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雖是一種慢性疾病,但卻被譽為「最沉默的殺手」
以前高血壓以老年人為主力軍,但是近年來,高血壓呈現了年輕化的趨勢。
臨床上,當收縮壓≥140毫米汞柱,舒張壓≥90毫米汞柱,就可確診為高血壓。
眾所周知,高血壓患者最忌諱的就是鹽。
食鹽攝入過多,血液中的鈉離子增加,血漿滲透壓增加,為調節滲透壓平衡,血管內的水多了,血壓自然而然的就變高了。
正常來講,每人每日攝入鹽量為6克,高血壓患者則不應超過4克。
那麼,除了食鹽,這4種食物最好別再吃了!
1、蛋糕,餅乾
這些食物都是高熱量的物質,被稱為是「飯桌上的炸彈」。
其中含有的熱量,也會轉化成脂肪,誘發高血壓的風險。
此外,其中也含有大量的糖,反式脂肪酸,對血壓都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所以,蛋糕,餅乾,果汁,高糖食物,血壓高的人,也要合理控制。
2、魚籽,肝臟
對於血壓高的人,也要控制膽固醇物質的攝入。
研究發現,血液當中膽固醇每增加一單位,心腦血管的發病機率也會隨之增加。
過多的膽固醇不能代謝,直接會引起血脂升高,進而加速血壓升高的「速度」。
含膽固醇較高的食物主要來自與動物內臟,肝臟,腎臟,動物腦,此外魚籽,蟹黃含量也極為豐富。
3、肥肉,黃油
進食太多高脂肪食物,對血壓控制是很不利的,也會增加心梗,腦梗的發病機率。
肥肉,黃油中含有大量的脂肪,會造成身體肥胖。
肥胖的人,在心率正常的情況下,心搏也會大大增加,長期負擔過重就會誘發心肌肥厚,血壓升高。
平時要控制肉的攝入,高血壓患者更要引起重視。
4、酒精
喝酒不僅傷肝,也易使血壓升高。
馬上到來夏天,人們常拿啤酒來消暑解渴,血壓就會升高了。
飲酒會使血脂顯著增高,加速動脈硬化的生成,很容易引起中風等危險。
因此,高血壓者一定要碰酒,減少血管損傷。
穩血壓,預防併發症,牢記三慢:
1、起床慢
人的血壓有自然的波動規律,在早上起床的時候會達到一個「小高峰」。
所以在早上起床時要額外的注意血壓的波動。
如起床動作過猛,肌肉驟然收縮,會使血壓突然升高。
建議,在早上起床的時候,先清醒2分鐘,在床上動一動,然後在慢慢的起床。
2、慢排便
高血壓人群,應儘量避免便秘的發生。
便秘主要就是排便困難,而在過度用力排便的時候,就會造成血壓急速升高。
所以,有血壓不穩定,或是心血管有問題的人,一定要慢排便。
平時多吃一些高纖維的食物,促進排便,軟化糞便。
3、慢運動
科學合理的運動,可以增加身體的代謝,有利於穩定血壓。
但是過量的運動反而對血壓,對血管都會產生危害。
中老年人最好選擇舒緩的運動,如太極,慢跑,快走等。
不想血壓升高,謹記三少:
1、少抽菸
吸菸,會增加血液流動,促使人們興奮。
煙霧中含有一氧化碳,會造成血管壁內皮細胞缺氧,加速動脈硬化的發生。
這樣更容易出現高血壓,誘發心梗,腦梗等併發症的出現。
2、少生氣
情緒的波動,也會影響血壓的高低,對血壓波動產生較大的影響。
如過度的緊張,焦慮,生氣等不良的情緒,就會引起血壓驟然升高。
長期以往,對血壓的衝擊也增加,對身體產生不利的影響。
所以血壓高的人,一定要穩定自己的情緒,保持愉悅的心情,儘量不要大喜大悲。
3、少熬夜
研究表明,長期睡眠不足是導致高血壓的一個重要致病因素。
熬夜會增加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分泌,增大血管應激狀態,此時血壓升高,心跳加速。
經常熬夜的人患心血管疾病機率大大增加。
所以,高血壓者平時保持規律作息。
最後穩定血壓,補充三物:
1、維生素E
維生素E被稱為是「血管清道夫」。
維生素E,可保障體內能舒張血管的一氧化氮的供應,使血壓穩定。
此外,維生素E可清理血管垃圾,軟化血管。
建議,維生素E的日攝取量為14毫克。
平時多吃一些堅果含有維生素E較為豐富。
2、omega-3脂肪酸
大量實驗證明,飲食中omega-3脂肪酸攝入過少、omega-6攝入脂肪酸過多,是誘發心血管病等慢性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們日常的食用油中,含有omega-6脂肪酸的比較多。所以要適當補充omega-3脂肪酸。
有助於清除血液垃圾,增強血管彈性,還能降低血脂,血壓。
3、補鉀鎂
鉀鎂是人體必需的礦物質元素。
鉀,可直接的擴張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抑制腎小管對鈉的吸收。
所以可以降低交感神經的活性,從而可預防高血壓。
研究發現,每天補鎂370毫克以上,可以降低收縮壓3~4毫米汞柱,舒張壓降低2~3毫米汞柱。
所以生活中減少鈉的攝入,多增加鉀鎂營養物質的攝入,
食物來源:榛子、核桃、海帶、豆類,紫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