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計算範圍及依據本文將計算秦、西漢、匈奴、東漢、西晉、隋、突厥、唐、吐蕃、遼、北宋、元、明、清及準噶爾等15個中國歷史上面積較大的主要王朝的疆域面積。 計算主要依據為譚其驤先生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中的以上各王朝最大疆域圖。 二、 計算方法及一點說明 本人採用以今推古的方法,即以今天中國960萬平方公裡的領土面積為計算基礎進行加減。為簡便計,除秦、西漢、隋、元、明、清外,其餘各朝在前朝疆域面積進行加減,但是匈奴、突厥、吐蕃、遼、準噶爾則由所統治的地域的面積構成。需要說明的一點是,本文所指的歷朝疆域除漢、唐兩朝所轄西域地區外,均不包括屬國,僅僅指處在王朝軍事、行政機構有效控制下的地區,並且由於各王朝均未有明顯的領海控制線,因此也不計算各王朝的領海面積。 三、 本文所涉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其他國家、地區的面積 阿富汗 65.23萬平方公裡, 北京市1.68萬平方公裡, 不丹4.65萬平方公裡,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12.28萬平方公裡, 韓國99,237平方公裡 甘肅省45.4萬平方公裡, 貴州省17.61萬平方公裡, 哈薩克斯坦271.7萬平方公裡, 土庫曼斯坦49萬平方公裡 海南省3.4萬平方公裡, 河北省18.77萬平方公裡, 黑龍江省45.39萬平方公裡, 吉林省18.74萬平方公裡, 吉爾吉斯斯坦19.85萬平方公裡, 克什米爾地區約20萬平方公裡, 遼寧省14.49萬平方公裡, 蒙古國156.65萬平方公裡, 緬甸67.66萬平方公裡, 內蒙古自治區118.3萬平方公裡, 尼泊爾14.7萬平方公裡,
寧夏回族自治區5.18萬平方公裡, 青海省72.12萬平方公裡, 山西省15.60萬平方公裡, 四川省49萬平方公裡, 塔吉克斯坦14.31萬平方公裡, 臺灣省3.58萬平方公裡, 天津市1.13萬平方公裡, 烏茲別克斯坦45萬平方公裡, 錫金0.71萬平方公裡, ***120.1萬平方公裡, 新疆***自治區166萬平方公裡, 雲南省39.4萬平方公裡, 越南32.96萬平方公裡。 另外現在西伯利亞鄂畢河以東地區約1000萬平方公裡,西伯利亞勒拿河中遊以東地區約100萬平方公裡、貝加爾湖東西兩岸約200萬平方公裡,外興安嶺以南烏蘇里江以東(含庫頁島)約100萬平方公裡。唐努烏梁海地區約17萬平方公裡。 四、 中國主要王朝疆域面積具體計算 1、 秦
統一六國+南越+河南地 960萬平方公裡的領土基礎上增加的面積:越南的1/10(3.30萬平方公裡) 960萬平方公裡的領土基礎上減少的面積:新疆(166萬平方公裡)、***(120.1萬平方公裡)、青海(72.12萬平方公裡)、內蒙古的4/5(94.64萬平方公裡)、黑龍江(45.39萬平方公裡)、吉林(18.74萬平方公裡)、四川的2/3(32.67萬平方公裡)、雲南的1/2(19.7萬平方公裡)、海南(3.4萬平方公裡)、臺灣(3.58萬平方公裡)、甘肅的2/3(30.27萬平方公裡) 小計:608.61平方公裡 秦朝的面積為:960萬-608.61萬+3.30萬平方公裡=354.69萬平方公裡。 2、 西漢 舊秦地+南越+衛氏朝鮮+河西四郡+河南地+西南夷+西域都護府 比前朝增加的面積:朝鮮(12.28萬平方公裡)、越南的1/2(16.48平方公裡)、甘肅的2/3(30.27萬平方公裡)、新疆(166萬平方公裡)、青海的1/10(7.21萬平方公裡)、吉爾吉斯斯坦(19.85萬平方公裡)、塔吉克斯坦(14.31萬平方公裡)、哈薩克斯坦的1/6(45.28平方公裡)小計:311.68萬平方公裡 比前朝減少的面積:無 西漢的面積為:354.69萬+311.68萬=666.37萬平方公裡
3、 匈奴單于國
匈奴+月氏+丁零+堅昆+呼揭
蒙古國(156.65萬平方公裡)、貝加爾湖東西兩岸(約200萬平方公裡) 、甘肅的2/3(30.27萬平方公裡)、內蒙古的1/2(59.15萬平方公裡)、新疆的1/10(16.6萬平方公裡)
合計:462.67萬平方公裡 4、 東漢
西漢地+哀牢地-烏孫地-河南地 比前朝增加的面積:雲南的1/2(19.7萬平方公裡)、緬甸的1/5(13.53萬平方公裡) 小計:33.53萬平方公裡 比前朝減少的面積:哈薩克斯坦的1/6(45.28平方公裡) 東漢的面積為:666.37萬+33.53萬-45.28萬=654.62萬平方公裡 5、 西晉
比前朝增加的面積:無 比前朝減少的面積:內蒙古的1/5(23.66萬平方公裡)、寧夏(5.18萬平方公裡)、陝西的1/2(10.28萬平方公裡) 小計:39.12萬平方公裡 西晉的面積為:654.62萬-39.12萬=615.5萬平方公裡 6、 突厥汗國
蒙古國(156.65萬平方公裡)、貝加爾湖東西兩岸(約200萬平方公裡) 、內蒙古的1/3(39.43萬平方公裡)、新疆的2/3(110.67萬平方公裡)、哈薩克斯坦的1/2(135.85萬平方公裡)、塔吉克斯坦(14.31萬平方公裡)、烏茲別克斯坦(45萬平方公裡)、吉爾吉斯斯坦(19.85萬平方公裡)、阿富汗(65.23萬平方公裡)、土庫曼斯坦(49萬平方公裡) 合計:835.99萬平方公裡 7. 隋
960萬平方公裡的領土基礎上增加的面積:越南的2/3(21.97萬平方公裡) 960萬平方公裡的領土基礎上減少的面積:新疆的2/3(110.67萬平方公裡)、***(120.1萬平方公裡)、青海的1/2(36.06萬平方公裡)、黑龍江(45.39萬平方公裡)、吉林(18.74萬平方公裡)、四川的2/3(32.67萬平方公裡)、雲南(39.4萬平方公裡)、貴州的1/2(8.81萬平方公裡)、內蒙古的3/4(88.73萬平方公裡)、遼寧的1/2(7.25萬平方公裡)、臺灣(3.58萬平方公裡) 小計:511.40萬平方公裡 隋的面積為:960萬+21.97萬-511.40萬=470.57萬平方公裡。 8、唐 8.1、(唐高宗時期) 比前朝增加的面積:新疆的2/3(110.67萬平方公裡)、哈薩克斯坦的1/3(90.57萬平方公裡)、塔吉克斯坦(14.31萬平方公裡)、烏茲別克斯坦(45萬平方公裡)、吉爾吉斯斯坦(19.85萬平方公裡)、阿富汗(65.23萬平方公裡)、貴州的1/2(8.81萬平方公裡)、雲南的1/2(19.7萬平方公裡)、遼寧的1/2(7.25萬平方公裡)、朝鮮(12.28萬平方公裡)、百濟(即韓國西部約4萬平方公裡)、內蒙古的1/2(59.15萬平方公裡)、蒙古國(156.65萬平方公裡)、貝加爾湖東西兩岸(約200萬平方公裡) 小計:813.47萬平方公裡 比前朝減少的面積:青海的2/5(28.85萬平方公裡) 唐(唐高宗時期)的面積:470.57萬+813.47萬-28.85萬=1255.19萬平方公裡
8.2、(唐玄宗時期)比前一個時期增加的面積:黑龍江(45.39萬平方公裡)、吉林(18.74萬平方公裡)、西伯利亞勒拿河中遊以東地區約100萬平方公裡、外興安嶺以南烏蘇里江以東(含庫頁島)(約100萬平方公裡)、克什米爾地區(約20萬平方公裡) 小計:284.13萬平方公裡 比前一個時期減少的面積:烏茲別克斯坦(45萬平方公裡)、阿富汗(65.23萬平方公裡)、雲南的1/2(19.7萬平方公裡)、內蒙古的1/2(59.15萬平方公裡)、蒙古國(156.65萬平方公裡)、貝加爾湖東西兩岸(約200萬平方公裡) 小計:545.73萬平方公裡 唐(唐玄宗時期)的面積:1251.19萬+284.13萬-545.73萬=989.59萬平方公裡 9、 吐蕃
***(120.1萬平方公裡)、青海(72.12萬平方公裡)、四川的2/3(32.67萬平方公裡)、甘肅的2/3(30.27萬平方公裡)、尼泊爾(14.7萬平方公裡)、不丹(4.65萬平方公裡)、錫金(0.71萬平方公裡)、克什米爾地區(約20萬平方公裡)、塔吉克斯坦(14.31萬平方公裡)、吉爾吉斯斯坦(19.85萬平方公裡)、新疆的3/4(124.5萬平方公裡)、緬甸的1/5(13.53萬平方公裡) 合計:467.41萬平方公裡 另外據說吐蕃王朝還曾統治印度恆河流域、孟加拉等地,此處就不做考證了。 註:上圖中國總面積=唐高宗時期面積(1255.19萬平方公裡)+唐玄宗時期新增東北面積(284.13萬平方公裡)+吐蕃面積(467.41萬平方公裡)-甘肅的2/3(30.27萬平方公裡)--克什米爾地區(約20萬平方公裡)-塔吉克斯坦(14.31萬平方公裡)-吉爾吉斯斯坦(19.85萬平方公裡)-新疆的3/4(124.5萬平方公裡)=1797.8萬平方公裡。 10、 遼 黑龍江(45.39萬平方公裡)、吉林(18.74萬平方公裡)、外興安嶺以南烏蘇里江以東地區(約100萬平方公裡)、遼寧省(14.49萬平方公裡)、內蒙古的2/3(78.87萬平方公裡)、河北的1/2(9.39萬平方公裡)、北京(1.68萬平方公裡)、天津市(1.13萬平方公裡)、山西的1/3(5.20萬平方公裡)、蒙古國(156.65萬平方公裡)、西伯利亞鄂嫩河流域大部(約20萬平方公裡)、新疆東北角、哈薩克東北部、中西伯利亞西南部鄂畢河上遊流域、額爾齊斯河中上遊流域等地共計約20萬平方公裡。 合計:471.54萬平方公裡
11、 北宋 比唐(唐玄宗時期)增加的面積:無 比唐(唐玄宗時期)減少的面積:新疆(166萬平方公裡)、哈薩克斯坦的1/3(90.57萬平方公裡)、塔吉克斯坦(14.31萬平方公裡)、吉爾吉斯斯坦(19.85萬平方公裡)、克什米爾地區(約20萬平方公裡)、內蒙古的1/4(29.58萬平方公裡)、甘肅的2/3(30.27萬平方公裡)、寧夏(5.18萬平方公裡),河北的1/2(9.39萬平方公裡)、北京(1.68萬平方公裡)、天津市(1.13萬平方公裡)、山西的1/3(5.20萬平方公裡)、黑龍江(45.39萬平方公裡)、吉林(18.74萬平方公裡)、外興安嶺以南烏蘇里江以東(約100萬平方公裡)、遼寧省(14.49萬平方公裡)、朝鮮(12.28萬平方公裡)、越南的2/3(21.97萬平方公裡) 小計:606.03萬平方公裡 北宋的面積:989.59萬-606.03萬=383.56萬平方公裡。 12、 元
960萬平方公裡的領土基礎上增加的面積:俄羅斯鄂畢河中遊以東地區(約500萬平方公裡)、蒙古國(156.65萬平方公裡)、朝鮮(12.28萬平方公裡)、緬甸的1/5(13.53萬平方公裡)、不丹(4.65萬平方公裡)、錫金(0.71萬平方公裡)、克什米爾地區(約20萬平方公裡) 小計:707.82萬平方公裡 960萬平方公裡的領土基礎上減少的面積:新疆的2/3(110.7萬平方公裡) 小計:110.7萬平方公裡 元朝的面積:960萬+707.82萬-110.7萬=1557.12萬平方公裡 註:雖然元朝疆域圖上北方邊界畫到了北冰洋,但鄙人竊以為沒有可能,不太實際,最多到達北極圈就不得了了。故計算面積時只把俄羅斯鄂畢河中遊以東地區列入版圖。這樣,元朝面積便減少了500萬平方公裡。 13、 明
960萬平方公裡的領土基礎上增加的面積:西伯利亞勒拿河中遊以東及外興安嶺以南烏蘇里江以東地區(約200萬平方公裡)、緬甸的1/2(33.83萬平方公裡)、不丹(4.65萬平方公裡)、錫金(0.71萬平方公裡)、克什米爾地區的1/2(10萬平方公裡) 小計:249.19萬平方公裡 960萬平方公裡的領土基礎上減少的面積:新疆的4/5(132.8萬平方公裡)、內蒙古的1/3(39.43萬平方公裡) 小計:172.23萬平方公裡 明朝的面積:960萬+249.19萬-172.23萬=1036.96萬平方公裡 14.準噶爾汗國 新疆(166萬平方公裡)、蒙古國(156.65萬平方公裡)、西伯利亞葉尼塞河上遊以西地區(約100萬平方公裡)、哈薩克斯坦的1/3(90.57萬平方公裡)、塔吉克斯坦(14.31萬平方公裡)、吉爾吉斯斯坦(19.85萬平方公裡)、***(120.1萬平方公裡)、四川的2/3(32.67萬平方公裡) 合計:700.15萬平方公裡 15、 清
960萬平方公裡的領土基礎上增加的面積:清末被沙俄割去的151萬平方公裡、蒙古國(156.65萬平方公裡)、唐努烏梁海地區(約17萬平方公裡)小計:324.65萬平方公裡 清朝的面積:960萬+324.65萬=1284.65萬平方公裡五、 中國主要王朝疆域面積 秦朝的面積為:960萬-608.61萬+3.30萬平方公裡=354.69萬平方公裡。 西漢的面積為:354.69萬+311.68萬=666.37萬平方公裡 匈奴單于國的面積為:462.67萬平方公裡 東漢的面積為:666.37萬+33.53萬-45.28萬=654.62萬平方公裡 西晉的面積為:654.62萬-39.12萬=615.5萬平方公裡 突厥汗國的面積為:835.99萬平方公裡 唐(唐高宗時期)的面積:470.57萬+813.47萬-28.85萬=1255.19萬平方公裡 唐(唐玄宗時期)的面積:1251.19萬+284.13萬-545.73萬=989.59萬平方公裡 吐蕃的面積:467.41萬平方公裡 唐+吐蕃總面積:1797.8萬平方公裡 遼的面積:471.54萬平方公裡 北宋的面積:989.59萬-606.03萬=383.56萬平方公裡。 元朝的面積:960萬+707.82萬-110.7萬=1557.12萬平方公裡 明朝的面積:960萬+249.19萬-172.23萬=1036.96萬平方公裡 準噶爾的面積: 700.15萬平方公裡 清朝的面積:960萬+324.65萬=1284.65萬平方公裡 蒙古地區確實不是明的地盤,但經過明初多次北伐,明朝控制了內蒙古的2/3,奴爾幹都司控制了勒拿河中遊以東地區(其中現在歸俄羅斯統治的二百萬平方公裡),可惜,萬曆以後,漸為俄羅斯所並。康熙僅奪回了100萬平方公裡,到清末又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