錯成本不菲
    「目前,西貝處在上市前的培育期和孵化期階段,西貝正打算上市,尋找好的資本,但是現在是初期,還處在學習打磨的階段,未來上市的時間和地點還沒有具體確定。」西貝相關負責人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資本的介入確實可以提升西貝的抗風險能力,另外也可以釋放更多的股權給員工,以此激勵。「從賈國龍決定開始對接資本市場時,就應該做好包括財務、法律方面的準備。
  • 西貝再次喊停「超級肉夾饃」 要轉戰小吃打造西貝小吃鋪
    「西貝缺乏快餐基因,要跳出快餐這個坑!」   2月20日,在西貝莜麵村的開工年會上,賈國龍宣告了超級肉夾饃的「失敗」,同時表示未來將在小吃行業發力,打造西貝小吃鋪。   從「燕麥麵」到「麥香村」再到「超級肉夾饃」,4年傾力經營,6000萬投資,西貝在快餐行業裡屢敗屢戰,只為實現願景:全球,每一個城市,每一條街,都開有西貝。
  • 月薪5千以下網友不該吃西貝?官方回應:非西貝立場、無漲價計劃
    西貝在短期內是否還會漲價?于欣回應道,餐廳目前並沒有新的漲價計劃,但是價格要變動,是一定要在總部有嚴格審批的。事情發生後,1月10日,楚學友在微博道歉,表示自己言論不當。賈國龍表示,那全是實話,疫情改變了他不上市的想法,2020年餐飲企業都不好過,能持平就滿意了。不過沒過多久,西貝就因漲價問題遭廣大消費者「聲討」。去年4月11日西貝董事長賈國龍在個人微博發布聲明稱,「我們確實漲價了,這時候漲價不對。從今天開始,所有漲價的外賣、堂食菜品價格恢復到2020年1月26日門店停業前的標準。
  • 月收入 5000 元以下,不配吃西貝?人前喊上帝,人後貶低你
    近日,有網友在微博上發微博稱,「海底撈、西貝漲價得罪了大量微博網友,畢竟,95%的微博網民月收入都在5000元以下。」。1月10日,西貝原副總裁楚學友在微博轉發並上發表評論「學習了」,眼尖的網友迅速截圖並立刻登上熱搜,引起眾多網友對西貝菜價和菜品的議論。
  • 「弓長張」按下暫停鍵,西貝的快餐之路到底如何走?
    你以為滿足了這些就夠了嗎,當然不止。除了線下還有線上平臺也會分食快餐的流量,外賣成為了現如今大多數人吃飯的首選方式,還有的快餐店雖然上了外賣,但平臺還會抽成,不僅難賺到錢,還有可能影響食堂的單量。可以說,快餐生存尤其苦難,即便是中午吃飯的高峰期和稀疏零星的晚餐來的消費者,也僅僅客單價平均在10-20元,這樣仍然很難扛住人工、食材、還有房租等一些壓力,這樣看來快餐要發展起來是任重而道遠呀。從內因來看,類似於真功夫的這些快餐店也存在很多的問題。
  • 「半成品菜」賈國龍功夫菜首開門店,有顧客說像是在吃飛機餐
    記者 |吳容 編輯 |牙韓翔 做半成品菜的西貝「賈國龍功夫菜」近日開出了首家門店。 這家店位於北京世紀金源購物中心,是在此前開設的西貝酸奶屋上進行改造後重新開出。
  • 「鈦晨報」沃爾沃汽車計劃與吉利汽車合併,納入吉利香港上市公司...
    在未來新時代,數據就是新的生產資料,人工智慧是新的生產力,區塊鏈是重構生產關係。最讓人激動也最可怕的是,移動網際網路進化到下一個智能互鏈時代,很可能只需要10年時間就完成這個天翻地覆的進化。——春光裡創投中心創始人 楊守斌為什麼騰訊能在「用戶第一」這方面對被投企業提供幫助,最主要的原因在於,騰訊本身就是這個原則的實踐者。
  • 月薪低於5000元不該吃西貝?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對於西貝在短期內是否還會漲價的問題,于欣稱,西貝目前並沒有新的漲價計劃,如果價格要變動,一定會經過總部嚴格審批的。董事長賈國龍公開致歉去年4月,西貝就曾陷入漲價風波值得一提的是,這並不是西貝第一次因為「漲價」被罵。
  • 西貝首家外賣專門店,揭示了外賣的下一步進化!
    11月26日,在麥香村舊址上,西貝莜麵村的首家外賣專門店誕生了。這一天,距賈國龍宣布暫停西貝麥香村業務僅過去了四十多天。 賈國龍在總結麥香村時表示:未來西貝將聚焦單業態、單品牌,專注對西貝莜麵村迭代升級。 當時餐飲O2O羅華山便分析認為「堂食+外賣」模式對餐飲實體店來講才是順勢而為的轉型方向。
  • 西貝因漲價被頻頻罵上熱搜,如何理解顧客眼裡的「消費值得」?
    因為所有人一旦開始拼『成本』時,產品質量自然會下降。所以,賈總在對待『提價』這方面問題就秉著『沒錢就向顧客要』的觀點,客單價加個10幾塊錢,幾個億不就回來了嗎?」華杉還表示,「西貝如果客單價下降,哪裡還有我華與華的錢賺?哪還有『I love 莜』?」華杉還對一家健身房轉述了西貝的一段話,「只管把產品做好,錢不夠找顧客要」。
  • 西貝八合裡接連「求救」 你喜歡的網紅餐廳如何渡過難關
    對餐飲業來說,人員工資、房租、採購,都是必要的固定支出,對於絕大多數飯店來說,這些支出都需要通過顧客堂食獲得現金流來實現「回本」。現金流嚴重不足,在西貝這樣的大型餐飲企業表現出來的後果更加直觀且可怕。感謝你們的大愛,哪怕是賣房子、賣車子,我們也要千方百計地確保你們有飯吃、有班上。」老鄉雞武漢門店閉店之後,免費給醫務人員送餐據了解,老鄉雞在全國範圍內有超過一萬六千名員工,一個月工資支出就有8000多萬元。在視頻裡,束從軒安慰員工說:「這種躺著把錢賺的日子,也不多了。疫情結束之後,有你們的忙。
  • 西貝餐飲已經進入上市培育期 目前上市時間和地點未確定
    中證網訊(記者 潘宇靜)12月2日,西貝餐飲集團相關負責人回覆中國證券報記者稱,目前西貝的確在考慮上市,也正在進入上市培育期,上市時間和地點還沒有完全定下來。「我們在不斷的學習和探索上市的路,也在找合適的優質資本。上市後,一方面可以釋放一些股權,激勵員工;另一方面也可以緩解像出現疫情這樣的危機時,面臨的資金風險。」
  • 海底撈為什麼要道歉?背後的原因可能是……
    那麼為什麼消費者反對聲音會那麼高,且海底撈為什麼要道歉?我認為這麼荒誕的一幕之所以會發生其根源在於輿情。海底撈上市之後,其老闆張勇身價隨著股價上漲一路水漲船高,但上市之後,隨著媒體不斷曝光,大眾逐漸發現了一個問題——張勇的國籍為新加坡籍。這一下就捅了馬蜂窩。輿論之下,即使張勇想低調,但是新加坡首富的名頭讓他也低調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