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外媒報導,格陵蘭島冰川的融化速度比之前預期更快,有可能導致數億人賴以為生的土地被海水淹沒。沿海地區由於海平面上升、海水倒灌的可怕自然現象,適宜於居住的土地減少,日本等海島國家,將會遭受致命的打擊。人類正不可逆轉地走向大自然所回饋的陷阱。
其實,早在十幾年前,由於大批人類涉足南極,帶去了現代工業生產下的垃圾,帶去了各種能源損耗下的熱,南極以及冰川覆蓋的任意國家,極冷都漸漸成了古老的故事。
在2012年,筆者看過著名央視節目主持人畢福劍先生做的一檔節目,他身在最冷的南極,零下五十度,凍得直想哭。
僅短短幾年的時間,一些不該融化的冰川融化了,隨之而來的是海嘯、地震、泥石流下的山體滑坡與夏季飄雪,2019年的12月份,哈爾濱、北京及華北多處地區,還下起了雨夾雪。
對於東北12月份下雨夾雪,筆者是聞所未聞。
筆者的家鄉在東北,在中國的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的鏡泊湖風景區,每到冬月,大雪紛飛,鵝毛大雪不僅覆蓋了山林和土地,連每一棟房屋上也落著鬆軟的厚厚的積雪,真正是千裡冰封,萬裡雪飄……
隨著年齡漸長,雪依然很厚,一腳插到郊外的雪窩裡,能沒了半個膝蓋,可是這幾年忽然驚奇地發現,本該在冬季被大雪覆蓋的土地,卻見不到積雪了。在2019年的1月份,筆者曾乘坐火車由北京回到家鄉,一路上,只見赤色、暗黃,毫無生氣的土地,卻見不到積雪。
氣候的異常變得令人措手不及,南方冬天飄雪亦是尋常。
今年,氣候極端的天氣更加凸顯,入冬以來,先是極暖效應,11月末北京的樹葉始得脫落,到了12月份,長春的室外氣溫最高達到零上5攝氏度,而南方的天氣也格外乾燥,乾旱不可避免,江蘇、安徽、雲南等省份由於旱情不可遏制,其直接經濟損失直達幾百億。
有科研人員發出警告,除了豬流感、鼠疫、布病、季節性流感等疾病,人類還要警惕其他在氣候異常下的自然災害、爆發性流行性疾病等。
也許大自然的提醒暫時還是善意的,請保護自己周圍的環境,呼籲不能只是呼籲,保護環境從你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