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要問最近什麼遊戲最火,答案肯定是「匡扶漢室」。
「匡扶漢室」指的是《全面戰爭:三國》,因為在遊戲序章裡提到你的目的就是匡扶漢室。而它目前在Steam下載榜第一位、在線人數第四,每天有10萬人同時在玩它。考慮到Steam排行榜前幾名通常總是對戰遊戲(如DOTA、CSGO、吃雞、RS6S、殺雞等),你可能會有興趣知道,為什麼「全戰三國」能取得如此成績?
說到三國遊戲的歷史,顯然光榮公司出品的「三國志」系列是不容錯過的。這個系列的首作《三國志》發布於1985年,載體是PC-8801:一款由NEC公司出品、只在日本國內使用的個人電腦。因為遊戲大獲成功所以後來出了很多移植版本,比如FC上的《三國志》(1988年)就是很多人的記憶。當時的FC由於機能原因,遊戲大都是容量很小的動作類ACT,你操縱一個小人跑跑跳跳吃道具,或者開一架飛機坦克汽車橫衝直撞。而《三國志》則是典型的SLG,考驗的是玩家的謀略,如何平衡生產與消耗、如何在窮兵黷武的前提下把領地經濟搞好、如何打仗等等。
雖然畫面粗糙,但這一代已經有了後面四五代的影子,比如回合制遊戲、每回合只能發布有限的幾個命令,比如戰棋式的戰鬥界面、武將有幾種可選擇陣型,相互之間存在克制關係等等。那麼三國志1代最大的問題就是FC上玩操作不太方便,因為沒有滑鼠,只能用手柄一點一點地移動光標,異常辛苦。不要小看這個問題,後面你會看到它是如何影響了今天的三國遊戲。
之後的三國志3、4、5代可能是國內玩家最為熟悉的,因為在它們出現的90年代前中期,國內已經有不少人用上了個人電腦,386甚至486。如果你意識超前購買了「倍速光碟機」或「4x光碟機」,並且有辦法搞到光碟版《三國志》遊戲,那麼不但可以在遊戲中聽到悠揚的音樂,甚至還能聽到單挑語音!盜版(硬碟版)沒有這些,就只有點擊按鈕執行命令時機械單調的音效,所以很多人在多年之後想起來、重新找到San5PK再玩一次時淚流滿面:當時我玩的都是什麼?
總的來說光榮三國前5代是最標準的「光榮模式」,內政,生產,造兵,戰鬥。其中戰鬥部分是標準戰棋,並且有陣形,有計策,幾乎可以說是一個單獨的遊戲。其中可能用到的一些戰術比如「消耗體力(速攻)+單挑」、「聚攏敵人+AOE(妖術、幻術)」、「引開敵人後以高機動力偷襲糧倉」等,都相當經典。
後面的幾代,光榮則設法在遊戲裡表現「人的成長」或「人物之間的關係」。前面幾代裡你扮演的都是君主,但是現在你可以扮演武將,可以和他人結為兄弟共同作戰。這使得遊戲不再是單純的SLG而多了一些RPG成分。玩家們並不喜歡這些變化,所以後幾代在玩家中的聲望不是很高。不過它也引出了新的梗:這些遊戲的編碼在簡體Windows系統裡沒有,所以很多人在遊戲裡看到的不是曹操而是「變巨」,不是趙雲而是「化凍」,不是郭嘉而是「嘗古」。這些稱呼儼然成為老玩家之間的術語,你說「我玩的時候沒有曹操只有變巨」,別人就知道你是老玩家。
再之後,光榮又在想辦法做出改變。這就是《三國志11》:幾乎可以說是目前為止最好玩的版本,包括可能是最優秀的MOD「血色衣冠」,一個大幅度修改了遊戲系統的MOD。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它在戰鬥部分加入了「位移」設定,讓戰鬥不再是簡單的「移動-攻擊/AOE」,你需要想辦法把自己或敵人打到特定位置,來實現特定的效果。可以說有了這個系統後,它的戰鬥部分就和《英雄無敵》一樣好玩,一樣需要動腦。此外,全新的3D畫面和水墨風格也讓很多人著迷,直到今天還有很多人在玩San11PK的各種MOD。
而之後的三國志又開始嘗試RTS(即時戰略)的戰鬥方式,但並不成功。這恐怕是因為長期以來光榮做的都是戰棋、對即時戰略不熟悉的緣故。以San12來說,戰鬥相當混亂,由於地形存在甚至有時你都看不見、不知道如何指揮。San13相對要好一些,由於有正上方的俯視角,至少「操控」和「觀察」不成問題了,但還是不好玩。原因何在?遊戲的內政環節和戰鬥部分難以平衡:多年以來《三國志》系列的核心其實是內政而非戰鬥,尤其光榮之前想方設法做個人升遷系統更是證明了這一點。可以說,光榮認為玩家在遊戲裡應該扮演的是「君主」,而不是「將軍」。
但是「全面戰爭」系列就不一樣了。這個系列的遊戲如今出了一共也是13代,而從一開始它就試圖刻畫「最真實的戰鬥」:士兵在移動過程中因為動作不同步產生了擠壓?被側翼攻擊後如何潰散?特定時代下會出現什麼兵器、它們如何運作?這些都是《全面戰爭》系列力圖解決的問題。舉個例子,光榮三國系列裡幾乎沒有正面出現過兵器(偶爾會有些衝車、箭塔之類),大部分時候這些兵器以「技術加成」的方式存在:你研究出來了,你的部隊就會變強。往深裡說,這是因為三國時代本身就不存在什麼兵器,頂多是有些雲梯、投石車什麼的,根本沒得做。
而《全面戰爭》就不同了。它的戰鬥發生在歷史上各個不同時期,有羅馬帝國時代,也有幕府時代,有拿破崙時代。它可以說是橫跨上下兩千年、縱貫中西大陸。所以遊戲裡不但有步兵槍兵騎兵,也有火槍大炮,有帆船戰艦……相必你已經看出來了,這個系列的核心就是要做這些內容,相對來說內政建設就變得次要了。那麼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不那麼需要你的謀略,但更需要你的戰術甚至是操作:這是一款SLG,但你完全可以把它當成RTS來玩。
這就是為什麼它如此受歡迎的原因:首先,三國題材對國內玩家來說那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幾乎每個人都能說出幾段三國故事,大江南北哪兒都有關二爺的雕像。其次,它玩法新穎,用RTS的方式來打三國戰役,上一次把這個系統做成功的那還得是「三國群英傳」。最後,遊戲本身的質量過硬:全中文、全語音(雖然有時語音顯得怪怪的),而且還是PC獨佔!
為什麼PC獨佔?就像之前所說的,三國志1代用FC手柄操作很不方便,相比起來,滑鼠點地圖就舒服得多。那麼類似地,用滑鼠控制部隊進攻非常容易,別忘了職業電競選手打比賽時APM都可以到5、600,精確地點每一個電兵每一個毒爆蟲也都沒有問題,何況是一支部隊。但設想一下用手柄操作部隊,先選中然後要點地面讓它走過去,這時怎麼點?當然有人會說,動作遊戲都能點!但是動作遊戲裡你是一個人,而且很多時候你只要A上去就好,等Boss轉頭了還可以翻滾避開嘛。帶兵打仗可不一樣——還拿電競來說,如果有人告訴你打星際、魔獸是「點地面A上去」,你會不會發笑?
所以,全戰三國還有一個火的原因就是部分主機玩家(不得不)加入了它的陣營。而主機玩家有一點好,就是擁有非常強的付費習慣,和只玩盜版白嫖的蝗蟲用戶不同,他們一般有較強的經濟實力和付費意識,遇到真正好玩、有價值的遊戲,會毫不猶豫地買斷。這也是全戰三國之所以能火的一個重要原因。
所以,一起來匡扶漢室吧!
【編輯:W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