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細胞療法:我國已有三個關於帕金森的備案獲批

2021-01-10 一五零生命幹細胞

多少年來,人們多神經退行性疾病都是束手無策,而自從幹細胞療法逐漸被應用於多種疾病的研究之後,科學家們發現了幹細胞療法對神經退行性疾病(帕金森、阿爾茨海默症、漸凍症等)的有效性,繼而開展了各項臨床前和臨床研究。其中,幹細胞療法針對帕金森的各項研究也在進行中。

帕金森病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是中腦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漸進性變性。臨床症狀伴有震顫和運動遲緩等多種運動症狀,容易出現失眠、抑鬱、焦慮和認知功能障礙等其他非運動症狀,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近期,《Molecular Biology Reports》發布了一項最新臨床前研究,經幹細胞療法幹預的帕金森小鼠,運動症狀改善情況更為明顯。

伊朗沙希德貝赫什迪醫科大學的研究員探討了幹細胞對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的幹預作用。研究員給小鼠的紋狀體內注射6-OHDA,建立帕金森模型小鼠,用三種劑量(1×104、5×104和1×105 l1)往小鼠鼻內輸送幹細胞。

幹細胞療法3個月內,對小鼠進行了行為測試,隨後處死小鼠,用新鮮的黑質緻密部切片(SNpc)檢測螢光顯微鏡法標記幹細胞。免疫組織化學測定SNpc中固定腦組織中的GFP、人神經Nestin(蛋白)、酪氨酸羥化酶(TH)標記物。

數據顯示,實施幹細胞療法後,小鼠行為參數顯著改善。對SNpc進行螢光顯微鏡分析和SNpc中的GFP分析,發現幹細胞遷移到SNpc。免疫組化數據顯示,Nestin作為差異神經元生物標誌物在SNpc中表達。

此外,研究員還發現,在輸注5×104幹細胞中,TH作為多巴胺能神經元標誌物顯著增加。結果表明,在劑量依賴型的小鼠中,鼻內輸送幹細胞作為一種無創的方法可以改善帕金森的症狀。

而在臨床研究方面,幹細胞療法針對帕金森的項目,已在中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開展Ⅰ/Ⅱ期臨床試驗,部分已進入Ⅲ期研究階段。

我國實行幹細胞項目備案制度之後,已有三個關於帕金森的備案獲批:《人胚胎幹細胞來源的神經前體細胞治療帕金森病》(2017年首批)、《人源神經幹細胞治療早髮型帕金森病伴運動併發症的安全性與初步有效性評價》、《人源神經幹細胞治療帕金森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臨床研究》。

研究員對帕金森受試者進行幹細胞移植,震顫、運動遲緩等症狀得到明顯改善,幹細胞在腦內增殖分化為神經膠質細胞和神經元,分泌NT-3、GDN、BDNF等多種細胞因子,改善腦內微環境,發揮神經修復與再生的作用。

此外,幹細胞還能發揮抗炎作用以改善損傷部位,減少腦內神經元的繼續性損傷,促進腦內組織修復。

對20例帕金森受試者進行幹細胞移植(鞘內注射),在1個月、3個月、6個月隨訪,發現UPDRS總分都均有下降,失眠、焦慮等情緒有所改善,與對照組相比,改善運動障礙更為明顯。

7月28日,我國湖南成立了「神經修復學與幹細胞研究中心」,擬圍繞幹細胞療法對神經退行性疾病開展基礎及臨床研究,為帕金森疾多增加一份研究資源。願科學家們早日攻克帕金森,造福人民大眾,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轉發留言哦。

————END————

一五零生命幹細胞整合發布

相關焦點

  • 長風破浪,一份關於「幹細胞療法發展歷程」的完美總結
    目前,在ClinicalTrials.gov上登記的關於MSCs的臨床研究將近1000項,涉及上百種疾病,其中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和骨科疾病是主要的研究領域。需要注意的是,開展臨床研究並不代表這項技術已經成熟。只有經獲批上市,當幹細胞產品變成幹細胞藥品後,幹細胞才算得上廣大患者可放心使用的「真正」幹細胞藥物。  截至目前,美國FDA尚未批准任何基於MSCs的療法上市。
  • 幹細胞療法是黑科技還是真科學?
    除了造血幹細胞移植,中國目前還沒有正式被批准的幹細胞療法,在美國,已獲批的幹細胞治療藥物只限於臍帶血中造血幹細胞分化而成的造血祖細胞。 在中國,正在進行的幹細胞臨床試驗有以下幾種病症:小兒腦癱、結腸炎、急性心肌梗死、不孕症、銀屑病。
  • 【科學普及】長風破浪,一份關於「幹細胞療法發展歷程」的完美總結
    截至目前,美國FDA尚未批准任何基於MSCs的療法上市。Mesoblast公司的Ryoncil產品有望成為2020年獲批上市的幹細胞療法,也將會在美國第一款獲得FDA批准上市的 MSCs 產品。表.國際獲準上市的幹細胞產品胎兒幹細胞療法除了造血幹細胞和MSCs,還有胎兒組織來源的幹細胞。
  • 幹細胞成為治療帕金森的關鍵
    新趨勢:幹細胞是根本性治療帕金森的希望幹細胞技術被認為具有更為持久治療的可能性,這種方法主要是通過植入新的、能夠生成多巴胺的細胞來替代退化的神經元,是根本性治療帕金森的新希望。從1979年開始,人類首次用細胞替代療法治療帕金森病[2],從此開啟了幹細胞治療帕金森病的新紀元,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將治療帕金森病的目光轉向幹細胞療法。
  • 我國首批備案胚胎幹細胞臨床研究項目啟動—新聞—科學網
    人胚胎幹細胞圖片  精準手術設備  4月11日,值第21個世界帕金森病日暨帕金森病發現200周年之際,國家衛計委和藥監局首批備案的幹細胞臨床研究「人胚胎幹細胞來源的神經前體細胞治療帕金森病」和「人胚胎幹細胞來源的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治療乾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兩個項目的啟動儀式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舉行。
  • 中國開展全球首個人類受精胚胎幹細胞治療帕金森病臨床試驗
    這一場景起源4月11日,適逢第二十一個世界帕金森日,中國宣布國內正式備案的首批兩個幹細胞臨床研究項目在河南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正式啟動。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的研究團隊參與兩個項目。
  • 我國幹細胞療法修復糖尿病腎損傷的研究進展
    幹細胞療法近年來,關於糖尿是損傷的病理機制、分子機制研究越來越多,立足於此的新型藥物研究越來越多,幹細胞療法便是其中之一。幹細胞因具有減輕炎症反應、再生胰島β細胞/腎細胞、修復腎損傷部位和控制血糖等作用而被科學家廣泛應用於糖尿病腎損傷的研究中。
  • 幹細胞療法:分泌多巴胺神經元神經細胞治療帕金森病前景廣闊
    幹細胞療法是用一種特定方式將細胞移植到病灶處並進行分化,重建功能正常細胞或組織,從而達到治癒疾病目的,為包括帕金森病在內神經系統退行性病變治療提供新思路。幹細胞治療帕金森病三種作用機制近年來,幹細胞技術得到迅猛發展,幹細胞在再生醫學、建立疾病模型及藥物篩選等領域逐漸顯示出其巨大應用價值。由於幹細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潛能,可分化為多巴胺能神經元,並且在損傷組織內進行神經再生與修復,為帕金森病幹預帶來了曙光。
  • 幹細胞療法的這3大作用有助於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神經修復
    目前我國患帕金森超過300萬人,漸凍症已超20萬人,更有報導老年痴呆人數已超千萬,並且隨著老年社會的加劇膨大,存在高發病率和高普遍性,狀況令人堪憂。如何改善和幹預這些神經退行性疾病,在神經科領域中存在一片空白,成為科學家們鑽研探討的問題。
  • 幹細胞移植:改善帕金森的新思路
    幹細胞移植帕金森的臨床進展 我國自幹細胞實施備案制度後,已批准了3項幹細胞治療帕金森的臨床試驗,這說明了幹細胞治療帕金森初步取得了積極效果,
  • 中老年人的噩夢——帕金森綜合症,幹細胞有望終結!
    帕金森綜合症是由於患者中多巴胺能神經元的丟失、病變、壞死等情況,使多巴胺分泌減少而導致的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其臨床表現症狀為震顫、肌強直及運動減少。隨著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劇,帕金森綜合症的發病率正在急劇攀升,並且有年輕化的趨勢。根據流行病學統計,我國的帕金森綜合症患者約為300萬人,並且預計每年將有10萬人的新增患者。
  • 中老年人的噩夢——帕金森症候群,幹細胞有望終結!
    帕金森症候群是由於患者中多巴胺能神經元的丟失、病變、壞死等情況,使多巴胺分泌減少而導致的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其臨床表現症狀為震顫、肌強直及運動減少。隨著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劇,帕金森症候群的發病率正在急劇攀升,並且有年輕化的趨勢。根據流行病學統計,我國的帕金森症候群患者約為300萬人,並且預計每年將有10萬人的新增患者。
  • 又有11個幹細胞臨床研究項目完成國家備案
    2019年9月,按照《幹細胞臨床研究管理辦法(試行)》(國衛科教發〔2015〕48號)的規定,以及《關於做好2019年幹細胞臨床研究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國衛辦科教函〔2019〕169號)文件精神,又有11個幹細胞臨床研究項目完成備案!
  • 2020年首個幹細胞新藥已獲批上市,重症下肢缺血治療迎來新選擇!
    近日,印度藥品監督管理局(DCGI)監管批准了同種異體間充質幹細胞療法Stempeucel的上市,該產品的適應症為伯格氏病和動脈粥樣硬化性外周動脈疾病引起的嚴重肢體缺血(CLI)。是首個獲批在印度用於商業用途的異體細胞療法產品,也成為了2020年全球首個上市的幹細胞新藥產品。
  • 幹細胞療法在牙周炎中的應用,主要依靠幹細胞的這2個特點
    2019年9月,國家公布了11個幹細胞臨床備案項目,其中有1個項目是《異體人牙髓幹細胞治療慢性牙周炎臨床研究(牙周基礎治療聯合人牙髓間充質幹細胞注射液治療慢性中度牙周炎的隨機、開放、對照臨床研究)》,可見口腔領域的專家已經開始重視幹細胞療法在牙周炎中的應用。
  • 魏則西事件已有定論,但關於免疫細胞療法、幹細胞、基因檢測等生物...
    魏則西在癌症末期的時候,求助於「免疫細胞療法」。這個療法是他使用免費的搜尋引擎找出來的,但是,免費的東西本來就最貴,因為它們如果不靠關鍵字來收別人的廣告經費,根本不可能有營業收入——後來醫療方面的某些搜索可能被做了相關處理。 關於免疫細胞療法,當時大陸有很多媒體說,這種療法在 20 年前就被美國醫療界所淘汰了。
  • 10個案例證實丨未來幹細胞療法不只是廣譜上的抗衰,而是有具體的...
    2013年,我國學者在納入30例帕金森病患者的臨床試驗中,將製作的神經幹細胞混懸液植入受試者體內,移植前後分別對帕金森病患者進行評分。結果表明神經幹細胞在體外進行了穩定的擴增,並且具有分化為星形膠質細胞、神經元和少突膠質細胞的能力。這項臨床研究也讓人們看到,人類神經幹細胞通過體外擴增後移植治療帕金森病行之有效。
  • 幹細胞療法對卵巢早衰的現狀與展望
    我國對幹細胞療法的支持截至目前為止,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已評估通過了74項幹細胞備案項目,政策文件明確指出,支持與鼓勵幹細胞療法的發展。2020年1月,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批准了1項幹細胞療法對卵巢早衰的臨床研究,累積共5個幹細胞臨床備案項目投入到卵巢早衰研究,研究的幹細胞種類主要為間充質幹細胞。
  • 建設國家幹細胞轉化資源庫,加速幹細胞療法臨床應用
    其中,批准建設兩個國家級幹細胞庫:國家幹細胞資源庫、國家幹細胞轉化資源庫。2019年8月12日,科技部、教育部召開國家幹細胞轉化資源庫建設運行實施方案論證會,推動國家幹細胞轉化資源庫變成世界領先水平的幹細胞轉化資源庫,為我國幹細胞療法的臨床轉化奠定堅實的基礎。
  • 2020年首個獲批上市的幹細胞療法已出現 適應症為重症下肢缺血
    2020年,一些幹細胞候選藥物紛紛傳來或將上市的積極信號,諸如間充質幹細胞療法Ryoncil,前段時間FDA腫瘤藥物諮詢委員會9:1支持該藥物治療固醇難治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SR-aGVHD)兒童患者的療效,為其9月底上市的期望奠定了的基礎。很多人甚至認為這款療法可能是今年首個獲批上市的幹細胞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