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鐘快速了解化療解毒及預防毒性藥物有哪些?

2020-11-28 騰訊網

作者:高麗麗

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化療是一種利用化學藥物阻止癌細胞增值、浸潤、轉移,直至殺滅癌細胞的治療方式。根據藥物來源和化學結構,可將化療藥物分為烷化劑、抗代謝類藥物、抗生素、植物藥物、激素與雜類藥物等。化療藥物在殺滅或抑制腫瘤細胞的同時,也會對機體的正常細胞(尤其是代謝旺盛的細胞)產生影響,進而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應,如噁心嘔吐、心臟毒性、膀胱毒性、過敏反應、骨髓抑制等。有些化療藥物的不良反應可提前預防,那麼化療解毒藥物及預防藥物有哪些,如何使用呢?

一.

質子泵抑制劑(PPI)

PPI包括奧美拉唑、泮託拉唑、蘭索拉唑、雷貝拉唑、艾司奧美拉唑(埃索美拉唑)等,可用於預防化療藥物引起的噁心嘔吐,尤其適用於有胃部疾病者。PPI通過抑制胃壁細胞上的H+/K+-ATP酶而強、持久地抑制胃酸分泌,可抑制中樞或外周介導的胃酸分泌,對基礎胃酸及各種形式的應激性胃酸分泌均可抑制,並減輕胃酸和胃蛋白酶對黏膜屏障的破壞,促進糜爛胃黏膜的癒合,其極少發生耐藥現象。

注意事項:PPI一般不良反應為頭痛、頭暈、腹瀉、腹痛、便秘、胃腸道脹氣、口乾、視力模糊、肝功能障礙等,通常較輕微,為自限性。偶有全血細胞減少症、血小板減少、粒細胞缺乏症、過敏性休克、支氣管哮喘、血管炎、間質性腎炎、紅斑狼瘡、肌無力、關節痛、骨骼肌肉疼痛甚至橫紋肌溶解等嚴重不良反應。

長期使用PPI(通常為6個月以上),需警惕可能相關的潛在不良影響如萎縮性胃炎、小腸細菌過度生長、艱難梭狀芽孢桿菌感染、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肺炎、骨折、腎臟疾病、心肌梗死、痴呆、低鎂血症、維生素B12和鐵吸收不良、腫瘤等。此外,奧美拉唑有輕度抗雄激素作用,男性者長期用藥可能出現乳房發育、陽萎、性慾減退,女性者長期用藥可能出現溢乳,停藥後可恢復正常。

二.

5-HT3受體拮抗劑

5-HT3受體拮抗劑通過拮抗與噁心嘔吐有關的5-HT3受體而發揮作用,可用於預防化療藥物引起的噁心嘔吐,包括託烷司瓊、昂丹司瓊、格拉司瓊、帕洛諾司瓊等。其中帕洛諾司瓊半衰期最長,為40h,可預防化療者的延遲性噁心嘔吐;格拉司瓊透皮貼劑可減少血藥濃度波動,可平穩控制噁心嘔吐達7d,可作為多日化療所致噁心嘔吐的5-HT3受體拮抗劑之一。

注意事項:先天性長QT間期症候群、潛在的心臟疾病如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心動過緩和電解質異常(如低鉀血症、低鎂血症)者心律失常發生風險較高,已使用其他可能延長QT間期的藥物(如奧氮平、氟哌啶醇)時,已經或可能發展為心臟傳導間期尤其是QT間期延長時,5-HT3受體拮抗劑慎用。託烷司瓊可能對血壓有影響,高血壓未控制者每日劑量不超過10mg;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昂丹司瓊罕見支氣管痙攣、心動過速、胸痛、低鉀血症、心電圖改變、癲癇大發作;禁用於胃腸道梗阻者。

三.

NK-1受體拮抗劑

NK-1受體拮抗劑通過與大腦中的NK-1(P物質神經激肽1)受體高選擇性的結合、拮抗P物質而止吐,可用於預防化療藥物引起的噁心嘔吐,如阿瑞匹坦、奈妥匹坦等。此外,複方奈妥匹坦/帕洛諾司瓊兼有NK-1受體拮抗劑和5-HT3 受體拮抗劑的雙重作用,在多日化療高致吐方案中可考慮使用。

注意事項:阿瑞匹坦不良反應有輕微頭痛、頭暈、噯氣、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瀉、腹痛、便秘、低血壓、疲乏、無力、咳嗽、衰弱、骨髓抑制、脫水等,嚴重有Stevens-Johnson syndrome。禁與匹莫齊特、特非那定、阿斯咪唑、西沙必利聯用;與異環磷醯胺合用,有出現異環磷醯胺誘導的神經毒性的報導。

四.

糖皮質激素

糖皮質激素有止吐、抗過敏等作用,可用於預防化療藥物引起的噁心嘔吐或過敏反應,如地塞米松。預防化療藥物引起的噁心嘔吐時,可與5-HT3受體拮抗劑、NK-1受體拮抗劑、沙利度胺、蘿拉西泮、奧氮平等聯用。預防化療藥物引起的過敏反應時,可與組胺H1和H2受體拮抗劑聯用。

注意事項:不良反應有營養物質代謝紊亂、誘發和加重感染、血壓異常、水鹽代謝紊亂、誘發和加重潰瘍、出血傾向、體重增加、精神神經症狀(如失眠、激動、精神錯亂、誘發癲癇發作)、醫源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骨質疏鬆、自發性骨折、股骨頭壞死、撤藥反應等。

慎用於高血壓、胃潰瘍、重症肌無力、胃炎或食管炎、充血性心衰、糖尿病、骨質疏鬆、情緒不穩定和有精神病傾向、肝功能損害、甲減、腎功能損害或結石等。禁用於十二指腸潰瘍、新近胃腸吻合術後、活動性潰瘍、嚴重的精神病史、較重的骨質疏鬆及抗微生物治療未能控制的病毒、細菌、真菌感染者等。

五.

抗組胺藥物

抗組胺藥物是一類選擇性地拮抗組胺H1、H2受體而拮抗組胺作用的藥物,包括H1受體阻滯劑(氯苯那敏、苯海拉明、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等)、H2受體阻滯劑(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可用於預防化療藥物引起的過敏反應,如紫杉類藥物。

表1 紫杉類藥物過敏反應的預處理

注意事項:H1受體阻滯劑不良反應有中樞抑制效應如鎮靜、嗜睡、頭痛、頭暈、乏力、睏倦、幻覺、警覺性下降、緊張、煩躁不安、焦慮、失眠、缺乏協調和顫抖等;抗膽鹼反應如口乾、便秘、眼乾、呼吸道分泌物黏稠、心律失常、升高眼壓、視力模糊、散瞳、尿瀦留及排尿困難等;心臟毒性如Q-T間期延長、室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動過緩、室上性心動過速、尖端扭轉型室性心動過速、心房纖顫等;其他有體重增加、胃腸道反應、轉氨酶升高、肝炎、頭昏、體位性低血壓、支氣管痙攣、感覺異常、肌顫、肌痛、關節痛、光敏感、瘙癢、蕁麻疹、血管性水腫、水腫、驚厥、易激惹、癲癇發作、情緒紊亂等。

H2受體阻滯劑(H2RA)不良反應有頭痛、嗜睡、疲勞、腹瀉、便秘等,西咪替丁的抗雄性激素作用可引起男性乳房女性化、女性溢乳、性慾減退等。H2RA不宜與口服鐵劑聯用,因酸性環境有利於無機鐵的溶解,有助於吸收;硫糖鋁需經胃酸水解後才能發揮作用,而H2RA抑制胃酸分泌,聯用時硫糖鋁的療效可能降低,避免合用;抗酸劑(鋁、鎂劑)與H2RA合用,後者的吸收減少,一般不提倡聯用,若需合用,應間隔1h以上。

西咪替丁的肝藥酶抑制作用,可顯著降低環孢素、茶鹼、阿司匹林、華法林、卡馬西平、地高辛、阿片類藥物、苯二氮 類藥物等在體內的消除速度;與抗真菌藥物如酮康唑、伊曲康唑、泊沙康唑等聯用,可幹擾其吸收,降低其抗真菌活性;與奎尼丁、咖啡因等合用,可影響後者的代謝,增加其血藥濃度,致作用加強或毒性增加;可使甲硝唑、苯巴比妥、三環類抗抑鬱藥物的血藥濃度升高,中毒風險增加,避免同服;有神經-肌肉阻斷作用,與氨基糖苷類抗菌藥合用,可能致呼吸抑制或呼吸停止。

此外,抗組胺藥物可能會影響皮試結果如青黴素皮試,皮試前需停用全身用第一代抗組胺藥物(苯海拉明)至少72h,第二代抗組胺藥物西替利嗪、氯雷他定至少1周,停用鼻腔噴霧劑至少72h;H2受體阻滯劑如雷尼替丁應停用至少48h。

六.

右丙亞胺

右丙亞胺(DZR,右雷佐生)為一種乙烯二胺四醋酸哌嗪衍生物,是消旋雷佐生的D2異構體、真核DNA拓撲異構酶II的抑制劑及螯合劑EDTA的親脂性環狀衍生物,可用於預防蒽環類藥物所致的心臟毒性,並減少心力衰竭的發生。其有強大的鐵螯合作用,可螯合游離鐵和從蒽環類金屬複合物中奪取金屬離子,並抗氧化、阻斷脂質過氧化及清除自由基(超氧陰離子自由基、羥基自由基等)等。

七.

美司鈉

美司鈉為特異性尿路保護劑,尿中濃度高,其巰基(SH)可與尿液中環磷醯胺(CTX)、異環磷醯胺(IFO)代謝產生的有腎毒性的丙烯醛和4-羥基代謝物發生反應生成穩定的無毒成分,並自尿中迅速排出體外,進而預防丙烯醛等引起的出血性膀胱炎(表現主要為血尿、尿頻、尿急、尿痛等)等泌尿系統的損傷,可顯著降低出血性膀胱炎的發生率。《中國國家處方集·化學藥品與生物製品卷·兒童版》推薦,靜脈注射,常用劑量為IFO、CTX的20%,時間為0時段、4h後及8h後的時段。

注意事項:不良反應有胃腸道反應、過敏反應、爆發性皮炎等。對含巰基化合物過敏者禁用。

八.

其他

《兒童免疫相關性疾病臨床實用熱點問題專家建議系列之一-甲氨蝶呤在中國兒童風溼性疾病中的應用建議》(2020年)中指出,建議MTX(甲氨蝶呤)治療時每周補充葉酸,可減少皮膚黏膜損害、血象異常、胃腸道不良反應及轉氨酶升高的發生率。此外,二氫葉酸還原酶抑制劑培美曲塞使用時應同時補充葉酸和維生素B12,可減少治療相關的血液毒性與胃腸道毒性。

對有指徵者可考慮使用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聚乙二醇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或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預防化療引起的中性粒細胞減少;使用促血小板生長因子(重組人白細胞介素11、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預防化療引起的血小板減少。

維生素B6常用於預防手足症候群(HFS)。

氨磷汀(阿米福汀)為正常細胞保護劑,可清除組織中化療藥物產生的自由基及促進細胞DNA快速修,並直接與烷化劑、鉑類化療藥物等的活化代謝產物結合,化療前使用可明顯減輕化療藥物產生的腎臟、骨髓、心臟、耳及神經系統的毒性。

參考文獻:

1.童榮生等.藥物比較與臨床合理選擇-腫瘤分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7

2.胡豔萍.惡性腫瘤藥物治療毒副反應及處理[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46-61,123-134,151-161,217-236,574-577,586-588

3.腫瘤藥物治療相關噁心嘔吐防治中國專家共識(2019年版)[J].中國醫學前沿雜誌,2019,11(11):16-24

4.化療所致噁心嘔吐全程管理上海專家共識(2018年版)[J].中國癌症雜誌,2018,28(11):946-955

5.質子泵抑制劑預防性應用專家共識(2018)[J].中國醫師雜誌,2018,20(12):1775-1778

6.湖南省質子泵抑制劑的臨床應用指導原則(試行)[J].中南藥學,2016,14(7):673-676

7.預防性使用質子泵抑制劑及處方精簡專家指導意見(廣東省藥學會2019年7月1日)

8.陳新謙等.陳新謙新編藥物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538-549,568-571,798-811,871,920,922-923

9.糖皮質激素類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誌,2012,28:增錄2a-1-32

10.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及常見合併症藥物治療與藥學監護指引[J].2020

11.紫杉醇製劑超敏反應預處理指導意見[J].中國現代應用藥學,2019,36(8):1023-1025

12.中國紫杉類藥物劑量密集化療方案臨床應用專家共識[J].中國癌症雜誌,2019,29(11):910-917

13.婦科惡性腫瘤紫杉類藥物臨床應用專家共識[J].現代婦產科進展,2019,28(10):4-9

14.抗組胺藥在皮膚科應用專家共識[J].中華皮膚科雜誌,2017,50(6):393-395

15.口服H1抗組胺藥治療變應性鼻炎2018廣州共識[J].中國眼耳鼻喉科雜誌,2018,18(3):149-156

16.抗組胺H1受體藥在兒童常見過敏性疾病中應用的專家共識[J].中國實用兒科雜誌,2018,33(3):161-168

17.普通感冒規範診治的專家共識[J].中華內科雜誌,2012,51(4):331,333

18.變應性鼻炎診斷和治療指南(2015年,天津)[J].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誌,2016,51(1):6-13

19.特殊人群普通感冒規範用藥的專家共識[J].國際呼吸雜誌,2015,35(1):2

20.胃食管反流病基層診療指南(2019年)[J].中華全科醫師雜誌,2019,18(7):635-641

21.青黴素皮膚試驗專家共識[J].中華醫學雜誌,2017,97(40):3144

22.蒽環類藥物心臟毒性防治指南(2013年版)[J].臨床腫瘤學雜誌,2013,18(10):925-932

23.兒童免疫相關性疾病臨床實用熱點問題專家建議系列之一-甲氨蝶呤在中國兒童風溼性疾病中的應用建議[J].中國實用兒科雜誌,2020,35(3):169-173

相關焦點

  • 三種惡性腫瘤一定不能做化療,堅持吃三種食物,能更好預防腫瘤
    對於白血病或者淋巴瘤等病症,化療是其主要治療手段,不管處於哪個階段都需要化療。化療雖然在對抗癌症方面有很大效果,但是也可能會對患者健康造成傷害。首先,化療容易引起消化系統反應,最為常見的症狀就是噁心、嘔吐,部分患者還可能會出現腹瀉便秘症狀,這些是因為藥物對胃腸黏膜的毒副作用造成的。
  • 哪些化療藥有周圍神經毒性?如何防治?
    除此之外,臨床常用的鉑類、紫杉類及長春花生物鹼類等抗腫瘤藥物均有周圍神經毒性,為方便臨床選擇及合理使用,歸納總結如下,以期對臨床有些許幫助。化療誘導的周圍神經病(CIPN)CIPN 是化療引起的常見不良反應,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品質,甚至導致患者無法完成化療。
  • 放療和化療有什麼區別 放療和化療有哪些不同
    化療與放療有什麼區別?估計絕大部分人都不太清楚吧,並且對放療與化療的副作用也是知之甚少,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些放療和化療有什麼的區別吧,看看放療和化療有哪些不同。放療和化療都是臨床上治療腫瘤疾病的常見治療方法。兩者的主要區別就是治療的方法不同,化療主要是靜脈輸入化學藥物,控制腫瘤細胞的生長。
  • 還在為化療引起的外周神經毒性煩惱? 權威雜誌公布有效方案
    ,其嚴重程度主要由所用化療藥物及其聯合方式、治療時間、累積劑量決定。外周神經毒性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可造成藥物減量甚至停用。國內外多嘗試使用鈣鎂合劑、還原性穀胱甘肽、B族維生素及一些中藥製劑等預防或治療CIPN,但效果均欠佳。最近,一項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JNCI上的研究解決了這一問題,研究發現神經節苷脂-單唾液酸(GM-1)具有改善這一情況的能力。什麼是外周神經毒性?外周神經毒性是一種重要的劑量限制性毒性,由化療藥物引起。
  • 抗癌藥都有哪些 如何預防癌症
    抗癌藥都有哪些呢?在平時的飲食方面,癌症患者的飲食原則有那些呢?患上癌症的治療方法是什麼?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抗癌藥都有哪些十大常見的抗癌藥1、奧沙利鉑: 由瑞士Debiopharm公司研究開發。法國Sanofi公司生產出售,1999年10月在法國首先上市,隨後在歐洲、南美等地上市。我國於1999年批 準進口奧沙利鉑注射劑。
  • 這些症狀,化療患者不可輕視
    出現這些症狀可千萬不能輕視,一旦出現要及時與醫生或者藥師進行溝通,如何調整用藥方案來改善這種毒性反應。下面我們具體了解一下CIPN。什麼是CIPN?有哪些臨床表現?化療誘導周圍神經性毒性(CIPN)是化療引起的常見不良反應,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品質,甚至導致患者無法完成化療。
  • 化療期間使用冰帽有何益處
    我們預防脫髮主要是在化療治療過程中,血藥濃度的高峰期間,採用頭部冰帽冷敷物理降溫方法,使頭皮血管收縮,減少頭皮血流,降低頭皮血液供應和組織細胞攝取水平,使頭皮局部化療藥物血藥濃度降低;同時,低溫下低代謝水平,組織細胞的代謝和吸收性減緩,還可以降低組織細胞對化療藥物毒性的敏感性,從而減少化療藥物的不良反應,減輕化療所致脫髮。
  • 【病友問答】MDS是怎樣服用化療藥物的?都是什麼過程?會出現哪些副...
    化療一般用哪些藥物呢? 目前,已有兩種去甲基化藥物(5-氮雜胞苷和地西他濱)被批准用於MDS的治療。它們的作用機理是濃度依賴性的,在高濃度時誘導細胞毒性,而在低濃度時引起去甲基化。
  • 化療有哪些副作用?白細胞減少對身體危害大,不容忽視
    在醫療方面化療是一種治療癌症的方法。主要是通過化療的方法,將體內的癌細胞殺死達到治療的目的。在化療的過程當中,患者會承受非常多的痛苦,有很多的患者在化療的過程當中是堅持不下去的,因為難以忍受化療所帶來的一些副作用。
  • 中科院生化所與上海藥物所合作揭示腫瘤化療引起的腸道毒性的分子機制
    該研究報導了化療過程中所導致的腸道毒副作用與化療藥物誘導細胞釋放雙鏈DNA密切相關,腸道中大量的dsDNA激活了宿主免疫系統的AIM2炎症小體,進而引發了腸道炎症和損傷的分子機制。耿美玉、孫兵、丁健和黃敏研究員為該論文共同通訊作者。化療仍然是目前大多數腫瘤的主要治療手段,但化療藥物的使用常常伴隨著嚴重的毒副作用。
  • 科學家揭示腫瘤化療引起的腸道毒性的分子機制
    結腸癌是一種高發病率和高致死率的癌症類型,喜樹鹼類藥物(伊立替康)是目前結腸癌治療的一線化療藥物。該藥物因其顯著的腫瘤殺傷效果,在臨床已經使用二十年以上,但該藥物導致的腸道毒副反應嚴重限制了藥物劑量和藥物療效。臨床上大約四成的病人會出現腹瀉症狀,部分病人甚至出現3-4級腹瀉,不僅嚴重影響病人的生活質量更威脅到病人的生存。伊立替康引起的腸道毒性的分子機制卻並不清楚,從而限制了毒性緩解藥物的開發使用。
  • ...團隊關於經典名方黃芪桂枝五物湯緩解化療神經毒性的藥效物質...
    Redox Biology在線發表曹鵬研究團隊關於經典名方黃芪桂枝五物湯緩解化療神經毒性的藥效物質基礎的研究成果日期:2020年08月20日2020年8月18日,氧化還原領域頂級期刊Redox Biology(JCR 1區,IF=9.98)在線發表了我院曹鵬研究員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
  • 肺癌患者的藥物治療,會出現哪些副作用?一出現副作用就要換藥?
    機構引進國際先進的治療指南、醫療流程及管理模式,集合國際化醫療及護理專家團隊,配置全球領先的腫瘤診斷和治療設備,採用多學科綜合診療及全病程管理的模式,提供集腫瘤預防、診斷、放療及化療為一體的高端綜合腫瘤診療服務,讓患者在離家更近的地方獲得規範化的癌症診療服務。  肺癌的治療手段有多少?常用藥物有哪些?
  • 「化療是害人的!」患癌後到底要不要化療?醫生想跟你說說心裡話
    劉大叔聽到這裡,想起聽聞化療種種「恐怖」,內心害怕化療的副作用讓人痛不欲生,還害怕化療會加速病情惡化讓自己沒有幾天可活。劉大叔這種想法很普遍,大多數人一聽到化療都會想起各種嚴重的後果,還沒治療就自己過度擔憂。但事實上,治療方法有效果,副作用有輕重,每個人在選擇時候應該全面了解,而不是自己單方面害怕,影響病情診治!一、全面了解化療,從容面對!
  • 抗癌藥物發展的「三大革命」:化療、靶向治療、免疫療法
    抗癌藥物發展到目前為止,先後出現三次大革命: 第一次是細胞毒性化療藥物,第二次革命是「靶向治療」,第三次革命是免疫療法。免疫療法的成功不僅革命性地改變了癌症治療的效果,而且會革命性地改變治療癌症的理念。相對來說,免疫療法是真正的抗癌革命,是解決癌症的最合理手段。
  • 雞屎藤能預防新冠病毒?了解下抗病毒藥物就別再信了
    謠言:傳聞雞屎藤能預防新冠病毒闢謠:繼雙黃連之後,中草藥雞屎藤能預防新冠病毒的說法開始流傳,我們就來了解下抗病毒藥物和雞屎藤。病毒與抗病毒藥病毒是病原微生物中最小的一種,寄生於宿主細胞內,依賴宿主細胞代謝系統進行增殖複製。
  • 一戰時期作惡多端的毒物芥子氣,竟是癌症化療藥物的前身!
    到現在,醫學界已經有一些針對癌症的治療手段,其中的一個方法就是化療。但是你知道嗎?化療藥物的起源竟然與一種劇毒的化學武器——芥子氣有關。明明是臭名昭著的毒氣,怎麼搖身一變就成了治療癌症的「神藥」呢?這還要從一戰時期說起……毒劑之王——芥子氣芥子氣,也叫二氯二乙硫醚,是一種無色油狀可揮發液體,氣味和芥末相似,這也是它名字的由來。
  • 靶向治療比化療活得更久?說一說,靶向治療的優勢有哪些
    今天就對比化療,說一說靶向治療的優勢有哪些?首先我們來談談化療。都說化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其實化療本身就是一種「毒藥」,因此化療病人在化療過程中都不出現或大或小的不良身體反應。化療藥物最大的副作用是缺乏對腫瘤細胞的選擇性殺傷。在殺傷癌細胞的同時,也損害造血系統和胃腸道系統。
  • 從分子設計角度 看蒽環類藥物結構及毒性
    作者:強森蒽環類藥物,臨床上被廣泛用作抗腫瘤抗生素,是過去幾十年來研究較多且發展較快的一類抗癌藥物。這類結構由於構效較為清晰,也是藥物設計-合成人員非常熟悉的類別。隨著臨床數據的不斷積累,其具有統計意義的不良反應也成為了這類藥物的附屬特點。因此,了解蒽環類藥物的結構、機制、療效、毒性等概況是藥物設計合成人員日常知識儲備較好的方式。
  • 化療有「毒」,毒在哪裡?
    患者和家屬都對化療有天生的恐懼心理,就是因為化療有「毒」,化療的毒性可按發生時序大致上分為近期毒性反應和遠期毒性反應。一、近期毒性反應(1)局部反應。一些刺激性較強的化療藥物當靜脈注射時可引起嚴重的如下局部反應:A靜脈炎。表現為打針靜脈栓塞和沿靜脈皮膚色素沉著等。B局部組織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