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是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出現的症狀,可由多種原因引起。便秘的患者除了大便次數減少、糞便乾結症狀之外,還會出現便血、肛門疼痛等症狀,要想治療便秘就必須要明確引起便秘的原因都有哪些,除了一些常見的原因之外,服用藥物也容易導致患者便秘。
那麼都有哪些藥物會引起患者便秘呢?
1、阿片類藥物
阿片類藥物在服用之後出現不良反應就是便秘,在服用之後藥物作用於抑制中樞和機體的周圍的神經系統會減少腸道的蠕動,使胃腸道的分泌功能降低就容易導致便秘。另外阿片類藥物可以通過腸道的絨毛增加腸道血流的灌注,延長胃排空的時間,幹擾機體的排便反射系統,減少患者的排便的欲望。
2、非甾體抗炎藥物
非甾體抗炎藥物比較廣泛,長期服用這種藥物會抑制環氧化酶,使胃酸分泌減少,胃粘液分泌增加之後,胃腸平滑肌收縮的生理作用增強,就容易導致便秘出現。
3、抗膽鹼能類藥物
抗膽鹼能類藥物主要包括抗帕金森藥物、解痙藥物、抗精神病藥物以及抗抑鬱藥物等,這些藥物能夠拮抗副交感神經系統,抑制神經遞質與腸道中的受體結合,降低腸動力,就有可能誘發便秘。
4、鋁離子和鈣離子制酸劑
鋁離子和鈣離子止酸劑主要包括氫氧化鋁、氧化鋁,這些藥物在胃中溶解非常慢,容易與胃酸發生反應。長期食用此類藥物高劑量的鋁製劑收斂作用明顯,容易導致腸梗阻出現,當氧化鋁被腸道吸收時就容易導致便秘出現。另外鈣製劑與胃酸反應之後會生成氯化物,在小腸中轉化為無法吸收的鈣鹽,從而引起便秘。
5、長春花生物鹼類
長春花生物鹼類藥物主要用於治療淋巴瘤和白血病,具有一定的神經毒性作用,長期服用之後會導致神經障礙,對自主神經系統和長生經系統造成損傷,容易出現便秘,嚴重的便秘還容易導致腹部絞痛和腸梗阻出現。
6、鈣離子拮抗劑
鈣離子拮抗劑的代表藥物就是硝苯地平,在服用之後患者會出現便秘的不良反應,以老年患者多見。服藥之後會減少腸動力,結腸運動時間延長之後液體吸收增加就容易誘發便秘,一般在停藥之後症狀能夠有所好轉。
7、利尿劑
利尿劑在臨床上的應用比較廣泛,長期使用利尿劑會使機體脫水,過量的液體被結腸吸收就容易導致便秘。對於心衰和腹水的患者在接受透析時會加重便秘情況,所以在服用利尿劑時必須要控制液體的平衡。
不同藥物引起的便秘,在治療時需要選擇不同的方法,可以減輕藥量或更換藥物。除此之外,患者還必須要加強體育鍛鍊,勞逸結合,能夠促進胃腸道的功能,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形成一種條件反射,建立良好的排便規律之後,便秘的症狀就能夠有所好轉。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