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農都水產批發市場,每天下午的兩三點,白魚經銷商高國忠就會把從外地收購來的白魚匯集到這個市場,分批分規格地篩選好等待批發商前來交易。
白魚經銷商 高國忠:「篩選公的還是母的,母的肚子大,公的肚子小,一般一斤到一斤半的放上面,小的放下面。」
記者:「是不是價格也不一樣?」
白魚經銷商 高國忠:「母的稍微低一點,公的高一點,公的大概13元,母的8元左右。」
分好規格後,晚上的7點,白魚交易正式開始,來自全國各地的批發商就在這裡爭搶白魚貨源。
記者:「一天進多少?」
白魚批發商:「500多斤。這個好吃、肉鮮、嫩。」
記者:「你們這是發到哪裡?」
白魚批發商:「我們是發外地的,商業機密。」
記者:「你這個魚發哪兒去?」
白魚批發商 徐戰勝:「這個走的地方多了,有四川的,湖南的。」
記者:「怎麼跑這麼遠來要這個白魚呀?」
白魚批發商 徐戰勝:「主要是這邊是養殖,野生的沒有那麼多嗎,野生的量太小了,現在的湖面,現在湖面上都養螃蟹了,都把湖面佔了,那個野生魚就越來越少了嗎。」
杭州農都水產批發市場一天要銷售5噸白魚,這個數字在十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當時的白魚既珍貴又稀少,偶爾能在市場裡見到幾條野生白魚,大部分都是死的。如今白魚一天就要消費掉10噸,而且都是人工養殖的,這個變化跟浙江省德清縣的忻金山父子有著密切的關係。忻金山父子在當地是養魚專業戶,1998年,一次偶然機會他們發現了白魚蘊藏著巨大的商機。
忻金山兒子 曹偉忠:「1998年的時候,我在外地捕了近百條小白魚,就把它放在網箱裡養起來,養了一年之後呢,它有一斤多了,到市場去賣差不多有三四千塊錢,那個時候可高興了,我們心裡就打算要養這個白魚。」
白魚學名翹嘴紅鉑,是我國珍貴的淡水魚種,忻金山父子沒想到人工養殖的白魚一公斤能賣出60元的高價。於是,他們就想到要人工繁殖白魚。可是,繁殖白魚的種魚從何而來呢?當地的漁民偶爾能從河裡捕撈到野生白魚,忻金山父子只好挨家挨戶去尋找種魚。
浙江省德清縣乾元鎮養殖戶 忻金山:「找不到的,很難找的,我兩年,找了兩年功夫。」
忻金山兒子 曹偉忠:「我們一家一家的過去找,有沒有,好不容易找到了四五條白魚。」
就這麼大海撈針最終終於找了5條野生種魚,忻金山當寶貝一樣伺候著,2001年7月,忻金山按照四大家魚的繁殖辦法,用促排卵素幫助白魚排卵,沒想到,真的成功了。
忻金山兒子 曹偉忠:「那個時候是一次性繁殖成功,就是繁殖出了五六十萬尾的魚苗。」
白魚繁殖成功後,忻金山就用小雜魚餵養白魚,很快11個月過去,白魚長到1斤左右,忻金山就捕撈了一部分白魚到當地酒店去推銷,很快就被酒店接受。
白魚養殖協會會長 範法初:「野生的呢,比較暴躁,它就是啪啪就跳死了,死了之後比方說到消費者那裡,吃死了,就死了魚不好了,不鮮了,那麼這個養殖的魚呢,也就是說文一點,比較養文了,通過馴化之後,可以養活了。」
忻金山兒子 曹偉忠:「我們這個家養的就是放在飯店裡活的,可以遊來遊去遊的。」
白魚肉質鮮嫩、儘管刺多但是鮮美的味道還是深受江浙、福建一帶消費者的喜愛,同時因為野生白魚不易存活,家養白魚的味道和野生又沒有太大區別,沒過多久,家養白魚就賣出野生白魚的價格。
忻金山:「野生白魚是賣27、28元,那麼開始我們賣18元,18元賣到20,20漲到25元,這樣子漲上去的。」
一個月下來,忻金山把2萬尾白魚全賣了,淨賺了50多萬元,這讓忻金山父子倆興奮不已。很快,養白魚是暴利的消息在鎮上不脛而走,不少農民都來找忻金山學技術,忻金山給每一位前來學技術的學員提了三個條件。
忻金山:「徒弟他給一根香菸,喝點白酒,喊我一聲師傅,我就認他為徒弟了。
施建就是第一批前來拜師學藝的徒弟,在滿足了忻金山的三個要求後,忻金山毫無保留地把技術交給他。施建就租了20畝水塘開始養白魚,可是,沒過三個月,他就發現師傅教的用小雜魚餵白魚的方法有些不對勁。
浙江省德清縣乾元鎮養殖戶 施建:「冰鮮魚,冰了以後放到水裡面,沉在底部的話,它的嘴往上翹呢,它只能是搶食性的,所以說你放在底部,確實浪費很多。」
白魚和四大家魚不同,它的嘴是往上翹,自然吃不到底部的食物,用小雜魚餵養白魚每天至少要浪費1/3雜魚。同時沉入水底的小雜魚腐爛後容易引起水質變壞,白魚就出現大面積死亡。
浙江省德清縣乾元鎮養殖戶 施建:「魚死的話,水質差就很正常的呀,水質差就容易缺氧,缺了氧管理不過來,差一點的就浮頭死光光了,死掉了。」
記者:「那一年損失了多少錢?」
浙江省德清縣乾元鎮養殖戶 施建:「那一年大的要損失一畝塘要損失幾千塊錢,兩三千。」
正當忻金山為收的徒弟越來越多得意時,施建的死魚事件給了他當頭一棒。這時,又有不少徒弟上門反映飼料問題,這讓忻金山感到非常尷尬,本想讓徒弟們大賺一筆,沒想到錢沒賺到魚先死了不少。他和幾個徒弟商量後決定要開發一種新型的飼料,既能浮在水面,又能保證白魚的營養。於是就研製出用魚粉、蠶蛹、以及菜餅組成的浮粒飼料。
浙江省德清縣乾元鎮養殖戶 施建:「從小魚一兩左右,餵一部分,還有從一斤50尾的開始餵一部分,效果呢比較好,超過了吃冰鮮的,生長速度比較快,所以呢後來慢慢的改成飼料。」
用了浮粒飼料後,白魚就沒有過大面積死亡過。2003年,忻金山的近百名徒弟養白魚都賺到了第一桶金。
浙江省德清縣乾元鎮養殖戶 徐水福:「當時這樣,比其他養什麼東西都好,這個魚。」
記者:「當時一畝能掙多少錢?」
浙江省德清縣乾元鎮養殖戶 養殖戶:「大概是幾千左右吧。」
看到豐厚的利潤,2004年,乾元鎮一下子發展了1400多畝面積。規模迅速擴大,可是經銷商還沒來得及開拓外地市場,大量的白魚在當地一下子出現了滯銷,白魚價格從一公斤30元下滑到12元。
白魚經銷商 高國忠:「我們來收魚的時候每家都要拉,都要賣魚,就是拉不完的魚了,特多,價格很低,五六元錢一斤。」
價格一落千丈不少養殖戶不僅連本錢都沒收回,反而還虧了錢。
浙江省德清縣乾元鎮養殖戶 姚建榮:「肯定沒錢賺,魚苗飼料,還有魚塘的租金,電費,雜七雜八的東西,要6元錢一斤。」
浙江省德清縣乾元鎮養殖戶曹偉忠:「大概要虧1元錢斤吧,像我們家最多就虧了一年要20幾萬吧。」
出現虧損後,不少養殖戶都決定退出養殖,這時有人提出要分塘養,改變原來的投苗時間,人為地拉長白魚上市的時間。
記者:「怎麼分塘?」
浙江省德清縣乾元鎮養殖戶 徐水福:「大的,小的,中的,大中小分開養的要。分塘養產量高,大小分開生長快嗎,大小分開。這樣一年四季都有魚。」
除了改變投苗時間,有的養殖戶還在飼料量上做文章,多餵早出塘,少餵晚出塘的辦法,把原本集中 月份上市時間拉長到來年的春天,這樣避免白魚集中上市價格下滑。
浙江省德清縣乾元鎮養殖戶 曹偉忠:原來就是冬天有白魚,現在不同了,一年四季都有。」
除了分塘養殖外,白魚經銷商也開始開拓外地市場,把白魚賣到廣東、福建等全國各地。2006年,白魚價格從原來一公斤12元錢又上漲到20元,當地的養殖規模也翻了一番,發展到2800畝,2006年,乾元鎮白魚的產值超過3000萬元。
乾元鎮白魚養殖協會會長 範法初:「像我們這個鎮去年是接近200戶,去年我們這個魚業的總產值將近一個億,其中這個翹嘴紅婆,是要佔了30%。」
儘管乾元鎮的白魚產業現在已經上了規模,但是忻金山還是停歇不下來。每年從全國各地前來學技術的學員都有上百人,十年時間他的徒弟已經超過上千人。
忻金山:「全國各地,最遠是南京也有,上海的也有,杭州也來,桐鄉的也來,蕭山的也有,很多的,全國各地都來。」
本文由中央電視臺七套《致富經》欄目提供,詳細內容請登陸央視國際網站CCTV-7《致富經》欄目查詢!
註:CCTV-7《致富經》欄目播出時間:首播: 每周一至周五22:02--22:32 ,重播:每周二至周六13:52—14:22。
財富無處不在,行動成就夢想!《致富經》欄目敬請您的關注!
null