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為什麼大多都是病死而不是老死?這才是原因

2020-12-19 春風0210

為什麼人類通常都是得病死亡,而其他野生動物通常都是「老死」?家養的動物為什麼也會得病?為什麼人類的病那麼複雜,甚至癌症也很普遍?


古人的平均壽命在各個朝代都有所不同。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生活的改善,人類的壽命也是隨著歷史進程逐漸增長的,具體如下:

1、夏、商時期大約18歲。

2、周、秦時期大約為20歲。

3、漢代大約22歲。

4、唐代大約27歲。

5、宋代大約30歲,

6、清代大約33歲。

7、民國時期約為35歲。

當今年代的平均壽命已經達到了77歲。



遠古人類的平均壽命很短,一般也就是不到二十歲,這是人類的正常壽命,由於人類逐漸有了各種發明創造,改善了飲食改善了生活,壽命越來越長,到了現代已經是遠古時代人類壽命的3、4倍了,而多出來的這幾十年壽命完全是食物的改變和生活條件的改變而延長的,這幾十年當中身體補充了大量營養,同時身體裡也「養」著細菌病毒,到了一定的程度人體就會發病從而導致死亡,你看現在的野生動物仍然不會得病,基本還是衰老而死,再看看人工飼養的動物,尤其是寵物,也會得病,因為它們在人工的幹預下壽命也會增加,所以也會得病。



人類自從在飲食上與野生動物有了區別以來壽命不斷增加,疾病也隨之而來,治病也應運而生,人類一直都跟病毒進行著對抗與搏鬥,到現在為止基本上打個平手,未分勝負,希望隨著科技的發展,時代的進步,人類能夠徹底消滅病毒,讓人類更幸福的生活,享受生命的樂趣!


相關焦點

  • 龍蝦永遠不會老死,秘密都藏在DNA裡,人類只有羨慕的份
    在已知的長壽生物當中,水母和海綿常年位居第一,水母甚至一度被人類認為是永生生物,因為除了環境和天敵以外,水母不會老死。而海綿則是在海底存活了2億多年的長壽生物,它們雖然結構簡單,但由於生長速度極慢,因此壽命是一般動物的數百倍乃至數千倍以上。
  • 河智苑尹啟相治癒《巧克力》:除了生,如何面對「老病死」
    導演代表作代表作《對不起我愛你》《雪之女王》《天國的郵遞員》,都是清新唯美的畫風。綜上,還算表現尚可。但我非常願意一直看下去,就是因為這個突出的優點——這部劇在愛情之外,主打的話題是「臨終關懷」。也就是主人公們,在現實中艱難求「生存」的同時,要如何面對自己身邊的「老病死」。
  • 印度恆河鱉泛濫,無人敢吃,最後大多自然老死
    當地水產部門的一位工作人員這樣介紹說,據當地水產養殖管理局的估算,印度恆河裡野生恆河鱉的數量已達百萬級別,分成十幾個大的群落,大多集中棲息在一些人煙密集的城市碼頭、淺灘。因為這些地方食物充足,且常常有民眾來餵食它們。
  • 智慧法語:不想老偏偏會老 不想死偏偏會死的人生
    終歸不免無常逼, 老病死苦常隨逐,恆與眾生作無利。 ——《佛說無常經》 【佛經解釋】「此老病死皆共嫌」,一般人都知道老病死是大家都不想要,都嫌棄的,可是偏偏都會輪得到。輪到了,逃也逃不了、推也推不去,這就是眾生的愚昧。
  • 人是不是泥土變得?不然為什麼死了之後會變成泥土?
    只是這樣的「烏龍事件」已經很難引起太大風波,因為原因無外乎是這個復活的人當時並沒有死,純屬誤判。在醫院裡,死亡有嚴格的判定標準,不會因為一個人短暫沒有呼吸和心跳就下結論,尤其是醫學水平更加發達的當今社會。
  • 為什麼新來的員工一般都比老員工待遇高,原因讓人很沮喪
    每個公司裡都有有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各有不同,但是卻有一點是雷同的,那就是—薪酬保密制度。每個公司職務不同分工不同,很容易理解大家的薪資水平不一,薪酬保密制度使得這部分不透明化,同事工作之間的權屬關係和工作銜接也變得很直觀。但是一旦薪酬的盒子打開,恐怕就不是這麼簡單了。
  • 概念陷阱:病死率、R0和群體免疫
    本文就來談談,科學家們估算病死率(也稱致死率)、R0和群體免疫這三個測量值的難度和誤差。 病死率 首先來看病死率(Case fatality rate)——我認為更合適的叫法應該是Case fatality ratio。
  • 新冠病死率到底有多高?我們都估計錯了!
    參與本研究的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的數學流行病學家Gerardo Chowell認為,18% 是一個很高的數字,考慮到鑽石公主號乘客和船員的平均年齡為58歲,船上大多是容易出現症狀的老年人,因此全體人口確診病例中無症狀感染者的比例應該比18%高不少,而病死率則會低不少。
  • 弄懂細胞分裂的這一規律,你才知道為什麼有些人不容易老,好懂!
    我有個初中的同學是男生,有10多年沒見了,最近聚會,我碰見了他,我的天啊,現在的他就像10多年前一樣沒老過,簡直像是花樣年華的18歲的高中生,他是做三維設計的,整天對電腦居然不會老啊! 這樣的事情不算少見,但原因是什麼呢,大部分人會歸結為基因問題。基因好是沒錯的,但這不是全部。
  • 為什麼鄉下的麻雀比較少?殺蟲劑不是主要原因,這才是真正的原因
    原因是什麼?很多朋友說現在普遍使用殺蟲劑,麻雀吃中毒或垂死的昆蟲,所以麻雀也死於間接中毒。從長遠來看,麻雀很少,但這不是主要原因。近年來筆者發現,原來在華中地區很少出現的白頭翁卻越來越多了,而白頭翁也是一種和麻雀差不多大小,習性也差不多的雀形目鳥類,如果說麻雀的減少是因為農藥的濫用的話,那為什麼白頭翁卻越來越多呢?難道農藥還有分類功能?
  • 不是病死,原來是死於自己手裡
    秦始皇到底是怎麼死的,幾千年來這個問題爭論爭論不休,主要是秦始皇「千古一帝」的身份、死的突然、死後又出現的種種陰謀,這三點給予了眾人太多的瞎想,以至於民間演繹版本眾多,如果非要較真的問秦始皇到底是怎麼死的,這可能只有秦始皇自己知道,不過,現在我們只是無傷大雅的去猜測、推論,那麼基於種種比較靠譜的觀點
  • 自己的觀賞魚死了,回顧一下自己的操作,別人未必知道原因
    各位新魚友們,我們可知道,所有的老魚友,或者養魚大咖,或者魚店老闆等等,最不喜歡聽到的一個問題是什麼嗎?就是,觀賞魚已經死了,死透了,然後到處詢問:請問,我的這條魚是怎麼死的?天知道它是什麼死的,天知道我們自己,之前是如何操作的。
  • 化療為什麼死得更快?不是偶然,這4個原因很多人都忽視了
    都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可是在真正面對生死的時候又有誰不會感到恐懼,即使面對癌症,面對化療,又有誰不想多活幾年呢?化療是治療腫瘤的常用治療手段,將化療藥物通過注射或者口服的方式輸送到體內,達到消滅腫瘤細胞的目的。可是,化療是把雙刃劍,有很多患者在化療的過程中死去,因此有一種說法:化療會死得更快。
  • 動物老了,它們的子女會像人類一樣給它們養老?
    人類老了沒有生存能力,有子女撫養,這是人類最崇高的文明,那麼除了人類以外的動物,它們老了它的子女會不會撫養他們呢?據動物學家追蹤研究,只有少數群居動物才會對長輩有撫養之心,其它都是由他們自生自滅終此一生!
  • 世界上著名的科學家,大多晚年都信仰宗教,這說明了什麼?
    一般來說,科學家晚年迷戀偽科學有三種原因,一種是從小接受宗教教育,一種是自身因素,另一種是謠言。 從小接受宗教教育 在18世紀之前,其實現在也是,在一些地方宗教才是主流學說,只有宗教才具有解釋世界萬物的權利。
  • 退休老教授坦言:將來混得好的孩子,在校期間大多都有這3個表現
    很多家長都喜歡拿成績來說教孩子。認為成績好的孩子將來都將有出息,成績差的孩子,將來肯定沒有什麼前途。不得不說,成績好的孩子未來選的機會比成績不好的孩子多得多,但是成績好的孩子在將來未必混得好。一位老教授坦言:將來最有出息的孩子,從來都不是班級第一。因為成績不能決定一切,班級排名第一,並不代表步入社會之後更有前途。
  • 這才是奧特曼真正的想要保護人類的原因,我們是同一個祖先!
    奧特曼已經播出了50多年了,但是奧特曼這一系列車上,劇中有很多謎團,還是沒有人能解開,小編覺得最大的謎團就是奧特曼為什麼要保護人類?直到今天,小編在網上看到這麼一段話,才覺得奧特曼可能是因為這種原因來保護地球的。答案就是地球人應該和奧特曼是同一種族。
  • 怕冷乏力記憶減退不知原因,老年甲減嚴重者病死率50%
    怕冷乏力記憶減退不知原因,老年甲減嚴重者病死率50% 餘飛/上海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甲狀腺中心副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2017-08-01 11
  • 為什麼萌萌的海豚對人類那麼友好?原因說出來你都不敢相信
    為什麼萌萌的海豚對人類那麼友好?原因說出來你都不敢相信。海豚這類生物種群,至今為止都沒有殺害、或是傷害過人類的記錄。不僅如此,古今中外都有著大量記載海豚保護、拯救人類的實據。那麼,為什麼海豚會對人類這麼友好?
  • 這貨在零下200攝氏度依舊可以存活,被稱為加強版打不死的小強
    文/玉濁清加強版打不死的小強:缺水時出現假死,零下200攝氏度依舊可存活地球上的生物千千萬,總有一種是超乎人們想像的,不過也是能夠證明大自然神奇的地方,可能在大多數人的眼中生老病死是一種自然現象,也是一種循環,包括人類以及生物也必須要走這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