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麗麗
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發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化療是一種利用化學藥物阻止癌細胞增值、浸潤、轉移,直至殺滅癌細胞的治療方式。根據藥物來源和化學結構,可將化療藥物分為烷化劑、抗代謝類藥物、抗生素、植物藥物、激素與雜類藥物等。化療藥物在殺滅或抑制腫瘤細胞的同時,也會對機體的正常細胞(尤其是代謝旺盛的細胞)產生影響,進而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應,如噁心嘔吐、心臟毒性、膀胱毒性、過敏反應、骨髓抑制等。有些化療藥物的不良反應可提前預防,那麼化療解毒藥物及預防藥物有哪些,如何使用呢?
一.
質子泵抑制劑(PPI)
PPI包括奧美拉唑、泮託拉唑、蘭索拉唑、雷貝拉唑、艾司奧美拉唑(埃索美拉唑)等,可用於預防化療藥物引起的噁心嘔吐,尤其適用於有胃部疾病者。PPI通過抑制胃壁細胞上的H+/K+-ATP酶而強、持久地抑制胃酸分泌,可抑制中樞或外周介導的胃酸分泌,對基礎胃酸及各種形式的應激性胃酸分泌均可抑制,並減輕胃酸和胃蛋白酶對黏膜屏障的破壞,促進糜爛胃黏膜的癒合,其極少發生耐藥現象。
注意事項:PPI一般不良反應為頭痛、頭暈、腹瀉、腹痛、便秘、胃腸道脹氣、口乾、視力模糊、肝功能障礙等,通常較輕微,為自限性。偶有全血細胞減少症、血小板減少、粒細胞缺乏症、過敏性休克、支氣管哮喘、血管炎、間質性腎炎、紅斑狼瘡、肌無力、關節痛、骨骼肌肉疼痛甚至橫紋肌溶解等嚴重不良反應。
長期使用PPI(通常為6個月以上),需警惕可能相關的潛在不良影響如萎縮性胃炎、小腸細菌過度生長、艱難梭狀芽孢桿菌感染、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肺炎、骨折、腎臟疾病、心肌梗死、痴呆、低鎂血症、維生素B12和鐵吸收不良、腫瘤等。此外,奧美拉唑有輕度抗雄激素作用,男性者長期用藥可能出現乳房發育、陽萎、性慾減退,女性者長期用藥可能出現溢乳,停藥後可恢復正常。
二.
5-HT3受體拮抗劑
5-HT3受體拮抗劑通過拮抗與噁心嘔吐有關的5-HT3受體而發揮作用,可用於預防化療藥物引起的噁心嘔吐,包括託烷司瓊、昂丹司瓊、格拉司瓊、帕洛諾司瓊等。其中帕洛諾司瓊半衰期最長,為40h,可預防化療者的延遲性噁心嘔吐;格拉司瓊透皮貼劑可減少血藥濃度波動,可平穩控制噁心嘔吐達7d,可作為多日化療所致噁心嘔吐的5-HT3受體拮抗劑之一。
注意事項:先天性長QT間期症候群、潛在的心臟疾病如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心動過緩和電解質異常(如低鉀血症、低鎂血症)者心律失常發生風險較高,已使用其他可能延長QT間期的藥物(如奧氮平、氟哌啶醇)時,已經或可能發展為心臟傳導間期尤其是QT間期延長時,5-HT3受體拮抗劑慎用。託烷司瓊可能對血壓有影響,高血壓未控制者每日劑量不超過10mg;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昂丹司瓊罕見支氣管痙攣、心動過速、胸痛、低鉀血症、心電圖改變、癲癇大發作;禁用於胃腸道梗阻者。
三.
NK-1受體拮抗劑
NK-1受體拮抗劑通過與大腦中的NK-1(P物質神經激肽1)受體高選擇性的結合、拮抗P物質而止吐,可用於預防化療藥物引起的噁心嘔吐,如阿瑞匹坦、奈妥匹坦等。此外,複方奈妥匹坦/帕洛諾司瓊兼有NK-1受體拮抗劑和5-HT3 受體拮抗劑的雙重作用,在多日化療高致吐方案中可考慮使用。
注意事項:阿瑞匹坦不良反應有輕微頭痛、頭暈、噯氣、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瀉、腹痛、便秘、低血壓、疲乏、無力、咳嗽、衰弱、骨髓抑制、脫水等,嚴重有Stevens-Johnson syndrome。禁與匹莫齊特、特非那定、阿斯咪唑、西沙必利聯用;與異環磷醯胺合用,有出現異環磷醯胺誘導的神經毒性的報導。
四.
糖皮質激素
糖皮質激素有止吐、抗過敏等作用,可用於預防化療藥物引起的噁心嘔吐或過敏反應,如地塞米松。預防化療藥物引起的噁心嘔吐時,可與5-HT3受體拮抗劑、NK-1受體拮抗劑、沙利度胺、蘿拉西泮、奧氮平等聯用。預防化療藥物引起的過敏反應時,可與組胺H1和H2受體拮抗劑聯用。
注意事項:不良反應有營養物質代謝紊亂、誘發和加重感染、血壓異常、水鹽代謝紊亂、誘發和加重潰瘍、出血傾向、體重增加、精神神經症狀(如失眠、激動、精神錯亂、誘發癲癇發作)、醫源性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骨質疏鬆、自發性骨折、股骨頭壞死、撤藥反應等。
慎用於高血壓、胃潰瘍、重症肌無力、胃炎或食管炎、充血性心衰、糖尿病、骨質疏鬆、情緒不穩定和有精神病傾向、肝功能損害、甲減、腎功能損害或結石等。禁用於十二指腸潰瘍、新近胃腸吻合術後、活動性潰瘍、嚴重的精神病史、較重的骨質疏鬆及抗微生物治療未能控制的病毒、細菌、真菌感染者等。
五.
抗組胺藥物
抗組胺藥物是一類選擇性地拮抗組胺H1、H2受體而拮抗組胺作用的藥物,包括H1受體阻滯劑(氯苯那敏、苯海拉明、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等)、H2受體阻滯劑(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可用於預防化療藥物引起的過敏反應,如紫杉類藥物。
表1 紫杉類藥物過敏反應的預處理
注意事項:H1受體阻滯劑不良反應有中樞抑制效應如鎮靜、嗜睡、頭痛、頭暈、乏力、睏倦、幻覺、警覺性下降、緊張、煩躁不安、焦慮、失眠、缺乏協調和顫抖等;抗膽鹼反應如口乾、便秘、眼乾、呼吸道分泌物黏稠、心律失常、升高眼壓、視力模糊、散瞳、尿瀦留及排尿困難等;心臟毒性如Q-T間期延長、室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動過緩、室上性心動過速、尖端扭轉型室性心動過速、心房纖顫等;其他有體重增加、胃腸道反應、轉氨酶升高、肝炎、頭昏、體位性低血壓、支氣管痙攣、感覺異常、肌顫、肌痛、關節痛、光敏感、瘙癢、蕁麻疹、血管性水腫、水腫、驚厥、易激惹、癲癇發作、情緒紊亂等。
H2受體阻滯劑(H2RA)不良反應有頭痛、嗜睡、疲勞、腹瀉、便秘等,西咪替丁的抗雄性激素作用可引起男性乳房女性化、女性溢乳、性慾減退等。H2RA不宜與口服鐵劑聯用,因酸性環境有利於無機鐵的溶解,有助於吸收;硫糖鋁需經胃酸水解後才能發揮作用,而H2RA抑制胃酸分泌,聯用時硫糖鋁的療效可能降低,避免合用;抗酸劑(鋁、鎂劑)與H2RA合用,後者的吸收減少,一般不提倡聯用,若需合用,應間隔1h以上。
西咪替丁的肝藥酶抑制作用,可顯著降低環孢素、茶鹼、阿司匹林、華法林、卡馬西平、地高辛、阿片類藥物、苯二氮 類藥物等在體內的消除速度;與抗真菌藥物如酮康唑、伊曲康唑、泊沙康唑等聯用,可幹擾其吸收,降低其抗真菌活性;與奎尼丁、咖啡因等合用,可影響後者的代謝,增加其血藥濃度,致作用加強或毒性增加;可使甲硝唑、苯巴比妥、三環類抗抑鬱藥物的血藥濃度升高,中毒風險增加,避免同服;有神經-肌肉阻斷作用,與氨基糖苷類抗菌藥合用,可能致呼吸抑制或呼吸停止。
此外,抗組胺藥物可能會影響皮試結果如青黴素皮試,皮試前需停用全身用第一代抗組胺藥物(苯海拉明)至少72h,第二代抗組胺藥物西替利嗪、氯雷他定至少1周,停用鼻腔噴霧劑至少72h;H2受體阻滯劑如雷尼替丁應停用至少48h。
六.
右丙亞胺
右丙亞胺(DZR,右雷佐生)為一種乙烯二胺四醋酸哌嗪衍生物,是消旋雷佐生的D2異構體、真核DNA拓撲異構酶II的抑制劑及螯合劑EDTA的親脂性環狀衍生物,可用於預防蒽環類藥物所致的心臟毒性,並減少心力衰竭的發生。其有強大的鐵螯合作用,可螯合游離鐵和從蒽環類金屬複合物中奪取金屬離子,並抗氧化、阻斷脂質過氧化及清除自由基(超氧陰離子自由基、羥基自由基等)等。
七.
美司鈉
美司鈉為特異性尿路保護劑,尿中濃度高,其巰基(SH)可與尿液中環磷醯胺(CTX)、異環磷醯胺(IFO)代謝產生的有腎毒性的丙烯醛和4-羥基代謝物發生反應生成穩定的無毒成分,並自尿中迅速排出體外,進而預防丙烯醛等引起的出血性膀胱炎(表現主要為血尿、尿頻、尿急、尿痛等)等泌尿系統的損傷,可顯著降低出血性膀胱炎的發生率。《中國國家處方集·化學藥品與生物製品卷·兒童版》推薦,靜脈注射,常用劑量為IFO、CTX的20%,時間為0時段、4h後及8h後的時段。
注意事項:不良反應有胃腸道反應、過敏反應、爆發性皮炎等。對含巰基化合物過敏者禁用。
八.
其他
《兒童免疫相關性疾病臨床實用熱點問題專家建議系列之一-甲氨蝶呤在中國兒童風溼性疾病中的應用建議》(2020年)中指出,建議MTX(甲氨蝶呤)治療時每周補充葉酸,可減少皮膚黏膜損害、血象異常、胃腸道不良反應及轉氨酶升高的發生率。此外,二氫葉酸還原酶抑制劑培美曲塞使用時應同時補充葉酸和維生素B12,可減少治療相關的血液毒性與胃腸道毒性。
對有指徵者可考慮使用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聚乙二醇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或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預防化療引起的中性粒細胞減少;使用促血小板生長因子(重組人白細胞介素11、重組人血小板生成素)預防化療引起的血小板減少。
維生素B6常用於預防手足症候群(HFS)。
氨磷汀(阿米福汀)為正常細胞保護劑,可清除組織中化療藥物產生的自由基及促進細胞DNA快速修,並直接與烷化劑、鉑類化療藥物等的活化代謝產物結合,化療前使用可明顯減輕化療藥物產生的腎臟、骨髓、心臟、耳及神經系統的毒性。
參考文獻:
1.童榮生等.藥物比較與臨床合理選擇-腫瘤分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7
2.胡豔萍.惡性腫瘤藥物治療毒副反應及處理[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46-61,123-134,151-161,217-236,574-577,586-588
3.腫瘤藥物治療相關噁心嘔吐防治中國專家共識(2019年版)[J].中國醫學前沿雜誌,2019,11(11):16-24
4.化療所致噁心嘔吐全程管理上海專家共識(2018年版)[J].中國癌症雜誌,2018,28(11):946-955
5.質子泵抑制劑預防性應用專家共識(2018)[J].中國醫師雜誌,2018,20(12):1775-1778
6.湖南省質子泵抑制劑的臨床應用指導原則(試行)[J].中南藥學,2016,14(7):673-676
7.預防性使用質子泵抑制劑及處方精簡專家指導意見(廣東省藥學會2019年7月1日)
8.陳新謙等.陳新謙新編藥物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538-549,568-571,798-811,871,920,922-923
9.糖皮質激素類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誌,2012,28:增錄2a-1-32
10.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及常見合併症藥物治療與藥學監護指引[J].2020
11.紫杉醇製劑超敏反應預處理指導意見[J].中國現代應用藥學,2019,36(8):1023-1025
12.中國紫杉類藥物劑量密集化療方案臨床應用專家共識[J].中國癌症雜誌,2019,29(11):910-917
13.婦科惡性腫瘤紫杉類藥物臨床應用專家共識[J].現代婦產科進展,2019,28(10):4-9
14.抗組胺藥在皮膚科應用專家共識[J].中華皮膚科雜誌,2017,50(6):393-395
15.口服H1抗組胺藥治療變應性鼻炎2018廣州共識[J].中國眼耳鼻喉科雜誌,2018,18(3):149-156
16.抗組胺H1受體藥在兒童常見過敏性疾病中應用的專家共識[J].中國實用兒科雜誌,2018,33(3):161-168
17.普通感冒規範診治的專家共識[J].中華內科雜誌,2012,51(4):331,333
18.變應性鼻炎診斷和治療指南(2015年,天津)[J].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誌,2016,51(1):6-13
19.特殊人群普通感冒規範用藥的專家共識[J].國際呼吸雜誌,2015,35(1):2
20.胃食管反流病基層診療指南(2019年)[J].中華全科醫師雜誌,2019,18(7):635-641
21.青黴素皮膚試驗專家共識[J].中華醫學雜誌,2017,97(40):3144
22.蒽環類藥物心臟毒性防治指南(2013年版)[J].臨床腫瘤學雜誌,2013,18(10):925-932
23.兒童免疫相關性疾病臨床實用熱點問題專家建議系列之一-甲氨蝶呤在中國兒童風溼性疾病中的應用建議[J].中國實用兒科雜誌,2020,35(3):169-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